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启动资金只有100万

1966年,伴随着时任阿帕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罗伯特·泰勒急促的“小碎步”,人类正式敲响了通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大门。泰勒向阿帕高层提出的构建网络方案,得到“完全同意执行”的批复。

罗伯特·泰勒是“学渣”逆袭的典范。区别于大多数互联网先驱名校高材生的身份,泰勒在学生时代并不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好学生。他热衷于四处游荡玩耍,而非学习课本知识。在南卫理公会大学结业之后,他选择了入伍成为美国士兵。

1954年,泰勒从军队中退役,由于服役期间正值朝鲜战争,他不得不每日都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挣扎。久而久之,泰勒的思想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不想自己的一生荒废在“玩”字上,于是下定决心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做点能够被世人记住的事。

而做点什么的前提往往是有知识,所以泰勒走进了美国顶级的研究性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学校的他如同百日没有吃饭的饿汉,疯狂地汲取知识,最终拿到了心理学硕士学位。

就在所有人认为罗伯特·泰勒将深耕心理学,进而拿下博士学位之时,泰勒做了一个让世人大跌眼镜的举动——因嫌弃心理学博士学位要求精通的细分学科太多,放弃了对博士学位的攻坚。如此一来,罗伯特·泰勒刚刚“沸腾”起来的生活,再次因失去目标而成为一潭死水。

为了让生活丰富起来,泰勒在经过严谨的思考之后,于1961年加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高级研究技术处。在这里他参与了载人登月飞行任务阿波罗计划,得到了接触众多美国顶级科学家的机会。也正是靠着这个机会,罗伯特·泰勒结识了利克莱德。由于都有心理学的背景,共同话题让两人很快就成为能聊天喝茶的好朋友。

通过交流,罗伯特·泰勒对于这位已经声名远播的前辈利克莱德展露出了“迷弟”般的崇拜。他坚信利克莱德的“人机共生”就是未来,因而不久就申请调往利克莱德的麾下做事。1964年利克莱德离任,1965年罗伯特·泰勒被推举成了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

担任处长之后,罗伯特·泰勒的办公室放进了3台当时顶级的计算机,分别连接阿帕体系3个最重要的合作方: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圣莫尼卡市。但由于3台计算机系统互不兼容,无法直接交流,每当罗伯特·泰勒要处理重要事件时,总会为拷贝时过久的等待时间感到焦头烂额。

为了让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展现,罗伯特·泰勒在1966年决定将前辈利克莱德关于构建网络的理论付诸实践。为此他走进了阿帕署长赫兹费德的办公室,在这里罗伯特·泰勒用20分钟时间进行了开发网络的路演。

路演中泰勒反复强调,假如网络建立成功,全美国的电子计算机都将实现资源共享,再也不用担心资源无法互通的问题。从结果来看,这次路演非常成功。赫兹费德在听完之后高兴得不得了,连连拍掌,仅问了一句:这东西难吗?

泰勒见赫兹费德这么问,自知项目有希望了:不难!我们已经想好了怎么做,只需去执行就好!

听到泰勒如此自信的回答,赫兹费德随后感叹道:这是个好主意,泰勒你就放心去搞,至于钱,先给你100万美元当启动资金。就是这轻易拿到的100万美元,让互联网雏形阿帕网得以顺利立项,人类跨出了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第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