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匈奴崛起与白登之围
匈奴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始自秦末汉初,到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于公元前140年(汉景帝后元三年)登基时,匈奴人的势力始终是汉朝天空上抹不掉的阴霾。
源出北狄的匈奴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强盛起来,与秦朝的灭亡有直接关系。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性情敦厚又英勇善战,早年曾得到始皇的青睐,但秦国横扫六国建立秦朝以后,始皇渐生暴虐,也不再虚心纳谏,而扶苏则以为天下初定,宜养民生息,因而多次顶撞父皇,招致后者不满。而另一位皇子胡亥觊觎皇位已久,且有赵高等一帮奸臣帮忙,因此很快怂恿秦始皇将扶苏“流放”到漠北,带领三十万秦军抵御匈奴人。
强悍的秦军对阵彪悍的匈奴人,一时间取得了战略均势,秦朝得以腾出手来,分别平定了长江和珠江流域的百越、西南夷等少数族群,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将其纳入到华夏文化圈里。
但好景不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嬴政在巡视时驾崩。
胡亥一伙假传圣旨,自己摇身一变做了皇帝,但他非常忌惮长兄扶苏的能力和威望,因此又以所谓的父皇遗命逼迫扶苏自尽,接着又杀死了自己的其他兄弟。
群龙无首的北方秦军陷入内乱,匈奴人却趁机做大。
在古代,一个族群的生发与崛起,往往依赖于出现一位雄才大略的领袖,匈奴人也是如此。
曾经长期与秦军对垒的匈奴人产生了史载第一位领袖——头曼单于,姓挛鞮(luán dī),他成功地将散布于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人聚合起来,建立了集权式奴隶主政权。
他的儿子叫冒顿(mò dú),作为长子,本来是太子身份,但头曼单于的一位阏氏(yān zhī,匈奴人的王后或妃子称谓)所生小儿子深得头曼喜爱,于是冒顿被送往一度强盛的西北大月氏(ròu zhī)为质子,而匈奴人此时却突然发兵攻打大月氏,意图假借后者之手除掉冒顿。
大月氏果然中计要杀掉冒顿,但他大难不死,居然趁乱抢到一匹好马,一口气跑回了匈奴。
刘邦称帝
项羽在乌江自杀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上疏刘邦,请登帝位,上尊号。刘邦再三推辞后,乃择定吉日,即皇帝位于定陶,仍以汉为国号,定都洛阳,不久听从齐人娄敬的建议,迁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后来,刘邦意识到异姓诸侯王有拥兵割据的倾向,乃中央政府的心腹之患,于是先发制人,除长沙王吴芮之外,将其余异姓王全部翦除,同时先后封同姓子弟11人为王,称为同姓王。
刘邦曾北击匈奴,但被围于白登山,大败而归,于是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他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南越内附。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英布的战争中受了箭伤,久治不愈,次年死于长安。
看到儿子活着回来的头曼大吃一惊,任命其为“万骑长”。
此时,心中有异的冒顿制作了一种响箭。一开始,他先是训练部下骑马射箭的本领,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
在围猎鸟兽时,有部下不射击莫顿响箭所射的目标,便立刻被杀。不久,冒顿又以响箭射击自己的坐骑良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击的,冒顿也立即杀了他们。
再过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心爱的妻子,又有人感到恐惧和不可思议,于是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
过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单于的良马,这次所有部下都争先恐后地跟着射。
决定性的时刻到来了——冒顿随父亲头曼单于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单于的头,大家也都跟随响箭射死了头曼单于,随后把他的后母及弟弟和不服从自己的大臣全部杀死,冒顿遂自立为单于。
那时,匈奴人是“胡”,其东部比邻而居的是东胡。东胡在战国时期曾经屡屡进犯中原,后被燕国大将秦开一举击溃上千里,从此一蹶不振。
然而到了秦朝末年,趁着匈奴人被大月氏控制和被秦军羁绊,东胡人悄然兴盛起来。冒顿单于采用计谋迷惑东胡人,乘其不备带领匈奴人大败东胡人,不仅俘虏了他们的首领,而且将其百姓和牲畜纳入囊中,匈奴人的实力大增。
冒顿乘胜发兵,向西进击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向西远遁,还把杀死的大月氏首领的头颅做成酒具日日把玩。
匈奴人接着向南吞并了同属胡人系统的楼烦等部落。在扶苏含冤屈死后,又收复了一度被秦军夺取的漠北部分原匈奴领地,甚至进占了此后的汉朝北部部分地区。
经过几年间一系列大的征伐,今天蒙古高原上的北方各族无不臣服冒顿。至此,匈奴人的地盘雄踞大漠南北,直接威胁中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当时其疆域十分广阔,最东达到辽河流域,最西到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南达秦长城,北抵贝加尔湖一带,系匈奴帝国史上最强大的时期。
黄老之学
“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之学,它们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两个学派。汉初的思想家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黄老之学以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摒弃其小国寡民的政治见解,吸收儒家的大一统主张,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当政者据此制定了“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政策,对人民轻徭薄赋,减轻剥削,使之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
按照法国汉学家布尔努瓦的说法,公元前3世纪的汉人已经是一个“具有综合性文明的伟大民族了”,而匈奴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不事耕作的游牧部落”。
匈奴人的做法简单粗暴:谁要夺取敌人的一个首级,他就会得到一杯酒的犒劳,并且有权保留他所获得的所有战利品。这种血性政策,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匈奴战争机器的侵略性、野蛮型和灾难性。
布尔努瓦这样形容匈奴人:他们是一些粗野和愚昧无知的人,不懂礼义廉耻,不立文字书典,不修艺术技巧。但他们又都是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战士,不知疲倦、鲁莽成性、百折不挠,而又残酷无情。
在匈奴人全力经略大漠南北且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冒顿单于的目光投向了辽阔富饶的中原大地,适值正是秦、汉两朝过渡阶段。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是今江苏徐州丰县人,出身农家,曾任秦朝基层低阶官员。在秦末陈胜、吴广发动的大起义洪流中,率三千家乡子弟起兵响应,以其地名自称“沛公”。不久,羽翼未丰的刘邦,看到出身先秦时期楚王王室的项梁、项羽颇为势大,便前往投奔。
公元前206年,刘邦军进驻秦朝都城郊区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南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后,刘邦在秦朝腹地关中地区宣布废秦苛法,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以明军纪,获得百姓广泛拥戴。
项羽对羽翼丰满的刘邦非常猜忌和痛恨,于是“鸿门宴”欲杀之,但刘邦巧妙地躲过了这一劫,嗣后反被项羽封为汉王,受命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此后,项羽和刘邦两方爆发了激烈的楚汉战争。初期,刘邦所部屡屡败北,但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尤其知人善任、虚怀若谷,能充分调动发挥大家的才能,又注意求同存异、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迫使“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项羽饮恨于垓下(今安徽灵璧)自杀,从而统一天下。
吕后临朝
吕后名雉,字娥姁,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早年嫁给刘邦。楚汉战争初期,曾为项羽所俘,数年后被放回。刘邦称帝后,被立为皇后,历史上称其为吕后。汉朝建立后,曾帮助刘邦铲除异姓王。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吕后为其生母,被尊为皇太后。惠帝生性懦弱,吕后握有实权。惠帝立7年而死,丞相陈平为避免朝政动荡,乃请求任吕后的侄子吕台、吕产、吕禄为将,统率保卫京城及皇宫的南军和北军,立宫女所生之子为少帝,此后朝廷大权全归入吕后之手。
吕后掌权15年间,任用萧何、曹参、陈平为丞相,废除秦朝苛法,鼓励发展生产。但吕后生性妒忌而残忍,她摧残刘邦宠爱的戚夫人为人彘,连续杀死三位赵王,废杀少帝,给西汉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联合刘氏宗室,诛灭吕后族人,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文帝。此后,西汉社会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二月,刘邦于荥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因都城地处中原西部,史称西汉,后来刘秀建立的汉朝定都洛阳,因都城地处中原东部,则被称为东汉。以立朝时间先后顺序,西汉也称前汉,东汉也称后汉。
中原大局初安,深知匈奴人威势的刘邦便立刻派名将韩信前往防御匈奴的最前沿之地筑城,取名马邑(今山西朔州)。
韩信立足未稳,匈奴军队便蜂拥而来。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匈奴大规模进攻马邑,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匈奴得到了韩王信,于是率兵向南越过了句注山(今雁门山,山西代县西北),兵锋直指晋阳城(今山西太原)。
这里已经是中原腹地,若晋地一失,则匈奴人很可能迅速跨过黄河直接威胁长安和关中。已经年迈体弱的刘邦,不得不御驾亲征。
公元前200年,刘邦亲自领兵迎击匈奴。此时,正遇上冬天严寒下雪的天气,双方战士冻掉手指的有十之二三。
冒顿假装失败逃跑,引诱汉军向北追击,实际上他把精锐军队隐藏起来,展示给汉军的只是一些老弱残兵。
刘邦大喜,以为匈奴力怯,于是汉军三十二万人倾巢出动,向北追击匈奴,意欲一举全歼对手。
汉军大部为步兵,心急的刘邦带领骑兵快马加鞭先行到达平城(今山西大同),而主力部队的步兵尚未到达。
冒顿杀了个回马枪,指挥匈奴四十万精锐骑兵,在白登山(今名马铺山,在大同市区东五公里)把刘邦及其部队围了个水泄不通。
匈奴骑兵训练有素,在西方的一律骑白马,在东方的全是青马,在北方的全是黑马,在南方的全是赤色马,且军容整齐、号令严格,刘邦等人危在旦夕。
被围七天后,汉军内外被生生隔断不能联系,刘邦等人的粮食也快吃光了,而匈奴人的攻势一点未减。就在这危机时刻,重臣陈平(今河南原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离间计”“反间计”均出自其手)得知冒顿刚刚得到一位阏氏,非常钟爱,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但这位阏氏极其贪图财宝。
于是,陈平受刘邦委派,携带大量珍奇异宝前往匈奴大帐做通了阏氏的工作,然后阏氏使尽各种手段,终于让冒顿答应放刘邦一马。于是,匈奴军队网开一面,让刘邦顺利逃出了包围圈。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此役后,刘邦和汉廷都深刻认识到匈奴人的强大,只好委曲求全与之进行议和,不仅连年向冒顿进献美女,还时常把中原的金银财宝送给匈奴人,以非常屈辱的姿态来与匈奴相处,唯一的目的就是祈盼对方不要过分威胁汉朝和中原的安全。
白登之围后不久,汉匈签署了和平盟约,匈奴上层包括冒顿单于在内的统治阶级基本上还是愿意遵照盟约维持和平局面,反倒是一些汉朝的降将,为了在新主子那里表功买好,不断滋事生非:如韩王信投降并当上匈奴的将军后,同降将赵利和王黄等屡次违背汉与匈奴所订的盟约,侵扰掠夺代郡和云中郡;后来,汉朝将军陈豨谋反,又与韩王信合谋进攻代地;燕王卢绾(wǎn)造反,率领他的党徒数千人投降了匈奴,不断进袭上谷(今河北怀来)以东地区等。
这个时期,匈奴人达到了势力顶峰,对汉朝颐指气使、骄横无比。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尸骨未寒,冒顿单于就致信刘邦的妻子、皇后吕雉(公元前241—前180年,今山东单县人,俗称“吕后”),轻慢地表示:现在你我都是单身,不如一起快活快活。
这封带有极大侮辱性的信函,激起了汉朝大臣们的一致愤懑,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要与匈奴人一决雌雄。
但吕后冷静考虑了汉军的实力尚远不具备与匈奴进行决战的条件,且刘邦生前也反复嘱托在与匈奴交涉中务必委曲求全,待时机成熟时再图进取。
文景之治
汉文帝即位以后,多次发布劝农的诏令,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两次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免除田租之半,后来全部免征田租达12年之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把算赋(人税)由每人每年120钱改为40钱,丁男每年服役一次政为三年服役一次。在生活上,他厉行节俭,压缩工程项目开支,减省宫廷费用。此外,减省刑罚,废除妻孥连坐、诽谤妖言之法,废除残害人体的肉刑。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和睦相处的政策,不轻易用兵。景帝即位后,继续沿袭文帝的政策,把田租三十取一作为固定的制度,又减轻笞刑。
他们在位的40年间,田租轻微,徭役减少,刑罚宽减,农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其为“文景之治”。
萧规曹随
汉朝刚刚建立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如此,因此曹参审时度势,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遂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吕后以自己的名义给冒顿单于回了一封态度谦卑、措辞甚恭的信,大意是伟大的单于居然还惦记着自己,非常受宠若惊,但自己已是老妪(yù),头发牙齿也脱落了,况且汉朝没做错什么事,恳请单于宽恕。
收到此信后,冒顿认为吕后是一位非凡的人物,没有再做什么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