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工程及地质概况
2.1 新街台格庙矿区斜井工程
2.1.1 工程概况
台格庙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行政隶属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矿区规划总面积771.0km2,规划总资源量14427.72Mt,整装配置由神华集团公司勘查开发。矿区可采煤层共15层,埋藏深度519~919m,地质结构简单,为近水平煤层,煤层赋存较稳定、煤质优良、开采技术条件较好,适合建设大型安全高效矿区。
矿区划分为六个井田,设计生产能力总计85.0Mt/a。矿区南部呈“田”字形划分为四个井,先期开发,设计生产能力均为15.0Mt/a。南部四个井田在中部集中布置缓坡主、副斜井,实现集中管控,共享基础设施。如图2-1所示。
图2-1 矿区地理位置图
根据矿区规划将1号矿井的主、副斜井分别作为试验工程的1号、2号示范井筒,并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示范工程。新街台格庙矿区一号井的主斜井,自上而下依次穿越第四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与延安组。斜井坡度-10.5%(6°下坡),长度为6553m,最大埋深685m,斜井开挖直径7.62 m,净直径6.6 m,管片厚350 mm,环宽1500m。斜井包含明槽段及盾构掘进段两部分,其中明槽段长150.309m,盾构掘进段长6402.691m。采用双模式盾构(具有闭式和开式两种掘进模式)掘进施工。
工程明槽主体结构断面和盾构施工段井筒断面如图2-2、图2-3所示。
图2-2 明槽主体结构断面图(单位:mm)
图2-3 盾构施工井筒断面图
2.1.2 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
根据勘探成果分析,示范工程穿越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1-2y)上段,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zh),第三系上新统(N2)和第四系(Q4)。现分述如下:
(1)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1-2y)
1)示范工程落底于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上部。岩性为灰白色高岭土质胶结的细砂岩、粉砂岩,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岩石基本物理指标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 岩石基本物理指标
2)岩石中SiO2含量
粗粒砂岩中SiO2含量为67.10%,中粒砂岩中SiO2含量为61.70%~67.80%,砂岩与泥岩互层SiO2含量为61.50%~64.60%,砂质泥岩SiO2含量为58.60%~60.60%。
3)岩石中所含矿物
岩石中所含矿物以石英为主,含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铁白云石、方沸石、赤铁矿、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粗砂岩中石英含量为46.5%,中粒砂岩中石英含量为36.8%~49.8%,砂岩与泥岩互层石英含量为,砂质泥岩石英含量为。
4)岩石耐磨性
岩石耐磨性是采用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相关性较好的专用钢针CAI针头的模式值Ab(单位为1/10mm)的大小进行描述,粗粒砂岩Ab值为1.60,中粒砂岩Ab值为1.81~2.03,砂岩与泥岩互层Ab值为1.31~1.37,砂质泥岩Ab值为1.63~1.78。
5)岩石强度
如表2-2所示。
表2-2 岩石强度指标
6)岩石完整性
岩石完整性以RQD值来表征,粗粒砂岩RQD值为61%~66%,中粒砂岩RQD值为51%,砂岩与泥岩互层RQD值为83%~86%,砂质泥岩RQD值为64%~69%。
(2)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
1)该地层岩性组合上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呈互层出现;下部为灰绿、青灰色中~粗砂岩,中夹粉砂岩、砂质泥岩。在矿区北部一带底部为砾岩或含砾粗粒砂岩。钻孔揭露该组地层厚度平均143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基本物理指标如表2-3所示。
表2-3 岩石基本物理指标
2)岩石中SiO2含量
粗粒砂岩中SiO2含量为68.40%,砂岩与泥岩互层SiO2含量为57.90%,砂质泥岩SiO2含量为60.90%。
3)岩石中所含矿物
岩石中所含矿物以石英为主,含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铁白云石、方沸石、赤铁矿、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粗砂岩中石英含量为35.3%,砂岩与泥岩互层石英含量为32.0%~49.5%,砂质泥岩石英含量为33.1%。
4)岩石耐磨性
岩石耐磨性是采用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相关性较好的专用钢针CAI针头的模式值Ab(单位为1/10mm)的大小进行描述,粗粒砂岩Ab值为2.06,砂岩与泥岩互层Ab值为1.40~1.60,砂质泥岩Ab值为2.01。
5)岩石强度
岩石强度包括天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抗剪断强度、弹性模量、软化系数、泊松比、普氏硬度,如表2-4所示。
表2-4 岩石强度指标
6)岩石完整性
岩石完整性以RQD值来表征,粗粒砂岩RQD值为55%~75%,砂岩与泥岩互层RQD值为71%~86%,砂质泥岩RQD值为65%~76%。
(3)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
1)岩性组合为降紫色或棕红色细~粗粒砂岩夹薄层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中含大量青灰色泥质包裹体。钻孔揭露该组地层厚度平均120m。与下伏直罗组地层为整合接触。
基本物理指标包括岩性、密度、含水率、孔隙率、颗粒密度、粘粒含量,如表2-5所示。
表2-5 岩石基本物理指标
2)岩石中SiO2含量
粗粒砂岩中SiO2含量58.40%~62.70%,砂岩与泥岩互层SiO2含量61.90%,砂质泥岩SiO2含量56.40%~60.20%。
3)岩石中所含矿物
岩石中所含矿物以石英为主,含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铁白云石、方沸石、赤铁矿、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粗砂岩中石英含量为29.2%~52.3%,砂岩与泥岩互层石英含量为37.2%,砂质泥岩石英含量为33.0%~36.0%。
4)岩石耐磨性
岩石耐磨性是采用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相关性较好的专用钢针CAI针头的模式值Ab(单位为1/10mm)的大小进行描述,粗粒砂岩Ab值为1.08~1.37,砂岩与泥岩互层Ab值为1.46,砂质泥岩Ab值为1.44~1.84。
5)岩石强度
岩石强度包括天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抗剪断强度、弹性模量、软化系数、泊松比、普氏硬度,如表2-6所示。
表2-6 岩石强度指标
6)岩石完整性
岩石完整性以RQD值来表征,粗粒砂岩RQD值为57%~83%,砂岩与泥岩互层RQD值为62%~88%,砂质泥岩RQD值为55%~71%。
(4)白垩系志丹群(K1zh)
1)岩性组合为一套浅紫、粉红色细砂岩与灰白色中~细砂岩互层,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及磨圆度较差,泥质胶结,具大型槽状、板状斜层理。底部局部为黄绿色粗砂岩及灰黄绿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互层,局部夹泥岩,具平行层理,泥质和钙质胶结。钻孔揭露地层厚度335~425m,平均376m。受后期侵蚀作用,地层厚度变化较大,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变厚。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石基本物理指标如表2-7所示。
表2-7 岩石基本物理指标
2)岩石中SiO2含量
砾岩中SiO2含量为69.9%,粗粒砂岩SiO2含量为65.8%~66.1%,中粒砂岩SiO2含量为58.6%~76.5%,细粒砂岩SiO2含量为62.4%~70.8%,砂质泥岩SiO2含量为56.9%~59.0%。
3)岩石中所含矿物
以石英为主,含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铁白云石、方沸石、赤铁矿、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如表2-8所示:
表2-8 岩石石英含量
4)岩石耐磨性
岩石耐磨性是采用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相关性较好的专用钢针CAI针头的模式值Ab(单位为1/10mm)的大小进行描述。砾岩Ab值为1.43,粗粒砂岩Ab值为1.45~1.64,中粒砂岩Ab值为0.79~1.94,细粒砂岩Ab值为1.23~1.96,砂质泥岩Ab值为0.75~1.08。
5)岩石强度
岩石强度包括天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抗剪断强度、弹性模量、软化系数、泊松比、普氏硬度,如表2-9所示。
表2-9 岩石强度测试成果
6)岩石完整性
岩石完整性以RQD值来表征,砾岩RQD值为28%~48%,粗粒砂岩RQD值为33%~55%,中粒砂岩RQD值为24%~75%,细粒砂岩RQD值为50%~84%,砂质泥岩RQD值为31%~37%。
(5)第三系上新统(N2)
零星出露于试验区外北部平缓山顶和沟掌。其岩性为紫红色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类似层状泥灰岩透镜体、灰质结核,底部为灰黄、灰白色砂砾岩、砾岩。不整合于K1zh地层之上。
(6)第四系(Q4)
按其成因,区内第四系可分为湖积物()、()、风积层()三类。
湖积物():分布于现代洼地和河谷两岸,主要在高黎沟发育。沉积物为黄色含细砾砂土层,灰黑色黏土、灰黑粉砂黏土,为湖相堆积。
湖积物():主要分布在湖泊及较大的干涸洼地中。主要沉积物为白黑色、灰黑色淤泥,含结晶碱、盐、芒硝、各种粒级的砂组成。其上与第四系风成砂连续沉积。
风积层()主要由砂和亚砂土组成。普查区地表广泛分布。沉积物为滚圆良好的黄褐、浅红色中细粒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少量暗色矿物。多形成沙丘、砂岗、砂垅。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根据地勘资料,场区内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如下:
1)抗压强度:吸水状态4.3~37.7MPa,平均23.9MPa;自然状态10.8~102.0MPa,平均42.4MPa。抗压强度不高,多在20~60MPa之间。
2)RQD值:14%~93%,平均60%。
3)内摩擦角32.8°~37.22°,凝聚力2.24~6.97。
4)岩石孔隙率8.86%~26.67%,含水率0.21%~5.49%,吸水率1.44%~9.07%。
5)普氏系数:1.1~5.3,平均2.8。
6)石英含量:54.6%~69.3%,平均62.21%。
7)耐磨值Ab:0.77~2.03,平均1.5。
8)颗粒含量:粒径0.075~0.005mm:40.6%~83.3%,平均62.7%;
粒径0.005~0.002mm:2.6%~8.9%,平均4.9%;
粒径0.002mm以下:1.4%~15.7%,平均4.6%。
9)抗拉强度1.04~3.66MPa,平均1.70MPa。
10)泥岩类软化系数0.27~0.84,平均0.60。
岩石的力学强度不高,岩体质量较差,稳固性也较差。岩石均以软弱岩石~半坚硬岩石为主,泥岩类遇水软化变形,甚至有崩解破坏现象。
2.水文地质
本工程北部发育有通格朗沟河,通格朗沟河北部发育有活刀兔河和楚鲁图河等次一级沟谷,北部地表水流由东南向西北,这些沟谷均属季节性流水沟谷,只在丰雨期形成短暂洪流。试验区的南部发育有高黎庙沟,地表水流由西、东北向高黎庙沟内聚集,这些沟谷也均属季节性流水沟谷,只在丰雨期形成短暂洪流,汇合于高黎庙沟后向东南注入沙漠。试验区地表无水系。
煤田区域内地表水体不发育,多旋回的碎屑岩沉积物中富含泥质及有机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程度低,碎屑岩类空隙发育差,地下水径流条件不良。地下水的补给源以大气降水为主,第四系松散潜水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基岩含水层在浅部可接受大气降水及潜水的补给,在深部接受侧向径流补给。
潜水的径流明显受地形控制,一般沿沟谷方向径流;承压水径流受煤田整体构造形态控制,一般沿岩层倾向即西南方向径流,进而排泄出煤田外。
煤田内主要发育中生界的陆相碎屑岩,次为新生界的半胶结岩类及松散岩类。根据地下水的不同含水特征,区域含水岩组可划分为三大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半胶结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各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如表2-10所示。
表2-10 区域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表
续上表
(1)主要含水层
1)第四系(Q)松散层潜水含水层包含全新统风积砂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和全新统湖积物泥砂层孔隙潜水含水层()。
①全新统风积砂层孔隙潜水含水层()
潜水含水岩组,为现代砂丘地形,在丘间洼地中含有丘间洼地潜水,不具大型供水价值。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砂、粉细砂,结构松散,沉积厚度1~10m不等,遍布全区。据1978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显示,地下水位埋深0.50~3.00m,单位涌水量q=0.25~1.00L/(s·m)。该含水层的富水性中等,透水性能良好,地下水水质良好。
②全新统湖积物泥砂层孔隙潜水含水层()
潜水含水岩组,湖积物主要分布在湖盆及较大的积水凹地中,在丘间洼地中含有丘间洼地潜水,不具大型供水价值。岩性为灰白色、灰黑色淤泥及不同粒级的砂组成,沉积厚度0~10m不等。据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台格庙矿区煤炭详查报告》,该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1.50~4.00m,水位标高1269.13~1318.45m,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水,矿化度350mg/L,透水性能良好,地下水水质良好。
2)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zh)孔隙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岩性以紫红色细—粗粒岩、粉砂岩为主,中夹薄层砂质泥岩、粉砂岩,具大型交错层理。含水岩组岩性以中—粗—细粒砂岩为主,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孔隙率2.62%~30.56%,全区赋存。白垩系顶部岩性为中、细砂岩、砂质泥岩,该含水层与上部第四系含水层间的隔水层发育较差,所以与上部含水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根据勘查,该含水层水位标高1297.43~1312.22m,含水层厚161.61~217.42m,均厚178.96m,单位涌水量q=0.0424~0.1319L/(s·m),渗透系数K=0.05574~0.08637m/d,矿化度484~532mg/L,pH值为8.12~8.6,水化学类型为型水。
3)侏罗系直罗组(J2z)孔隙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下部岩性为青灰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杂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上部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含水岩组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含水层连续性较好。
对该层与安定组(J2a)进行了混合抽水试验,试验最大降深为14.57m,涌水量0.513L/s,水位埋深25.73m,水位标高1282.57m,单位涌水量q=0.03521L/(s·m),渗透系数K=0.05616m/d。
勘查区内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水质资料显示,矿化度1199mg/L,pH值为8.58,水化学类型为型。
4)延安组顶部孔隙裂隙含水层。
该层主要由中粒砂岩、粗粒砂岩组成,含水层基本全区分布,连续性较好。
根据钻孔资料,该含水层的水位埋深27.05m,水位标高1276.107m,单位涌水量q=0.05089L/(s·m),渗透系数K=0.06767m/d,该含水层地下水矿化度1731mg/L,pH值为8.34,水化学类型为型。
(2)主要隔水层
1)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zh)隔水层。
该地层以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泥岩互层沉积为特点,砂质泥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其水平及垂向上的空间展布变化大,单层厚度变化范围为3.50~22.70m,为隔水、半隔水岩层,对该地层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具一定的控制作用。
2)安定组(J2a)隔水层。
区内地层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等泥质岩类为主,中、粗粒砂岩以透镜体形式存在于泥质岩类中,连续性相对较差,是白垩系志丹群含水层与煤系地层含水层之间分布较稳定的隔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