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安史之乱
唐朝高宗(649—683在位)以来,边疆一直有重兵屯戍;从睿宗年间(710—712)开始,唐政府又陆续在边境设置了节度使;到玄宗(712—756在位)时期,节度使已增加到十个。节度使起初只管军事,后来日渐发展成为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军事、财政和行政大权的封建割据势力。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朝政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操持。他们骄纵跋扈,排斥异己,贪污腐化,残虐百姓,唐朝的政治日趋败坏。
天宝十四年(755)冬,兼领平卢(治所在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范阳(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河东(治所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利用唐政权腐朽的机会,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兵十五万人,从范阳长驱南下。安禄山的军队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地就渡过黄河,攻陷了洛阳。唐政府临时招募起来的军队一战即溃,安禄山军逼近了潼关。唐朝朔方(治所在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节度使郭子仪、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进兵攻打河北;常山郡(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一带)太守颜杲(gǎo)卿和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东北)太守颜真卿也在河北起兵,袭击安禄山的后方,安禄山军的军心动摇。安禄山怕后路被切断,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军河北。但是唐政府没有利用这种有利的形势,进行有效的抵御。756年夏,安禄山的军队攻下了潼关,唐玄宗闻讯后,偷偷从长安逃往四川,走到马嵬(wéi)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市)时,军士们愤恨杨国忠祸国殃民,就杀死了杨国忠,连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也被逼缢死。此后,玄宗逃到四川,太子李亨逃到灵武,即皇帝位,就是唐肃宗。
明·仇英《仿明皇幸蜀图》(安禄山作乱时,玄宗避难入蜀)
安禄山的军队进入长安以后,大肆烧杀抢掠,遭到人民的强烈反抗,无法继续西进。安禄山在攻陷长安以前,曾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禄山军的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在洛阳被他的大儿子安庆绪杀死。唐军趁机反攻,并且凭借回纥(hé)兵的帮助,于这年秋季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
明·仇英《千秋绝艳图》(杨贵妃像)
肃宗乾元二年(759),洛阳再度失陷。安禄山的旧部史思明进入洛阳,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
肃宗上元二年(761),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史军势力渐衰。次年,唐政府再次依靠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河北,他的许多部将都投降了唐朝。
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杀。这场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的“安史之乱”才宣告结束。从此,唐朝由兴盛进入了衰落时期。
(张习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