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纺织强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建设纺织强国十论

成稿于2011年7月。应《中国纺织报》邀约,历时半年,经深入研究、反复推敲后,始成此稿。
毕生从事纺织工业。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两年纺织机械厂经历,原本纯属谋生,却由此初识纺织工业;其后的两年多上海呢绒服装业经历,原为糊口并维持半工半读生涯,不意由此获得的种种经验,竟在三十几年后服装业归口“大纺织”时派上了大用场。1949年6月初进上海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轻工业处(华东纺织工业部),继而在1954年调中央纺织工业部;自兹,悉心研究纺织工业部门经济及企业管理问题。斗转星移,忽已整整62年。所幸事业心尚存,学习研究能力尚存,文字功力尚存。以84岁高龄完成的这一力作,似还能将“建设纺织强国”的种种问题讲清楚,并有点新意。这是基础性的“长稿”,未加删节就保存在这里,是出于更多地保存中国纺织工业“史料”的考虑。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大国,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经过20世纪90年代后期颇为果断的战略大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这么庞大的产业部门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工业规模、科技进步、机器设备现代化、产品升级换代到工业布局合理化、“大纺织”各行各业协调发展、国际市场竞争力,处处都在快速、持续推进。当前的形势,正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在改革开放30年时所概括的:“已经做大,重在做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的“迈步走向纺织强国”的口号,正在顺利实践中。

建设“纺织强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关系重大,涉及面很广。正因为如此,宜从一开始就走群众路线,来个“议论纷纷”。将其重要意义、其必然性、其可行性和一定战略目标、战略部署议深议透。做到反复比较、统一认识、集思广益、大局在胸。

第一论,纺织工业是中国最重要的民生产业。把纺织工业做大做强,建设“纺织强国”,符合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治国理念。

纺织工业是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源头,也是德、法、意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赖以起步的产业部门。它是任何社会形态、任何发展阶段普遍需求的消费品生产部门;而且,是最便于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生产部门。

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一贯重视纺织工业。究其所以,在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当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必须用好原有工业基础,赖以支撑全国经济大局的现实形势使然(1952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更深层的因素则是:中国共产党本着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决心从快解决当时全国城乡人民群众“衣被甚少”这一重大民生问题。于是,出现了如下一连串史实:

——1953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在中南海听取纺织工业部党组关于“一五”时期纺织工业扩大棉纺生产能力180万~250万锭的建议。经反复研究后,毛主席最后拍板:“不是180万锭,也不是250万锭,而是300万锭。”后来基本达成这一宏伟目标,如期建成石家庄、邯郸、保定、郑州、洛阳、西安、咸阳、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包头、合肥等纺织工业新基地。

——1954年冬。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打电话给纺织工业部党组说:周总理要纺织部在中南海的瀛台办一个小型纺织展览,请中央领导同志观看。钱之光部长领命后迅速派人完成布展工作。毛主席、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由钱之光陪同参观了近三个小时。边看边说,高度肯定纺织工业建设的胜利开局。特别是纺织系统自己造纺织机器等自力更生的做法,得到毛主席、刘少奇、朱德的高度肯定。

——1957年秋冬。周恩来总理亲自决定:组织一个化工化纤考察团,由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带队赴日本考察。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出访前的考察团时,说了如下一番话:“中国6亿人口,人多耕地少,光靠天然的农产品,吃饱穿暖都有问题。派你们到日本去考察,看看他人的技术如何;如果好的话,有可能买它的技术设备来建设中国的化肥厂增加粮食,建设中国的化纤厂发展化纤,解决温饱问题。”

——1960年8月。中共纺织工业部党组向党中央作《关于纺织工业发展方针的请示报告》,着重提出“实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方案”。党中央批准了这一方案。1961年1月,李先念副总理指示纺织工业部:今年5万吨人造纤维的建设,一定要争取搞上去。

——196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积极发展人造纤维的工作指示。责成纺织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人造纤维会战指挥部,责成国家计委对发展人造纤维迅速做出规划,纳入长期计划。

——1970年7月。根据国务院令,原纺织、一轻、二轻合并为轻工业部(广义轻工业)。周总理在三部合并后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全国重点抓轻工,轻工重点抓纺织,纺织重点抓化纤。

其后又下达一项中央指示: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必须把棉布抓紧。

钱之光、曹鲁等轻工业部领导在“文革”乱局中,抓住这两项中央指示,大做经济工作正常化的文章。大轻工业部时期(1970~1978年),纺织工业发展、建设并不慢。

——1972年1月。钱之光组织起草的《关于充分利用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发展化纤和化肥的报告》送国务院后,李先念、华国锋、余秋里联名向周总理报告。经国家计委与有关部门商量,拟引进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4套、化肥设备2套,约需4亿美元,争取五六年内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可生产化纤24万吨、化肥400万吨。周总理很快就批示同意并“即呈主席批示”。毛泽东圈阅表示同意。中国大规模发展以石油为起始原料的合成纤维工业这件大事,就这样极其郑重地做出了战略部署。上海(金山)石化、辽阳石化、天津石化、四川长寿维尼纶厂四个大型化纤企业,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为纺织工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当时年已72岁的钱之光,从此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四大化纤”建设上。

——1974年1月。上海石化总厂正式动工建设,迅速形成“千军万马战金山”的宏伟场景。同年8月,辽阳石化正式动工建设。工地上“毛主席圈阅我施工,建设辽化多光荣”的大标语,高度激励人心。

——1975年4月。邓小平再次去金山工地视察,大加赞扬 :搞得很好,看了高兴。回北京后,建议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这一大工程的建设经验。

虽说是“老纺织”,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纺织工业,常有“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之感。2009年秋,参观访问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时留影。

——1978年春。在钱之光主持下,刚刚重新组建的纺织工业部又提出:到20世纪末,要建设10个大化纤厂,解决好全国人民的穿衣需要。新建六个“大化纤”,包括上海石化二期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厂、河南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等;加上在建的四个“大化纤”,总产能正好在100万吨以上。10个化纤项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建成,由此奠定了中国化纤制造业的雄厚基础,为中国社会人民群众衣被问题的大解决创造了原料条件。

看似顺利,实际充满艰辛步骤和经济建设智慧的纺织工业大发展,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前30年,就是这样一步步推进,终于在1980年前后看到了灿烂成果。在1950~1978年的近30年间,纺织工业总产值从5.5亿元上升到62亿元,从业人数从75万人增加到373万人,棉纺企业总规模从500万锭增加到1562万锭,棉纱/棉布产量从43.7万吨/25亿米增加到238万吨/473亿米,开始跃居世界首位。此时,还不能说是“纺织大国”,但“纺织大国”的基础已经奠定,轮廓已经显现。

解决人民群众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问题,是“执政为民”的实际体现。致力于建设“纺织强国”,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及安定和谐社会的需要。新中国纺织工业打基础时期依靠的是“中央高度重视+经济领导机关切实支持+纺织系统自己争气”这样一个中国特色的工业发展成功模式,这样一条看似平常实则至为关键的历史经验,应该在建设“纺织强国”的新征程中注意运用。

第二论,改革开放三十几年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加速度”,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四项国策。与此同时,国家还在扶持纺织工业出口创汇、充实完善“大纺织”产业链、鼓励中小型民营纺织企业发展等方面,出台多项新政策、新措施,直接支持纺织工业。因而,为纺织工业的新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

1.扶持纺织工业出口创汇

——1985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纺织品进出口若干问题规定”。指出:“出口纺织品要积极搞工贸结合;结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青纺联是一种形式,企业也可以采取其他自由联合形式”。纺织工业系统期盼多年的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纺织企业自营出口由此打开了大门。

——1985年8月。国务院116次常务会议专门讨论纺织工业出口问题。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一定时期内要靠纺织。”

——1986年10月。国务院121次常务会议再次专题讨论扩大纺织品出口、振兴纺织工业的问题。会议重申:纺织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出口创汇的重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尽快把纺织品出口搞上去。发展目标是:1990年达到100亿美元;再用5~10年争取超过200亿美元。其后,又陆续在出口退税、进口棉花、外资准入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的政策。纺织系统不负众望,198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为55亿美元。在国务院这一大战略出台后10年中,199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125亿美元,1995年达到380亿美元,2000年达到530亿美元,大大超过原定目标。

——1988年6月。田纪云副总理指示纺织工业放手搞“两头在外”,即: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原料)资源,两个市场”。这真是抓到了点子上。1987年中国进口纺织原料51万吨(其中棉花1.2万吨,羊毛14.8万吨,化纤35万吨)。1988年当年就扩大到总进口量93.3万吨(其中棉花7.3万吨,羊毛18万吨,化纤68万吨)。在“放手搞”的情况下,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进口棉花一二百万吨和羊毛三四十万吨,来个大规模的“两头在外”。长期受制于原料资源的中国纺织业,由此大大扩展了发展空间。中国纺织业纤维加工总量,由2000年的1360万吨翻到2010年的3800万吨;同期,纺织品、服装出口由530亿美元翻到2120亿美元。一项正确的“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力,往往就是如此之巨大!

2.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着手,调整、完善“大纺织”产业链 中国纺织业现今的产业优势之一,是有一个由上、中、下游行业和协作配套行业组成的巨大产业网络,而且发展比较均衡。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针对纺织工业新一轮发展的需要,先后做出多项直接支持纺织业的“体制决策”。

——1986年10月。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决定:将服装工业从手工业系统划出,划归纺织工业,实行行业管理。从而形成了“棉、毛、麻、丝纺织加工→织物染整加工→服装制造”的上、中、下游行业协作配套的“大纺织”产业链。服装业划归“大纺织”系统后,纺织工业部及以后的中国纺织工业总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紧紧抓住高中档服装面料“进口替代”这个关键问题,世纪之交终于大见成效,成功实现多出口服装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战略;与此同时,基本完成“工业化成衣”的历史性转变。服装出口由此起飞,到后来竟形成了服装出口创汇超过纺织品出口创汇的局面。2010年全年出口纺织品、服装212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占825.2亿美元,数额相当可观;服装占1294.8亿美元,数额更为可观。

——1986年10月。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同时决定:丝绸业实行工、贸合一,由纺织工业部实行行业管理。一再折腾的丝绸业管理体制,由此稳定了下来。“政出多门”的问题解决了,工、农、商、贸和产、学、研的关系就容易协调了。1985~2010年的15年间,全国蚕丝产量由4.22万吨扩为16.2万吨,中国丝绸业进入新的全盛时期。

——1982年7月。在国务院支持下,纺织工业部与机械工业部商定:纺织机械的生产由纺织工业部归口管理。国务委员薄一波称赞这是机构改革后的一件新事物。由此,稳住了纺织系统对纺织机械制造的行业管理,纺织机械则在“大纺织”系统中如鱼得水,由此稳定进入世界主要纺机制造国家的行列。

改革开放30几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推动纺织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结果不仅较为理想地解决了全国十几亿人民的衣被问题,而且赢得了世界第一“纺织大国”的地位。要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建设“纺织强国”,无疑需要以更富于远见卓识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引导这个庞大产业实现新的质的飞跃。

从中央宏观政策和措施上创建纺织工业的有利发展环境,当然主要是出自中央高屋建瓴的考虑;与此同时,纺织系统不要置身事外。纺织系统对自身特定的发展需要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在不少情况下,可以也应该积极慎重地向中央反映情况,以至提出建议方案。1985年初国务院关于工贸结合、允许纺织企业自营出口的重大决策,就是纺织工业部积极、主动向中央反映工贸脱节负面影响,陈述工贸结合种种好处,尔后,中央采纳纺织系统建议的结果。至于纺机、化纤行业较为适当的管理体制,更是从钱之光当部长时期起,纺织工业领导机关积极主动争取的结果。

第三论,中国在“后工业时代”谋求建设“纺织强国”,不应该是英、美、德、法、意、日本等发达国家纺织工业“曾经的辉煌”的再版,而应该是广泛汲取世界各国历史经验,在多个方面具有“后工业时代特征”的“纺织强国”。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现今的二百多年间,世界上先后出现过十几个“纺织大国”。其中,英、美、德、意、法、日的纺织工业又先后发展为规模不等(或“大而强”,或“中而强”,或“小而强”)的纺织强国。也有一些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苏联、巴西、墨西哥、土耳其、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纺织工业,虽然规模不小(论工业规模在世界前20位),但大而不强。还有几个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西班牙、捷克、韩国的纺织工业,虽然设备生产规模不大,但却有其特强方面或特强行业,可以列为“小而强”的纺织强国。

我们要认真地研究英、美、日、德、法、意等发达国家纺织工业当年之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以及他们近年保持纺织强国的地位的新经验。

1.英国纺织业 英国是以“纺织机械+蒸汽机”为特征的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纺织工业,在1890年已发展到4051万锭的惊人规模,其全盛时期(1924年),曾达到棉纺5760万锭、棉织80万台的规模。其毛纺织业也曾达到庞大规模,直到1977年尚保有粗梳毛纺63万锭、精梳毛纺85万锭。其纺织机械制造业,曾经独擅其利至1843年(这一年,英国撤消输出纺织机械禁令),并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居世界领先的地位。英国还是首先实现化学纤维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因此可以说英国曾是名副其实的“大而强”的纺织强国。

英国纺织业之所以兴,其一是它最先发明具有实用价值的纺织机器,并实现纺织机械的批量制造,从而取得发展纺织工业的主动地位。其二是英国纺织业在许多年里,控制英属印度的棉花资源和英联邦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羊毛资源。其三是纺织产品一贯的高品质,英国呢绒曾在世界市场成了无需广告宣传的工业产品。

至于英国纺织业在20世纪中、后期急剧衰落,虽有“大英帝国”整体国力下降的因素,就纺织业自身而言则主要是进入全盛时期后,没有继续工业革命时期那种改革、创新精神,没有继续致力于纺织科技和纺织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一些企业普遍不注意设备更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结果就渐渐削弱了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这对外贸依存度极高的英国纺织业,自然是致命的,即使是一贯保持产品高品质和良好商业信用也无济于事。“二战”后,在工党政府主导的几轮压缩纺织业产能后,英国棉纺织业的规模逐步下降为1960年的688万锭、1970年的350万锭、1980年的180万锭、1990年的50万锭,到1997年已仅剩17.5万锭。其毛纺业到1997年也已仅剩精梳毛纺19.4万锭、粗梳毛纺16万锭。直到20世纪70年代尚在世界上很有地位的英国化纤工业(1973年71.8万吨,居世界第三),竟也随着本国纺织业大衰退而急剧萎缩,到1998年已降为年产20万吨。英国纺织业尚堪欣慰的是,其纺织品、服装出口尚有一定地位:1998年纺织品出口54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出口服装49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就总体而言,英国纺织业尚保持着“中而强”的地位。中国纺织业在建设“纺织强国”中,要注意汲取其始终保持产品高品质的成功经验,及其多年来一直抓住棉花、羊毛期货市场从而为纺织业创造有利资源条件的成功经验。

2.美国纺织业 美国在独立后,利用其“棉花王国”和先进的“轧棉”行业,开始发展纺织工业。由于棉花、羊毛资源丰富,科技进步迅速,很快就发展为大而强的“纺织强国”。棉纺织业1832年发展到120万锭,1890年发展到1419万锭,仅次于英国纺织业。“二战”后初期(1950年前后),达到全盛时期,棉纺发展到2179万锭(当时相当于中国纺织业的四倍),棉织发展到40万台。作为合成纤维的主要发明国,其化纤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产350万吨左右,占当时世界产量的1/6。最近三四十年间,在世界范围纺织产业大转移的情况下,美国纺织业的结构有所调整。在世纪之交,棉纺织业萎缩到四五百万锭,但气流纺发展到100万锭。棉织机缩减到7万台,但其中90%是无梭织机(6万台)。化纤工业的发展停下来了,但到2008年仍保持着年产300万吨的水平。特别是其纤维消费总量,直到2008年仍保持在1169万吨的高水平,其人均纤维消费量仍保持在38.8千克的高水平。2008年,纺织品出口125亿美元,服装出口44亿美元,在世界市场上仍占重要地位。因此就总体而言,当前美国仍是大而强的纺织强国。

美国纺织业强势地位的形成和保持,其一是其科技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不仅曾是纺织机械、化纤机械主要制造国,而且是现代缝纫机械的发明国。其二是它长期保持棉花种植、化纤发展的优势地位。其三是它在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项最终产品方面,都占有优势,经得起新兴国家纺织业的竞争。其四是它在纺织品设计方面成功融入现代艺术,其“时装之都”纽约在国际上具有巨大影响力。这些都是我们在建设“纺织强国”时应该汲取的有用经验。

3.德、意、法纺织业 这三个西欧大国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在工业革命中几乎与英国同时崛起。并在其后近二百年间,长期保持“纺织强国”地位迄今。

德国纺织业之强,首先在于德国制造的棉、毛、亚麻、化纤等多数纺织品,基本上都是高、中档产品,真正做到国际市场和本国市场“以质取胜”。其二是其精良的现代化纺织、化纤机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所占市场份额甚高。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德国纺织业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在纺织业产能明显萎缩的情况下,人均纤维消费量始终稳定在20~26千克之间;其纺织品出口反而从1970年的15亿美元,上升为1998年的132亿美元,居全球首位;服装出口反而从1980年的29亿美元上升为1998年的77亿美元,居全球第五位。

法国纺织业的突出优势是其纺织业与服装制造业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上、中游行业的衣料生产工艺和花型设计与下游行业的服装设计、制作,协作配合得如同一体,真正做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其二是法国纺织服装业把产品的艺术设计放在生产、经营的首要位置。其时装款式和流行色预测引领着世界服装业,因而成就了法国纺织服装业的强国地位。

意大利纺织业的强势地位,有赖于其基础雄厚的毛纺织业和丝绸行业。意大利毛纺织业在“二战”后复兴过程中,独树一帜,搞出两项巨大成就,其一是搞羊毛原料(粗毛、次毛和再生毛)的“粗粮细作”,生产出质量相当好的粗梳毛纺的格子花呢,又进行深加工制成格子呢上装大量出口外销。其二是在精梳毛纺系统,用先进设备和精良工艺技术,生产化纤与羊毛混纺的超薄西装料,很快风靡全世界。至于其历史悠久的丝绸业,“二战”后的突出成就是丝绸印花和丝绸后整理技术,以此博得了新发展。

西欧国家的纺织业,总体来说,“二战”后几十年间,都在纺织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成功地保持着“中而强”的纺织强国地位。我国在建设“纺织强国”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借鉴这三个欧洲大国的成功经验。

4.日本纺织业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高速发展纺织工业。以缫丝工业起家,后来重点发展棉、毛纺织。其大企业如丰田、钟渊、东洋纺、大日本纺、日清等纺绩会社,以及丸红、伊藤忠商事等综合商社,经营都很成功。到20世纪20年代已俨然进入“大而强”的纺织强国行列。

“二战”后,日本纺织业率先实现复兴。60年代初,棉纺织业发展到1300万锭。70年代中期,毛纺织业发展到精梳毛纺215万锭、粗梳毛纺56万锭。1970年,化纤工业发展到年产154万吨的规模。1998年,纺织品出口60亿美元居全球第10位。90年代初,人均纤维消费量达21.4千克,仅次于美国。

日本纺织业之所以兴,首先是其纤维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而且棉、毛、丝绢纺织都有很高水平。其次是它拥有强大的纺织机械制造业。日本纺织业起步晚于欧美,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十大纺绩”(包括其“在华设厂”)所用纺纱设备,还主要是从英、美、比利时进口的,仅织机部分采用“丰田”等本国公司开发的自动换梭式或自动换纾式织机。“二战”结束后,日本纺织机械业急起直追,仅用二三十年时间,就把棉、毛、麻、丝纺织各行业成套设备的制造,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三是日本纺织业与化纤制造业的关系非常密切,实际上是采用“纺织产业部门办化纤业”的发展模式。因而,对化纤品种的开发重点把握得十分成功。世界范围三大合成纤维品种中涤纶在纺织生产中的大量应用,日本起了重要作用。腈纶大量用于毛纺织并搞出畅销产品(特别是毛毯),日本更是领先。

中国在建设“纺织强国”中,应该博采众长,多方面汲取一些发达国家纺织业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这是最为现实的一招。

第四论,不要将“纺织强国”理解为中国纺织工业事事、处处都在国际上领先;不要将“纺织强国”地位与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对立起来,不再重视、不再虚心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纺织技术。新中国纺织工业正是在广泛汲取国际纺织科技、大量引进国际先进机器设备的过程中,成其“大”,成其“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尤其要根据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国策,正确处理这一问题。

回顾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由于中央果断决定从东德(民主德国)引进人造丝成套设备、技术,建成保定化纤厂,学创结合,因而打开了建设人造纤维工业的大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是党中央直接做出重大决策,安排巨额外汇从日本、美国和西欧引进合成纤维成套设备、技术,才得以顺利建成上海金山石化、辽阳石化、仪征化纤总厂等特大型化纤企业,为中国化纤工业奠定雄厚基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地服装企业引进许多现代化西装生产线、CAD/CAM、多头绣花机等新型服装厂装备,当时频遭非议。但却由此迅速推进了中国服装工业现代化。

最近二三十年来,国际市场流行用无结头纱制作高档织物。在国内纺机行业研制自动络筒机迟迟不过关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纺织系统从意大利、德国、日本引进数量可观的自动络筒机。起初也频遭非议,但由此造成的纺织服装出口创汇大增的事实,结束了这场争论。

新型无梭织机的大量引进,更曾是争论许多年的大问题。后来国产无梭织机正式问世了,但其质量仍逊于比利时、日本、瑞士制造的无梭织机。于是,出现了进口无梭织机与国产无梭织机争夺国内市场的局面。其后的事实证明,这样的竞争其利远大于弊。

多年间曾是中国纺织业“软肋”的印染后整理设备、技术,更是在不断汲取国际先进科技中方得以逐步提高的。

20世纪60年代,为开发涤/棉织物而进口一大批高温高压染色机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发展丝绸织物而进口一批圆网、平网印花机械。

针织行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更是各地针织企业大手笔引进大圆机和新型经编机的直接结果。

当今世界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原本具有各国工业界大协作的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处理“国产”与“引进”的关系,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或科技发展角度以至政治层面看,都是很有必要的。改革开放30几年来,纺织系统每年都进口几十亿美元的纺织、服装、化纤设备。与此同时,“大纺织”系统自己的纺机制造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日益强大了。近年,更大有在技术上、特别是“性价比”方面超出欧美、日本纺机制造业之势。在建设“纺织强国”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不要无谓地为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技术设置政策障碍,反倒应考虑更积极主动、更多地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有我无”的种种先进设备、技术。

第五论,纺织工业曾是工业革命的源头,是17世纪后期一系列划时代纺织机器发明加蒸汽机应用的产物。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当代“大纺织”产业链更已是广泛融合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型合成材料等最新科技的现代工业。建设纺织强国,要从产业政策和相应经济政策上,把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研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问题上,甚至连“与时俱进”都显得不够了。

进入21世纪以来,就世界范围呈现的大趋势看,在后工业时代进一步提升纺织、服装、化纤总体水平,宜采取“门户开放”的大思路。

其一,更多地采取“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开发模式。当代“大纺织”各行各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特别是成套设备),几乎都是各类新技术的综合。例如纺织加工设备的机、电、仪一体化;服装设计、制作过程广泛使用电脑科技和自动化技术以至“机械手”。采取“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模式,往往事半功倍。这样的模式,还特别适合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

其二,在设备、技术现代化的问题上,还宜于放手采取“国际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我国“大纺织”系统存在大量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要利用好这一现成的有利条件。通过“共同研发”或“让出一块国内市场”,或“专利、专有技术转让”等途径,加快纺织工业现代化进程,也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其三,还要注意吸引军工部门参与“大纺织”各行各业前沿科技的研发。“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世界范围纺织科技的进步,其中不少是“军转民”的成果。在我国,由于存在军工企业积极主动推进“民品发展”的现成机制,在“军转民”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前些年多头绣花机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就是由于有军工企业的参与,很快完成了研发过程。

第六论,建设纺织强国,是纺织系统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共同的事业。中国纺织工业做强了,对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也有莫大的好处——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利润率将会明显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将会显著提升。至于与港澳台投资企业“一荣俱荣”的关联性,更是毋需多言。

当前在纺织系统各种所有制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均宜结合自身特点和自身条件,围绕建设纺织强国的总目标,遵循国家规定的产业政策,做出各自的努力。

国有控股企业,近年在纺织系统总资产(实收资本)中所占比重已降为4%左右,其就业岗位在纺织系统所占的比重也已相应下降。但现存的600多个国企,其国有资本的属性及其企业规模、悠久历史,决定了这些国企无论科研实力、软实力和公信力,都高于一般非公经济企业。相当一部分大型国企都还在“大纺织”产业链中处于关键地位。我国宪法规定的“国企的主导作用”,在纺织系统自应坚持并肯定可以做到。一些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经历多年考验的现存国企,该进就进,该快速、持续发展就快速、持续发展。在建设“纺织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如果不注意发挥国企在这个庞大产业部门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听任“国企的主导作用”缺位,显然是不适当的。笔者曾经长期供职纺织业领导机关,对国企在稳定经济、社会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有深切体会。对于国企在奠定我国纺织工业现有基础、成就“纺织大国”地位中的决定性作用更有深切体会。笔者对民企、外企的积极作用及其某些局限性,也有直接的认知。总之,在建设纺织强国中,一要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二要坚持国企的主导作用,在这么关键的问题上不宜有任何的片面性。

国企在建设“纺织强国”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应该充分体现在:以其稳妥而快速、持续的发展和卓越经营的实绩引领“纺织强国”建设;致力于科技创新、管理现代化,以此赢得本企业新发展,并引领全行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纺织工业的产业政策,引领全行业把握发展、经营和发展的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认真履行“发展和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企业社会责任。还应该加上一条:在必要时,国有和国有控股纺织企业,应该是国家可以直接调度、最“叫得动”的经济力量。

纺织系统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重新崛起。以其资本金在纺织系统实收资本中的比重衡量,到2007年已达28.7%。现今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近两百多个产业集群,基本上是民营纺织企业的天下。中国现今规模最大的棉纺织、毛纺织、服装、家纺企业,也已是民营企业。建设纺织强国,这是当然的主力军!从进一步繁荣国内城乡纺织品市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并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到实施品牌战略,实行“两头在外”战略等,都是如此。

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纺织系统实收资本中的比重,在2007年已分别达15.4%和21.85%。同年,在纺织系统出口中的比重达32%,在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就业岗位中所占比重达30%。外资在中国成为“纺织大国”的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在市场准入、关税优惠、资金离境、国民待遇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的回报,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无疑,在建设“纺织强国”的新的历史时期,应该继续实行这样的互惠互利政策。特别是,期望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带进国际先进科技、新产品生产工艺、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方面,为中国纺织业带来更多的“合作共赢”。

第七论,国内对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庞大需要,以及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业已形成的庞大规模,决定了中国所要建设的“纺织强国”,是“大而强”的纺织强国;从而,决定了“大纺织”各行各业,一般都宜保持较大的设备规模和生产规模。这一点,与欧、美、日本等曾经的纺织强国有所不同。而建设“大而强”的纺织强国,自然要比“小而强”“中而强”难得多。

欧、美、日纺织工业,在历史上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二战”后不久(1950年),全球棉纺织工业的总格局是:全球总规模1亿锭;各主要国家依次为美国2179万锭,英国1031万锭,印度1022万锭,苏联839万锭,法国676万锭,德国534万锭,中国513万锭,日本433万锭。

经过30年的变迁,世界棉纺织业到1980年呈现如下的格局:全球1.618亿锭;按国别统计依次为:印度2108万锭,中国1779万锭,苏联1707万锭,美国1706万锭,日本989万锭,巴西447万锭,巴基斯坦388万锭,墨西哥341万锭,意大利331万锭,中国台湾323万锭,土耳其309万锭。看了上面这些历史数据,就会发现:中国纺织工业现在已经发展到何等庞大的程度!

产能过剩了吗?应该说,当前我国棉纺、毛纺、化纤、服装、针织等行业都存在产能相对过剩现象。但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并没有任何瞎指挥的因素。无论从这些行业的产销或平均利润看,都还在正常浮动的范围内。更何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存在着企业在必要时“自动退出”的机制。中国纺织工业必须适当做大,这是中国社会庞大人口消费需求,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并要保持外汇收支平衡,国家需要纺织业提供较多就业岗位三项重要因素共同决定的。现在看来,我国“大纺织”各行各业的设备规模和产能,都已足够庞大。建设“大而强”的纺织强国中心问题是“做强”。当然,并不排除某些新开发的产品领域产能的发展。

判断我国纺织工业产能是否适当,不宜采取某些恒定的数据。全国人口增减的因素,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重大变动的因素,全国城乡就业岗位需求的因素,都会引发纺织工业设备、生产规模的适当调整。更重要的是国内城乡人民对纺织品、服装的消费需要,是在不断增长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阶段,温饱生活阶段,初步小康阶段,普遍过上小康生活阶段,更高水平的小康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对纺织服装类商品需求的量和质都有明显差别。例如:进入人们追求时尚的“服饰个性化”的时期后,必然会导致纺织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由此,必然又会导致纺织、染整装备数量的相应增加。

近年又出现一项新的重要变数: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由此导致的“大纺织”综合产能和化纤、纺织整染、非织造布等行业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必须加以考虑。

总之,在建设“纺织强国”的新的历史阶段,对“已经做大”的中国“大纺织”各行各业的设备规模的产能,要看得辩证一些,笔者甚至认为要宜于“包容”一些。

第八论,中国由“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发展过程,应是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很稳妥、很有效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进行“纺织强国”建设,联系纺织工业部门的历史经验,特别要注意如下三个重要问题:

第一,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工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完成从“大国”到“强国”这一历史性转变的目标设定在2020年,是比较适当的。“再用十年时间”这就足够快了,不要再争取“提前”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数亿元发展到1978年的50多亿元,速度惊人;但30年间正常年份上、下年度的“环比”并不起眼。后3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3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31023亿元,速度更是惊人;但其间上、下年度的“环比”仍然看来平平常常。笔者认为,这就是“可持续发展”之所以珍贵!新中国纺织工业奠基人钱之光老部长在1958年时讲的那句名言“纺织工业不放卫星”,是现今纺织人在建设“纺织强国”的顺风顺水过程中,永远不要忘记的历史经验。

致力于实现五年、十年以至几十年的宏伟目标之全功,致力于较平稳的正常发展速度,建设“纺织强国”需要的是这样的发展观。

第二,要把握好纺织原料资源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纺织工业现在如此庞大的生产规模,如果没有相应的稳定的庞大原料资源作保障,实现由大变强将会是一句空话。棉、麻、毛等天然纤维,多年来一直有国家的农业政策保障着。纺织系统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更多地采取一些工农合作共赢的政策和措施;协助农牧业提高产能,改良品种,尽可能做到有所增产。工业部门自身则要坚持原料的合理储备,切忌寅吃卯粮,以致第二年无以为继。至于化纤资源问题,考虑到化纤工业产能已经极为庞大,则宜于把“稳定”放在第一位了。

第三,把握好纺织工业设备、技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面临的“省人化”的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重要的,但要结合中国国情(纺织工业2000万就业岗位的现象),把握“省人化”省到何种水平。一个工厂,某个工序,可以放手搞省人化。整个纺织系统,整个棉纺织业等大行业,则不宜放手搞省人化。建设“纺织强国”,由设备、技术现代化带来的“省人化”本是应有之义,按说不能让就业岗位问题拖了技术进步的后腿,但实际国情如此,怎么可以不全面考虑?

第九论,“纺织强国”的地位,无疑是与充分发挥“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工业能量紧密地联系着的;但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中国纺织工业无论是在“迈步走向纺织强国”的过程中,以至最终成为“纺织强国”之后,都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产业部门。不宜咄咄逼人,而要有所谦让。

这就是,要在国际贸易中既要积极参与公平、合理的竞争,又要奉行“有饭大家吃”(包括众多新兴国家的纺织、服装业,和一些老牌发达国家的纺织业)的商业伦理。即使完全有能力、有办法,也不要追求某个市场、某类纺织服装商品的“市场统吃”。与此同时,还应遵循WTO规则,切实开放国内市场,一视同仁,真心实意。唯其如此,方合“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促进“和谐世界”之道。

例如,棉纱、棉坯布,避开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国际市场的过度竞争;中、低档服装的加工贸易,避开与孟加拉、越南、柬埔寨的过度竞争;中档服装的一般贸易,避开与德国、泰国、墨西哥的过度竞争。

又例如,对进入中国市场的皮尔卡丹、ADIDAS、NIKE、PUMA、LIVIS、LEE、CALVIN KLEIN、ZARA等发达国家著名品牌的各类服装,不仅切实兑现“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而且要提供真正称得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这样的大国心态和按WTO规则行事的商贸举措,当是中国纺织工业在“做大做强”过程中,以至达到“纺织强国”目标之后应有的行为准则。

第十论,后工业时代的“纺织强国”的科学、合理界定。建设“纺织强国”,是要把中国纺织工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为此,既要有清晰、具体的目标,更要有明确、可行的方法、步骤。“纺织强国”之强,是就全球范围比较而言的,是在后工业时代的中国进行这一建设,因此,必须考虑与此相关的世情、国情。当然,还要考虑中国纺织工业的种种实际情况和某些特殊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统帅全局的指导方针。这就是:要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帅全局,并对“纺织强国”作出科学、合理界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机关,已就建设“纺织强国”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本着集思广益的精神,笔者谨以毕生从事纺织工业所形成的见解,对“纺织强国”的界定问题,提出如下一些粗线条的考虑:

(1)工业规模居世界前列。

① 设备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适应(2020年时全国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消费需要;

② 在保证内需的同时,有足够的商品资源,将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在占全球30%左右的水平;

③ 在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前提下,如果国家有需要,仍能为全社会提供大约2000万的就业岗位。

(2)棉、毛、麻、丝纺织染的设备现代化程度,进入世界前五位国家的行列。

(3)棉、毛、麻、丝纺织品普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进入“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世界前五位国家行列。纺织品、服装出口稳居世界首位,至少能稳住30%的比重。

(4)“中国制造”的纺织、化纤、服装机械,普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基本适应“大纺织”各行各业设备现代化和产品现代化的需求;同时,进入纺织、服装机械主要出口国的行列。

(5)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有能力实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做到“两头在外”并从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

(6)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纺织院校,有能力全速推进纺织、化纤、服装科技自主创新,实行科教兴业。

(7)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大纺织”产业链。棉、毛、麻、丝纺织染门类齐全,而且协调配套。从上游的化纤行业,中游的棉、毛、麻、丝纺织染整行业,到下游的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最终产品行业,普遍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8)拥有稳定、可靠的纺织原料资源。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继续执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使“大纺织”各行各业的纤维加工总量和人均纤维消费量得以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

(9)至少拥有几十个世界驰名品牌,并拥有一批世界著名纺织、服装、化纤、纺机企业。

(10)拥有数量可观的世界一流纺织科技人才和纺织企业管理人才。

(11)拥有文化、技术素质和体质符合后工业时代要求的纺织产业大军,特别是拥有庞大的、经过严格培训的高素质技工队伍。

(12)有能力大体解决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后工业时代新问题。

中国纺织工业在世界范围的崛起,是社会主义中国千百万纺织人半个多世纪持续奋斗的结果。老一辈中国纺织人共同寻觅振兴纺织工业之路,经历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衣带渐宽终不悔”。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穿衣问题,并非易事。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才大体解决“人民衣被甚少”这一长期困扰中共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的民生问题。着实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执政62年之际,不经意间,中国不仅已是世界第一“纺织大国”,而且已是“纺国强国”在望。正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以大量篇幅论述正处在全盛时期的英国纺织业,从中概括出政治经济学的许多经典理论。正在迅速逼近“纺织强国”的中国纺织业,不仅是规模空前的商品生产部门,而且将是一座当代经济学的富矿。《中国纺织报》开辟专栏深入讨论建设“纺织强国”的种种问题,不仅有助于“纺织强国”建设,还有可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建设理论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