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区块链概述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2008年由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学者在密码学邮件组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不过该文重点讨论比特币系统,区块链被描述为用于记录比特币交易的账务信息。比特币是数字货币的一种应用形态,采用去中心化的运作模式,每笔交易被记录在区块上,具有公开性、透明性。但是随着比特币区块链的扩容,交易费用开始升高、价格波动性强、容量限制、确认时间变长等缺点开始显露,区块链技术结合智能合约的应用空间打开,优点开始展现,区块链技术开始独立于比特币获得更大产业应用空间。作为比特币运行的底层支撑技术——区块链是一种极其巧妙的分布式共享账本技术,对金融乃至各行各业带来的潜在影响甚至不亚于复式记账法的发明。2014年前后,业界开始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将其用于数字货币外的应用领域。2015年,《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在封面介绍区块链为创造信任的机器,即区块链可以在没有中央权威机构的情况下,为交易双方建立起信任关系。
区块链的实质是由多方参与共同维护一个持续增长的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 Ledger),其核心在于通过分布式网络、时序不可篡改的密码学账本及分布式共识机制,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最终实现由信息互联向价值互联的进化,如图3-3所示。
图3-3 从中心化账本(左)到去中心化账本(右)
区块链技术作为创造信任的机器,主要有以下特点:
1.去中心化
区块链构建在分布式网络基础上,网络中没有中心化的物理结点和管理机构,网络功能的维护依赖于网络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结点完成,各个结点的地位是平等的,一个结点甚至几个结点的损坏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2.建立中介信任
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通过数学原理和公开透明的算法,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结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中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实现交易双方在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权威机构(如中央银行等)信用背书下通过达成共识建立信任关系。
3.公开透明
区块链作为共享账本,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所有参与者看到的是同一账本,能看到这个账本所发生和记录的每一笔交易,能查询、验证区块链上的数据记录。
4.时序且不可篡改
区块链采用带有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存储数据,具有极强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拷贝,一旦信息经过验证添加到区块链上,就会永久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