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4 产业内贸易理论

3.4.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从产品结构上,可以把国际贸易分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和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产业间贸易是指各国以不同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例如,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换。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例如,日本与德国之间相互输出汽车;美国出口汽车的零部件到日本,又从日本进口汽车的零部件。

由于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具体的产业部门内部,这使它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类型多样化,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新技术产品,也有标准化产品。

(4)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二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

(5)产业内贸易一般发生在实现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产品差异及消费者偏好不同的产业。例如,美欧、美加与欧盟内部汽车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间在金融服务业内部的贸易。

(6)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7)较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较高,经济上愈是不发达的国家,其产业内贸易愈不发达。

3.4.2 产业内贸易的测定

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在其论著中提出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时,同类产品是按联合国的国际贸易分类标准(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的三位数划分的。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将产品分为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用数字编码来表示。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从某一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Ai=1-∣Xi-Mi∣/(Xi+Mi)  (3.1)

式中,Ai为一国i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Mi为该国i产品的进口额。Ai在0~1之间变动,当X≠0,M=0或X=0,M≠0时,Ai=0,这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当X=M时,Ai=1,这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所以,Ai愈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高;Ai愈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程度愈低。

在表3.1中,列举了美国部分制造业1993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值。

表3.1 1993年美国工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资料来源: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从表3.1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行业,产业内贸易占其全部对外贸易的比重是不同的。产品越是多样化,技术要求越高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化工业,如无机化工产品、能源设备、电器设备、有机化工产品、通信器材等产业部门,其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比较高,这说明在重化工业部门的贸易中,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制鞋行业,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反映了在这些行业的贸易中,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3.4.3 产业内贸易发生的解释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需求偏好相似等。各个国家公司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产业内贸易的格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1.规模经济说

规模经济说(Economies of Scale)源于20世纪70年代,格雷和戴维斯等人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规模经济导致了各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从而使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另一个方面,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优胜劣汰,最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厂家垄断了某种产品的生产。而产品差异的存在,既让企业走向专业化、大型化,获得经济上的规模效益,又为各个企业提供了竞争市场,使消费者能够有多种选择。由此可见,规模经济为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基础。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和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ies of Scale)。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个别厂商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即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企业收益增加。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而给行业内企业带来的产量的增加和效益的提高。其原因是企业可以获得更方便的外部条件,如交通设施、信息、资金、人才等。比如美国的硅谷集中了全国大量的计算机生产厂商,使每个厂商都从中获得了非常大的便利,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但是,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企业的规模与行业的技术相关。

企业要取得规模经济利益,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而扩大生产规模又必须以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条件。由于规模经济能够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因此,规模经济和资源禀赋一样,也应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例如,假定甲、乙两国资源禀赋状况相同,从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比例一样,两国技术水平相同、消费偏好相似。按照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甲、乙两国是不可能发生国际贸易的。但是,如果甲、乙两国对某些产品的国内需求水平存在差别,在这种条件下,两国仍然可以发生贸易。

2.需求偏好相似说

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Income Trade 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1961年发表的《贸易与变化》(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一书中提出的,他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

林德认为H-O模型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能适用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一旦国内市场大到可以达到规模经济时,才会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首先出口的是那些需求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与本国越相似,贸易量就越大。

那么,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的因素是什么?林德认为主要是人均收入。一国的需求结构和人均收入是直接相关的。人均收入越相似的国家,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贸易交往也就越密切。

如果同时考察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的供需状况,就会发现,不同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存在着重叠。对不同的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其产品层次和消费层次的结构都大体相同。也就是说,两国厂商所提供的各种档次的同类产品,基本上都能够被对方各种层次的消费者所接受。正是这种重叠导致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层次与消费层次结构也存在部分重叠的现象,发展中国家能够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适合的产品,反过来也能够接受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这种部分的重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3.4.4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简评

(1)产业内贸易理论更符合实际。首先,它的假设前提更符合当代实际;其次,如果产业内贸易的利益能够长期存在,那么其他厂商就不能自由进入这一行业,这就说明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再次,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于规模经济,这种分析比较符合实际。

(2)产业内贸易理论考虑了需求因素。它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供给方面,由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厂商通常是处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此产生了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在需求方面,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多样性,而且各国之间的消费需求常常存在着互相重叠的现象。

(3)产业内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启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地位,仅仅依靠资源丰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规模经济入手提高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在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方面加强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但它依然是从静态角度进行分析,这也是它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