中外设计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回鹘

回鹘民族说古代突厥语,是今维吾尔族最主要的族源。古代突厥语民族起源于南西伯利亚的森林区,自古受到蒙古草原游牧文明的影响,并通过蒙古草原受到了中国中原文明和中亚、西亚等地文明的影响。自汉代以来,鉴于中原文明对草原的强烈辐射,古代突厥语民族逐渐产生分化,至隋代,已分化为突厥和铁勒两大支,前者相对疏远中原文明,后者则相对亲近中原文明。7世纪以来,铁勒一支发展成回纥。744年回纥建立汗国,788年后称回鹘,其汗国雄踞漠北,虽与唐存在冲突,但总体上与唐的关系较为友好。840年,回鹘漠北汗国崩溃,民众随即大规模西迁至河西走廊至中亚的沙漠绿洲地区,生活方式也由以游牧为主转化为在绿洲上定居。西迁的回鹘民众主要有三支:一支迁到河西走廊,称为甘州回鹘;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称为高昌回鹘;还有一支迁到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后来建立黑汗王朝,其势力囊括了今新疆西部地区。

回鹘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立国后,接受了粟特字母和摩尼教。西迁后,回鹘人的文字和宗教深受绿洲当地文化的影响。甘州回鹘和高昌回鹘未放弃粟特文字,但也受到汉字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佛教逐渐受到推崇;黑汗王朝则逐渐接受了阿拉伯字母,10世纪中叶以后推崇伊斯兰教。由于漠北回鹘的中心主要在今天中国境外,其文化遗存也多在境外,此处从略。甘州回鹘延续较短,手工艺实物遗存较少,此处也从略。本节主要介绍高昌回鹘,以及黑汗王朝(境内部分)的手工艺。

图5-52高昌故城

一、高昌回鹘

公元848年,西迁回鹘的一支主力在原唐安西都护府境内称可汗,居焉耆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统辖今新疆东部一带。866年,回鹘的大首领仆固俊从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出击,驱走吐蕃人,占领西州(治所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古城)、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等城。从此,这支回鹘逐渐以高昌为中心。史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这个政权后来在长期成为草原强权(如契丹政权、蒙古政权)的附庸,一直延续到明初。

高昌地区原来就有较发达的文化,这里除有高昌(今吐鲁番附近)、北庭(今吉木萨尔)等著名的文化名城外,还有位于吐鲁番火焰山畔的柏孜克里克石窟、胜金口千佛洞和库车的库木吐剌千佛洞等文化遗址。回鹘在此墓础上,又有新的创造。

回鹘西迁高昌后,开始进入定居的生活,他们在高昌地区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兴建城堡宫室、宗教寺宇、民居商店、陵寝等。建筑遗存是高昌故城为代表(图5-52)。高昌故城位于今吐鲁番东约50公里处,是高昌回鹘的都城,为高昌回鹘王的冬宫所在地。它是从西汉时期的“高昌壁”逐步发展而来的,唐代在此设西州府,为丝路重镇。高昌回鹘于此建都后对城市实行了改造,布局模仿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即分为宫城、内城、外城三部分。宫城在最北,其南面是内城,内城的西、南、东外围为外城,外城是寺院、工商业坊市和民居所在。从现存遗址看,外城略呈正方形,城垣以土夯成,其基址厚约12米,高达10余米。城北的宫城(俗称“可汗之宫”或“可汗堡”)呈长方形,大致位于南北的中轴线上,殿址高达4米多,其上筑有四层之殿,为高昌回鹘王生活休憩之所。宫城的东西向横轴线上,筑有楼阁,东西对称,形体十分高大坚实。宫城的建筑较为工巧,给人以挺拔俊逸之感。

高昌回鹘统治地区气候干燥,建筑普遍使用土坯。也有不少建筑以减地法挖出空间,其上再覆以木构框架,建成房屋。高级的房屋普遍还常使用琉璃瓦。高昌回鹘人通常住在有两扇门、门楼和半高围墙内的房屋中。住房坐落于半米高的砖基上,屋前中部有台阶通向屋门。窗户较早时为半圆形,后来多为方形,配以木格花窗。围墙内院子中多栽有花木,有拴马的厩房。室内常有花饰的地板或铺地毯。人们通常坐在小长凳上或地板上,吃饭时,则习惯跪坐于矮桌旁。

在回鹘人到来之前,高昌地区就有发达的手工艺,且兼具中西之长。古代回鹘文文献中记载高昌回鹘出产多种手工名品,有女袍、灯、项链、手镯、大镜子、小镜子、金织物、紫色金织物、绢布、土产绢布、金刺绢、燃料、小梳子、筛子、毛布、锥子、桶、绸缎披风、枕头、钢刀、绸缎衣料、铠甲、皮靴、花毡、丝织品、布衫、大小化妆品、红缨子等。由此可知,高昌回鹘拥有较为发达的纺织业、锻铁业、铸铜业、皮革业,以及玉器制造业。

汉文史籍记载,高昌回鹘人“性工巧,善冶金银铜铁为器及攻玉”,“土多瑟瑟珠玉……善造宾铁刀剑、乌金银器”。回鹘的金属工艺十分发达,热加工和冷加工工艺并重。“宾铁”即“镔铁”,其技术来自西亚,为高碳铁(生铁)和熟铁反复锻打而成,有学者认为它即是带花纹的“大马士革钢”(Damask)。高昌回鹘的镔铁后来又传给了契丹人,辽代镔铁应与回鹘镔铁有关。回鹘王佩戴的金冠颇具特色,反映出当地高超金银器制作水平(图5-53)。高昌回鹘的珠宝加工和玉器雕琢业也具有相当的水平。939年,高昌回鹘给后晋的“贡品”中有“白玉团、白玉鞍辔等”;951年,高昌回鹘又向后周“贡玉大小六团,一团碧,琥珀九斤……白玉环子、碧玉环子各一,铁镜二,玉带铰具六十九,玉带一”。高昌回鹘“贡品”中有琥珀,它可能是回鹘土产的,也可能从西方输入的。高昌回鹘的琥珀可能输入辽境,与辽墓出土的琥珀雕品有关。

高昌回鹘的玻璃产业也值得一提。若羌瓦石峡(巴什夏尔)遗址(位于高昌回鹘西南边境),发现了宋元时期的玻璃作坊,出土不少玻璃器。它们用当时伊斯兰钠钙玻璃工艺制作,同时使用本地土硝助熔,为新疆土产钠钙系统的玻璃。

高昌回鹘的纺织业极为发达。棉布是高昌回鹘的重要产品,如“兜罗”“花蕊”“白叠”等,有不少输入中原地区。高昌回鹘的丝织物也很有特色。新疆阿拉尔出土的灵鹫窝锦袍,为是纬显花的斜纹纬锦,经纬线均不加捻,反映了高昌回鹘丝织物的某些特点(图5-54)。高昌回鹘的织金工艺比较发达,同时也是缂丝的始作俑者。所谓缂丝,即通经断纬的手工挖织技术,这种技术源自中亚和西亚,本用于毛织,高昌回鹘人将其用于丝织,大约在五代末、宋初传入中原。史载的高昌回鹘丝织名品还有“注丝”、“熟绫”等。“注丝”可能是早期缎类织物,其产品可能对辽代早期缎类织物产生影响。高昌回鹘人还善于刺绣,纹饰既有中原要素,也有西方要素。高昌回鹘也出产出众的毛织物,如“毛氎”。毛制产品常为衣物、挂毯、地毯等。

高昌回鹘人还常使用兽皮。兽皮可供制衣。特别是貂皮,常作为“贡品”,大量送往中原王朝和辽朝。高昌回鹘人拥有发达的书写文化。其书写工具多用芦苇笔,书写用纸上则涂有一层白浆。此种纸与中原地区的纸有所不同,应为土产,其技术可能来自西亚。纸册采用西式装订,即在折缝处订线,或在装订处打上圆孔,用绳子捆起,犹如南亚的贝叶经书。当然,也有采用汉人的卷式。高昌回鹘人从中原地区引入了木版印刷术,木刻本多采用折叠式,多为佛经。

高昌回鹘的泥塑也很有特色。基本方法是以木头或芦苇束把为骨架,以粗草泥堆塑出各种形体的粗坯,然后覆以薄层细泥,再刷上白色泥粉或细黄泥,制成细坯,最后上彩。题材主要为佛、菩萨、汉、天王、狮子等像。此外,高昌回鹘的陶器和木器也有深厚而独特的传统。陶器和木器的器表常刻有细致精美的花纹,有模仿金属器物表面雕刻的意味。佛教雕塑主要是泥塑彩绘的佛、菩萨、汉、天王、狮子等像。

图5-53头戴金冠的回鹘王像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45窟壁画局部高昌回鹘

图5-54灵鹫球纹锦袍新疆阿拉尔出土宋代故宫博物院藏

二、黑汗王朝

10世纪初,西迁至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回鹘人与当地人混合,建立了一个王朝,汉文史书称为“黑汗”王朝。这个王朝最大疆域西至咸海,东至今新疆中部,北至哈萨克草原,南至阿姆河流域,中心区域在伊犁河谷到今新疆喀什一带。黑汗王朝后来臣属于西辽,13世纪初,随西辽一起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

黑汗王朝的建立正值伊斯兰文化在中亚蓬勃发展的时期。10世纪中期~11世纪初,黑汗王朝伊斯兰化,伊斯兰文化在今新疆喀什、和田一带扎根。

黑汗王朝的工商业十分繁荣,已有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城市如雨后春笋。建筑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各大城市兴建了一大批宏伟壮丽的建筑物,其中一些存留至今。著名的古城遗址有康奥依古城(位于今新疆喀什西北疏附县境内)、锡伊提亚古城(位于今新疆喀什东南叶城县境内)、托和沙赖古城(位于今新疆喀什西北巴楚县境内)。这些古城在唐代就已繁盛,黑汗王朝时期进一步发展、扩建。它们大多呈正方形,街道纵横有序,呈棋盘状,与中原城池类似,但王宫都不在城的北部,而在城的中央,这与中原类型有异,而与中亚和西方的城池相类,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随着黑汗王朝伊斯兰化,新疆西部第一次出现了清真寺、伊斯兰经学院和穆斯林陵墓等建筑。存留至今的,多为陵墓建筑,如苏图克·博格拉汗墓、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墓、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墓等。建筑普遍采取传统的中亚风格,其今貌是后世多次重修的结果,而这恰能说明伊斯兰教的传统在喀什地区相对深厚(图5-55)。

黑汗王朝的金属工艺非常发达。由于伊斯兰教对使用金银器的忌讳,黑汗王朝的金银器的发展受到限制,但铜器工艺却非常精美。1989年和田地区出土的16件铜器以及当时在当地征集到的两件铜器(图5-56),提供了重要信息。从工艺、造型及装饰方面,它们都是标准的伊斯兰铜器。

在黑汗王朝统治的地区,和田是著名的玉材产区,而喀什则是著名的玉器加工区。有一件白玉灯,年代追溯至公元1098年。该灯玉材产自和田,为上等白色软玉,它由喀什艺人琢造,上部呈莲花形,共有十二瓣,下部作油嘴三个,用于盛油照明,为黑汗王朝的玉器精品。

最迟在9世纪,新疆南部地区已经引入了棉产业,黑汗王朝建立后,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当时,和田已成为棉布的集散中心,产品有很多输入到中原地区。此外,喀什、和田等地的丝织业也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图5-55苏图克·博格拉汗墓新址墓庐外观阿图什东北麦西提(谢依特)乡始建于10世纪中期叶尔羌王朝拉失德汗时(15331560年)大规模扩建1956修复,1996维修

图5-56和田征集的錾刻翼兽纹伊斯兰折沿铜盘1213世纪和田地区文物管理所藏

图5-57西夏王陵

图5-58西夏王陵出土的绿琉璃方砖

图5-59西夏王陵出土的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