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组织编写本书的初衷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俗称“会计证考试”)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格认证,也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考生通过考试后,便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该考试的考试大纲由财政部于2014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考试采用财政部统一编制的无纸化考试题库,实行三科连考,即一次性通过三个考试科目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加了考试难度。
近年来,随着各院校将会计从业的课程逐渐纳入教学计划,传统的教材已无法同时满足教学与考试的双重要求,与此同时,根据实行无纸化考试省份的情况来看,其平均通过率也较低,尤其是对于在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来说,更难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和应试策略。考试不仅难在考试规则,还难在出题方式以及无纸化的考试环境。
为了满足各职业院校的教学需要,以及学生考证的复习需求,我们针对当前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情和命题思路,在多年研究该考试命题特点的基础上,以教学需求为主线,以考试大纲为蓝本,编写而成这套适用职业院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课证融通”系列教材。
本书的特点
1.满足教学需求为首,紧扣考试大纲,做到课证融通
本书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依据,保持了考纲的体例编排和内容设计,同时根据教学需求调整了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方式及篇幅,对部分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适当地增加了实务知识的扩展内容,使知识讲解更加全面和系统。同时,我们深入研究了近几年的考试真题,使本书全面覆盖教学知识点和对应考试大纲的内容,不仅知识结构清晰,还对各项目进行考情分析,归纳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使本书真正满足“课证融通”的教学需求。
2.采用项目式教学,适合安排教学任务,注重技能
本书的每个项目都精心设计了“项目导入”“学习目标”“考情分析”“任务目标”“知识讲解”“任务实施”“项目总结”“项目实训”“拓展知识”“真题精练”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结构,将学习场景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技能任务的驱动下,实现“讲中学,学中练”的教学理念;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实训和知识拓展补充,并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穿插案例阅读和例题,讲解浅显易懂,配有相关图示和举例
结合会计初学者学习会计的特点,本书尽量做到语言描述浅显易懂,并通过生动、形象的示意图和贴近实际工作的实例等帮助读者理解。在对各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还结合不同类型的试题,包含历年考试真题和典型例题等,同步给出答案和解析,便于熟悉考试题型的解题思路与命题特点。
4.提供特色小栏目,加深领悟力
本书设置了“知识补充”和“名师点睛”两个特色小栏目。其中,“知识补充”栏目主要对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法规或概念做进一步的说明;“名师点睛”栏目主要将抽象化的知识进一步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实质等进行剖析,以加深读者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5.各项目末提供自测练习题,可反复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在每个项目最后,按该项目考点所涉及的不同题型提供自测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是根据对应考点在考试题库中的命题类型及方式精心设计的,其参考答案和解析位于光盘中(具体请参见光盘\真题精练答案\真题精练答案与解析.docx)。
6.提供无纸化考试系统,完全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复习更高效
本书的配套光盘中提供了模拟考试系统,帮助考生提前熟悉考试环境及命题类型。光盘中的考题都是精心挑选的历年真题和预测题,均有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可供考生模拟演练,并通过解析获知答题思路及考查重点,进一步突破复习难点。
本书的教学资源
本书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
(1)配套光盘。本书配套光盘包含书中任务实施和项目实训涉及的效果文件、各项目“真题精练”的答案与解析,以及无纸化考试题库系统等内容。
(2)教学资源包。本书配套精心制作的教学资源包,包括PPT课件、备课教案、票据图示,以便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3)教学扩展包。教学扩展包中包括方便教学的拓展资源,如常用会计科目简介、常用会计分录等。
特别提醒:教学资源包和教学扩展包可访问人民邮电出版社教学服务与资源网(www.ptpedu.com.cn)搜索下载,或者发电子邮件至dxbook@qq.com索取。
怎样使用本书
●建议读者先仔细阅读“附录一 考情简介与应考策略”,充分了解考试规则和考试重点,掌握复习方法,了解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精读本书中的内容,包括“拓展知识”板块中的内容。对于理论知识需要加以记忆,对于实务知识可通过案例和实训加以理解和巩固。
●对书中内容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可通过配套光盘提供的模拟考试系统进行反复练习,这样不仅能熟悉考试环境,还能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因为考试是随机抽题,且考题的要求是千变万化的,但考查的重点与方式基本不变,做题时要注意对各种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不变应万变。
联系我们
本书由陈小刚、肖庆任主编,由王琦、于永梅、王淑娟、张汉连任副主编。参与本书资料收集整理、编写、校排、光盘制作等工作的人员还有:李秋菊、黄晓宇、蔡长兵、牟春花、李凤、熊春、蔡飓、高志清、丘青云、罗贝加、高利水、曾勤、何晓琴、蔡雪梅等。
尽管在本书的编写与出版过程中,编者一直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责任编辑的联系邮箱为zhuhaiyun@ptpress.com.cn。
编者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