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全局应该做的事
如果把团队比作一部机器,那么队员就是零部件,有大有小。领导不仅要将他们放置在合适的部位,让其发挥效应,使整部机器正常高效运转外,还需有掌握全局的能力,对整部机器的使用、维修、保养、调配等都有一套明细清楚的方法。这是团队领导应该做的事情。
要分清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限制”
在领导团队的实际过程中,会面对任何类型的情况。不过,作为全局的领导者在面对问题时,要分清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限制”。“问题”是指可以找到方法弥补或挽救的事,重点在于可以挽回或补救。“限制”则被定义为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如地震、洪水、国家宏观政策、经济危机等。当然有些情况既是“问题”又是“限制”,如一家公司因为甲银行不为其继续贷款,导致公司关闭。其中限制是甲银行不为其贷款,已无法挽回。“问题”是公司关闭,但可通过其他融资或贷款渠道进行贷款,让公司“复活”,可以人为补救和挽回。
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就需要领导者有智慧,能将复杂“问题”和“限制”分清楚。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把“问题”和“限制”划分清楚的情况。
◆ 把“问题”当作“限制”:这样只会让问题持续存在,且得不到解决。同时,还会将问题严重化,主要原因是错误认识,没有主动地找到解决方法。如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这时一些领导则认为这些问题是天生的,没法改变,自己无法引导等。
◆ 把“限制”当作“问题”:不愿意接受客观存在的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都是徒劳。例如,团队失去一个重要客户,而且客户已明确拒绝,并与其他公司正式签订合同,一些领导者主观地认为还有机会,尝试各种方法或使用各种关系,结果证明是徒劳的。
当面对“限制”时,作为团队的领导,应采取如下措施或姿态。
1.接受“限制”的客观事实,不做无用、徒劳的努力或尝试。
2.通常“限制”都会带来不可更改的结果,这时,领导应关注结果,并采取相应办法来处理。
3.将“限制”转换为新的转机,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努力发现“限制”结果后的新希望,切换思维,不钻“牛角尖”,不走“死胡同”。
每天花点时间帮助从未主动找你求助的下属
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是团队的一部分,是团队的关键,而且不可或缺,没有人是“路人”或“旁观者”。不过在大量事件中发现,一些队员处在团队的“冷宫”中,有时甚至是“路人”,他们从不找领导寻求帮助,有时甚至会忽略其存在。
对于这类员工需要花一点时间在他们身上,特别是在帮助上。不过在帮助时要讲究一定技巧。
1.不要强制进行帮助(或干预),若是在某个时段或场合,当事队员不愿意接受或需要你帮助,此时就不要进行任何帮助,否则将会带来强烈的反感情绪。
2.在帮助前,可对当事员工的过去或现在值得肯定的地方进行认可和赞赏等。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其容易接受自己的帮助(不一定认可、肯定、赞赏之后就进行帮助,要视情况而定)。
3.一些队员会觉得自己面对的问题不可改变,即使在他人的帮助下同样如此。这时为其提供额外可用信息,让其觉得目前问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改变的。
4.对于一些影响或拖慢团队目标、任务的下属,这时可通过权威性来提供强行帮助。
婉拒你办不到的事,锻炼员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队员向自己提出需求帮助时,也可能会办不到,这时不能直接对需求帮助者说“你自己想办法”“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等话语进行拒绝,如果这样队员应该不会再次寻找你的帮助,因为在他们心里已经形成了“问领导也是白问”的心理。这时作为领导最应该做的事是进行婉转拒绝,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锻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领导面对哪些帮助可以进行婉拒,让员工自己解决呢?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
1.队员提出的帮助需求非常模糊或模拟两可或是一些笼统问题,如“最近总觉得工作上出了问题”“感觉工作气氛不对”等。当进一步深问,他们往往只能自己意会,而不能表述清楚。
婉拒方式:让其把模糊或笼统的问题具体化,引导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如“感觉工作气氛不对”,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问:“你在什么时候觉得气氛不对?”或“工作时怎样做才能让气氛对?”等。
2.队员提出一些自我否定,如“本来打算向其他前辈请教,但是又不敢,因为我太内向了”“如果当时提高投标金额,项目完全能拿下,可惜当时没有这个魄力”等。
婉拒方式:相信他们自己能把相应的事务处理好,给予他们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有时可加以引导。
3.队员提出一些推卸责任的需求帮助,这类需求往往伴随着他人的过失,导致自己的工作没有完成,或是只有他人做了,自己的工作才能完成,否则就无法完成。这是典型的推卸责任或有条件的需求。
婉拒方式:对于这类需求帮助,若是一些条件当事人完全无法完成,这时可通过自己的权限进行协调或命令等。若这些条件,纯粹是推卸责任,那么可反问“在没有他们的支持下,你可以完成哪些工作?”“你的工作中哪些不需要其他人员的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