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敏感期:让孩子走好第一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抓住敏感期教育

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各项身体技能时,基于本能提出了“敏感期”一词,用来描述动物在成长初期,对与自身相关的技能(比如老鼠打洞)表现出的迅速反应。后来,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因而在1936年正式将“敏感期”一词引入到教育领域,提出了敏感期教育理论,开创了全新的教育领域。

自此之后,敏感期教育就受到教育专家和父母们的重视,“敏感期”一词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概念。正是在她的理论的影响下,敏感期教育成为儿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

蒙台梭利在自己的“儿童之家”学校,对孩子们进行细致耐心、理性系统地观察之后指出:儿童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有一种“敏感力”,这种力是一个人在其生命发展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并最终影响到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判断和直观的感受。

当“敏感力”产生后,孩子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无法遏止的动力。让孩子对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愿望,直到内在的需求满足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蒙台梭利就将这段时期称为“敏感期”。

正是在敏感期内,儿童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表现出特殊而高涨的热情,或者在生活中表现出某种执拗式的敏感反应。此时,孩子对周围环境中某个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且会出现大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来释放自己的感受。在敏感期内对孩子恰当施教,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的心智得到迅速发展!无论是为了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还是让孩子愉快地度过童年,都应该重视孩子的敏感期教育。

敏感期教育弥足珍贵

敏感期是孩子在生命本能驱动下的一个积极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时期。一旦敏感期过去,孩子在心智上的进步,就失去了这种原始而深厚的动力支持,只能依靠主观的努力和外界的指导才能实现。

敏感期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语言学习能力。在语言敏感期短短两三年间,孩子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而想在学校期间再去学习另一门语言,即使付出很多的心血,也很难达到敏感期时的效果。

如果父母深深了解孩子敏感期的特点和巨大潜能,就应该学会如何利用好这一时期,实现孩子的快速发展。敏感期很短暂,并且在某个特定的敏感期中,孩子对一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的兴趣只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这个时期就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另一个具有同等强烈兴趣感的时期,因此父母更应该珍惜。

敏感期教育是弥足珍贵的,然而当孩子表现出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时,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仍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以致最终失去了教育的良机。

敏感期的发育

孩子一生下来,就进入了敏感期。这时候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遵循着自然成长法则,在身体发育的时候也不断发展着心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如果错过某一敏感期,会造成孩子某方面技能发展缓慢甚至是缺乏。但是很少人意识到,如果敏感期遭受某种因素影响,甚至还会对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身体伤害。

在教育界流传着意大利小男孩托蒂的不幸遭遇。这个孩子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从生理学上讲完全正常,但却是失明的!许多医生和专家在检查后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只眼睛没有任何病理性损伤。

那么,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为何却失明了呢?原来在小托蒂出生时,他的这只眼睛被轻微感染,在做了极为安全的治疗后被绷带缠上了两个星期。这个孩子的另一只眼在出生后三个小时就睁开了,能够接受外界的视觉刺激,但那只被感染的眼睛,直到两个星期后才接受外界信息。

当绷带被拿掉的时候,小托蒂的这只眼已经完全失明了。在孩子对光最敏感的时期,小托蒂这只眼睛无法接受任何外界信息,为这只眼睛工作的神经组织也迅速衰退了。在对光产生反应的最初时期,负责这只眼睛工作的神经元未能和其他神经元建立起联系,也就是说,这只眼睛接收到的视觉刺激无法传达到大脑之中。这样,这只眼睛就再也不会工作了。

小托蒂的悲剧说明了在敏感期,很小的一个因素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在孩子最需要敏感地感知周围世界时,如果缺乏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脑部网络形成就会变得缓慢,甚至会因为受到阻碍而留下缺陷。

无论是为了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还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心智成熟,都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敏感期。当敏感期来临时,要明白孩子特殊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引导;要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活动培养,使他们的各项能力真正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