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学概论(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服装起源的理论研究

关于服装的起源,研究者众说纷纭,各有侧重。

一、服装起源诸学说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服装起源学说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种类:基于对人体需要的人体防护说和反映社会生活意识的人体装饰说。在这两大类别中,由于研究者的考察切入点不同,从而众说纷纭,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适应气候说

所谓适应气候是基于人类生理上的一种客观需要,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大自然的各种特性,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存。基于这个原因,人们要通过使用具有多种功能的原始服装材料,来有意识地包裹自己的躯体或身体的某一部位,以保证人体的相对舒适、安全。然而,这一学说也有很多研究者持反对意见,例如,在新几内亚的巴布亚人,是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平均气温只有10℃左右的山区的现代原始人。气温虽然很低,可是那里的男子除了包裹着阴茎套之外全身裸露,女子也只是用树叶编织成腰饰围在腰间,其他并无用于保护身体的衣物,而在某些热带地区,很多土著人至今还过着近乎裸态的生活。

2.身体保护说

身体保护说认为,衣物的产生并非仅仅由于寒冷所致,而是为了防止自然界的其他外物对身体的伤害,所以才穿着衣物来保护身体的某个部分。兽类的厚实皮毛具有防护其躯体不受外伤的自然功能,而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为了保护人体皮肤或生殖器官,自然地也会利用兽皮来包裹自己的部分躯体(图2-9)。

图2-9 石器时代欧洲的服饰

3.护符说

原始人类生活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思想意识还处于萌动状态,所以当时人类还不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灾难,将其归结为受魔鬼与灵魂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灾难的降临,人们想到了最简单的并且是永久性的抗魔行为——在人身上佩戴各种各样的护身符,如兽皮、贝壳、虎爪等,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避开恶魔的“袭击”,这不仅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人体的作用,还构成了服饰产生的动力。这种观点与人类学家的新近观点是一致的。

4.象征说

象征说认为,最初佩戴在人身上的小物件是作为某种象征而出现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衣物和装饰品的。

象征说还特别强调了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早期人类,他们并不担心寒冷的袭击,也没有羞耻的意识,那么他们为什么也要穿衣呢?正是由于某些材料或形状代表了某种寓意,从而使他们产生了穿戴的愿望和冲动,如羽毛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美丽,兽骨或兽皮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象征着威猛和力量,有些物品象征着某些神灵,某些造型又象征着性爱和追求等。将这些东西披挂在人身上便成为衣服的初始,又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服装。

5.审美说

审美说认为,服装的起源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所导致的,是内心情感的物质外化。人之所以要穿衣物就是为了美化自身,这是人类想使自身更有魅力,用自己认为美的物体来装饰自身的一种本能的冲动。

原始时期的人类是不懂得穿衣的,也不需要用衣服来保护,至今还有一些民族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不穿衣服,但懂得装饰自己。原始人类运用飞禽的羽毛、植物的枝叶来装扮自己,甚至用赭石、白垩土和彩色的泥土涂抹身体,用刺青、疤痕或改变身体等手法,这些都可能是出于对审美的需要。审美说强调:对于原始人来讲,装饰是他们的第一需要,保护身体是第二需要,是人类开化和文明以后的事(图2-10)。

图2-10 现代原始部落的服饰

6.性差说

也有人把性差说称为异性吸引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类之所以要用衣物来包裹和装饰自己,是因为性的差别,即因为男、女两性为了相互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故而把性的特征装饰得非常突出(有的是夸张、有的是美化)。性差说体现的是原始人类个体通过外观的修饰及自我吸引力的表现,以达到吸引异性和自我肯定的目的。这一学说和遮羞说正好相反。

7.遮羞说

遮羞说认为,人类之所以要进行穿衣行为,用各种方式来遮盖身体,是出于羞耻的心理要求。然而,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学说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羞耻心对于自然裸态的原始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羞耻心不是产生服装的原因,而是服装产生后的结果。

关于服装的源起是多方面的,是相互连带的,这是由于人类文化的起源是多地缘的,我们不应该将某些现象独立化、个体化,它往往不是某一个独立的点的起源和发展。

二、服装起源再思考

关于服装起源,各种学说都是相关学者的一种思维研判的结果。但人类的历史太长久了,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人类发展史经历了各种演变,包括人为的和自然的等,很长一个时段并没有记录可以考证,我们的研究只是一种推测和判断,所以,我们在讨论服装起源的动机时要发挥所有的想象,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来研究、来推理,尽可能地避免用纯现代人的心理去推测原始人的行为和思维。

(一)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行为中,锻炼了自己的双手,又依靠经验逐渐地开发了自己的大脑,他们为自己的生存需要打制了石器,而后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原始人过渡到了新石器时代。长期的劳动让猿人摆脱了动物的被动性,同时具备了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和自觉性,自然地开始尝试性地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感受深刻的事物作探求、塑造和改良。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在劳动的不断重复中由低级向高级过渡。

优化生活而改变现状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在改变生活的进步中,人类某方面的进步可能和某一突发事件有关,例如在原始人群时期,可能某一次雷电导致了树林火灾,而火灾之后人们在着火的地方偶然吃到了被大火烧熟的肉食,他们就这样尝到了过去从未吃过的美味熟肉,于是人类就逐渐由吃生肉改为吃熟肉了;又如在早期的部落战争中总是把俘虏处死,但偶然间因为某种原因,用未来得及处死的俘虏来为他们从事一些与劳动等相关的工作,从而觉得不杀掉俘虏而强制其为自己劳动更为有利,再后来胜利的一方将战俘变为奴隶,渐渐地就出现了模仿效应,奴隶越来越多,因而在奴隶社会里,由战俘变为奴隶就成了常见的现象。

从上述的偶发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服装也是起源于这漫长的劳动与生活实践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人类从多种角度运用类似于后来被称为服装的这种手段,而这种手段又在实际生活中满足了人们的种种需求,从而被沿袭下来(图2-11)。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可以说首先是有了物的存在的服装,然后才有了关于服装的认识。如果原始人类不是在劳动中不断完善自己,是无法创造出原始的服装艺术的。服装实践建构了服装意识,服装意识又是服装实践的反映形式。

图2-11 在劳动中服装成了一种自然的需要

(二)服装的起源是广义的实用性和机能性所致

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分两种。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必需的工具和生产……”韦尔斯用事实更直接地指出了这种生产的物质性和实用性倾向:“他们实际上除了天冷时用皮裹身外,其他时间是些裸体文身的野蛮现象。”这充分肯定了服装起源的狭义的实用性的一面,即服装是作为工艺造物活动中的一个门类,作为物质生产活动本身而出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它对物质功用的追求及其实用性质都构成了本位价值和本质特征。

在人与大自然的共生中,人群中的强者表现出了特殊、勇敢、力量、征服性。人们开始崇拜生活中的勇敢者,把勇猛、力量强大看作是一种荣誉,勇敢者也因此而备感自豪,总是在自己的身体上用某种饰物来装饰自己。例如,用凶猛的兽皮缠在腰间,以示自己能够征服凶猛的野兽;头戴羽毛及绘制各种图案文身等,以示自己与众不同。这种装饰起初可能是出于偶然,但随着发展往往会包含一定的寓意。慢慢地人们便开始模仿强者身上的装饰与穿戴。模仿使这些配饰逐渐泛化,这种群体模仿行为的出现,使之原有的意义慢慢地消失了,从而具有功利目的的象征性装饰也逐渐地开始转化为纯粹美的装饰了。

在原始人看来,装饰本身就具备直接、具体和实用的目的。这样就突破了传统上认为服装的实用性仅仅表现为防寒护体等物物关系的狭隘观念,从而将服装的实用性扩充为包含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因素在内的综合体。这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服装实用性的内涵和表现力,同时也使服装始创于广义的实用性、机能性的观点更趋合理。张竞琼、蔡毅在《中外服装史对览》中认为:在原始人类时期,人们在穿着衣物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关系上是比较混浊的。就像人类起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亦人亦猿的过渡环节一样,也存在着一个既非实用品又非艺术品,或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的过渡环节。套用黑格尔有关“艺术前的艺术”的看法,可以看作是处于一种“前服装”状态,这时的“实用”与“审美”的概念不能完全用现代服装意识的定义去衡量。但是,在服装文化尚处于“前服装”的启蒙状态的时期,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之间的包容性与渗透性显得特别突出、犬牙交错。用即美,美即用,也是我们认为服装起源于广义的实用性的重要理由。

(三)对原始两性差异说的思考

中国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服装起源的原始动机在于异性吸引。他在一篇著作中说:“衣之始,盖用以为饰,故必先蔽其前,此非耻其裸露而蔽之,实加饰焉以相挑诱。”

《现代服装设计文化学》中写道:由于两性生理不同而产生羞耻感可能造成的遮羞心理,加之对原始生殖崇拜引出保护性器官的必要,最终形成遮羞的衣物。他还具体地描述:在欧亚大陆北部,散布着大量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有多处的妇女雕像,这些雕像多为裸体,仅在大腿根部围一条细带子,著名的有德国勒斯标格雕像。这些衣饰可以肯定不是为了保暖御寒,而是出于性心理差异、道德观念和性意识。

如今现代女性穿上超短裙,袒胸露臂,裸背或透体,无一不是为了展示人体妙不可言的曲线,究其原因,应当是对性差异和性吸引说的艺术升华。

(四)服装的起源具有偶发性、无意识性和多元性

赫洛克说过:“衣服不是起源于某些仔细考虑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而是一种偶然的、不完全意识的产物。”

布兰奇·佩尼在推测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时写道:“假如大自然中鲜艳的花朵,或者光滑艳丽的羽毛恰巧使古人极感兴趣。那么试想一下,他能不顺手采摘下来,放在一天的收获之中吗?(当时腰上拴一条皮带以便将一天的收获物牢系在上面)无疑这是很自然的举动。”玛格丽特·米德发表了她对原始部落的观察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那里的男人们都是漫不经心地系着他们用树皮制成的G形带,妇女们则随心所欲地模仿着一些海滨人的穿戴方式,把草裙随便地吊在大腿根部的绳子上,并用条带束住自己的腰,她们的模仿好像仅仅是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并不具有动机性质。

我们在这里思考的是服装的“起源”问题,即人类的“第一批”服装的产生问题,因此这里所认为的服装的起源是偶发的、无意识的,是针对这“第一批”的服装而言的。在早期人类偶发了服装这种以衣物包裹自身而改变其天然形象的形式之后,人们在穿用过程中逐渐体验、积累和建构了关于服装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一经形成和丰富,便立即对衣物产生了巨大的能动作用,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营造为适合各种目的、适应各种条件而存在的不同材料、不同样式的多种服装形式。

但是,也不能仅用单一的理由和现象作为服装首创的学术根据,应考虑到人类进化的复杂过程和各民族、各地区多样的、特殊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有人认为:人类第一件服装制品是尼安德特人的毛皮围裙;但也有人认为:对于波列尼西亚人来说,他们最先有的衣物是草裙。其实任何服装起源的假说都不是唯一的、绝对的,而是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生存方式的多种缘由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所以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服装的意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