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四首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武帝刘彻扩充为大规模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汉乐府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还饱含着感情,饱含着人民的爱憎,即使是叙事诗,也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根据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划分为四类郊庙歌辞,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华丽典雅,没有什么思想内容,音乐主要采用秦国音乐和楚国音乐,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等。鼓吹曲辞,又叫短箫铙歌,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歌辞是后来补写的,内容庞杂。主要是汉族民间创作。相和歌辞,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汉乐府中的精华。杂曲歌辞,乐调多不知所起,因无可归类,就自成一类,其中有一部分优秀民歌。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1]得归[2]。道逢[3]乡里人:“家中有阿[4]谁?”“遥望[5]是君[6]家,松柏冢[7]累累[8]。”兔从狗窦[9]入,雉[10]从梁上飞,中庭[11]生[12]旅谷[13],井上生旅[14]葵。舂谷持作[15]饭,采葵持作羹[16]。羹饭一时[17]熟,不知贻[18]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19]我衣。
【注释】
[1]始:才。[2]归:回家。[3]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4]阿(ā):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5]遥看:远远的看。[6]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7]冢(zhǒnɡ):坟墓。[8]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9]狗窦(ɡǒu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10]雉(zhì):野鸡。[11]中庭:屋前的院子。[12]生:长。[13]旅:野的。[14]旅葵(kuí):即野葵。[15]舂(chōnɡ):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持:用。作:当作。[16]羹(ɡēnɡ):糊状的菜。[17]一时:一会儿就[18]贻(yí):送,赠送。[19]沾:渗入。
提示与练习
一、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二、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三、本诗的主题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四、依据《十五从军行》谈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东门行
出东门[1],不顾归[2]。来入门[3],怅欲悲[4]。盎中无斗米储[5],还视架上无悬衣[6]。拔剑东门去[7],舍中儿母牵衣啼[8]:“他家但愿富贵[9],贱妾与君共哺糜[10]。上用仓浪天故[11],下当用此黄口儿[12]。今非[13]!”“咄[14],行[15]!吾去为迟[16]!白发时下难久居[17]。”
【注释】
[1]东门行:乐府古辞,载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中。东门:主人公所居之处的东城门。[2]顾:念。不顾归,决然前往,不考虑归来不归来的问题。不归:一作“不愿归”。[3]来入门:去而复返,回转家门。[4]怅:惆怅失意。[5]盎(ànɡ):大腹小口的陶器。[6]还视:回头看。架:衣架。[7]“拔剑”句:主人公看到家中无衣无食,拔剑再去东门。[8]儿母:孩子的母亲,主人公的妻子。[9]他家:别人家。[10]哺糜(bǔmí):吃粥。[11]用:为了。仓浪天:即苍天、青天。仓浪,青色。[12]黄口儿:指幼儿。[13]今非:现在的这种冒险行为不对头。[14]咄(duō):拒绝妻子的劝告而发出的呵叱声。[15]行:走啦![16]吾去为迟:我已经去晚啦![17]下:脱落。这句说:我头上常脱落白发,这苦日子难以久挨下去。
提示与练习
一、《东门行》描写的是一个为极端穷困所迫的下层平民不得不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思想最激烈,斗争性最强的一篇作品。
二、本诗是杂言体,语言简洁质朴。采用对话形式,在夫妇的对话中,妻子的淳朴真挚、软弱安分,丈夫的刚烈勇猛、义无反顾,活脱脱地刻画出来。
三、本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四、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1],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2]。“属累君两三孤子[3],莫我儿饥且寒[4],有过慎莫笪笞[5],行当折摇[6],思复念之!”
乱曰[7]:抱时无衣,襦复无里[8]。闭门塞牖[9],舍孤儿到市[10]。道逢亲友[11],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12]。对交啼泣[13],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14]。入门见孤儿[15],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16]!弃置无复道[17]。”
【注释】
[1]传呼:呼唤。丈人:古时对年高男子的尊称,此指丈夫。前:上前。[2]一何:何其,多么。翩(piān)翩:接连不断的样子。[3]属(zhǔ):同“嘱”,嘱托。累:牵累、拖累。孤子:孤儿。[4]莫我儿:不要让我的孩子。[5]过:错、过错。笪笞(dáchī):两种打人用的竹器,这里作动词用,鞭打之意。[6]行当:即将,将要。折摇:犹“折夭”,夭折。[7]乱:古时乐曲的尾声,即乐章的最后一段。[8]襦:短袄。里:夹里,衬里。黄节说:“无衣,无长衣,而有短衣;短衣又无里也。”(《汉魏乐府风笺》)[9]牖(yǒu):窗户。[10]舍:丢开、抛开。一说,此“舍”字当从上读,“即徘徊空舍之‘舍’。‘牖舍’连文,看似重复,但正是汉魏古诗朴拙处”(游国恩《中国文学史》)。[11]亲交:亲属朋友。[12]从乞求:拉着(亲交)请求。从:牵、拉。饵:指食物。[13]交:即上“亲交”。[14]探:掏、摸。持授:交给。[15]入门:指回家。[16]行:即将。复:又要。尔:如此,这样。[17]弃置:丢开。这两句说,不用多久,孩子的命运亦将如其母一样,又何必再多说呢?一说,末句为乐工口气,古乐府民歌中亦常有此类例子。
提示与练习
一、本篇载入《乐府诗集》三十八卷,属《相和歌辞》。诗歌通过叙述妻子临终托孤以及妻死之后父子交困的惨状,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下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全诗共分二段。上段写临终托孤,声泪俱下;下段写父子不能相保的惨状。
二、本诗是杂言体,对话在全篇中占重要的地位。叙述语言简洁有力,刻画入木三分,如“泣坐不能起”“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等句,寓悲伤于叙事之中,非常动人。
三、将本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1],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2]!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声激激[3],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4],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注释】
[1]郭:外城。野死:战死荒野。[2]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豪:通“号”,号哭。
【注释】
[3]激激:清澈的样子。冥冥:深暗的样子。[4]枭骑:通“骁”,勇健的骑兵战士。驽(nú)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提示与练习
一、此诗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者而作,作者借助战士之口描写战争的残酷,反对并诅咒战争,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的牺牲品。
二、“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开头三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带进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几句的意思是:死难战士的尸体得不到埋葬,那腐烂的肉体,难道还能逃离被啄食的命运吗?你们何不先为他们恸哭一番呢?“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把无数的士兵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愤怒地质问: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交往?劳动生产怎么能够正常进行?没有收成,君王你将吃什么?将士们饥乏无力,如何去打仗?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意谓:怀念你们这些战死疆场的人!你们实在令人怀念。“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两句是说:早晨发起攻击之时,你们个个都还是那样生龙活虎,怎么到了夜晚,却见不到归来的身影呢?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三、结尾两句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