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朱棣最早是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下诏,于永乐五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但永乐五年之后,营建北京宫殿的记载却在史料中消失了,像一段隐秘,蛰伏在时光的背后,直到永乐十五年六月,有关兴工的记载才重现于史籍,造成历史学界为紫禁城始建年代争论不休。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自永乐五年至永乐十五年这十年间,宫殿的地下工程已悄然进行,构成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明朝后来的权臣严嵩说:“作室,筑基为难,其费数倍于木石。”《明世宗实录》,卷四四七。一语道出打地基的难度。在辉煌的紫禁城浮出地平线之前,打地基的工程更加艰巨。三大殿的三层石台基,面积25000平方米,基高7.12米(不包括栏板高度),更托起如此重量的建筑,地基的深度也在7米左右。仅这一处,开挖的总土方量,也应在20万方左右,而整座紫禁城地基最深的地方,达到16—17米参见孟凡人:《明代宫廷建筑史》,第127页,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故宫的考古实勘证实,整座紫禁城是建筑在一个完整的人工地基垫层上,这些地基垫层分片构筑,又彼此连接,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满堂红”。更不用说在这地基之上,还有纵横交错、条理分明的排水系统,使整片建筑足以抵拒所有的暴风骤雨。

从元故宫大内到明紫禁城,地基的位置发生了偏移,建筑规格却基本一致,比如元大内东西宽744米,南北长953米,明紫禁城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宽度和长度,分别只多了9米和8米,对于如此浩大的宫殿而言,几近于零。元代宫殿的面阔、进深、高度,也都与明代相合,这一方面得益于工部郎中萧洵所著《故宫遗录》、尚书张允测绘的《北平宫室图》,留下了元大内的一手史料。

建筑形式上,明紫禁城与元大内更是如出一辙。从元大内崇天门与明代午门、宫城四隅的角楼,三台之上建的正殿,都可以找到惊人的对应关系。明紫禁城,几乎就是元大内的翻版。那个消失元故宫,依然活在明代紫禁城里。甚至明紫禁城的许多构件,都直接用拆下来的元故宫构件。因此,那些消失的建筑,并没有真的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另一个身体里。

我们当然不希望前朝的宫殿被肢解,希望中国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宫殿都完整地进入下一朝代,如秦代阿房宫、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都能像西方的石质建筑那样,具有穿透时间的力度。但木的哲学并非如此,木建筑告诉我们,这世上没有永恒,即使西方石建筑也不能永恒,那些文明的废墟无不证明这一点,只有生命的接力,才能实现真正的永恒。层层叠叠的斗拱,正像是木头上开出的花。

在这座紫禁城的身前,有元朝的百年宫殿,在它背后,是五百多年的修修补补、不断重建,直到我书写此文的时候,大修仍在继续,在它六百岁生日时,才会真正完成,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留给下一个六百年。因此,真正的紫禁城,并不是在朱棣主持的那三年,或者十几年中完工的,这是一项持续了六百年的工程。就像横亘在大地上的长城,不是哪一朝哪一代建成的,这一巨大工程始于先秦时代,前仆后继地,持续了两千多年。敦煌莫高窟,自南北朝至元朝,也经历了一千年层层累聚。中国古代建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不会成为一个死的标本,而是一个不断生长、新陈代谢的生命体。

我们的文明,就是在永恒的接力中,层层递进,生生不息。正如一个生命的终结,恰恰是另一个崭新生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