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笑出声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是什么让你中途放弃

我们做一件事往往越到最后越困难,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理由,就可以让你中途放弃。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你中途放弃了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年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是指两个认知因素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理论的前提是: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产生矛盾。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历种种打破他们心理平衡的事情。一个人一旦感觉到心理平衡被打破,他的潜意识就会“跳出来”寻求各个认知因素之间的一致。

费斯汀格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

研究人员在一小时内,给被试分配了一些很无聊的任务,比如反复地转木头把手;之后,研究人员给被试一些报酬(有的被试拿到了1美元,有的被试拿到了20美元),让他们告诉其他人“实验非常有趣”。

结果发现,虽然大部分被试都照做了,但是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想法。拿到20美元的被试认为,研究人员这是在用20美元买一个谎言,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实验非常无聊,自己只不过为了20美元才撒了这个谎;而拿到1美元的被试则认为,1美元还不足以让自己说谎,这个实验真的非常有趣,自己并没有说谎。因此,相对于拿到20美元的被试,拿到1美元的被试更愿意告诉下一位被试“实验非常有趣”。

费斯汀格解释说,当拿到1美元的被试告诉其他人“实验非常有趣”的理由并不充分时,他们在认知上就会出现失调,内心就会感到不舒服,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他们就会改变对行为的态度,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认知出现不协调的时候,人会由于内心的压力而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使现实与自己的想法、行为相一致,以达到现实与自己内心的一种平衡。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有一个不爱运动的白领想要靠节食减肥。她在制订减肥计划的时候,明确地告诉自己(甚至发誓)要戒掉甜食、零食等高糖、高脂的食物。

在计划实施的最初三天,她轻轻松松地远离了甜食和零食。但是,从第四天开始,她鬼使神差地一直想要尝尝奶油夹心饼干、豆沙面包、奶油蛋糕的味道。不过,她忍住了,因为她不想违背自己的减肥誓言。

在第五天的晚上,她“破戒”了。那天是女上司的生日宴会,女上司亲自把一块蛋糕放在了她的手上,她没有拒绝,大口大口地吃掉了。

宴会结束后,她回到家里,为自己吃了那块蛋糕而后悔。但随后,她想到:“为了拒绝一块蛋糕而让女上司不高兴,我可承受不起。减肥还可以从明天开始,但是如果惹恼了上司,我可能就没有明天了。”这样一来,她对吃了一块蛋糕的愧疚感迅速消失,而减肥计划也搁浅了。

这位女白领在“破戒”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消除内心愧疚感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正当且具有说服力的。但是,这也让这位女白领中止了自己几天以来坚持的减肥计划。

人从本质上希望实现自己与外界的融合,希望自己融入社会。当这一要求无法实现时,人便会给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说服自己。所以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会为了消除内心的不平衡,找各种理由中途放弃正确的事情,甚至固执地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要想避免中途放弃,就要克服为自己找借口的坏毛病,不要仅仅为了内心的平衡,做出不理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