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敏感期:让孩子走好第一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敏感期的发展阶段

敏感期一般就是指孩子在6岁之前,会密集表现出对某种事物、现象或知识感兴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孩子在不同阶段,心理和关注点会不断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一个阶段结束,另一个阶段又随之而来,甚至会出现几个敏感期同时进行的情况。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能够正确把握孩子每一个阶段的特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和的喜好来营造合理而又不断调整变化的教育环境,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0~3岁被动式敏感期阶段

0~3岁是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各种基础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形成,包括手的运动、腿脚的运动、说话的能力等。孩子身体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形成,像视觉、味觉、嗅觉等就是如此。如果此时孩子对外界某方面的感知缺乏必要而适当的刺激,他的感知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此时,孩子的各种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神经联系也在不断发展中,如果最初的神经联系没有建立起来,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终生伤害。

在世界各地,一些医生发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等他们长大一些再做白内障摘除手术,依然不能复明。但是,如果成人患上白内障,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后来哈佛大学的几位教授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他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健康小猫和一只成年猫的眼皮各取一只缝上一段时间。当缝线被拆除后,小猫被缝眼皮的那只眼睛永久地失明了,而成年猫被缝眼皮的那只眼睛却安然无恙。据研究,造成这种差异性结果是因为,负责管理小猫那只眼睛的神经元从一开始就没有被激活,此后也再也激活不了;成年猫则不同,它的神经元一直处于活跃中。

0~3岁也是孩子精神发育的最初阶段。但是受孩子表达能力所限,成年人往往无法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会有一个秩序敏感期,此时如果父母“动了”他的某些东西,很可能会引起孩子剧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大哭大闹,直到秩序回归正常为止。然而,由于孩子不懂得如何向成人表达这种要求,父母也就很难理解孩子的行为,只是认为孩子执拗、任性。

孩子出生后的最初3年,也是孩子智力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因为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由于很少有幼儿园愿意接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庭就成了孩子智力成长最主要的场所,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要肩负起保护孩子身心健康、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重任。

这一阶段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智力方面都是最弱的。几乎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完全依赖于成人。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敏感期行为,大多也是无意识的结果。

3~6岁主动式敏感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心理类型和前一阶段基本相似,但显得更为活跃。因为孩子的主动意识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这阶段的孩子会进入情感敏感期、审美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社会规则敏感期、数学敏感期、思维敏感期等。这些无一不是孩子有意识活动的结果,尤其是阅读敏感期和思维敏感期更是如此。当孩子抱着书本津津有味地阅读,当孩子问一个又一个问题,父母能够真切地感觉到孩子自我意识的爆发。

记忆也是孩子意识爆发的一个标志。孩子基本上记不起来3岁之前的事情,而过了3岁,孩子有了意识,也有了记忆能力,进而有了人格的萌芽。

在3岁前,孩子更多是在本能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项基本能力;3岁后,孩子各项能力进一步发展并投入到实践之中。

3~6岁,在意识的引导下,孩子已经能够主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开始进入认知和创造的阶段。在前一段所积累的潜在能力也展现出来。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去选择自己喜爱的事物,有意识地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孩子受大脑支配的小手,开始去做充满人类特有的智慧活动,并积累成长的经验。

如果说在前一个阶段,孩子只是在本能的驱使下被动地感知周围的事物。那么到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发挥自己的意愿来表达或者做事,开始自主决定。这一点在语言上表现非常明显。

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会从2岁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正好跨越两个阶段。在3岁之前,孩子一般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还不能说是能力。在3岁之后,孩子进入第二个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大为提升,不仅能说词语,还能说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句子,并用这些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由此可见,这一阶段是孩子敏感期最为重要的时期,孩子诸多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走向成熟。同时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也达到了顶峰。此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行为能力,发挥他们天生的学习和探索潜能,为孩子准备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去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帮助孩子快速成长。

6~9岁稳固发展的后敏感期阶段

通常意义上来说,6~9岁的孩子已经过了敏感期,但是像文化敏感期还是能够延续到9岁左右,也就是后敏感期阶段。敏感期的划分只是相对而言,年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据研究,某些孩子的敏感期会来得晚些,甚至会延续到12岁。所以这里就对6~9岁的后敏感期阶段进行简要介绍,以后章节不再专门论述。

此阶段,孩子的各项能力已经基本完善,借助这些能力,孩子对世界的认识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孩子在精神上显得比较平稳,处于一个健康、积极而稳定的阶段,呈现出复杂而富有探索精神的面貌。此时的孩子,既显得天真、淳朴,又冷静、善思,不断去认识世界,充实自己。这一点在孩子的文化敏感期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相较前一个阶段,孩子的思维能力更进一步,不仅会学习,还会主动而深入地分析思考看到的内容。

同样是一本故事书,前一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满足于充满童趣的故事,这一阶段的孩子则学会去分析故事,经常会问“王后为什么要赶走白雪公主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孩子还有了初步的善恶判断和普遍的情感,这一点看孩子对故事的投入就知道了。此时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趣的情节,而是更喜欢那些鲜明的人物和人物背后所代表的力量和情感。当孩子在游戏中,把看到的故事表演出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做过)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关注点发生了很大转移。

这时的孩子,独立意识也开始觉醒。当孩子感受到成人过多的干预,感觉到自己的空间被管制时,就会通过语言、发脾气等方式进行抗议。孩子的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他们在进行自我保护。此时,也有人称孩子进入了执拗敏感期,但是此时的孩子大多较平稳快乐,执拗只是少数情况。尽管如此,父母也要对孩子有耐性,学习理解孩子的需要。

敏感期发展阶段是动态的,并不是绝对的。由于个体不同,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上也会有一些差异。如语言敏感期,有的孩子出现很早,大约1岁半左右就能够说话;有的孩子则比较晚,3岁左右才学会说话。此外,不同的敏感期本身的时间界定也是有弹性的,每段敏感期在不同个体上延续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即使孩子错过了某一敏感期,也是可以弥补的。这个弥补过程需要各种条件,更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营造爱与自由的环境。父母要为孩子重建失去的敏感期的环境,为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提供刺激性的“工作条件”,让他重回成长正轨。在父母爱的关怀下,孩子被压制的某一敏感期很可能会被重新释放出来。孩子在自由中也逐渐打开心智,再次发展未能得到及时开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