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跟往事干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我们家有七口人,小时候,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挣工资,妈妈以前也曾经是一名老师,后来因为孩子多,操持不过来,就不当了。这样全家就都靠爸爸挣钱养活,而且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和姥姥,所以生活非常困难。

在我们长大点后,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就常常出去打零工挣钱,记得母亲干过很多活儿:在砖厂搬过砖,在施工队伺候过瓦匠,架过高压电线,每一样都是体力活,而且是让男人们都汗颜的重体力活。母亲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还要给我们洗衣做饭,缝缝补补。记忆中母亲总是家里睡的最晚、起的最早的人。

无数次,当我一觉醒来,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煤油下在做针线活,也不知道是半夜还是凌晨,灯光把她的背影映照在墙上,是那么的高大,把我们笼罩其中,像是一幅美丽的剪影。在母亲的护佑下,我又沉沉睡去。而母亲却不知要到几时才能休息。

印象中,我们每人都有两套棉衣,有薄的,有厚的。而这些棉衣都出自妈妈一人之手,我们家没有缝纫机,全靠妈妈手工缝制。不仅如此,我们脚上穿的鞋,也都是妈妈做的,而且是一年四季的。现在想想头都大了,可当年妈妈却一个人承担下了这所有的一切。

在我眼里,不,在所有认识她的人眼里,母亲都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美丽、善良、聪明、坚强、乐观,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都不抱怨,而是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然而母亲也不是铁打的,生活的艰辛怎么能不让人着急上火?而妈妈一上火就牙疼,看着母亲痛苦的样子,我们也都心疼的不得了。

在王家居住期间,我们家还曾经搬到榆树沟住过两年,在那两年中,发生了许多事情,至今印象深刻。

虽然我们搬进去的是两间简陋的公房(公社所有),但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父亲却执意要搞基本建设,率领我们姐弟五人,盖了一间储藏室,挖了一个窖,年纪尚小的我们真的没什么力气(那时我和弟弟还是学龄前儿童),所以当年出的力,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只是住的时间太短,都没怎么用,就又搬回王家了。

那年的冬天是记忆中的最寒冷的冬天,烧火做饭的玉米秸秆是青的,根本点不着,想烧它得先烘干一下。每天早上,我们一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满屋的星光,因为屋里太冷,所以山墙都结了霜。窗户的玻璃上也结满了厚厚的窗花,因形态各异,倒也非常好看,每天早上,我们躺在被窝里,都是先欣赏完星星和窗花再起床,也别有一番乐趣。

那一年,对我家来说是多事之秋,对国家也是。***在九月份去世了,举国悲痛。不久,我的母亲也因为宫外孕住进了医院,那时的乡村医疗条件相当简陋,手术时竟然没有麻醉药,并且还停电。好在主刀的大夫医术高明,是下放到农村的正规大夫。那一天,听说母亲手术时需要输血,爸爸公社的同事、学校的老师,还有亲戚、朋友,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跑来给妈妈输血,在医院排了好长的队伍。母亲在忍受了没有麻醉药近乎于原始的刮骨疗毒的痛苦煎熬后,终于从鬼门关拣回一条命,从此母亲身上流淌着许多爱心人士的血,为了回报救命之恩,善良的母亲一一登门致谢。

在母亲住院期间,父亲给母亲做了平生第一顿饭,父亲一辈子没做过饭,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开锅,那一天,父亲给母亲做了一锅疙瘩汤,因为没掌握住火候整糊了,母亲端着浆糊一样的疙瘩汤,哭笑不得。

在做饭方面,爸爸确实没什么天分。但爸爸拾缀家却很在行,家里不管什么东西,哪怕是不起眼的抹布也有固定的地方,而且都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用完再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爸爸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要求我们的,听爸爸唠叨了一辈子的我们,在贯彻落实上却始终不能到位,在爸爸眼里,还是随使随扔。爸爸特别爱惜东西,不管什么,在爸爸手上都能用很多长时间,而且保持如新。爸爸有辆自行车,是爸爸的代步工具,伴随爸爸上山下乡,走南闯北,利用率相当高,但因为保养的好,总是跟新的一样,可以说,我是看着爸爸擦车长大的,那辆车伴随了爸爸十几年,最后却不是被骑坏的,而是被人偷走了。爸爸在扫地上也非常值得称道,爸爸扫的地绝对是一尘不染,光洁度跟同学爸爸脚上锃亮的皮鞋有一拼。

离我家不远,靠大道边,是一个空旷的所在,人们叫它八楞子,每天傍晚,大人孩子都喜欢到那去聊天、玩耍,热闹程度跟在王家时的大门口比有过之无不及,这也是我记忆深处一处难忘的景点,多少回梦回故乡,却总是找它不到,寻它不着。

在王家和榆树沟生活的十多年时间里,生活得很清苦,但当时的我们并不觉得苦,反而感觉很快乐很幸福。那个时候家家生活都很困难,相比较而言,吃商品粮的爸爸每个月还能领到几斤细粮,就是大米和白面,这在别人家是没有的。

在我家是妈妈管钱,爸爸每月都把挣的工资如数交给妈妈,但爸爸又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甩手掌柜,他会用记帐的方式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帐本是爸爸亲手做了的,外观有点类似古装书,走的是明线。用铅笔和钢笔勒出标有收入、支出等项目的表格,家里的每一分钱是怎么花的,都会在帐本里有明确的记录。

事实证明,爸爸记帐也只是记帐而已,并不能左右妈妈,该怎么花还怎么花。只是由于妈妈不好想着花钱的事,所以一到爸爸记帐时,妈妈就很苦恼,有点像被老师提问却回答不上来的小学生,爸爸比老师严厉,并不因此放过妈妈,用眼神继续询问,妈妈也只能继续冥思苦想,嘴里还自言自语:都买啥了呢?每到这时,吓得我们大气都不敢出,连空气都紧张到令人窒息。这一幕,曾经在我家无数次上演,当时应该算是悲剧,后来就变成了喜剧。成为我们家的经典谈资,集体记忆。

应该说,父亲的帐本记录的不仅是我家的帐,还是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珍贵史料,这样的帐本在我家有十几本。父亲一生勤俭持家,从不乱花一分钱。记账也许不能阻止家里该有的花销,但对家庭开支确实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更是管理金钱的好办法。我就非常认可父亲的作法,而父亲记帐的光荣传统也在我这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