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位漆园小吏的思想
世人皆知“庄周梦蝶”的故事,其哲学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可谓非常深远。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汉族,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
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则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老庄”一般指代道家思想或道家学说。
道家学说的经典著作,用浅显易懂的话语,揭示和阐述了非常深刻的哲学理论,很多名言至今都被广为传颂,如“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等。
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漆园吏。”有人说: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其同宗的楚威王之聘,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
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庄周,居然才是一个看管漆园的小小官吏,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恐怕大家更不会关注庄子为何曾经担任过“漆园吏”这件事本身吧!
关于庄子是哪里人,我国学者大都坚信系今安徽亳州蒙城县人,但是“河南商丘说”“山东菏泽说”等不同说法也甚嚣尘上。
这个也难怪,在两千多年前,山东、安徽、江苏、河南交界的那一带,包括周口、商丘、菏泽、濮阳、亳州、徐州、宿州、宿迁等,早已是文化非常繁盛、经济非常发达、战乱非常频仍之地,但是那时候并没有今天这样清晰的省、市行政建制。
所以,庄周究竟是今天的河南人,山东人,还是安徽人?这已经不很重要了,显然他是战国时期的华夏人,是华夏人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庄周的姓氏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楚国王室芈氏之后,一说是宋国即殷商人之后。
其实这两种说法也都有道理。为什么呢?庄周所处的地区,那时候地处宋国和楚国接壤之处,加之宋楚之间还曾发生过战争并引起了疆域的一定调整,因此是宋人或者是楚人都不足为奇。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漆园吏”是个什么官吧?
首先我们得明白“漆园”是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漆园是负责漆树种植、生漆生产和管理的机构,其实,漆园在当时是一个蛮重要的部门。
我们知道,在周代之前,人类文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从大约夏朝起,先民们开始了漆的使用,到春秋战国时,漆器已被广泛使用在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30岁时开始授徒教学,中年以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官职。鲁定公是个贪图享乐的国君,孔子的政治才能得不到发挥,于是他在55岁的时候,率领弟子们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接受他的政治主张的国君。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他们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然后原路返回。
周朝建立了影响几千年中国历史甚至东亚、东南亚文明史的“礼制”,而“礼制”须用礼器来彰显。春秋时期,漆器制品的礼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青铜器的地位。而到了汉代,我国的漆器工艺可谓发展到了顶峰。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除了包括日常用品,还被广泛用于兵器,诸如战车、枪械、弓箭等,凡是木质部分都要使用漆。
庄周生活的时代,中国的生漆(俗称“大漆”)不仅是老百姓们重要的生活物资,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漆树在当时各诸侯国里被广泛种植,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但庄子的职位按照以后的官阶看,估计就是一种“专业干部”,也许连七品也达不到,否则就不会出现史书上记载的庄周生活比较拮据的情形了。
庄周本人作为一名漆园小吏,不会有很高的薪水;作为早已没落的旧贵族家庭,也不会有很多的积蓄。因此,这位仅仅解决了温饱、最多处于小康生活阶段的基层小官员,能够生发出那样深邃的思想和理论,不得不让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认为:首先是那个时代,那个鼓励敢为人先创造创新的时代造就了包括庄子在内的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巨匠,那个激励人们不断开拓视野积极向上的时代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我们相信:庄子本人具备极高的天然禀赋,同时又善于和勤于学习,特别是长于深入的思考,有超常的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定义规律和传播规律的能力水平,因为以其一个小小的漆园吏,其理论在他生前就已经传播开来,其名声在其在世时就已经鹊起,便是充分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