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的供应链变革
在ISC变革之前,华为的供应链是烟囱式的独立模块,供应链各个环节是封闭的,信息既不透明也不共享,所以对ISC变革项目组而言,当时最需要做的就是先构建供应链内部流程体系,改善原来的销售流程、计划流程、采购流程、生产流程、交付流程等,形成以需求计划驱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相互协作的规范化的供应链管理。
我们看看华为是怎么做、怎么改的。
销售订单管理流程变革
针对原来销售流程缺乏生产状态可视性的问题,变革项目组延伸了原先的MRP系统,使得销售人员也能访问和跟踪,看到生产过程中的订单状态,帮助销售人员对客户做出准确的承诺和快速的响应;同时增加对合同的检视功能,方便销售人员在进行项目和条款核对后做出承诺,避免合同错误。
在销售流程中引入集成销售配置器,并用基于Web的方式向客户开放,给客户更多标准配置的选择,提高订单配置的准确性,也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缩短合同处理流程,进而缩短整个订单的交付周期。
计划调度流程变革
针对原来的计划模块缺乏有效的预测方法和预测工具的问题,华为在计划流程中引入S&OP,即对市场营销和销售计划、制造、研发、采购和财务方面的有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以此更新各部门计划,使其协调一致,以实现公司总体的经营战略目标。S&OP包括客户的订单计划、生产计划、产能规划、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计划。S&OP将华为3到5年的战略规划和1到2年的业务计划细化为市场、销售、研发、采购、MRP、制造、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产品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运作计划,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具体运作环节的计划,每个月定期滚动发布。
此外,还引入全面订单管理(TOM)模型管理计划和订单。将制定计划时涉及的判断、排序、取舍、权衡提炼成“业务规则”并固化到应用系统中,减少人为干预,形成规范化管理,避免订单紧急而导致的计划变更。
通过销售、计划、采购、生产、仓管等部门共享系统数据库,提高订单、物料清单、采购需求、生产计划和库存等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采购流程变革
首先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统一采购流程,确定“四重匹配”的原则,即要求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给供应商下的订单、入库单及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必须相互匹配;发票不再由采购部递交到财务部,而是由供应商直接寄到财务部。这种做法,对采购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有效减少了腐败的发生,也起到了内部监督的作用。
其次对采购物料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物料建立采购专家团(CEG);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改变过去与供应商作为贸易对手的敌对关系,引入竞争机制,并与核心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惠互利、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加强采购的绩效管理,推行基于业界最佳实践的TQRDCE供应商认证流程,即按照技术(technology)、品质(quality)、响应(responsiveness)、交付(delivery)、成本(cost)和环境保护(environment)六大要素选择和认证供应商,实现采购成本的下降和来料质量的提升,获得综合的采购竞争优势。
此外,从产品研发阶段就要求采购介入,寻找可靠的、有能力的供应商共同开发新产品,与供应商共享需求信息,提前备料,提高物料供应的齐套率。
制造流程变革
计划流程的变革使得生产计划变准确了,采购的物料也更能满足生产计划的时效要求,同时ISC变革项目组还升级了Oracle MRP Ⅱ系统,使系统基础数据更加准确和完善,提高了生产流程效率。
针对不同的产品需求,制造部建立不同的生产模式,如BTO(按订单生产)模式或BTS(按库存生产)模式,并融入JIT(准时制生产方式)、TQM(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思想;将一些工艺条件成熟、技术稳定的产品和部件发给EMS外包工厂生产,加大外包的推行力度,使制造部能够腾出生产设备和人力生产新产品和工艺难度大的产品,做到增产不增人、少增人,提高人均生产效率和制造柔性。
仓管和物流流程变革
华为通过采用条形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减少手工作业,对供应商的来料、库存及盘点进行高效管理,降低库存水平,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折旧和损耗的风险;同时建立自动物流中心和自动立体仓库,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仓库和物流的运作效率,减少物料移动,缩短生产周期。
IT系统变革
ISC变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各碎片流程集成起来,将各部门使用的相对独立的各流程环节的IT系统集成到一个IT系统平台中,这是必须,也是必然。
首先,变革项目组对原MRP Ⅱ系统进行版本升级,解决现有功能模块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功能上有所增加和增强,比如:建立起ECO管理工具,帮助研发和工程部门对ECO做出有效预估,提前预知ECO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如成本、物料、供货期等,使ECO能够被更好地评估、管理、计划和推行。
其次,变革项目组根据华为的业务运作模式,对公司内部使用的IT系统进行了改造,以支持内部供应链主流平台Oracle MRP Ⅱ的系统中心数据库为基础,将各部门使用的分散的数据“孤岛”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上,共享唯一的数据源,打通数据接口,统一数据标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变革后的IT系统集成了原MRP Ⅱ系统、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电子采购(i-procurement)系统、订单履行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其他ERP系统模块及CRM系统等,将华为的计划、调度、工程、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交付和客户服务等工作有效衔接和协同起来。
变革项目组还开始着手建立业界最佳实践、历史问题、解决方案的知识库,对来自客户和公司内部的所有问题及需求进行跟踪和管理,为产品升级、服务改进、流程优化提供客观依据,实现知识共享。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华为最大的知识财富和知识资产。
组织变革
ISC变革使得公司原先的组织和职责无法适应新的流程,于是项目组根据新流程的步骤和需求,重新设计了组织架构及相应的角色和职责,对原来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同时兼顾公司文化和绩效考评系统,以确保变革后的流程顺畅运行。
通过ISC变革,公司改造原来的制造管理委员会,将原来的制造部门、计划部门、采购部门、进出口部门、认证部门、运输部门和库存管理部门合并为一个大的供应链管理部门,也就是今天“首席供应官”的前身,由副总裁分管供应链管理部。
为了确保ISC变革项目的成功,任正非亲自督导成立集成供应链变革指导委员会,在变革项目启动之初,就给出指示:全公司上下一条心,一定要把集成供应链项目做成功;谁阻挠我们前进,谁就靠边站,我们不允许有绊脚石的存在。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变革项目组将所有涉及流程的部门的负责人拉入项目执行团队,谁执行不好,谁就承担直接责任,或扣减奖金、冻结涨薪,或换人,将变革阻力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