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近代社会思潮与服装新思潮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原本相对隔绝的世界开始产生直接联系,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一系列思想运动,人类社会开始走向新的高度,欧洲的封建服装等级特权观念率先开始瓦解。1604年,英国詹姆士一世就取消了“个人消费限制法”,服装的选用特权不再成为等级差别的标志,过去只有贵族与富商等少数人才能用的高级呢绒、皮革及其服装制品逐渐为一般市民所享有,过去只需手工生产就能满足少数贵族需求的奢侈品,变成了只有大机器成批生产才能满足大众需求的日常商品29。人类发展的需求促成了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发明、蒸汽机得到改进并被加以应用,英国在此基础上以棉纺织业为起点引领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欧洲各国紧随其后,在冶金、煤炭、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各方面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延续,西方服装已基本摆脱了不显露体形的宗教禁欲风貌,形成了以展现人性、服装自由为主流的服装思潮,完成从掩盖人到表现人、从表现自然的人到表现理想的人的审美进步与社会进步。所谓塑造理想的人,其实质就是美化人的个性,这正是人文精神的特质之一。而此时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旧梦里,在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30,并依然坚定地相信“服”从于“礼”才是“天理”,殊不知历史终要将其并入通往“人本”的现代文明的轨道。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触动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开关,原本相对封闭、自成一体的封建社会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而开始战乱不息。面对“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31”,末代士大夫感应到时代的号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32”,向西方学习以谋独立与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思潮的主要方向,包括服装思潮在内的各种社会思潮都沿着这一“西风东渐”的方向前进。
首先,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思潮”。前期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肯定“夷人”的“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33,倡导军事的进步与“自强”以抵御西方国家的武装侵入。后期是将“求富”作为“自强”之法的基础,引进西方先进机械设备与技术,开设了织布局、轮船招商局、电报局等一批官督商办工业。对服装而言,虽然封建主义者曾声称“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34”,由此对纺织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但总体而言,国内外机器高效生产带来的大量新型纺织品对“妇功”还是产生了很大影响。“洋布”与“洋纱”由海外登陆中国,由都市辐射乡镇,以至于大量原来纺纱织布以自给的民众都成为纱布的买主35,纺织开始逐渐从“妇功”中抽离,超出礼制范围的新式服装面料开始动摇古老的服装观念。
其次,是主张学习西方社会文化的“变法思潮”。“至今日而欲办天下事,必自欧洲始”,不仅倡导“练兵之法宜变”,还倡导“取士之法宜变”“学校之虚文宜变”“律例之繁文宜变”等36,所倡导的观念不再仅限于军事和器物的层面,而是将政治、经济、教育等过去的禁区也纳入讨论范围。祖宗留下的“衣裳”也开始直面“断发易服”的历史变革,“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兼容者也37”,内含着繁复“礼”意的宽袍和长辫已经无法适应工业文明发展的需要,只有修身的服装造型和灵巧的着装才能跟上进步的时代,这便要求重新构建非“礼”的服装理念作为引导服装进步的新“法”。维新派康有为提出:“人生而有欲,天之性哉……居之欲美宫室,身之欲美衣服也……”倡导服装为人性服务的观念,这是对“礼”的服装观念的否定,是正式倡导服装新思潮的先声。
最后,辛亥革命则正式将“变法思潮”落到实处。《服制草案》取代各种“礼”、各种“典”、各种“令”成为民国服装制度的纲领,其中蕴含着全新的服装理念。《服制草案》开篇便放下自古以来“衣冠文物”之国的高傲姿态,表示对于“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的服装风貌要“从同为宜”38。草案除规定男女礼服之外,对便服并没有什么限制,这就将服装的选用、设计等权利几乎完全还给广大民众。而在礼服的规定中,提出“男子礼服为大礼服通常礼服及袍褂三种”,其中大礼服“用西式,前短后长,料用黑色素宓绸或呢”,常礼服亦“用西式,长过膝五寸,料用黑色素宓绸或呢”,两种礼服均采用“西式”造型,长袍大褂的垄断现象被打破。“礼”的服装观念失去了旧的社会制度与思想意识的保护,其本身的不合理性使其面临不可避免的危机。
至新文化运动,西方的“德先生”与“赛先生”以“新思潮”的名义被请上时代的舞台。“新思潮”以民主与科学为精神标杆,以《新青年》等报刊为主要阵地,“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传播新思想与新文化,提出要“注重研究人生社会的切要问题39”,“人”的问题成为新思潮的主要问题。正所谓“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穿什么”“为什么穿”等问题开始全面摆脱“礼”的观念,在含有人文与科学两个内核的“人”的服装理念引导下,得到与中国古代主流服装理念迥异的新答案,形成了新的服装思想趋向——近代服装新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