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尽管赫-俄理论是国际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从1933年之后的20年间里,被公认为是经济学中的一颗“明珠”。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随着经济学家们对要素禀赋理论所做的实证检验工作不断深入,赫-俄理论的一些不足也开始暴露出来。在众多的实证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适用性进行的检验,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他所发表的检验结果在国际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后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小专栏2.4

瓦西里·里昂惕夫

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1906—1999),出生于俄罗斯,1921—1925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读遍列宁格勒图书馆的经济学书籍,获文学硕士,后求学于柏林大学,1928年获哲学(经济学)博士。1931年前往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教,任教期间,先后兼任美国劳工部顾问等多种政府职务,1975年就任纽约大学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

里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1973年,列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1987年,里昂惕夫随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他很欣赏中国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回国后发表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的评论文章,高度地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这篇评论轰动了西方世界,对西方国家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2.3.1 里昂惕夫之谜

赫-俄理论的观点是一个国家将出口使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1953年发表的《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资本地位再审查》一文,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里昂惕夫使用了他首创的投入-产出方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进行了调查,以验证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同赫-俄理论的结论是否一致。他考察了两大类的产品,一类是出口产品,另一类是同进口竞争的产品,即进口竞争产品。由于美国进口商品的投入-产出数据无法获得,里昂惕夫只能采用进口竞争产品数据来代替进口品数据,尽管这种处理方式会带来一定误差,但不至于从根本上影响结论。他的调查结果见表2.1。

表2.1 1947年美国国内生产100万元美元进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

根据表2.1,1947年,美国生产100万美元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为14015美元/人,生产同量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为18184美元/人,两者之比为0.771,即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密集度。据此可以认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但根据常识判断,美国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相对稀缺,按照赫-俄理论,美国作为资本充裕国家,应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进口商品应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显然,验证结果与赫-俄理论相矛盾,这一结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震惊和激烈的辩论。里昂惕夫的这一发现被后人称为“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又称“里昂惕夫悖论”。

1956年,里昂惕夫在《要素比例和美国贸易结构:理论经验再分析》一文中,运用1951年的统计数据,对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这次调查肯定了第一次调查的结论,美国生产进口替代商品时每个劳动力所用的资本数量是生产出口商品的1.06倍,即美国出口的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里昂惕夫之谜”依然存在。对于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里昂惕夫认为自己没有认真评估美国的要素禀赋,而是假设美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对此,他从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的角度做出如下解释:由于各国的劳动素质各不相同,所以,在同样资本的配合下,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要比他们的外国同行高得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来源于良好的管理制度、教育和职业培训。因此,如果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那么,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该是现存劳动数量的数倍。他认为,在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外国(如意大利)工人的三倍,如果把美国的劳动数量乘以三,然后再和美国国内的资本数量做一比较,就会发现美国是一个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所以,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尽管按照这样的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不存在,但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赫-俄理论的缺陷,从而动摇了该理论的权威性。

其后,一些学者利用其他年份或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检验,都得出了类似的验证结果。“里昂惕夫之谜”提出后,经济学家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里昂惕夫的验证结果进行探讨,试图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

2.3.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引起了国际贸易理论界的极大兴趣,一些经济学家纷纷寻找解释其产生的原因,试图寻找“谜底”。

1.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以明哈斯(B.S. Minhas)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用要素密集度逆转理论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里,假设商品X与商品Y的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即对于任何一组要素价格,商品X永远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商品Y永远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但是,如果在某个要素价格下,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另外一个要素价格下,X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时就发生了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比如,美国作为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其在大米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化肥、农药和其他设备和技术,属于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生产方式而东南亚的泰国作为传统的优质大米生产国,从它们自身的要素禀赋状况出发,则基本上是采用密集使用其廉价劳动要素的方法从事大米的生产,属于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生产方式。这样,同一种商品(大米)究竟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就没有了一个绝对的标准或界限。

根据这种解释,美国的进口商品,对于国外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相同的产品如果在美国国内生产,就可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从美国的角度看,就会造成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的错觉;同样,美国的出口产品在国内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但在别国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所以,美国就成了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联系就发生了颠倒。

2.自然资源说

自然资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凡涅克(Jaroslav Vanek)和波斯特纳(Harry Postner)等人。他们认为,“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是由于里昂惕夫使用的仍是二要素模型(资本和劳动要素)。他忽略了自然资源这一非常重要的要素的影响,而一旦将自然资源要素纳入讨论的范畴,“谜底”也就毫无玄妙可言了。

就此,凡涅克指出了两点:①在美国,有些自然资源的确是稀缺的,或者美国为了对本国的自然资源加以“战略性保护”。如美国自身的石油储藏相当可观,但是出于保护本国战略资源的目的,美国更倾向于进口廉价石油,因而就显得稀缺。因此,美国每年都从国外大量进口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Natural Resources Intensive Goods)。②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要素投入同资本要素投入之间一般说来存在极强的相互跟进(或者相互补充)的关系(Com-plementary Relations),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资本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不可以相互替代。即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自然资源的商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一般也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要素。比如,石油的勘探、开采、提炼、运输以及各种石油制品的制造、储存、运输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资本要素投入。这样,石油和石油制品在属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同时又是资本密集度较高的商品。

凡涅克认为,如果从以上两点认识出发,对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存在就不难理解了。美国进口商品中资本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较高只是一种假象,从中并不能推出美国是一个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进而得出需要从国外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结论。该现象只是反映了美国大量进口的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而这些商品相对于出口商品又是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客观现实。

凡涅克举例说,美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和石油制品,美国在大量进口石油和石油制品的同时,这些商品中的资本要素也一并进口到了美国。但是,这种贸易流向只能归因于美国的石油资源的“相对稀缺”,而决不能归因于美国的资本要素供给不足。因此,从自然资源学说的角度看,美国进口的实际上是美国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要素,美国大量进口的是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在凡涅克看来,里昂惕夫恰恰是没有注意到这个因素,才导致了“谜”的出现。

1975年,波斯特纳根据凡涅克的自然资源说,重新验证了加拿大1970年的对外贸易结构和商品流向。波斯特纳发现,无论是从总体情况考察,还是考察同美国的双边贸易,自然资源要素在加拿大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自然资源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加拿大主要是出口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由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要素投入同资本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相互跟进的关系,导致加拿大出口商品中的资本密集程度相对提高,因而看起来,加拿大似乎是在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自然资源说也得到了里昂惕夫本人的支持。他曾做过计算,把自然资源产品从统计中剔除,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现象就消失了。

3.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克拉维斯(Irving Kravis)、基辛(Donald Keesing)、凯南(Peter Kenen)等人。他们受到里昂惕夫“有效劳动”这一概念的启发,认为“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是由于他所定义的资本仅仅是实物资本(Physical Capital),而忽视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有形的资本一旦形成后可重复地产生收益类似,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等投资后,一旦拥有了熟练技术和较高技能,也可以凭此不断获取较高收入。因此,可以把劳动技能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

美国的劳动力所享受到的教育水平和卫生医疗条件较高,即美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超过了其他国家,这意味着美国的劳动力比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如果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和实物资本相加,那么,美国的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就转变为了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符合赫-俄理论的基本原理。

波斯特纳(Harry Postner)采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统计资料,研究了两国双边贸易中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相对差异,为人力资本学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佐证,见表2.2。

表2.2 1970年加拿大对外贸易中的劳动要素

(资料来源:根据波斯特纳《加拿大国际贸易中的要素构成》有关资料编制)

表2.2说明了波斯特纳的研究结果,在整个加拿大的对外贸易中,进口商品中包含着相对较多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熟练劳动要素,而出口商品中包含着相对较多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简单劳动要素。这是因为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即美国是一个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考察加拿大和美国的双边贸易,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是在向加拿大出口熟练劳动相对密集的商品,从加拿大进口简单劳动相对密集的商品。但是,如果不参照受教育程度,没有把劳动要素细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单从进口/出口=1.12的比值来看,似乎加拿大是在从美国进口劳动要素相对密集的商品,也就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那样的假象。其实,美国作为一个人力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它是在向加拿大出口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商品,美国的对外贸易符合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因此,根据人力资本说,不存在“里昂惕夫之谜”。

4.需求逆转说

维拉范利斯维尔(Stefan Valavanis-Vail)针对里昂惕夫的发现,提出了各国的消费偏好可能发生逆转的推论,即需求逆转说。

由于赫-俄理论假设两国需求偏好一致,贸易模式完全决定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但是如果两国需求偏好的差异超过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就会出现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从而造成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贸易模式,即“里昂惕夫之谜”。需求逆转说认为“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是由于美国人对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强烈偏好而产生的。由于美国人强烈偏好资本密集型商品,以致超过了美国较其他国家更为充裕的资本供给,从而不得不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需求逆转说将人们的视野由供给(生产)领域引导到需求(消费)领域的确很有见地。然而,用需求方面的因素来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偏好的差异可能是有问题的。例如,巴西人喜欢饮用咖啡是因为巴西盛产咖啡的结果,法国人喜欢饮葡萄酒则是因为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的结果。因此,在决定各国居民的消费偏好方面,需求方面的差异比起供给方面的差异显然要逊色得多了。这似乎又在证明“供给决定需求”的命题,需求又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了。

总之,对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探索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研究,促进了战后新贸易理论的涌现。可见,“里昂惕夫之谜”已经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石。此外,对其的种种解释,也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赫-俄理论,而只是试图改变该学说的某些理论前提以适用于更加实际的情况,以便使要素禀赋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之上。

本章小结

标准贸易模型是用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构造的。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凹向原点的曲线。在封闭状态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了一国的均衡产量及价格。如果两国同一商品在封闭状态下的均衡相对价格存在差异,则这两个国家就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两国开放后,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不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直至两国同一商品的价格相同时,贸易就在这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两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较,不仅在于它承认比较优势是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找到了比较优势形成的一个重要源泉,即贸易双方要素禀赋的差异。根据赫-俄理论,一国应当生产并出口那些生产中较多使用其丰富要素的商品,而放弃生产并进口那些生产中要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则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际间自由流动直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作为要素国际流动的替代,可以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最终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同时,该理论也说明了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里昂惕夫对赫-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的结果与赫-俄理论预测的贸易模式相悖的状况。对“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经济学界出现了不同的解释,如要素密集度逆转说、自然资源说、人力资本说、需求逆转说等,这些学说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思考练习

1.试比较赫-俄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

2.“世界上有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可供出口,它们没有什么资源是丰裕的。”试分析这句话。

3.根据表2.3,试判断:

(1)哪个国家是资本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

(2)哪个国家是劳动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

(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

表2.3 A、B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

4.“中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2.5美元,如果允许中国无限制地向美国出口,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会降到该水平。你不可能只进口5美元一件的T恤衫,而不进口2.5美元的工资率。”试分析这段话。

5.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它的一些可能解释是什么?

案例讨论

苹果生产线向海外转移:“美国制造”一去不返

《纽约时报》网络版发表评论文章称,苹果等美国科技企业正在将工作机会转移至海外,引起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不满。然而,海外企业除劳动力成本低廉外,还具有工作时间灵活、工人技术水平高等优势,“美国制造”将一去不复返。以下为文章的节选。

2011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硅谷举行宴会,邀请了众多科技界大佬。每位客人都需要准备一个问题,供总统解答。然而,当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发言时,奥巴马总统却打断了他,反问道:要付出何种代价,才能在美国生产iPhone?就在不久前,苹果还在夸耀其产品“产自美国”。如今,乾坤逆转。苹果去年售出7000万部iPhone,3000万台iPad,以及5900万台其他产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美国之外的地方生产的。

奥巴马问道,为什么不能在“家”完成这些工作呢?

乔布斯的答复非常明确,他的原话是:“这些工作机会是回不来的。”

奥巴马的问题触及了苹果的一个核心理念。将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不仅仅是由于里的劳动力成本更低;苹果管理层认为,海外工厂规模庞大,工人更加灵活、勤勉,工作技能更加出色,这些优点远远超过了美国本土的工厂和工人,以至于苹果的大多数产品已经不再宜“产自美国”。

2011年,苹果的每名雇员创造了超过40万美元的利润,这一数字超过了高盛、埃克森美孚和谷歌。然而,让奥巴马总统以及经济学家和决策层感到不满的是,苹果——以及其他许多科技公司——对于“为美国创造工作机会”这件事的热情,远不如其他那些亦曾站在浪潮之巅的著名企业。

目前,苹果在美国拥有43000名雇员,在海外则有20000人;相比之下,20世纪50年代的通用汽车曾拥有超过40万名美国雇员,而20世纪80年代的通用电气也曾雇佣成千上万美国公民。苹果供应商体系规模庞大,有70万人负责设计、制造和组装iPad、iPhone及其他苹果产品;然而,他们几乎全都在其他国家工作。他们为亚洲、欧洲及其他地方的外国公司打工,在代工厂里工作——几乎所有电子产品设计厂商都需要依赖这些工厂进行生产。

苹果管理层则表示,此时向海外迁移,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一位前高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距离iPhone上市仅有数周时间,苹果却需要修改设计方案,而他们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中国的一家工厂身上。苹果重新设计了iPhone的显示屏,组装生产线不得不大幅调整。临近午夜,新的显示屏运到了工厂。一个工头立即从工厂宿舍里叫醒了8000名工人,并给每个人发放一袋饼干和一杯茶水。所有人在半小时内走上工位,开始安装这些玻璃显示屏,每个班次长达12小时。在96小时内,这家工厂每天生产超过10000部iPhone。“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惊叹。”这名前高管说,“美国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够与之媲美。”

前美国劳工部首席经济学家贝奇·史蒂文森(Betsey Stevenson)说:“企业曾经认为自己有义务扶助美国工人——即使从财务角度考虑,这并非最佳方案,他们仍会做出这样的抉择。然而,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利润和效率压倒了慷慨和慈善。”

企业和其他经济学家认为,史蒂文森的想法太过天真。公司高管们表示,尽管美国人是全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政府却已不在大量培训具备中等技能水平的人才,难以满足工厂的需要。企业还表示,为了繁荣发展,他们需要向能够带来足够利润的国家转移,以确保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创新。否则美国将面临失去更多就业岗位的风险,这早已被一些著名国内制造商所证明——如通用汽车和其他公司——由于对市场反应敏捷的新竞争对手的出现,这些制造商的规模明显缩减。

一位苹果高管称:“我们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iPhone,我们没有义务来解决美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唯一的义务就是尽可能地生产出最高质量的产品。”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

思考:试用本章知识对本案例做出理论解释。苹果公司的海外工厂会固定在某些国家(如中国)而不发生新的转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