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

在沟通过程中,破坏力最强的语言莫过于三个字——“你错了”。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度量衡”,形成的过程以及标准,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学识阅历等有关。很多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度量衡”当成标杆,以此去判定事物以及他人的是非对错,习惯性地给别人的言行“贴标签”、下定义,甚至毫不留情地对他人提出指责和批判。

是不是别人真的错了呢?答案是,不一定。有些时候,当我们认为别人错了,事实上只是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我们的标准,而我们的标准并不是真理,自然也无法成为评判别人对错的依据。


安武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灵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中度过。三十而立的年纪,无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依旧单身状态。

“你这样下去不行的。”家人和亲戚曾不止一次劝诫他,“年轻人,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光宗耀祖。最起码,你得找份稳定工作,努力拼搏,升职加薪,结婚生子,过安稳幸福的人生。”

安武笑笑不语,依然我行我素。许多人认为他不学无术,据说他的父母也不理解他,要么与他争吵,要么与他冷战。

谁也没想到,在之后的两年里,安武在行走中不断感悟,不断创作,拍了100多个视频,写了300多篇文章,文章大多是旅游的感悟体验,可以看出他的知识很广博,视角很独特,分析也很有深度,最终他成了“旅游大V”,年入几十万元,比家里人期待的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更精彩、更有趣。

说起自己的经历,安武坦言:“一开始许多人都觉得我的选择不好,但是好不好,坏不坏,自己的感觉说了算。虽然这份工作在常人眼中不稳定,但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我觉得年轻人没必要在一个地方耗下去,一个人也只有看过了世界才能真正形成世界观。”

“去过那么多的国家,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朋友问。

安武回答说:“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和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比如在意大利,我可以穿得特别随意地去买个热狗,可以在耳朵上打一排耳洞,也可以慵懒地躺在街上晒太阳……没人觉得我是另类,我感受到了尊重的意义。”


不管你承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热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特别是在“活法”这件事上,没有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味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只会招来对方的反感。没有谁愿意跟一个从来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心情、处境去思考问题的人,过多地解释自己的选择。更何况,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有双面性,对与错是相对而言的,不可妄下定论。

所以,遇到难以理解的人和事时,我们不应该随意地评判,而要学会尽量设身处地去思考和分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们学会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判断,并可以一分为二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时,往往就会获得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和结论。

亚里士多德在著作《论存在者与本质》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不要带着主观偏见和个人感情去看人,不要用你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不要轻易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我们每个人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却时刻在与周围的世界进行着联系。”

上述所言的“联系”,就包括我们一直在谈论的沟通。沟通,是彼此之间传递思想与情感的过程。不认同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不喜欢的事物,不要随意批判。因为世上每一种客观事物,每个人的不同观点,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相互沟通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各自的立场中充分地表达自己,同时又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立场。

新英格兰著名女性主义者玛格丽特·福勒的人生信条就是:“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我接受宇宙中的一切。”脾气古怪的苏格兰作家托马斯·卡莱尔听到这句话后,不禁大声吼道:“我的天哪!她最好如此。”是的,我们最好都如此——坦然接受和自己不同的存在,才能成为理智的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