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问鼎中枢——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执掌大权
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县,朝廷也随之搬到许县,小小的许县一下涌进这么多人,显得拥挤不堪。
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原小城一夜之间成为大汉王朝的政治中心。
汉献帝驾临前,曹操令人重新整修,但也只能勉强达到皇家最低限度的居住要求,这里不同洛阳、长安。小城不仅小,而且破,仅能安排下皇帝及朝廷主要衙署的办公场所。至于其余人等,只能城外安置。
随着形势的稳定,四方涌入许县的人日渐增多,曹操下令增筑一座外城用来接纳“外来人口”。原来的小城事实上成了内城——宫城,新建的外城规模比内城大出四五倍。
许县的东汉朝廷已经成为曹操的私家花园,为了让自己的花园里不长“杂草”,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迫不及待开始清除异己。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自古及今通用的政治法则。
就在很多衙门还在小城里四处寻找落脚之处的时候,曹操已经开始着手调整朝廷的人事结构,许多公卿大臣被体面地请出朝廷。
第一批被请出去的是位高但权不重的政治花瓶——三公,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同时被免去三公职务。几人中,资历最深的是太尉杨彪,之前在天子劫持事件中,杨彪为维护朝廷仅存的尊严,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当众质问军阀郭汜,虽未能扭转局势,但其不畏刀兵的勇气却令人肃然起敬,也赢得了朝野的一致赞许。
杨家跟袁家一样都是东汉一朝数得上的名门大族。
靠着高贵的出身,当然还有自身能力,杨彪从议郎开始,一路升迁,先后担任侍中、京兆尹、南阳太守、太仆、卫尉。兴平元年(194),杨彪接替朱儁出任太尉。司空、司徒、太尉,杨彪都做过。朝臣中能做一个就已足够荣耀,他却三个都当过,杨彪在朝廷的地位,用德高望重形容也不为过。
杨彪出身名门,在朝为官多年,资历深厚,知名度远非曹操能比。但人怕出名猪怕壮,杨彪的大名并未给他带来好运,反而惹来麻烦,曹操早就想收拾杨彪。
为了尽快在朝中树立威望,曹操首先将打击矛头对准了朝中元老,尤其是那些出身名门不肯依附的大臣。
许多大臣死于长安之乱,献帝逃难途中又失散不少公卿,留下大批空缺,对这部分本就空着的职务,不需撤换,很好安排,曹操将大批亲信补充进来。
之前因胁迫而封的车骑将军李傕、骠骑将军张济、后将军郭汜等被撤销,征北将军李乐、征西将军胡才、安东将军张杨等在逃难途中滥封的将军,或逃或亡,也要重新任命。
在曹操暗示下,朝廷对文武官员重新进行调整,该撤的撤,该免的免,该换的换,经过一番运作,朝廷面貌“焕然一新”。
但对杨彪这种在朝野都享有声望的人,曹操还是比较慎重。
不久,为庆祝乔迁新居,朝廷举行盛大宴会,朝中文武百官悉数到场。杨彪等人更是早早就到了,但主角曹操却迟迟不露面。如此重大的场合,满朝文武都到齐了,连皇帝陛下都到了,唯独不见曹操的人影。
曹操不来,宴会不能举行,皇帝跟百官只好等着,这时就看出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了。面对此情此景,元老重臣杨彪坐不住了。这简直是不把皇帝和朝廷放在眼里,憋了一肚子气的杨彪,又不好发作,只能坐在那里独自生闷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从大红变成猪肝色。
等候多时,众人期盼已久的曹操姗姗来迟。
曹操器宇轩昂地走进会场,淡定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曹操的座位距杨彪很近,所以曹操很快就看见了杨彪那张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老脸。
虽然杨彪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并没有别的意思,完全是面由心生,但曹操却想多了,他不能不多想,乱世里阴谋诡计大行其道,稍不留神就会身首异处,长期搅在政治的旋涡里,对一切保持高度的警觉是生存的需要。曹操也是习惯成自然。
杨彪不自然的表情引起了曹操的怀疑,熟知历史的曹操自然就联想到鸿门宴,曹操想到这,不由得背后冷汗直冒。酒没喝上几口,就借口有事匆匆离开。回到自己的军营,曹操悬着的一颗心才落地,只有军营才安全。
事后,曹操派人探明杨彪等人并未搞阴谋诡计,只是虚惊一场。但本来兴致很高地去赴宴,却被吓了回来,就算没阴谋,受到惊吓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本来就看你不顺眼,竟敢给老子脸色看。
这之后,曹操总找机会想“惩治”杨彪,但曹操知道杨彪出身世家名门,历任三公,在朝中人望极高,要收拾他并不容易,至少要找一个可以压服众人说得过去的借口,才好下手。要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恐怕人心不服。
机会说来就来,给曹操提供机会的人正是曹操的对头袁术,袁术干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连袁绍、曹操都不敢做的事,袁术不顾部下、盟友的强烈反对,公然在淮南称帝。
顺便提一句,袁术跟杨彪是儿女亲家,袁家与杨家都是高门大族,为在官场上彼此照应,政治联姻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很流行。这是朝廷中那些混迹官场多年的官僚斗争经验的总结。
风云变幻的朝廷,到处都是陷阱,可靠的政治盟友是生存的需要,想在尔虞我诈的朝廷里生存下去、飞黄腾达,单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的,即使是袁氏这般的政治世家也是如此。
杨彪当初选择与袁术联姻,抱的无非也是这个目的,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本准备自保的政治联姻,反而给他招来一场杀身大祸,并险些为此丢了性命。
袁术在淮南称帝,大封文武,又是祭天又是封后,他自己是过瘾了,却把亲家杨彪给害惨了。袁术此时远在淮南,曹操暂时还奈何不了,但杨彪近在眼前,又是文官,收拾起来毫不费力。曹操缺的只是一个借口。
曹操正愁没机会!袁术就给他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下曹操总算抓住了杨彪的把柄,袁术既是汉朝叛臣,作为叛臣家属,杨彪自然是逃不过去的,更何况曹操本就存心要整他。
曹操以杨彪跟袁术串通妄图谋害皇帝的罪名将杨彪关进监狱。给杨彪安上这么一个罪名,说明曹操压根就不打算让杨彪活着走出监狱,曹操存心要“法办”杨彪。罪名如成立,杨彪必死无疑。就在杨彪命悬一线,即将人头不保时,危急时刻,有一位世家子弟挺身而出,站出来为杨彪说话,此人就是鲁国大丈夫孔融孔文举。
孔融被刘备成功解救后,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处境艰难,局势日趋险恶,孔融这等书生身逢乱世,却是生不逢时,兵荒马乱,风雅名士如孔文举者没有了用文之地。名士风流的孔融惆怅之余,只能抚琴赋诗打发时光。
生在乱世的孔融是不幸的,偏偏他还有文人的傲骨与脾气,因为得罪董卓,被发配北海——黄巾重灾区,本是来“围剿”黄巾,却被黄巾围剿,要不是刘备及时出手相救,孔融早已不在人世。
但刘备只能救他一时,不能保他一世。况且,此时刘备自己也在四处漂泊,自身难保。之后的几年,北海局势依旧糟糕,黄巾及散布各地的土匪山贼此起彼伏,孔融无力征讨,只能困守孤城,苦度岁月。
乱世中,为求生存,各路诸侯都结盟互助,孔融也爱交友,但此友非彼友,袁绍、曹操的那种军事同盟,孔融才不感兴趣。他喜欢的是文人雅聚。
乱世中的孔融保持着清高文人特有的那份孤傲,与身处的时代显得是那么地格格不入。
即使实力雄厚如袁绍也要拉上曹操,联络刘表。兵精将勇,谋略过人如曹操也要有后援袁绍。徐州陶谦、幽州公孙瓒、淮南袁术更是结成攻守联盟,目的无非是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各路诸侯几乎都有盟友,战国时代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又重现当世。
但实力最弱守着几座破城度日的孔融,却依旧奉行“光荣独立”,对各方诸侯不理不睬。实力弱小又缺乏外援,这是乱世里最理想的吞并对象。于是,孔融“备受欺凌”,地盘越来越小,手下兵马越打越少。
眼见形势险恶,孔融的部下左承祖出于好心规劝孔融,尽快寻找一个强大的外援做依靠。但孔融不但不听还杀了左承祖。
一意孤行不听良言相劝,孔融终于品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袁绍长子袁谭,字显思,豫州汝南人,受父命都督青州,后被曹操掌控的朝廷任命为青州刺史。但曹操给的不过是一张委任状,至于地盘,还要靠袁谭自己去抢。
袁谭初到青州,所据有的不过一个平原郡而已,这时的袁谭与其说是青州刺史,倒不如说是平原相更为恰当。
但袁谭颇有雄心,他不像书生孔融,只求高朋满座、杯中酒不空。袁谭的目标很明确,他要的就是青州。
到青州后,袁谭首先率兵北上进攻公孙瓒手下的青州刺史田楷,刘备就曾在田楷手下为将。袁谭与田楷恶战两年,最终田楷还是没能打过袁大公子,被后者赶出青州。
袁谭为扩充部队,派部下到青州各地到处招兵,但效果很令他失望,于是袁谭下令挨门逐户地核查适龄青壮年。那些有钱人家通过打点官差,被免除兵役,最后被征上来的都是贫苦百姓的子弟。贫苦百姓虽然没钱,但脚长在自己身上,交不起钱,可以逃。
于是在青州的市井集镇、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袁谭的手下在到处抓兵,情形类似民国时代的抓壮丁。
通过野蛮征兵(主要靠抓),袁谭的军力迅速壮大,实力跃升为一州之首,称霸青州。
成功驱逐田楷后,袁谭将孔融锁定为下一个目标。相比于田楷,孔融就容易对付多了,袁谭知道不会有人来救孔融,刘备那样的热心肠毕竟不多,可以放心地打、随心所欲地打。此时正是196年,孔融的救命恩人刘备正被袁术、吕布算计,自顾不暇也救不了孔融。
书生孔融哪里是军阀袁谭的对手,被追着打,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一路打一路退,最后又回到老地方都昌城,坚守不出。
孔融缩在城里,不敢出战,但袁谭对付这套也有办法,不出来没关系,那就长期围困。反正也没人来救你,不用担心被人抄后路。
袁谭执着地带兵围攻小城都昌,从春天打到夏天,在袁谭不懈的围攻下,孔融部死伤惨重,袁谭可以从外面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员,孔融就没办法了,他连城都出不去,自然没处招兵,结果手下的人越打越少,最后只剩下几百人。
但困守孤城的孔融仍保持名士风度,每天依旧坐在几案上,谈笑风生。有时箭射到几案上孔融也不在意(很可能是装的)。但孔融气定神闲也挽救不了败局,最终都昌城还是被袁谭大军攻陷。
城破之时,孔融再也不装了,骑上匹快马,连老婆孩子也顾不上了,单人匹马逃进深山。这时曹操在许县重建朝廷,听说孔融的遭遇后,念在旧交的情分将孔融招进朝廷,曹操跟孔融早年在洛阳时就相识,也是故人。
(二)孔融救杨彪
曹操热情接待了失意落魄的孔融,考虑到孔融的家世背景及本人实际能力(除了喝酒写诗啥也不会),让孔融做了将作大匠。曹操是想利用孔融的名气,招揽天下才俊,使许县朝廷迅速得到天下认同。像孔融这样的名士越多越能加重朝廷的权威,曹操压根也没指望孔融能为他效力。
当孔融听说曹操要杀杨彪,反应异乎寻常地强烈,情绪激动的孔融连朝服都来不及穿,穿着一身便服就急匆匆来找曹操,替杨彪求情。曹操听说孔融急着要见自己,颇感意外。
思虑片刻,曹操就明白了,孔融一定是来给杨彪求情的,杨家跟孔家都是书香门第名臣之后,交情素来深厚。既然要见那就让他进来吧。这时的曹操可谓求贤若渴,与急速扩大的地盘相比,他更需要的是人才。因此,曹操特别需要孔融这样的社会名流为自己造声势扩大影响,所以曹操对名士是相当尊敬的,礼贤下士、海纳百川,方能招揽四方豪杰,令天下归心。所以尽管明知道孔融来找自己说情,曹操还是笑脸相迎。
孔融一进门也不客气,开门见山:“杨公一门四代在朝为官,对朝廷忠心耿耿,古人有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况只是亲家。还请您明镜高悬对杨公高抬贵手。”
曹操故意装无辜,说:“此事并非我意,这是朝廷的决定,我虽然身居高位但也要遵从皇帝的旨意。”孔融听了心里暗骂,你糊弄谁啊!我家也世代为官,官场这一套你懂我也懂,跟我打什么官腔,明明就是你要杀人,谁不知道现在许县城里你曹操一言九鼎。但心里这样骂,表面上还不能这么说。
孔融一肚子学问这时也不得不用了,说道:“如果周成王要杀召公,周公能说不知道吗(周公是周武王的兄弟,辅佐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在周朝大权在握说一不二,召公也是朝廷重臣,孔融的意思,你曹操就是当朝周公,这事你岂能不知)?如今天下士大夫之所以仰慕崇敬您,乃是因为您的仁德宽厚,如杀戮无辜大臣,必令天下寒心,谁还愿意归顺朝廷?我孔融堂堂鲁国男儿,明天就不再上朝!”
孔融戳穿了曹操的遮羞布还扬言罢朝,这样明目张胆地跟自己过不去,还以不上朝相威胁,孔融明知道这时曹操需要他的支持,就以此要挟,这让曹操十分难堪又非常恼火。
但眼下还不是跟孔融翻脸的时候。曹操的脸本就白,此刻早已被气得面无血色,咬着槽牙放了人,不过两人的梁子也就此结下。曹操把这笔账记在了孔融身上,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肚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虽然在很多人眼中曹操并不能算作君子。
孔融其实也并非不知“如此”任性的后果,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孔融不知收敛的性格最终送了他的性命,性格决定命运。孔融最后还是难逃曹操的魔掌,杨彪最后的下场也比较惨,虽说自己逃过一劫,但儿子杨修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去。
自从回到许县,这些日子曹操的心情一直不错,许县朝廷已是他的天下。经过他不遗余力地调整与改造,朝廷里的各重要部门到处都有他的亲信,就连皇帝身边也全是他的耳目,小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被视为朝廷中枢的尚书台,其最高长官是尚书令,这一重要职务,曹操交给了首席大谋士荀彧。荀彧练达持重,是尚书令的合适人选。曹操时常不在朝中,大小事务都交由荀彧处理,荀彧的忠心与才干让曹操少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经略中原。
曹操先后任命钟繇、程昱为尚书仆射、尚书协助荀彧,但此二人,程昱同时兼任济阴太守,长期坐镇兖州,难以分身;钟繇不久也被派去关中镇抚马腾、韩遂。对此二人的任用,亦是曹操善于用人的典范。
程昱是兖州当地人,熟悉本地情况,在与吕布的两年争战中,程昱的胆识、忠诚、才干逐一得到检验,将兖州交付此人,实乃明智之举。
而派钟繇去关中也是事出有因,钟繇曾在朝中做过黄门侍郎,那时朝廷尚在长安,正值李傕、郭汜叛乱引发长安之乱。当时曹操刚当上兖州牧,派使者前往长安朝觐,李傕、郭汜本想扣留曹操来使,是钟繇从中斡旋,为曹操美言。钟繇因在长安日久,熟知关中事务,而荀彧也多次向曹操推荐钟繇,加之之前的出言相助,曹操这才将关中托付钟繇,钟繇以侍中、司隶校尉的身份,持节都督关中。曹操特许他,若事有紧急,不及上报,可先行处理的特权。
曹操手下的心腹将领曹(夏侯)家将,则主要统领部队担任地方郡守,夏侯惇先后做过兖州的东郡、陈留、济阴太守,夏侯渊出任过陈留(兖州)、颍川(豫州)太守。
曹操将皇帝接入许县后,想试一试汉献帝这个图章有没有效力,便下了一份诏书以训斥的口吻,责备盟友袁绍。
曹操跟袁绍是发小,从洛阳出逃后,开始各自的奋斗历程。但两人经常互相帮助,特别是袁绍,曹操被吕布抄后路无家可归时,要不是袁绍接济钱粮,派兵增援,全力支持,曹操要收复兖州还不知要付出多大代价。但曹操也为袁绍出力甚多,曹操多次率兵助袁绍围剿黑山、北征公孙瓒,打了不少仗。
袁绍跟曹操联手并肩作战同公孙瓒、袁术、陶谦对抗,两兄弟配合默契,将后者打得节节败退、丢城失地,但这种互相利用的“友谊”在乱世里注定长久不了。
以汉献帝名义给袁绍的这份诏书里,曹操以皇帝的口吻把袁绍狠狠地训了一顿,说袁绍地广兵强,却只顾自己四处扩张,不以汉家社稷为念。朕在长安受苦,你却在河北作威作福!袁氏世受汉恩,却不思报效,不来勤王救驾,太令朕失望了。
袁绍接到诏书,当场差点气晕过去。不用问,皇帝干不出这事,肯定是阿瞒这厮干的,这家伙从小就一肚子坏水。才把皇帝弄到手就开始冒坏。
尽管袁绍明知是曹操在背后捣鬼,但诏书毕竟是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袁绍虽说一直对董卓拥立的汉献帝缺乏热情,但皇帝毕竟是皇帝,自己名义上也是大汉臣子,自己能在河北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也是袁氏四世三公汉朝名臣之后的影响。
袁绍心里虽然极不情愿,但皇帝公开批评自己,身为大臣,袁绍还不得不做深刻检讨。明明吃了亏,袁绍还要苦着脸写检讨。当然了袁绍不会自己写,而是让手下的笔杆子陈琳捉刀代笔,而陈琳也不负才子之名,硬是将一篇检讨书写成了表功书。此书名义上是检讨,实际通篇写的都是袁绍的政绩,挂的是羊头,卖的却是狗肉。
在这篇奇文中,陈琳以袁绍的口吻一开篇就是表忠心,述说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说我袁绍忠勤于国事,当年在京师,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害,远近惶恐,是臣亲率家兵奋勇向前,讨平凶逆。后值董卓乱政,又是臣据理力争,以致惨遭灭门之祸(指太傅袁隗等在京被杀)。
近年黄巾猖獗、黑山跋扈,又是臣亲统大军,深入捕剿,扫平河朔。
公孙瓒率兵南侵,臣赖陛下天威,每战必克,大挫其势。陛下遣太仆宣令,臣即日罢兵(言下之意,我可是唯陛下之命是从)。长篇大论,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臣于陛下无罪,于社稷有功。
不管袁绍如何辩白,这一回合,他输了,输给了实力声望远不如他的曹操,虽说认错做检讨比较丢人,但袁绍也没啥损失。
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曹操已经羽翼丰满,即将展翅高飞,不再需要他,这是袁绍第一次输给曹操,但不是最后一次。两个北方枭雄的生死对决为期不远矣。
所谓训斥不过是政治恶作剧。
不久,曹操以朝廷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太尉乃三公之一。曹操给袁绍的待遇不算低,但袁绍并不领情。相反,得知自己被封太尉,袁绍大为恼火。
袁绍生气是因为他得到消息,曹操的官职是大将军,袁绍不要太尉,非要做大将军。
以名士领袖自居,一向自视甚高的袁绍,从心里瞧不起曹操,袁绍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袁绍放出话来,曹操想干什么,难道他想挟持天子来命令我吗?曹操这个人,好几次都命悬一线,若非我出手相救,他早死多时了。
袁绍动怒,消息不久传到许县曹操耳里,曹操听说后,主动将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并派将作大匠孔融持节作为特使,前往袁绍的邺城封拜,改封袁绍为大将军、邺侯。曹操自己“屈尊”做了司空、代理车骑将军。袁绍找回面子这才不闹了。
曹操之所以让步,是因为袁绍的话虽然难听,却是事实,袁绍确实帮过他好几次,而且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所以曹操不反驳。不过,主因还是曹操此时的实力远不能跟袁绍相比,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扫平天下,必须隐忍,此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也。
(三)袁绍集团的主客之争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相信袁绍对这句话一定非常认同。当曹操利用皇帝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时候,袁绍这才意识到,那个曾经被自己认为一钱不值的皇帝实在是个难得的宝贝。但后悔已经晚了。
本来,袁绍是有机会的,相对于曹操,兵强马壮的袁绍更有机会淘到这个宝贝。早在曹操行动之前,就有人给袁绍献计,让他将汉献帝接到自己身边加以利用,以皇帝之名对各路诸侯发号施令,中心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在这个关键问题上,袁绍犯了错误。袁绍为什么不愿意接汉献帝呢?
说来话长。当初这个皇帝是董卓立的,袁绍曾强烈反对,也因为这个原因,袁绍才逃出京城成就自己反董斗士的美誉。但这也埋下了隐患,虽然当时袁绍的举动并无过错,但时过境迁,小皇帝已经是大汉天子,自己曾经反对当今皇帝登基,现在自己又要去主动迎接,袁绍有点舍不得自己那张老脸,而且,袁绍也怕皇帝记仇。对于帝位这个敏感问题,没有几个皇帝会有这样的胸怀,宽容自己的反对者,即使这个皇帝只是傀儡,袁绍也会觉得不舒服。
袁绍集团内部的窝里斗也是坏事主因。
自从袁绍在冀州开基立业,内部就以地域分成了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
这两个对立派别不妨称之为豫州名士集团与冀州本土名士集团。因为袁绍本人是名士领袖,所以他的部下大部分也是名士,虽然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各地名士们大体一致,但一旦涉及具体的利益,矛盾就产生了。
本土的冀州名士集团认为来自豫州的名士分了自己的那份蛋糕,心里一直大为不快,有抵触情绪在所难免。但因为袁绍是豫州人,冀州人对外来势力的对抗不好过于公开,只能以半明半暗半公开的方式进行。
外来的颍川、汝南名士依仗是袁绍乡党,占据了众多位高权重的职务。冀州名士对此耿耿于怀。
袁绍对两派的勾心斗角心知肚明,但被夹在中间袁绍也不好过,只好在两派之间搞平衡,不过袁绍的天平还是时常向同乡倾斜,只不过,为了照顾本土势力,这种倾向不能过于明显。
两派经常为了各自利益,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时,一方出于对抗另一方的目的,根本不关心事情本身,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只要站在对方的对立面就好,事情本身反而不重要了。这么做虽然解气,但却很误事。在是否迎立皇帝的问题上,两派又吵成一团。
早在曹操行动的一年前,冀州名士沮授就提议将四处流浪的汉献帝弄到袁绍的大本营邺城来,提议一经提出,袁绍还未表态,颍川名士郭图、淳于琼等人马上站出来反对。
沮授等冀州人提议迎接皇帝除了为袁绍考虑之外,也想借机立功打压一直骑在自己头上的颍川人。郭图等人实际上也可能有相同的想法,但政敌先提出来了,当然不能成全敌人,于是只好反对。
沮授劝袁绍把皇帝接到邺城,如此可以利用皇帝的名义打压各地诸侯,好处多多。袁绍本来已经有点动心了。站在一旁的郭图等人见势不妙,赶紧出来阻止,说您把那个傀儡弄到邺城有什么好处,他来了,他为君,咱是臣,凡事总要向他请示,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如果政见不合,我们是听他的还是不听他的?听他的,那咱们不就没有自主权了吗?如果不听他的,那就是违抗君命,这不就给敌人提供了进攻我们的口实了!
袁绍听了郭图等人的话,觉得也挺有道理,又犹豫了。沮授见了,赶紧走上前进言:“主公,现在迎接皇帝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是让别人抢占先机,到时悔之晚矣,还请主公深思。”
袁绍最后还是听了郭图等人的话,把机会留给了对手曹操。
窝里斗给袁绍带来的损失远不止一个皇帝,袁绍集团最后的覆灭,外因当然是有强敌曹操,但内因就是败在窝里斗与内部不和上。
等曹操抢到皇帝,又利用这张王牌戏耍袁绍的时候,袁绍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吃了哑巴亏的袁绍,只能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此时袁绍还想亡羊补牢,就派人给曹操带话,说你的许县城小狭窄潮湿,皇帝陛下身娇体贵如何受得,不如请皇帝搬到邺城来住,邺城气候清爽、风景宜人,是个宜居城市,曹操听了暗自发笑,这时候才想起皇帝,早干什么去了,婉言拒绝了袁绍的好意。
袁绍当初不愿意接皇帝,还有一个不能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他自己也想当皇帝。既然自己要当,自然不能再请一个皇帝来。父祖的成就给了袁绍不小的压力,三公已是最高职位,再想超越,那就只有当皇帝了。三公再尊也是臣,皇帝才是君临天下的九五之尊。
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袁绍也萌生了称帝的心思。
不过,袁绍深知此事事关重大,谨慎起见,他先让自己的亲信主簿耿苞到处造谣散布舆论,说汉朝气数已尽,袁氏应天顺人理应称帝云云。大家谁也不傻,都知道,耿苞只不过是个小人物,背后撑腰的是袁绍。
袁绍本以为风声一放出去,部下们就会领会自己的意图,积极跟进。但没想到,招来的却是一片反对的声音,冀州集团与汝南颍川集团第一次达成一致,纷纷站出来反对。袁绍一见风头不对,马上把耿苞杀了,把责任都推到耿苞身上,说耿苞妖言惑众,耿苞成了替罪羊,而袁绍的皇帝梦也做到了头。
袁绍只好继续经营河朔,让外甥往并州渗透,派长子袁谭进攻青州。袁绍自己则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北面幽州的公孙瓒,袁绍忙于扩张暂时也就没工夫理会许县的曹操。
(四)颍川名士的春天
曹操在许县大扫除把朝廷里的反对派清扫干净后,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子,这次整顿不同以往,以前自己只是兖州牧,部下至多是太守、县令,如今却不同了,自己位列三公,朝廷已在自己掌控之下。
论功行赏,大功臣首席谋士荀彧位列榜首,任尚书令、侍中,主持朝廷政务,侍中随侍皇帝左右,绝对不容忽视,所起的作用并非官品所能衡量。
这时,曹操发现自己手下的人才不敷使用,于是来找荀彧商量,曹操之所以找荀彧,是因为东汉一朝,颍川是名士之乡,颍川的“地方特产”就是名士,而颍川的荀氏家族是颍川乃至全国的名门望族,在朝野有着广泛的号召力。
颍川名士,在东汉尤其是汉末三国,十分活跃。袁绍那边受重用的也是这批人。
曹操对颍川名士的重视重用丝毫不在袁绍之下,而且在对颍川名士的选用上,他比袁绍更有优势,因为此时颍川就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近水楼台先得月。
曹操懂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曹操将选拔人才的重任交给了荀彧。
荀彧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给曹操推荐了一批人才,注意不是一个是一批,这些人在此后的岁月里为曹操雄霸天下立下了不朽功勋。在这份长长的名单里,荀彧的颍川同乡占了大部分。
如果把这份名单全晒出来会比较长,只说其中几个主要的,就知道这份名单的分量:荀攸、郭嘉、钟繇、戏志才,几人中除戏志才死得早名气不大,其他几位都是三国谋士中的实力派,随便一个都是三国迷心中的偶像,杀伤力极大。
对荀彧提供的这份名单,曹操没有犹豫,照单全收。曹操为什么对颍川人“情有独钟”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下当地的行政区划。颍川郡隶属豫州,豫州是曹操的地盘;而许县隶属颍川郡,许县是曹操的大本营。如此就清楚了。兖州士大夫的集体背叛给曹操的教训太深刻了。曹操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同样的错误他不会犯第二回。
为了笼络收买豫州士大夫,换取这些人的支持,曹操向豫州名士敞开了怀抱,曹操治下的朝廷几乎成了豫州人,确切地说是颍川人的朝廷。得了实惠的颍川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自然要为曹操卖命,曹操能统一北方全靠这些人在背后的支持,曹操只送出去几个官帽却赢回了大片江山,这笔买卖做得真是划算。
军师荀攸 荀彧推荐的第一位人才就是自己的本家侄子荀攸。
荀攸(157—214),字公达,豫州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的侄子。内举不避亲,荀彧做到了。如查家族史,仅仅荀攸这一支,就是如假包换的官二代。
荀攸的爷爷荀昙曾官拜广陵太守。荀攸的父亲荀彝做过豫州从事,而荀攸的叔叔荀彧是此时曹操手下红得发紫的第一谋士。有如此背景真是想不当官都不行。
荀氏一门自东汉以来人才辈出,荀攸作为荀氏子弟,很早就显露出英才本色。荀攸的爷爷荀昙去世时,荀昙的一个名叫张权的故吏主动要求给荀昙守墓,态度极其诚恳,让荀家人深受感动。
但当时年仅13岁的荀攸却看出了问题。一般来说看坟守墓这种事,除了亲生儿孙,外人没人愿意。整天守着一个死人墓,住着破草棚,还要吃素,到了晚上更是要多恐怖有多恐怖,如果不是墓主有大恩于人,基本不会有人来。
所以当张权主动提出守墓请求时,荀攸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这人神色异常眼神漂移,认定此人有问题,他将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叔叔荀衢。荀衢亲自盘问,这一问不要紧,果然有问题,这人是个杀人在逃的案犯,因无处安身,这才想到用守墓做掩护,以躲避官府缉捕。如果不是荀攸及时发现,荀家就要犯包庇之罪。此事在颍川传开后,荀攸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
大将军何进掌权时,为拉拢颍川名士争取后者对他的支持,征召包括荀攸在内的二十多位知名人士到京城洛阳做官。荀攸被任命为黄门侍郎。
董卓之乱时,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董卓为躲避锋芒迁都长安,这时,满朝上下乱作一团,秩序大乱。荀攸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跟几个同朝为官的名士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量趁机刺杀董卓为天下除害。事情筹划得差不多了,关键时刻,出了岔子,几个主谋荀攸、何颙被捕入狱。
在监狱里,平日高谈阔论的名士们一个个现了原形,何颙等人越想越怕,刺杀当朝太师,这是死罪,以董卓的手段,何颙很清楚自己会死得很惨,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还没等董卓来杀他,何颙就给自己来个痛快,趁人不备在狱中自杀。
何颙死了,同在一个牢房的荀攸却表现得淡定自若,照吃照喝,全没当回事。也该着荀攸命大,就在要被拉出去砍头的时候,王允跟吕布发动政变诛杀了董卓,荀攸大难不死在鬼门关口转了一圈,安然无恙地出狱。之后荀攸回家休养。
不久,朝廷又征召荀攸出山,任命荀攸做任城相,任命下来了,但荀攸却不想去,不想去的理由也很简单,那里战火纷飞、局势动荡,荀攸不是曹操,不想只身犯险。
荀攸看出天下不久即将大乱,中原并非安身之地,荀攸反复考虑觉得还是益州地处偏远比较安全,那里地形险要、生活富裕,是个躲避乱世的理想场所。
于是,荀攸主动要求去蜀郡做太守,任命很快下来,荀攸出发了,可没走多远他就发现,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路上到处是乱兵土匪,道路不通。被困在半路的荀攸,被迫转向去了荆州。那里有刘表镇守,比较安全,荀攸只好待在荆州观望形势。
曹操定都许县后,亲自给荀攸写信,请他回来给自己帮忙,并以朝廷名义征召荀攸为汝南太守。不久,荀攸到了许县,被任命为尚书。
曹操整天被颍川名士包围,对荀攸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荀攸来后,曹操亲自接见,一番交谈之后,曹操对荀攸非常满意,对身边的荀彧、钟繇说:“公达,非寻常人物,我能得此人相助,何愁天下不定。”曹操当即让荀攸做了自己的军师。
接下来,荀彧又给曹操推荐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颍川人郭嘉郭奉孝。曹操一生谋士众多,但从私人感情论,曹操与郭嘉的感情是最为深厚的,若不是郭嘉英年早逝,他很可能成为曹操的托孤大臣。
曹操的孔明——郭嘉 郭嘉(170—207),字奉孝,豫州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年时代的郭嘉胸怀大志,谈吐不俗,见识非凡,地方宿儒长辈往往也不如他,这个清瘦俊朗的少年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睿智。
长大后,跟许多颍川老乡一样,郭嘉也随着名士们到河北投奔袁绍。袁绍亲自接见郭嘉,两人一番交谈后,袁绍还未表态,郭嘉却对袁绍失望了。
在经过了一番细致地观察后,郭嘉认定袁绍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明主。于是,郭嘉选择了离开。
郭嘉临走之前,同在袁绍手下的谋士颍川同乡辛评、郭图前来送行,在送别的宴会上,因为都是自己人,郭嘉也就无所顾忌直言不讳。郭嘉对两位同乡大发感慨:“智者聪明之处在于择主,只有投到英明的主公门下,才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袁公想学周公的招贤纳士,却只学会了皮毛,而未领会其中精髓。袁公善谋却缺乏决断的魄力,做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终难成大业。”
郭嘉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丝云彩,回了故乡颍川。
郭嘉跟荀彧同为颍川人是至交好友,荀彧之前给曹操推荐了一个叫戏志才的名士,这位仁兄很对曹操的脾气,也给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深得曹操赏识,可惜,命短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这让爱才的曹操好不伤心难过。曹操还特意给荀彧写了一封信:“自从志才死后,我身边就少了一个出谋划策的军师,汝南颍川素来人才辈出,请您给我推荐几个候选人来接替志才吧。”
正巧,这时郭嘉从袁绍处归来,荀彧就把郭嘉推荐给了曹操。虽然是熟人同乡,但也要约谈,曹操跟郭嘉两人也进行了一场可以看作是面试的谈话,两位鬼才中的鬼才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两人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形势,常常不谋而合。
谈话结束之后,曹操大喜过望:“助我成就霸业澄清天下的必是此人。”郭嘉走出曹操军帐,也不禁面露喜色地说:“此人真是我的主公。”
随后,郭嘉被任命为司空军祭酒。曹操官拜司空,郭嘉是曹操的人自然隶属于曹操麾下。从此郭嘉跟定了曹操,为曹操扫平群雄献计献策,曹操对他也几乎是言听计从,君臣二人,配合默契,两人对事情的看法常常不谋而合。
不过此时的郭嘉胸中虽有奇策,但因初来乍到,加之,曹操事务繁忙,暂时尚未得到机会展露才华,但是金子迟早要发光,很快,郭嘉就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崭露头角,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这是一个属于他的时代。
接下来介绍第三位仁兄出场。
书法家——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
与荀攸、郭嘉不同,这位仁兄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智谋而是第二特长——书法。跟许多颍川出身的名士一样,钟繇的家世也非同一般,钟家在颍川一带是名门望族。钟繇也因此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而钟繇从小就酷爱书法。
这样一个出身富贵之家的公子,生活应当是相当滋润的,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钟繇的命很苦,钟繇的爷爷因卷入党锢之狱,未能出来做官,一辈子都只是一介布衣,父亲又早逝,钟繇从小是被叔叔钟瑜抚养长大的。
虽然锦衣玉食,但过早失去父母的疼爱,让小钟繇早早品尝了人生的艰辛。钟繇注定要经历几多磨难,这也许是上天对他的考验。
一次,小钟繇随叔父钟瑜去京城洛阳办事,路遇一位相面的术士,相面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位相面先生与钟繇叔侄擦身而过,不经意间,看了钟繇一眼,当即惊叹:“这个孩子一脸富贵相,不过,可能有水难,路上遇到水一定要格外小心。”
有时候,术士的话也是很准的,果然,钟繇叔侄向前走了不到十里,经过一座小桥时,叔侄俩乘坐的马车不知何故,拉车的马突然受惊,将坐在车中的钟繇抛入河中,幸亏抢救及时,钟繇才捡回一条命。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叔叔钟瑜见术士的话果然应验,不禁对自己的侄子刮目相看。从这以后,对钟繇另眼相待,比之前更为重视侄子的学业,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教授钟繇读书。
长大后的钟繇,按照官场潜规则,花钱打通关节,买了个孝廉的出身,举孝廉步入仕途,钟繇先是做尚书郎,后被外放阳陵县令。之后又当过黄门侍郎。
之后的事,前文已述,不再重叙。
铁腕县令——满宠 满宠(?—242),字伯宁,兖州山阳郡昌邑(今山东微山)人。
满宠十八岁就当了山阳郡的督邮。真是厉害!督邮我们之前提到过,刘备好不容易做了县尉就因鞭打督邮惹上官司,督邮是太守的属官,专门负责行政考核,每次到下面视察,地方上的县官都要热情接待,唯恐惹恼督邮大人,吃不了兜着走。
十八岁的满宠能做督邮,能力之外,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因为有背景。朝中有人好做官,没背景就算八十岁也要靠边站。
山阳郡以李朔为首的几个郡中大姓趁军阀混战,遍地饥民,大肆扩充私人武装,之后在附近郡县拦路劫财胡作非为,地方因此被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太守令满宠出来整顿秩序。
满宠领命后,将几个首领叫到衙门,狠狠训了一顿,效果立竿见影,李朔等人当场做忏悔状,表示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曹操当上兖州牧后,将满宠招入麾下做州从事。曹操做了大将军,此时朝廷搬到许县,许县相当于临时首都。首都的治安是最不好管的,当过洛阳北部尉的曹操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所以在许县县令的人选上,曹操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派满宠去。
满宠官袍加身走马上任,谁都知道,这个县官不一般,相当于洛阳的河南尹。当时,许县城里的曹家宗亲及其门下宾客,多有仗势欺人、横行不法者,这与当年洛阳城里的豪门贵戚如出一辙。
曹洪家下门客尤其嚣张跋扈,数犯国法。曹洪及其门客胆敢如此,也是事出有因,曹操严刑峻法崇尚法治,曹洪身为亲信,自然清楚,但他仍有恃无恐,因为曹洪当年救过曹操的命,所以,即使曹操本人也要给曹洪几分薄面。对其他人,曹洪更不放在眼里。
但满宠来后,情况大为不同,这位仁兄油盐不进铁面无私,谁的面子也不给。曹洪的门客,不出意外,再次犯法,事情报到满宠那里,满宠听说是曹洪门客,不但半点优待没有,甚至处置得更狠。
曹洪得知后亲自给满宠写信求情,请他看在自己的情分上,网开一面。谁知,满宠却根本不予理睬。曹洪没办法最后只好去找曹操说情,请曹操出面。
曹洪来求,曹操内心虽赞许满宠的秉公执法,但对曹洪的请求也不能置之不理,原因前已说过,他欠曹洪的人情,所以明知这是徇私枉法也不得不卖个情面给曹洪。
当满宠听说曹操要召见包括自己在内的主审官员,就知道是曹洪走了上层路线,曹操若下令,满宠也不得不执行。但满宠也有对策,他提前将犯法之人处决。
曹操闻讯,不但不责怪,反而对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满宠颇为欣赏。
曹操一向推崇法治,他并不想徇私法外开恩,破坏他自己确立的治国方略,只是碍于曹洪情面才被迫让步。现在满宠忠实地执行了他法家的依法治国路线,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责罚?
最郁闷的就数曹洪了,从此以后曹洪门下宾客收敛了许多,再也不敢肆意妄为,其他贵戚公卿,见曹洪尚且如此,也愈加小心谨慎。
在曹操的支持下,满宠这个县令做得有声有色,许县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
曹操将杨彪下狱,主审官就是满宠。对这个前任太尉、朝野知名人物,满宠秉公办案,并未对其有任何特殊优待。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曾找到满宠,请满宠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保留一丝情面,不要对其刑讯拷问,手下留情。
满宠却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对杨彪进行拷讯。但满宠并非酷吏,他也知道杨彪是被冤枉的,数日后,满宠带着审讯记录去见曹操,劝曹操释放杨彪,说此人海内知名,若罪名不明,不宜受刑。言下之意,杨彪无罪,您还是赶紧下令放人吧。曹操对满宠的话倒是听得进去,当天就将杨彪从狱中放了出来。
荀彧等人,开始听说满宠拷讯杨彪,大为不满,事后得知详情,对满宠也感佩万分。
有这么一位铁腕人物给自己“管家”,曹操自然放心。
曹操将朝中事务处置好后,接下来又要征战四方。但负责粮草的官员双手一摊,不行,原因只有一个——没粮。
兵荒马乱的年代,粮食是最宝贵的,对于这一点,曹操是有深刻体会的,当年在兖州就是因为缺粮,仗总是打打停停,要不是袁绍接济,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打败吕布。
曹操夺取豫州后,势力深入中原腹地。为了不再让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曹操开始了一项筹划已久的大行动——军事屯田。
(五)许县屯田
自董卓乱政,朝廷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各地军阀为扩张势力混战不止,田地大片荒芜,农业生产陷入停滞,天灾加之战乱,百姓流亡,十室九空。到了后来,死于饥荒的人远远多于战死的人。
割据一方的军阀,很少有人留心农业,吃粮大多靠抢,多余的就丢弃;没粮就饿肚子。很少有人做长远考虑。
袁绍号称兵精粮足,但实际上有时一年有好几个月要靠吃桑葚等野菜野果充饥。袁术在淮南也好不到哪去,好在那里河流纵横,士兵们可以去河里捕鱼捉虾。实在没有东西吃了就吃人,死人吃完了就吃活人。到了建安元年,景象已经相当凄惨,用曹操的一句诗形容那番惨景,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袁绍号召大家吃野菜;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袁术鼓励士兵兼职做渔民下河抓鱼。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曹操决定自己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吃饱饭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粮食问题是困扰历代执政者的头号难题,甚至可以说,谁解决了这个难题,谁就能安定天下。
有饭吃才能生存。曹操为此专门召集部下开会。夏侯惇的部将韩浩建议学习古人屯田之法。曹操觉得有理,重赏韩浩,并提升韩浩做了护军以示鼓励。韩浩的建议虽好,但也只是建设性意见,并无具体计划,他是武将不负责具体事务,平常可能连锄头也不碰,所以真正办事还要另找其人。
真正提出系统化建议的是羽林监枣祗,他也提出了屯田的建议,不过,他为此拟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在这份计划书里,枣祗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各地因战乱,很多田都成了无主荒地,有大片可用土地,围剿黄巾时缴获大量耕牛、农具跟劳动力,与其闲置,不如用来耕田种粮,不用多少投入,就会有可观收获。
精明的曹操当即采纳枣祗的计划,这种好事哪有不干的道理。当即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令其全权负责屯田之事。
枣祗也不含糊,说干就干,先在许县搞试点,将许县一带的无主荒田收归国有,之后招募流民耕种,讲好条件包吃包住,那时流民到处都是,只要有饭吃,不愁没人来,很快,枣祗就招到了足够的人手。
枣祗将这些人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生产小组,实行军事化管理,由官府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让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官府和屯田客按比例分成。
屯田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收获几百万斛粮食。曹操乐得合不拢嘴。尝到甜头的曹操马上下令在全国推广屯田,各地郡县专门设立田官召集流民种地。这里的全国主要指他所能控制的地区。
看着屯田的效果这么好,枣祗得寸进尺又将“魔爪”伸向军队,建议曹操,让军队实行军屯自给自足。军队里大都是青壮年,多好的劳力闲着实在可惜。战时出征作战,平时在驻地屯田,如此既可以让军队在平时有事可做,不至于去骚扰乡民,更可减轻百姓负担。
就这样长期以来困扰曹操的粮食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当袁绍的士兵还在啃桑叶,曹操的士兵已经吃上了香喷喷的小米饭,而且管饱。有粮就有战斗力。
跟那些啃野菜捞河蚌饥一顿饱一顿的袁绍、袁术、吕布的士兵相比,曹操的士兵无论是体力还是战斗力都要胜出一筹。这种由于“营养午餐”的差距带来的差异很快就会在战场上体现出来。
枣祗因功被晋升陈留太守。但枣祗不久因病去世。时隔多年,曹操对枣祗的屯田功绩仍念念不忘,后来追封枣祗为列侯。
(六)摸金校尉 发丘中郎将
董卓死后,天下大乱,国无宁日,关东诸侯割据一方,不听号令,关中朝廷也忙于内斗。各地地方宗族武装趁机崛起,混战不休。大者争州郡,小者夺县乡。朝廷威信尽失,政令难以行于四方。
旧秩序崩塌,新秩序尚未建立,法纪无存,以前偷偷摸摸干的事,现在也敢拿到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做了,例如盗墓。
盗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中原文化中(主要是贵族阶层)流行厚葬。生前享尽荣华,死后入冥界,也要继续骄奢享受,所谓事死如事生,中国古人相信人死后,在阴间仍然过着与阳间相同的生活,因而在陵寝的设计建造上,一切都模仿墓主生前所居。不仅墓室修得豪华,还要随葬大量的金银玉器、古玩珍好,很多墓主人生前喜爱的珍品都随之埋入地下。陪葬丰厚的帝王陵寝更是成为盗墓者的重点盗掘对象。
古代君王之墓最早称陵,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发展成熟,秦惠文王规定“民不得称陵”,陵成为帝王墓葬专用词。秦始皇将宗庙寝殿移至陵旁。西汉继承这一做法的同时,将宗庙也造到陵园附近,即陵侧起寝,陵旁建庙,将陵与寝、陵园与宗庙结合。
中国古代帝王所居宫殿,前称“朝”,即处理政事的朝廷;后称“寝”,即君主饮食起居之所。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帝王陵寝宗庙也相应分为两部分,前为庙,供祭祀祖先;后为寝,陈列祖宗生前衣冠及日常生活所用之物。
汉初,寝从宗庙中分离,建到墓侧,寝是墓主魂灵日常生活的处所。后来寝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陵园地面建筑的主体。
汉袭秦制,封土为陵,汉陵均为覆斗状,上小下大,全部用夯土筑成。汉代墓穴中以汉武帝的茂陵最为有名,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就开始营建陵墓,历时五十三年。当时全国贡赋的三分之一都用来做建陵的费用。陵墓极度奢靡,为使墓土不生长杂草,封土专门由外地运来,经过筛选、炉炕、锅炒处理后才使用。这里的墓土都“贵如粟米”,地下的陪葬品更是价值连城了。
但这个世上,只要有人埋,就会有人挖。自从有了墓葬,就有了盗墓。
几千年来,盗墓与反盗墓,两者之间的斗智就没停止过。
历代对盗墓都严惩不贷,逮住就是重罪,但在巨额利益黄金白银的驱使下,从来不乏以身犯险者,一代代的盗墓人前仆后继,只为了心中那个“理想”——发横财。挖坟掘墓,被视为损阴丧德,为人所不齿,所以即使是世代以盗墓为业的家族,也不敢公开自己的真正身份。
平日里,盗墓都要选在月黑风高夜,唯恐被人发现,总是偷偷摸摸,也因此,盗墓在外人眼里始终神神秘秘。
乱世里,正常的秩序被打乱,每逢此时,都是盗墓的黄金期。
经过历代的发展,从事这一产业的人员愈发专业,表现在工具上,就是更专业、更精细,出现了许多新的专业盗墓工具,盗墓人的钻研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事盗墓的大都是职业团队。
盗墓者通常情况下只选择那些王公贵族、富商巨贾的大墓,很少去光顾平民墓葬,因为前者的墓室陪葬丰富,金银玉器更是堆积如山,运气好时,盗一座墓,便一生衣食无忧。越是陪葬丰厚的大墓,越能引来疯狂的盗墓贼。生前不可一世的帝王陵寝也不能幸免。
汉末是标准的乱世,全国陷入无政府状态,董卓在洛阳“开风气之先”,其所部在京畿一带到处挖坟掘墓,连刚刚入土的先帝墓葬都不放过,先例一开,便再也无法控制。以前还要偷偷摸摸提心吊胆,现在则是光天化日,公开挖掘,丝毫没有避讳。
有董卓的“以身作则”,全国的盗墓贼都活跃起来,盗墓进入历史上的黄金年代。
董卓部队的盗墓所得,除被董卓自己私吞的,其余也有不少被充作军饷。
军饷是军粮之外,最令各路诸侯头疼的难题,没钱的日子是火热水深的。军饷也同样困扰着曹操。当年,曹操厚着脸皮向袁绍伸手要钱,那种滋味并不好受,曹操这辈子都忘不了。
可是,曹操的兖州因与吕布的战争,早已成为一片焦土;豫州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豫州地处中原腹地邻近洛阳,也已被董卓手下的李傕、郭汜等人洗劫多次;昔日富庶的颍川等地,兵火之余,也是满目疮痍,一穷二白,劫后余生的百姓全都躲进山里。
各地郡县一片凋敝,青壮年流散四方,老弱死于沟壑。等曹操来时,豫州已十室九空,满目荒凉。
不要说征收赋税,到处都是急需赈济的灾民。曹操不但收不上来多少赋税,有时还要拨出钱粮救济挣扎于死亡边缘的难民。但军饷是不能拖欠的,活人的钱收不上来,那就只好打死人的主意。
于是曹操也开始了自己的盗墓生涯。曹操就是曹操,就算盗墓,曹操也做得非常专业。为了规范行业标准,实现整个盗墓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加快产业升级,曹操制定了严格的行业标准,组建了一直职业高效的盗墓团队。为了吸引高素质的职业盗墓人才,曹操还特设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
鉴于盗墓实在难于启齿,诸如摸金校尉等只能在内部称呼,对外严格保密。不过,再严格也会走漏风声。这事后来被袁绍探知,官渡之战前后,为了诋毁攻讦曹操,打压对手,袁绍曾动员手下的众多文士如陈琳等,对曹操的这段盗墓历史大肆渲染,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全国皆知的秘密,算是狠狠地砢碜了曹操一次。
曹操的这支职业盗墓团队用他们的傲人业绩再一次证明了职业与非职业的本质区别。自从有了职业盗墓队,曹操再也没为军费发过愁。
钱粮充足,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一展抱负。
曹操不仅会打仗,更会练兵,古往今来的军事家,会用兵者,大都也是练兵的行家。新兵经过曹操的训练,很快形成战斗力。
此时在曹营中,还有一位贵客,此人就是不久之前被吕布、袁术赶出徐州的刘备刘玄德。
曹操对失意来投的刘备,热情款待,让曹操手下的一些谋士很不理解,谋士程昱曾劝曹操杀了刘备,免除后患。
如何处置刘备,曹操也曾犹豫过,还特意征询另一位智囊——郭嘉,郭嘉的想法跟曹操不谋而合。郭嘉说:“刘玄德确是一代枭雄,然主公兴义兵为天下讨贼,以正心诚意招揽四方豪杰,尤恐其心怀顾望,刘备有英雄之名远来投奔,您若杀之,则有害贤之名,天下之人只知玄德仁厚,不知其诈,若杀刘备,远近之人,必对主公招贤之举心生怀疑,不敢前来。主公失去人心,又与谁平定天下呢?”曹操听了,笑笑说:“君之言,正合我意。”既然不能杀,那就好好款待。
体贴的曹操不仅给刘备封官,为了支持刘备打回去,曹操很大方,在兵源粮饷上,给予全力支持。
此时的曹操坐拥兖州、豫州二州之地,他正在考虑下一步该朝何处进兵,而刘备的到来,令曹操重新燃起对徐州的欲望。
曹操此前两征徐州,都未能如愿。如今徐州宝地却落入三姓家奴之手,曹操如何甘心,在曹操看来,徐州早就应该是他的,若非陈宫背叛、吕布偷袭,此时徐州早已姓曹。
曹操此时准备由近而远,先扫除对许县威胁最大近在眼前的张绣,暂时无暇顾及徐州,但徐州又不忍放弃,刘备在徐州颇有声望,已有根基,只是实力稍显不足,不如资助刘备,利用刘备在徐州的基础,与吕布、袁术相抗。
吕布、袁术都是他的死敌,刘备是潜在之敌,让他们在徐州厮杀,三虎相斗,总有死伤。到时他曹操就可坐收渔利,何乐而不为?令刘备牵制吕布,实乃曹操得意之举。
刘备在曹操处获得资助,满载而归。刘备东归路上,沿途收容旧部散兵,回到小沛后,刘备积草屯粮,等待复仇时机。
再说吕布,听说刘备又回来了,大为光火:“刘备此人,忘恩负义,我当初好心救他,如今却恩将仇报,与曹贼勾结。”世上就有这么一种人,明明是他忘恩负义夺了别人地盘,却倒打一耙,真不知世间还有羞耻二字。
吕布虽是武将,却也懂得,未动刀兵,檄文先出的规则,开战之前,制造声势,在舆论上先压对方一头,为此他特意找来袁涣为自己写声讨檄文,文章的内容就是辱骂刘备。
但令吕布没想到的是,袁涣拒绝服从他的命令,明确表示,骂刘备的文章,他坚决不写。这只能怪吕布找人之前没先核实情况。人家袁涣是名士大族出身,刘备早年在豫州时,曾举荐袁涣为茂才,刘备是他的恩主,两人之间有君臣之分。
东汉一朝,有气节的士大夫最崇尚对恩主尽忠,袁涣不忘旧主,始终心存感恩。加之,鄙薄吕布为人,在吕布帐下是迫不得已,是典型的人在吕营心在刘。
袁涣,字曜卿,豫州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人。跟同时代的很多名士一样,袁涣也是官僚子弟,其父袁滂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
袁涣凭借家世背景,成为陈郡功曹,后被调到朝中做侍御史,两年后放外任,被任命为谯县县令,但袁涣并未上任,根本不去。
刘备被陶谦表举为豫州刺史成为封疆大吏,身为刺史也就有了人事任免权,刘备也很照顾地方大族的利益,袁涣家在本地是首屈一指的大户,刘备自然要多多关照,以求得后者的支持。
刘备推荐袁涣做了茂才,按当时官场的规则,袁涣跟刘备就有了君臣之义。刘备被吕布赶走后,袁涣在豫州、徐州一带流浪,后被袁术招入府中做了幕僚,袁术心术不正,袁涣多次规谏,令袁术大为不快。
之后,吕布跟袁术闹僵,吕布带兵攻击袁术军于阜陵,袁涣被吕布军所获,之后,袁涣成了吕布的下属。
吕布让袁涣撰文骂刘备,袁涣不写,任凭吕布费尽口舌说得口干舌燥,袁涣就是不动笔,吕布被激怒了,拔出佩刀架在袁涣的脖子上,威胁道:“再不写,就杀了你。”
面对白晃晃的钢刀与赤裸裸的死亡威胁,袁涣面不改色,微笑着对一脸怒容的吕布说:“袁涣只听说以德服人,未听说辱骂别人而令其心服。对方若是君子,不屑于听将军之言。如果对方是鄙薄小人,那更不会在乎区区几句辱骂。袁涣昔日辅佐刘将军,正如今天效力将军您,若我日后离开将军,新主也像您今天这样,让我写文骂您,您觉得我该怎么做呢?”
吕布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面红耳赤。这事不了了之,吕布虽粗暴,对名士袁涣也无办法。
刘备与袁术有深仇,与吕布有旧怨,曹操派刘备回徐州明显是要搅浑徐州这潭水,曹操生怕吕布在徐州过于寂寞,特意让刘备回去“陪”吕布,自己好抽身去对付张绣等小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