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买山
安兴俭倒是没白去县城,在大家高高兴兴逛街的时候,他留意的最多的就是各种东西的价格,永定县有一个很大的糕点铺叫千味糕饼铺,里面不止卖各种糕点,还买糖果,还有果脯,不过果脯的种类不多,只有杏脯、梨脯、山楂之类的,卖的还不便宜,安老汉每种果脯都买了一些。回去尝过之后,觉得自己的干葡萄也差不到哪里去。
安老汉和儿子们商量了一下,觉得要种葡萄的话,还是要买地,山地也行,他记得就自家屋后这座山都是无主的,而且这座山阳光晒的面积也大,他们完全可以连着自家屋子买下来,就是不知要多少银两。
“这有啥难,赶明个去问问,咱们能买多少是多少。”安兴俭道,要是有钱他还想把一座山都买下来呢!
“还有葡萄苗,咱们这一片可没多少人种葡萄,就咱们家这株葡萄树,还是我去镇子上买错苗得到的。”安老汉想着自个当年分不清苗子买错了,还被自个老爹骂了一顿的事情还有些感慨。
“其实,我觉着咱们没必要一下子就全给种上葡萄树。”李老婆子说:“这样动静太大了。”本来自家送两个娃去读书,又买牛车就够引人注目了,还好她没娘家,两个儿媳妇和娘家也不怎么走动,不然来家里打秋风的人可不会少。
“娘说得对,咱们可以慢慢来。先买山,等过完年,种完麦子后咱们一家人在慢慢做。”安兴勤慢慢的说着自己的想法:“等到了农闲看看能不能弄完,不能的话再请村里人来干一段时间活儿。”
一家人反反复复的商量,今年就先买山,家里还有两百多两,就花两百两买山,剩下的钱,到时候让安兴俭去府城打听打听看看哪里有葡萄苗卖,等来年秋的时候再去买。如果银两不够的话就少买些苗。
第二天一大早,安老汉就提着一瓶酒去村长家,然后赶着牛车带着村长和两个儿子一起去县城里了。
“买平安村的山?”主簿奇怪的看着眼前的几人“可想好了?”平安村偏僻得很,县里的捕头都不爱往那里跑。
“是,大人您看多少银两一亩?”安老汉笑着问。
主簿也没多说什么,有人买山地对他们自然是好的,这也算政绩。“山地便宜”主簿查了舆图问要买哪个地方的。安老汉指给主簿看。“这座山有六百九十七亩,一两银子一亩。”
村长见他们已经决定好就去外头等了,他可不好知道人家家里有多少银钱。
“买两百亩。”
主簿这回事真多惊讶了,可真是看不出一个小小的农户,居然一下子能拿出这么多银两,“先交钱,办红契吗?”
安老汉点点头,自然要办红契,多点钱也可以。
安兴俭知道以后要是自家干葡萄买卖要是能成,还得和主簿打交道。交了钱之后,拿到红契又给主簿塞了一两银钱。主簿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亲自带着他们去找捕快去丈量土地。
等回平安村丈量完土地,安兴勤兄弟俩又亲自送捕快、文书回衙门,当然不忘给个红封。这一整天下来,安兴勤兄弟两还没什么踏实感,一下子自家就多了两百多亩地了,虽然是山地,可那也是地呀。
捕快都上门丈量了,自然瞒不过村里人。
周大娘是最早上门问消息的“大花啊,我听人说你们家买了屋后头的一座山?”
“谁说的,一座山,老娘哪有那么多银两?”李老婆子一听就炸了。
“嗨!这不是今早在河边洗衣服,那些老娘们说的,我就来问问信儿。”
李老婆子挥挥手:“可别听他们瞎咧咧,买了两百亩。这下子可把家里给掏空了。”
周大娘不可思议,咋突然就有那么多钱买山了。
李老婆子按照昨个他们商量的理由对周大娘说道“我可只和你说,可别往外说。”
周大娘看李老婆子神神秘秘的,心里更好奇了,止不住点头。
“前几天不是带着我家几个娃去县城里吗?在路上捡到一个手串,被一个有钱的老爷见着了,说那个手串是啥木,反正就挺贵重的,那个老爷出了一百多两买了下来。我家老头子说,这钱放家里也留不住,干脆就买地了,好歹地里总有些出息。”
周大娘听到内情心满意足的走了,一天来了好几拨人,李老婆子都有些不耐烦了。还好第二天就开始下雪,村里来他们这头的路可不好走,也就没几个人上门了。
不过村里的流言却一直没停,也不知道怎么传的,后来居然传出来李老婆子认了个有钱的姐姐,这是有钱姐姐给的见面礼。
......
不过一家人都没有怎么管这些流言,开始商量着过年要买的东西,还有西厢的屋子也开始铺床了,嘉宝来年就四岁了,她要求一个人睡。所以李老婆子特意去镇里买了新的棉花,打算给小孙女做两床棉被。
王秀丽姐妹则开始做粘豆包,各种丸子,今年年成好,家里进项也多,所以李老婆子决定今年的猪肉不卖了!
几个娃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嗷嗷叫,杀年猪的时候,特意请了村里几个长辈来家里吃饭。村里头比安传根还高一辈的老人并不多,只有大伯、六叔、九叔,安老汉还特意赶着牛车亲自去接。今年他们家确实有些出挑,所以请长辈也是为了表示自家没忘本的意思。
“传根呐,既然买了山,就要好好打理,可别荒在哪儿了。”这是安老汉的大伯安永宁,也是村里的族老了。
“大伯,您放心,来年我就带着几个小子们去打理。”
“要种些啥?”
“种葡萄”安老汉这次到没忽悠人,毕竟到时候大家都看得到的。
“胡闹!那么多地种葡萄哪里买的出去,难道卖不出去就全坏在地里头?”这是安六叔安永平,脾气向来火爆,听到安老汉这么一说就开始反对。
安永宁缓缓的看了安永平一眼:“老六,都这么大年纪了,脾气还这么大,先听传根说说看是怎么个想法。”
安老汉说了一下干葡萄的事,又把家里做的干葡萄分了一些给几个叔伯。大家伙这才放下心来,不管怎么说安传根的父亲都是自个堂兄弟,怎么着也得看顾些。
送走长辈后,安家几个小娃娃就开始在堂屋学字了;这是家忠的要求,他觉得弟弟妹妹最近因为过年,越来越不爱学习了。所以每天都要求弟弟妹妹开始背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大人们在厨房忙碌,听到几个娃郎朗的读书声,干活都更加有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