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少年简读版·第5卷: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北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崔浩列传

崔浩,是北方汉人士族的代表,辅佐了北魏三代皇帝。他博学多才,为北魏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当时汉人与鲜卑人矛盾重重,崔浩早年还知道谨慎自保,晚年却忘乎所以,最终触怒北魏最高统者而被杀。

宠遇优厚

崔浩,字伯渊,清河郡武城(今山东武城)人。他年少时喜欢文学,博览经史,还喜欢钻研天象、阴阳五行之学,当时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他写得一手好字,二十岁就担任直郎。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时,崔浩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件命令等重要事务。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时,崔浩因为和皇上的师生之情,受到了格外的尊重和宠爱。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崔浩受人妒忌和谗害,一度被罢官而隐退。但是朝廷错综复杂的棘手问题又迫使太武帝把他请了回去,重新委以重任。

由于出身名门望族,学问又渊博精深,崔浩自命不凡,言谈中常常流露出骄傲情绪。俗话说:树大招风。像崔浩这样一个博学自矜的名士,自然会招来好多人的注意,特别是鲜卑贵族,更对他心怀妒忌,巴不得他栽跟头,等着看他的笑话。崔浩自然心里也明白这一点,他知道鲜卑人同汉人之间有民族隔阂,如果触怒了鲜卑贵族,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他对鲜卑贵族特别小心谨慎,尤其是在皇帝面前,说话做事都是三思而后行,费了不少心思。

崔浩经常帮别人写一些墓志铭之类的文章。有一次,有个名叫冯汉疆的人死了,他的家属请崔浩写墓志铭。崔浩一听死者的名字,就警觉起来。“疆”与“强”通用,“汉疆”连在一起,便成了“汉族强大”这个意思,这在鲜卑人那里是犯忌讳的,千万不能这么写。怎么办呢?崔浩想了个主意,他把“汉”字写成了“代”字。这样,“冯汉疆”变成了“冯代疆”。“代”字含意双关,即表示“汉”字不能和“疆”字连在一起,必须用代替的字,又巧妙地点出了北魏原有的国名——代国。“代疆”不就是“代国强盛”的意思吗?鲜卑人看了自然很高兴。崔浩因此躲过了一场风波。

出言不慎

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崔浩平时小心谨慎,也难免出差错,犯忌讳。有一次,王慧龙从江南来到北方。王氏、谢氏是东晋士族中最高贵的门第,崔浩的弟弟因为羡慕王氏门第高贵,把女儿许配给王慧龙。但当时有人说王慧龙不是真正的王门子弟。崔浩根据自己研究族谱所得到的知识,知道王氏门中人世世代代都长酒糟鼻子。王慧龙的鼻子很大,凭这一特征就可以断定王慧龙是真正的王门子弟。于是他便高兴地喊道:“王慧龙是真正的王门子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贵种!”谁知这句话却惹恼了鲜卑贵族。在鲜卑人的国家里,只有鲜卑人才称得上是贵种,王慧龙怎么能够算贵种呢?他们说崔浩故意贬低鲜卑贵族,于是有人暗中告了崔浩一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听也火了,立即召见了崔浩,大加训斥。崔浩自知无意失言,只得承认错误。

又有一次,崔浩作为随军谋士,跟着亲率兵马南征的明元帝拓跋嗣去攻打南朝。回师途中,崔浩和明元帝一起来到黄河边。他们站立高山,俯视滚滚而去的黄河,崔浩不禁见景生情,遂大发感慨,与旁边的人谈论起历史来。他说:“秦始皇、汉武帝犯有同样的错误,他们废除封建,建立郡县,都是不对的。”

崔浩和明元帝一起来到黄河边。

崔浩这句话并无什么言外之意,但引起了鲜卑贵族的疑心。秦始皇、汉武帝和北魏一样,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怎么说是错误呢?废除封建,建立郡县,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统一,又怎么会不对呢?鲜卑贵族们认为崔浩表面上说的是秦始皇、汉武帝,实际上说的是北魏皇帝,是鼓动汉族人搞割据,不听北魏皇帝的指挥。这可是个杀身之罪呀!当时明元帝虽没有责备崔浩,但在心里却暗暗地记下了这笔账。

国史事件

崔浩晚年的时候,奉命编北魏国史。他主张写历史应根据事实直截了当地写,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不能缩小,不能隐晦,不能渲染,讲求真实。崔浩把鲜卑族过去发展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写了出来,并刻在石碑上,竖立在都城平城郊外的大路边。

鲜卑贵族一看,气得浑身发抖。因为崔浩将鲜卑族怎样落后,贵族间怎么争权夺利全都写在上边。这不是明摆着揭老底、骂祖宗吗?鲜卑贵族们联合起来,添油加醋地到太武帝那里告状。太武帝一听,怒发冲冠,而此时北魏政权已经稳固,像崔浩这样的汉人谋士用处不大了,决定拿崔浩来开刀,把他处死。

行刑那天,崔浩被装在一辆囚车里,由几十名士兵押赴刑场。这位为北魏三代皇帝忠心耿耿效力了五十余年的大臣,面如死灰,两眼发直,白胡须上沾满了眼泪和鼻涕。到达刑场,几十名士兵轮流向囚车撒尿,淋得崔浩浑身满脸,臊臭不堪。崔浩在受了非人的侮辱之后,才被慢慢杀死。三朝元老竟然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崔氏全家和原籍清河崔氏的人,以及跟崔家有瓜葛的几个名门大户如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的成员也受到了屠戮和牵连。

鲜卑拓跋部在入主中原,建立北魏政权,实行封建化过程中,虽然离不开汉族士人,并重用了一些汉族士人,但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鲜卑拓跋部与汉族士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也是存在的。崔浩被诛事件的发生,就是这一矛盾和斗争的集中体现。陈寅恪认为:“崔浩之死或以为是华夷之辨的民族问题,或以为是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其实不然,其主要原因应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崔浩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终因国史之事罹祸。”

读史学成语

树大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例句:保持低调,免得树大招风,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