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努力型的孩子是这样诞生的
“自发性”得以顺利成长的幼儿,就算家长不对其进行命令,他也能自己主动地展开游戏。因此,一两岁的孩子往往显得好动。这时的孩子像前文所说的那样会变着花样淘气,结果往往让家长们感到头大。
但是一想到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还是不要将“淘气”当作坏事来训斥孩子。我甚至想要喊出这样的口号:“让孩子成为一个小调皮吧!”
同时,父母也要善意地告之“有人会因为你的淘气感到困扰”这一事实,这样就能让孩子产生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想法,当孩子判断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麻烦时,即使再想淘气也会学着忍住,这便是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这样的能力与父母的斥责之类的外部控制力完全不同。“这样做会被骂,所以不能做”——有这样想法的孩子,在没有旁人管教时,往往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常常放飞自我,给他人带来麻烦,有时候甚至会把自己弄伤。
这种案例在日本近三十年的小学生暑假合宿中就常有发生。在这种合宿中,孩子与大人共同建立起了如下方针:不规定课程、不规定禁止事项、无论孩子做什么都不能骂孩子。
这就等于是给了孩子全面的“自由”,结果就是很多平日里乖乖听父母和老师话的“好孩子”开始表现得无法无天。这种孩子的状态完全是将平日压抑许久的欲求一并发泄的状态:有的在走路的时候用棒子敲打朋友和大人,有的在房顶上乱跑,令大人手足无措。
也就是说,来参加合宿前的“好孩子”们为了逃避父母和老师的斥责、获取夸奖,平日里都伪装着自己。孩子一旦这样伪装自己,到了青春期以后往往会产生诸多的问题。
具体问题诸如:孩子突然拒绝上学、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等等,这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