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凝心聚力的围屋精神
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私塾教育是最受欢迎的,无论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农村,都能看到穿着青布长袍,留着长辫子的私塾老师。在私塾里,你可以看到老师摇头晃脑地教孩子们“之乎者也”。
南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以前这里没有私塾,也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
刘良友来了之后,孙顺贵请木匠做了几张简单的课桌椅,在自己的小客厅里开办了私塾。
所谓的“私塾”,其实是用餐桌当作讲台,下面摆了几排桌椅作为学生的课桌。教室很小,只能容纳七八个孩子。
刘良友模仿爷爷教书,办私塾也挺得心应手,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尽管他年纪不大,但上课却非常认真,而且教学方式新颖,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老师。
听到这个消息后,乡亲们纷纷表示希望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但是教室太小,设备简陋,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孙顺贵只能礼貌地拒绝他们。
现在,刘氏和孙氏都建好了宽敞的祖厅。村民们看到这儿条件好了,就派代表去和刘殷商量,希望能扩大私塾的规模,让全村的孩子都能读书。刘殷一口答应了下来,他认为,教育孩子、培养人才是他的责任,也是他搬到南坑,建设美好家园的一部分,也是为了传承家族美德,展现杰出人物的格局。
“儿子,村民们希望我们能继续办私塾,并且扩大规模,满足全村孩子的读书需求。你怎么看呢?”刘殷把刘良友叫到面前,用认真的语气问。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爸爸,我也是这么想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教学,我觉得非常棒。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也喜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刘良友同意继续办私塾,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私塾建在刚建成的刘家厅堂里。刘殷请木匠添置了课桌椅,购买了教学器材。
父子俩一起动手,摆放桌椅,布置教室。
私塾是启蒙的地方,所以教室布置要严肃、美观。正中间的祖宗牌位前挂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和“天地君亲师”的横匾额。画像和横匾刚好遮住了祖宗的神位牌,以免孩子们害怕。
开学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报名读书。有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也来参观,但只是远远地看着,不敢进来。刘老师走过去,把孩子们拉进教室,帮他们办理了入学手续。
刘老师对学费没有要求,家长给多少都行。
围屋的孩子们一律不收学费,自家的孩子怎么能交学费呢?
孩子们第一次来私塾时,要先跪拜孔子的画像,然后恭敬地向私塾先生磕头。每天放学时,他们要集体排队,在孔子牌位前虔诚地鞠躬,以此表达对华夏文化的敬仰。
刘氏的肖夫人来到这里后,有些不太适应。虽然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她对这里的环境还不熟悉,心里感到有些压抑。
孙家的几个大嫂、弟妹看出来她的心情,每次干完活回家都会去看看她,和她聊聊天。
晚上,几个女人凑在一起,聊聊天,笑一笑。每当她们说完一段话题都会互相傻乐,感动的时候会掉眼泪。
肖夫人觉得心里挺暖和的,感慨自己遇到好人,享受到了非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近的幸福。
刘氏肖夫人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有时候会跟着大嫂、弟妹们一起到田里干活。
时间长了,孙家人觉得过意不去,干脆把猪路口二坵田划给了刘殷。大家在劳动中放松心情,创造财富。
在这儿定居得有田地山岗做后盾,才能保证生活无忧。
那时候南坑地广人稀,只要肯干,哪儿都能开荒种粮食。
刘氏肖夫人想给孙兄一些银子,当作转让良田的垦荒费。
孙顺贵有点儿不高兴:“弟妹,你这么客气干嘛,我跟殷弟的感情可是没法用钱来衡量的。我们家劳动力多,只要努力干活,多挣十亩八亩良田也没问题。”
“猪路口”是南坑村最肥沃的产粮地,是乡亲们的存粮仓库。
传说这里过去是湖底,淤泥沉积了一米多深。马鞍凹决堤后这里荒草丛生,一百多亩地绿油油的,风吹过像波浪一样起伏。
晚上,周围山林深处的野猪成群结队地跑来这里找吃的,草根就是它们的最爱。
绿草丛里留下了一条条野猪走过的痕迹。人们开荒的时候就叫它“猪路口”。
这里虽然已经开荒种粮,但是野猪还是会晚上出来捣乱。每家田边都得搭个看守棚,备好猎枪、刀棍等武器,赶走野猪保护庄稼。
刘氏肖夫人虽然有了自己的良田,但是她没有耕牛也不会耕田,这些农活还得靠孙家帮忙。
“弟妹,这两亩田给你,收成也归你。你只要在农忙的时候帮帮忙就行了。”孙顺贵说。
真是淳朴、善良的异姓兄弟啊!
刘氏肖夫人心里感激,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把孙家的恩情记在心里。
农闲的时候,妇女们就上山捡柴火、烧木炭、摘香菇红菌。
下雨天大家就聚在一起纳鞋底、做衣服,日子过得悠哉游哉,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从那以后,刘、孙两家就以兄弟相称,两家人融合在一起,不分你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刘殷每次回家都会带很多东西,特别是家乡买不到的洋火、洋油、洋皂等紧俏货。刘殷一回家就跑去串门,分发物资。小孩子们会围着刘殷,“大伯、大伯”叫得亲亲热热。刘殷就拿出糖果饼干递给他们,摸摸脑袋问他们学习怎么样。
孙家兄弟上山采回来的香菇、木耳,打到的麂子、野鸡也会按户分配,大家一起分享美食。
刘殷分发压岁钱,刘、孙两家的孩子们人人有份,人人平等;给他家的妻子买布料的时候也不忘给孙家的大嫂、弟妹各买一份;哪家人需要砻谷、筛米、做粄,几个哥嫂就一起动手抢着干……。
永兴围刘、孙两家人缘好得不得了,就住在隔街对门。他们一起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的围屋;他们齐心协力,力量就像一根结实的绳子,共同塑造了无法抵挡的围屋精神。
这个强大的精神,推动了围屋道德文明建设和各种事情的快速发展,为以后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人用八个字来总结围屋精神:“团结、互助、忠善、奋进”。这种聚人心的精神,就是永兴围屋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