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第二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曹丕代汉

曹丕天生聪明,又有很好的教育环境,他的父亲曹操更是一代英雄,给曹丕做出很好的榜样,这些都奠定了曹丕坚实的文学素养和政治抱负。

童年时,他就博览诗书典籍,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来,曹操认为当时兵荒马乱,就教曹丕学射箭。曹丕六岁时学会了射箭,曹操又教他骑马,曹丕八岁时就能驾驭烈马,并在十岁开始随父亲征战南北,逐鹿中原。长时间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也丰富了他的见闻,为其诗篇创作积淀了大量的素材。

随着他年龄与阅历的不断成长,艰苦生活环境带来的精神冲击,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沉郁性格气质。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激起了多起民变,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诸侯趁机坐大,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丧失,加上利益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最终使摇摇欲坠的腐朽王朝彻底崩溃。

曹操利用大汉丞相这块金字招牌,南征北讨,一步步壮大自己,历经数十年的征战,削平诸侯,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曹操的地位一步步提高,直至受封为魏王,实际上大汉王朝已经形同虚设,汉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其实也就是曹操的傀儡,真正握有实权的是曹操。但是不管怎么说,曹操终其一生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臣子,始终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

而曹丕不同,曹丕的权力是建立在父亲的基础上,他手下的臣子也多是只忠于魏王(曹操和曹丕),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朝中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没有哪位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可以和曹丕抗衡。

曹操病故后,曹丕正式登场。曹丕的远大抱负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他接班的时候,天下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献帝和汉朝这块招牌早已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因此曹丕迫不及待地将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做起了皇帝。曹丕名义上是曹魏的开国皇帝,其实曹操才是这个政权真正的奠基人。

在曹操死后不久,曹丕的一干心腹大臣就联名上书,劝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魏王兼丞相曹丕。汉献帝这个皇帝本来就有名无实,随着天下大乱的局面得到根本的控制,早就没有多少人将他这个皇帝当回事了。当了一辈子窝囊皇帝的汉献帝不得不将皇位让出去。

占据了西川的刘备是曹操的死对头,曹操称魏王,刘备紧随其后称汉中王。而当曹操去世之后,曹丕改朝换代,建立曹魏政权,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中,谣传汉献帝被杀,刘备君臣为汉献帝披麻戴孝,并追谥汉献帝为孝愍皇帝。刘备一向以汉室苗裔自居,既然汉献帝被害,他理所当然要延续汉朝。

于是刘备在许靖、糜竺、诸葛亮等人的一致拥戴下登基称帝,并昭告天地,痛骂曹丕篡逆。登基仪式完成,刘备正式称帝,年号章武,仍旧高举大汉这块招牌,所以刘备建立的这个政权的国号还是汉,因为在蜀地,所以称蜀汉。

曹丕篡位逼献帝退位,刘备非常伤心,大臣都劝他称帝,恢复汉室。

而在三国中称帝最晚的是孙权,他在曹丕、刘备称帝的时候,只接受了曹丕授予他的吴王封号,但有自己的年号黄武。孙权称帝是在他当吴王的八年之后,那时他将黄武八年改为黄龙元年,正式建立吴国。

曹丕以禅代的形式来完成改朝换代是非常高明的谋略,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天下人昭示大魏的政权根本不是抢来的,而是汉朝皇帝三番五次下诏让给我的。虽然汉魏禅代本质上是曹丕逼迫汉献帝逊位,但仍然符合中国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它仅仅是汉代帝王一姓一族权力的终结,这在古代社会是用最小的成本、最少的人员伤亡,来换得政权平稳的交接。相对于汤武革命所带来的广泛杀戮、流血牺牲而言,这种禅让无疑要温和得多。

经典原文:

冬,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

译文:

冬季,十月,乙卯(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报告列祖列宗,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要让位给魏王曹丕。曹丕三次上书推辞,然后在繁阳筑起高坛,辛未(二十九日),登坛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燃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号,大赦全国。

读史学成语

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

例句:今天有我最喜爱看的足球世界杯赛事直播,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例句:他作为班长有名无实,同学们都不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