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发展“加速度”的历史轨迹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历史条件变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民生产业的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战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用好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共挺纺织、服装工业;加大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加速设备更新……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使中国纺织业出现了“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1980年1月。国家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优先”,确保轻纺工业加快发展步伐。“六优先”是: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其后,在1983年3月3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重申:要继续对轻纺工业“六优先”的方针。
——1982年5月。中共中央胡耀邦总书记在一个文件上对国产1.5万吨/年涤纶抽丝设备的试制工作批示:“这可以算一项先进设备的攻关项目,这些设备明年成功以后,应考虑公开表扬,长志气,鼓干劲。”“批示”有力地推动了这套先进设备的研制工作。四年后,通过国家级鉴定。由此,我国进入了用国产大型、成套化纤设备装备化纤工业的新时期。
——1983年6月。纺织工业部在北京举办规模空前的“全国纺织新产品展销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到场参观并作指示。
——1983年12月。纺织工业部和商业部根据纺织品产销新形势,共同向中央提出免收布票的建议,中央批准了这项建议。陈云考虑事关重大,在“商业部通告”中“免收”二字前加上“临时”二字,以防万一。12月1日商业部出面向全社会发出通告:从今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不发布票和絮棉票。实际执行后效果超过预想,全国城乡市场风平浪静。实行了30年的布票制度从此成为历史。
——1984年7月。《经济日报》发表纺织工业部部长署名文章《让人们打扮得更漂亮些》,对服饰文化和服装多样化及适度消费的方针进行舆论引导。
——1985年1月。《国务院关于纺织品出口的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出口纺织品要积极搞工贸结合,结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由此打开了工业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纺织企业自营出口的大门。
——1985年8月。第116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讨论轻纺工业出口问题,明确提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一定时期内要靠纺织。”
——1986年10月。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专题讨论扩大纺织品出口、振兴纺织工业问题。会议指出:纺织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出口创汇的重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尽快把纺织品出口搞上去。发展目标是:1990年达到100亿美元;再用5~10年争取超过200亿美元。此前的198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为55亿美元。在国务院这一战略出台后,199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扩大到125亿美元,1995年达到380亿美元,2000年达到530亿美元,都大大超过原定目标。
——1986年10月。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还决定:将服装业从手工业系统划出,归口纺织工业实行行业管理。这一体制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纺织工业的综合优势,对提高我国纺织品加工深度,扩大纺织品出口,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8年6月。田纪云副总理指示纺织工业部:放手搞“两头在外”。即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原料)资源,两个市场”。
——1989年9月。纺织工业部直接支持的首次“北京时装节”,在北京农展馆举行。国务院田纪云副总理和习仲勋、杨得志、刘毅、吴仪等出席开幕式。由此将服装多样化和服饰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务院有关部委共同提倡的高度。
——1990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纺织工业部党组的一个报告的批示中,高度肯定纺织系统“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经常注意调研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
——1990年1月。李鹏总理视察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听取了公司领导的汇报,并对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和仪化的发展做了重要指示。
——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广西视察南宁绢麻纺织印染厂时指出:麻纺织品是有发展前途的,希望搞得更好一些。
——1991年。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提出:引进技术,技贸结合,合作生产,大力提高中国自主制造设备、发展工业的能力。他对纺织业技术进步非常关注。当时,有10个大的研发项目,朱镕基亲自抓其中两个,这里面就有纺织行业的自动络筒机和无梭布机项目。
——1993年5月。江泽民主席在第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开幕的第二天,在中南海接见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瓦伦蒂诺、吉安弗兰科·费雷、皮尔·卡丹。时装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得到我国领导人的充分认可。
——199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到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听取该厂生产、经营和成就的汇报,并到车间与工人亲切交谈,到老劳模家中慰问。
——1997年11月。朱镕基副总理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由朱镕基亲自过问的压缩纺织工业产能、淘汰落后设备的纺织工业战略大调整,如期达成目标,从而为纺织工业在21世纪新一轮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200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棉花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200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作出果断决策。在适当让步后达成一应国际协议,于多哈签字正式加入WTO。中国纺织工业由此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先是赶上WTO分阶段取消配额的最后几年,在2002~2004年间得以初步释放“出口能量”;纺织品、服装出口由2000年的530亿美元剧增至974亿美元。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快速上升,终于在2010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2002年2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治国方略引导下,纺织系统民营中、小型企业蓬勃发展,并扎堆形成许多个产业集群,在发展经济、繁荣城乡市场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战略性的命名了19个县(市)、19个镇为“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其后,经过6年发展,到2008年试点地区发展到145个,其总规模达17万户纺织企业、800万职工,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纺织产量的40%。
——2005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去山东调研,考察了南山集团。胡锦涛指出:要抓住提高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这个关键环节。
——2008年10月下旬。正值世界金融危机乌云密布的最紧急时刻,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及时从莫斯科发回一则新闻说:温家宝总理在莫斯科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讲到,“我昨天看了一篇新华社的内参,那篇内参就写,浙江省绍兴市纺织城纺织服装行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我看后,非常受鼓舞。我就写了一段话,我说在世界金融危机这种寒冷的侵袭下,这则消息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是支柱产业,国家应该给予支持。”正如温总理所期望的,中国纺织工业在其后几年不仅率先摆脱金融危机阴影,而且出现了惊人的回升幅度。
业界人士对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从来是清楚的。但在世纪之交纺织业进行战略大调整时,国内也曾出现中国纺织工业是否是“夕阳工业”之争。世界金融危机一来,世界各国经济界都对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给予了再认识;一些原来早已不把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包括纺织工业)放在眼里的学术界人士,也进行了反思。这样一来,在一贯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无需争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