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内外平衡与政策搭配
前文分别介绍了各种主要外汇政策及其效力,现实中它们还存在一个搭配组合的问题,以求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一国的政策目标是多元的。在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的同时,所使用的政策工具可能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其他方面,因此,在一国多元化政策目标体系和政策工具体系之间存在权衡和搭配的问题。
一、内外平衡与米德冲突
英国学者詹姆斯·米德(J. Meade)最早提出了内外平衡的冲突问题。内部平衡(internal balance)指的是稳定国内物价,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外部平衡(external balance)是指国际收支的平衡和汇率的稳定。一国的宏观经济应以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均衡为目标。只考虑外部平衡,牺牲内部平衡,或只考虑内部平衡,牺牲外部平衡,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当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产生矛盾时,就要求用适当的政策搭配来促进内外平衡的实现。
一国在内外不平衡时的经济情况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点。
(Ⅰ)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赤字。
(Ⅱ)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盈余。
(Ⅲ)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盈余。
(Ⅳ)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
(Ⅰ)、(Ⅲ)为相互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为达到内外平衡,有必要采用两种政策进行适当的搭配。因为如果将政策偏向一种平衡,那么有可能导致另一方面平衡效果的恶化。假设只考虑外部平衡,而采取相应的政策,这时对内部平衡产生的效果如表3-2所示。
表3-2 只考虑外部平衡的政策对内部平衡产生的效果
对于(Ⅰ),虽可以通过紧缩性的政策改善国际收支,实现外部平衡,但国内将增加失业,内部平衡效果趋向恶化。
对于(Ⅲ),虽可以使用扩张性政策,增加进口来改善国际收支,但该国的通货膨胀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另外,若只考虑内部平衡,其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3 只考虑内部平衡的政策对外部平衡产生的效果
对于(Ⅰ),为了减少国内失业可以运用扩张性政策,但这将导致外部平衡恶化。
对于(Ⅲ),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性政策,则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国际收支盈余。
由表3-3的分析可以看出,单纯使用一种政策很可能会顾此失彼,在实现一种平衡的同时,恶化了另一种不平衡。米德最早注意到这一冲突问题。他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有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内外平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就会出现内外平衡难以兼顾的情形,这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米德分析虽然只针对固定汇率制情形,但也可以扩展到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情况。
对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关系,荷兰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提出了丁伯根法则(Tinbergen’s rule):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要使用N种相互独立并且有效的政策工具。这意味着为了达到内外的双重平衡,一般的,应该将不同的经济政策搭配使用。
以下就如何实现内外平衡这一问题,介绍两种政策搭配观点。
二、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假设资本移动为零(从而国际收支平衡简化为贸易收支平衡),澳大利亚学者斯旺(T. Swan)提出用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解决内外平衡问题。
图3-4的纵轴e表示汇率(以直接标价法表示),e的上升为本币贬值、下降为本币升值,它代表支出转换政策的运用。横轴N表示真实的国内消费或吸收(包括政府支出),代表支出增减政策的运用。
图3-4 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IB(internal balance)线代表内部平衡时的汇率(e)与国内支出(N)的各种搭配。从左上向右下倾斜是因为沿着IB线上某一点出发,如果汇率升值(向下移动),那么出口减少,失业增加。为了实现国内均衡,需要增加国内支出(N向右移动)。相反,沿IB线上某一点出发,如果汇率贬值(向上移动),那么出口增加,需求过剩将引起通货膨胀。为了实现国内均衡,必须减少支出,(N向左移动)。因此,在IB线的右边为通货膨胀,左边为失业。
EB(external balance)线代表外部平衡时的汇率(e)与国内支出(N)的各种搭配。EB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本币的贬值(e上升)将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贸易收支)盈余。为了维持外部平衡必然增加国内支出,即(N)向左移,以增加进口削减盈余。如果本币升值(e下降)将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贸易收支)赤字。所以为了实现外部平衡必须减少国内支出,即(N)向左移,以减少进口削减赤字。因此,在EB线的右边为赤字,左边为盈余。EB与IB的相交点F为达到内外双重平衡的点。F点以外的点均未达到内外部的双重均衡,如图3-4所示,也可分为四种类型:(Ⅰ)失业、赤字;(Ⅱ)失业、盈余;(Ⅲ)通胀、盈余;(Ⅳ)通胀、赤字。
假设经济处在如图3-4所示A′点,该点正好在均衡点(F)的正下方。这时只要使用支出转换政策,即实行汇率贬值就可达到内外平衡。B′、C′、D′同样也是只要使用一种政策就可以达到内外平衡。但这样的情况毕竟是罕见的,此外的点就必须使用搭配政策。例如,在A″点上实行的贬值,虽可达到EB线对外平衡,但国内却由失业转向通货膨胀,所以同时还需采取紧缩政策,减少国内支出,这样才可以达到内、外双重平衡。其他的非平衡点也同样需要相应的政策搭配,才能实现内、外双重平衡。图3-4中出现的各非平衡点的政策搭配情况如表3-4所示。
表3-4 各非平衡点的政策搭配情况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局使用支出转换政策尤其是汇率政策,以应对内外失衡的灵活性大大降低,此时如何进行政策搭配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呢?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分析了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矛盾问题。其基本观点是分配财政政策用以稳定国内经济,分配货币政策来平衡国际收支。这被称为蒙代尔有效市场分类原则(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
图3-5中纵轴以利率代表货币政策,横轴以政府支出代表财政政策。
图3-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IB线表示实现内部平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搭配,IB的右边为通货膨胀,左边为失业。IB向右上方倾斜的经济含义为,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了使国内经济平衡(停留在IB线),那么就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
EB表示实现外部平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各种搭配,EB的右下方为赤字,左上方为盈余。EB向右上方倾斜的经济含义为,如果扩大财政支出,会导致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为了达到外部平衡(停留在EB线上),就应该提高利率,使更多的资本流入(或减少资本的外流)。
EB线比IB线更平缓,说明利率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较大。短期资本的移动,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资本移动对利率变化越敏感,EB线就越平缓。其结果表示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平衡比调节内部平衡更加有效。
IB线和EB线的相交点F表示该国达到内外部的同时平衡,F点以外的点均未达到内外部的双重平衡,如图3-5所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Ⅰ)失业、赤字;(Ⅱ)失业、盈余;(Ⅲ)通胀、盈余;(Ⅳ)通胀、赤字。
现在假设经济处在A0点上,首先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使经济移到A1点达到内部平衡,其次采取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使A1点向A2点移动。如此反复使用搭配政策最终经济将达到内、外平衡的F点。
如果政策判断失误,搭配错误,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到达F点。如果采取相反的搭配政策,该国的经济将离F点越来越远。例如,在A0点上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又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结果是经济由A0点向点方向移动,如此反复,只会离F点越来越远。
根据以上所介绍的搭配原理,在F点以外的任何点,都可以使之向F点靠近,最终达到内、外均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基本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主要西方国家的确很少使用支出转换型政策。对于盈余国家来说,它们希望储存更多外汇和提高本国的对外信誉,所以不愿削减黑字;对于赤字国家而言,它们也不愿通过贬值来削减贸易赤字,因为贬值将影响到本国的威信,他们认为是一种经济软弱的表现;同时,经常人为变动汇率被认为将引起经济的不稳定。因此,1950年以后,英国在1967年,法国在1957年、1969年、1982年,德国在1961年、1969年、1971年、1973年对本币实行国贬值,美国在1971年以前货币没有贬值过。这一期间,各国主要是用支出增减型政策来保持内、外平衡,其中外部平衡使用货币政策,内部平衡使用财政政策。
专栏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
罗伯特·蒙代尔曾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于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1961年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曾在斯坦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Bologna(意大利)中心任教。自1966年至1971年,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经济期刊》的编辑;他还是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研究生院的国际经济学暑期教授。1974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蒙代尔教授于196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Frank Graham纪念演讲,1974年在剑桥大学发表Marshall演讲,1998年发表Ohlin演讲,2000年发表Robbins纪念演讲。1983年获得法国参议院的Caques Rueff奖章和奖金;1997年被评为美国经济协会的杰出会员;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蒙代尔教授发表了大量有关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著作和论文,他对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一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被誉为“欧元之父”;二是开放条件下宏观稳定政策的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workhorse)。此外,他还是供应学派的倡导者之一。蒙代尔教授还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史的文章和关于“转型”经济学的文章。
资料来源:[1]www.360doc.com/content/14/0113/15/235269_344871095.shtml.
[2]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