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的双面人生
汉文帝早婚早育,十二三岁就当爸爸了。汉景帝刘启只比老爸汉文帝小十四岁,在他之前,有四个哥哥一个姐姐,扳着手指头算算看,汉文帝几岁做爸爸?哥哥们和刘启不是一个妈,是汉文帝原配夫人生的,而且前面这哥几个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只在人间匆匆露了一面早早就都夭折了,姐姐和他是一个妈,都是窦太后所生,叫刘嫖,就是著名的馆陶公主。
哥哥们夭亡之后刘启就变成了长子,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汉文帝四十六岁去世的时候,刘启已经是三十二岁的熟男了,因为有多年当太子的铺垫,骤然坐上皇位,他不像老爸当年上任时一脸的忐忑,而是沉着冷静地处理政务。
汉景帝的前任是文帝,后任是武帝,处于文帝武帝之间,他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承接下老爸留下的大好局面并继续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他不懈努力的十六年,就没有后人称道的“文景之治”了。他给儿子汉武帝留下了一个好摊子,正因为有了文景两代的铺垫,才成就了汉武帝。
不论从哪方面讲,汉景帝都属于承前启后的类型,甚至从性格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他既不同于老爸,也不同于儿子。他绝对不会像老爸那样低调,也不会像儿子那样张扬。汉文帝以仁厚著名,他向世人更多的是展示自己的善良,甚至刻意取悦天下,让人觉得他是好人,汉武帝以雄霸著称,他向世界大胆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他不在乎世人怎样评价自己,不怕人们说他有点儿坏。汉景帝介乎老子和儿子之间,具有双面人生,他有老爸的厚道和仁慈,也有儿子的暴戾和无情。
汉景帝这辈子活得很累,很想给人们留下善良的印象,但是,一国之君仅仅靠善良是难以治理好国家的,德威并重有时候很难把握好火候。
老爸一辈子打勤俭牌,轮到他当皇上了,这把牌还得接着打一阵子,所以他给老百姓留下的印象是仁慈恭俭。推行“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不仅仅换取了民心,也增强了国力,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里记录的汉景帝时代的繁荣富强景象应当是比较真实客观的,因为他出生在景帝时代,亲眼见证过那个时代的辉煌,他说国家粮库的粮食多得吃不完,堆积如山,最里面的都发霉了;老百姓手里的钱花不完,放得都生锈了。
一个万人景仰膜拜的好皇帝,让老百姓看到的是他伟大光荣正确的一面,他还有另一面,那是老百姓不知道的,他其实很残暴,而且从小就性格暴躁,十几岁的时候就因为暴脾气出过命案。
我们把案件的经过做一下情景再现:吴国国王刘濞是刘邦二哥刘仲的儿子,也就是说和汉文帝刘恒是亲叔伯哥们儿,为了讨好这个皇帝堂弟,他经常带着儿子到后宫陪太子刘启玩耍。某一日,刘濞的儿子陪着刘启下棋,下着下着那个小哥们儿就入境了,忘记了对方是一朝太子,他平常在吴国养成了赖棋的习惯,这次故伎重演。刘启哪儿受过这个啊,抡起棋盘就照着他头上打,这一打把那哥们儿打明白了,但是明白了也晚了,没想到他这么不经打,刘启打中了他的要害,居然把他给打死了。用棋盘就能把人打死,一是说明人家汉代的棋盘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不但能下棋,还能当作案工具;二是说明刘启从小就够狠的,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啊,下手这么狠?
如果换作别人,平白无故杀了人,即使定性为过失犯罪也活罪难逃。因为杀人的是皇太子刘启,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不过却为若干年后的“七国之乱”种下了隐患。刘濞好好的一个儿子就这样平白无故被打死了,而且死了连点说法都没有,他忍气吞声,肚子里一直憋着这口恶气,一直憋到汉景帝执政的时候,刘濞终于找到了一次出气的机会。他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几个小诸侯国公开叛乱。当然这次的“七国之乱”以失败告终,刘濞的窝囊气不但没出来,还把老命搭了进去。
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是大将军周亚夫,这是从汉文帝时期就鞍前马后为国家效劳的老将,因为不懂得看领导脸色办事,把汉景帝得罪透了,一旦领导把你看成了眼中钉,离倒霉的日子就不远了。
周亚夫工作上没有什么漏洞可挑,汉景帝就从枝枝蔓蔓上找茬。正赶上周亚夫的儿子觉得老爸年事已高,想提前给他准备百年后的事,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老爸去世的时候发丧用。这事儿被汉景帝知道了,就开始在周亚夫买卖甲盾这个问题上做文章,说他想谋反。周亚夫说自己冤枉,这些甲盾是丧葬品,不是用来谋反的。汉景帝给出的解释非常搞笑:你就是在地上不谋反,如果到地下谋反呢?这个“地下谋反”的罪名让周亚夫感到无比屈辱,他想不开,开始绝食抗议,毕竟岁数大了经不住折腾,绝食了五天就死了,当然五百甲盾也没用上。
遭到同样下场的还有智囊人物晁错。晁错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他提出的政策方案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七国之乱”的时候,刘濞就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为了乞求叛乱分子退兵,汉景帝关键时候拿晁错做了替罪羊,他让人腰斩晁错的举动并没有引起众怒,反而显得大快人心,因为在长安东市刑场看热闹的老百姓是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晁错不死,就不能赢得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人心。
关键是临死了,晁错自己还一无所知,汉景帝骗他说,你坐车去巡察一下东市吧。晁错一贯对领导极为信任,于是穿上一尘不染的朝服,就兴高采烈地坐车到东市视察工作了,远远一看那里已经有许多人了,还在想,今天这欢迎仪式够隆重的,来了这么多人。没想到到了东市自己就被腰斩了。
从这一点来看,汉景帝不仅冷血,还奸诈虚伪,人家晁错死期临头了,你还最后玩了人家一回,这招儿太不厚道了。晁错是被冤死的,死后好歹汉景帝还检讨一下自己:杀错了晁错!但是对老爸的宠臣邓通,即使后来把他活活饿死了,汉景帝还咬牙切齿地觉得他死有余辜。
邓通和汉文帝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这个人的运气从汉文帝的一个梦开始,因为和汉文帝梦中人的着装打扮极为一致,从此一步登天。邓通有些地方像清代的和珅,他没有和珅的政治才能,但在敛钱方面却异曲同工。像汉文帝这样一个自己在花钱上都下死手狠狠抠门儿的人,对待邓通却是网开一面,大把大把给他送钱,这关系能是一般关系吗?邓通没有别的本事,只能充分利用汉文帝喜欢男色的特点,想方设法做好男宠,关键时候舍得付出,比如汉文帝身上长了脓疮,用嘴吸吸脓水什么的恶心活儿,义不容辞去做,以求得经济利益最大化。最后连国家铸造钱币的权力都拿到了自己手里。
汉朝中央银行行长邓通以为自己这辈子有花不完的钱,绝对不会饿死,即使汉文帝死了,靠山倒了,造币的权力没有了,手里的钱也够花几辈子的。没想到景帝一上任立即就对邓通开刀了,先是免了造币权,再是抄了他的家,一分钱都不给他留,并指示任何人不得接济他,邓通被活活饿死了。
像邓通这种人死了就死了,也没有人可怜他,人们只是不明白汉景帝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啊,他不过是景帝老爸的一个男宠,莫非景帝对老爸和邓通的同性恋行为有看法,对男同有歧视倾向?不对啊,汉朝皇帝们流行玩同性恋啊,他汉景帝自己不是也有一个很宠爱的男宠周仁吗?后来细究起来人们才明白,邓通被饿死纯属拍马屁没拍好,自找的。当年他为汉文帝用嘴吸脓的时候,皇帝问他:天下谁最爱我,他推荐说太子最爱你。他没想到皇帝立即用吸吮自己身上的脓疮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太子刘启吸脓疮的时候面部表情很难看,没有邓通那样面带微笑的服务态度。因为这件事,刘启一直耿耿于怀,也就是说他喜欢记仇,当上皇帝之后当然不会轻饶了邓通,当然要让他变成一无所有的穷人,变成连饭都吃不上的穷叫花子。事实上邓通连当叫花子的资格都没有,汉景帝下令了,谁都不能救济他,谁还敢给他饭吃?
汉景帝讲究一视同仁,不但对外人狠,对自己的亲儿子也是一样不客气。他的大儿子刘荣因为老妈失宠受连累,从太子降为临江王,后来扩建王宫被人告发侵占汉文帝祭庙的庙地,汉景帝对这个失宠的儿子根本就懒得过问,授权有名的酷吏郅都审查办理。汉景帝不是不了解郅都这个人,但凡交由郅都办的案子,当事人没几个能活着等到结案的。刘荣也不例外,绝望中被逼自杀了。逼死亲儿子之后,汉景帝丝毫没有自责和悲痛,也许儿子太多了,死一两个不在乎?
和老爸比较,寡情薄义的汉景帝更像政治家,到他去世的时候,丧葬仪式比老爸风光多了,汉文帝不过弄了些破坛子烂罐子陪葬,汉景帝却为自己搞了一万多人的殉葬队伍。一人下葬,一万多人同时被斩首,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应当是世界丧葬史上空前绝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