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建议10: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1935年,奥地利动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K·Lorenz)发现: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动物的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叫“关键期”。

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人类个体早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时刻。在这些时刻里,个体时刻地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这时能得到适当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人们所熟知的“狼孩”卡玛拉姐妹的悲剧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

1920年10月,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现了两只人形动物住在狼洞里。正在当地传教的辛格夫妇历尽艰辛终于抓住了这两只动物,原来是两个女孩,年约八岁和一岁半,姐妹俩被取名为卡玛拉和阿玛拉,并送到孤儿院接受人类的教育。

辛格夫妇以无限的耐心和爱心,想把她们俩培养成正常人。可是,婴儿时代受狼抚养的姐妹俩却改不掉狼的行为。她们用四肢走路,常常向人飞扑过来,白天在屋里睡觉,夜晚大声嚎叫,吃的也是腐肉和活鸡。经过辛格夫妇的艰苦努力,两个月后,妹妹阿玛拉终于说出了“不”字,可惜一年后,她就死去了。姐姐卡玛拉经过3年的培训才能用脚走路,但作出本能反应时仍改不了四肢走路的习惯。直到她17岁死去时,她的智商只有3岁半孩子的水平,只能讲45个单词。人们虽然对她实施了良好的教育,但人应该具备的习惯却始终没能很好养成。

而另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例又从反面印证了“关键期”对于人的重要性:

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把人的一切习惯甚至日本话都完全遗忘了。可是当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时间的训练,就使他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重新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他还结了婚。虽然他过野人生活的时间比狼孩卡玛拉多了20年,但对他的教育和训练却比对狼孩容易得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其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可见,“关键期”不仅存在于人的身上,而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叫“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其先天潜能发挥得最好最充分,从而容易获得某种能力。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如同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播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英国少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教育比较好,于是,她抱着自己的孩子去请教伟大的学者达尔文。

“达尔文先生,您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请问您,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最好呢?”

“亲爱的夫人,”达尔文瞅了少妇一眼,关切地问,“你的孩子多大了?”

“她还小着呢,才两岁半。”

达尔文叹了口气道:“哎,夫人,你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晚了两年半了!”

怪不得巴甫洛夫形象地说:“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B. J. Bloom)通过对近千名儿童追踪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4~8岁,又获得30%(达到80%),其余的20%在8~17岁这9年中获得。由此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就是说,3~4岁是幼儿接受早期智力教育的最重要的时机,不可错过。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某种关键期应视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孩子可能出现得早些,另外一些孩子可能会很晚,所以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恰当的教育。

相关研究表明,儿童智能发育至少存在着九大关键期,如语言关键期(0~6岁)、秩序关键期(2~4岁)、感官关键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关键期(1.5~4岁)、动作关键期(0~6岁)、社会规范关键期(2.5~6岁)、书写关键期(3.5~4.5岁)、阅读关键期(4.5~5.5岁)、文化关键期(6~9岁)等。

关于更为细致的划分,这里参考《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所引用的国内外近半个世纪的有关研究得出的数据:

  •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
  • 2.5~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和点数、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
  • 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 3~8岁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 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 9~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 小学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 小学三、四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
  • 小学三、四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 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三岁决定一生。”幼儿、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抓住这些“关键期”,以便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认识和利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 认识关键期。可通过各种媒介来加深对“关键期”的认识,明确关键期是不容错过的、关乎孩子一生发展的好时机。
  • 抓住关键期发展孩子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些关键期,人的某些心理品质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从而成为终身的缺失和遗憾。
  • 抓住关键期发展孩子的智能。孩子的智能发育有各种关键期,在这些关键期内培育相关的智能,事半功倍,孩子轻松,教育者也轻松。
  • 抓住“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改正坏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有关键期。人在未成年以前,尤其是年幼的时候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这一时期也是矫治不良习惯的最佳时期,也可以说是关键期。
  • 不迷信“关键期”,要循序渐进。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教育固然重要,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盲目迷信关键期,而应按照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来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不应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