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旅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年 妈妈眼中的儿子

4岁时

2004年,我们从深圳出发自驾到四川羌藏走廊,这里是红原。这是我们全家的首次自驾远足,这一趟,是我们亲子十年游历的首发“启航”。这一年孩子刚四岁,但路上,高原、藏区、笑容和蔼的喇嘛搭在我们脖子上的哈达、藏民们朴实而带着高原红的脸,时至今日,记忆里仍是深切而鲜活。脚下的路并不好走,高原的风仍带着冷硬,前面的路很长很长……

5岁时

从儿子几个月大开始,迪士尼的儿童动漫片就一直伴随着他。这些动漫给了孩子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在他刚开始牙牙学语时也带给他丰富的语境。作为家长我也是很推荐的,这些故事结构完整、逻辑合理,对真善美有着鲜明的表达。在各种电子终端如此丰富的当今,杜绝或限制孩子对这些终端产品的接触是不现实的,我们家长能做的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为孩子提供一个合理成长的环境和引导。

2005年,这一年,香港迪士尼开业。刚好五岁的儿子很想知道“迪士尼长啥样”。于是我们与儿子在香港迪士尼共同游历了这个现实世界里的童话世界。我们其实更需要保有一颗童心,不为别的,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我们做父母的拥有一颗童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吧。

有了带着孩子四岁时顺利的远足经历,这一年我们带他去了浙江的千岛湖看那“一千个新安江上的岛屿”、三人自行车在阳朔如画的田间穿行;尤其是在秋收的龙脊梯田,儿子走在梯田的边缘突然“一失足跌落深涧”,那一瞬间吓得我几乎肝胆俱裂,待旁边的当地瑶族小妹笑着拨开让他失足的长草,发现原来儿子就站在下一级梯田里发愣……有好些朋友说,孩子这么小,现在带他出去,他都记不住的。其实,很多的地方在他今后的人生中肯定会无数次地走到,但每次带给他的感受和启发不一样就是有意义的。五岁这年,孩子在行游中跟我们说得最多的是:这个地方的人不一样。这就是他对人文、风俗最初的感受和体验。

4岁

5岁

6岁

整个幼儿园期间,老师说:每个假期结束她们会第一时间看他的小书包,因为那里面总会有一篇或几篇游记,这时老师会让儿子和班里的所有小朋友们分享他的快乐行。当然,这时的孩子还不会读写,每次都是他站在我们的电脑旁口述,这些他口述的游记,我们并不做大的改动,基本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和描述,哪怕其中没对景色的描述,而只是提到途中的一只小虫子或某一件他眼中的趣事,因为这才是他的行游。当他小学二年级开始有“作文”这项功课的时候,我们告诉他,这些就是作文。于是,孩子的作文一直都非常棒,这项功课对他而言几乎“信手拈来”。

6岁时

回忆起来,这一年里有两件事让我们记忆深刻。

首先,是在孩子幼小衔接的这个暑假里,我们找到了一个游戏认字的方式,就在这一个月里,他在开心的玩乐中认知了一千二百个汉字。这对儿子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收获,对汉字的大量认知让他轻松地跨越了阅读的障碍,入学第一天背回的语文书,他顺利把书后最长的一篇课文一口气读完。至今我还记得他双眼发光地跟我说:“妈妈,我好有成就感!”这一“成就感”极大地提升了他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也是从这一节点开始,儿子爱上了阅读,这给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孩子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开始了,他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严酷人生”。随着身边各种铺天盖地的辅导班广告、各种老师的告诫……我这做妈妈的开始想着是不是要对这个小男孩实行“琢磨而使之成大器”。于是,这年的某一天,六岁的小小的儿子对他的爸爸说:“难道你们大人就没有小时候吗?我就像在水里,刚露头要喘口气又被按了进去。”至今,感谢儿子强悍的表达!这让我们痛彻心扉地反思!他让我们没有在自以为是的育儿歧途上走得太远。如今想来,万幸!这一时期很短,没有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没有给我们过去的岁月留下抹不去地愦憾。

7岁

8岁

9岁

儿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他不会是我们人生的复制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对孩子的尊重、对成长过程的尊重是多么的重要!

7岁时

小学二年级。因为我们工作的关系需要长期待在北京,这几年里其实与孩子一直是两地相隔的,有近一半的时间孩子是由老人照看着,这也是中国特色吧。这一年我们终于下决心把儿子转学到了北京。但由于我们仍然十分忙碌并各自有大量的出差工作,因而选择了一所离家只有两三百米的私立学校,当我们都需要出差时,儿子可以随时做住校安排。第一个月,儿子哭着说:“住校跟我想得不一样。”三个月后,儿子说:“住校太好玩了。我们要照顾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就这样,一个不得已的安排,仅七岁的儿子独立性大增,并开始真正懂得照顾“弱小”,无意中弥补了独生子女的缺项。当然,也是在这一年底,由于孩子在北京冬季里季节性的过敏,又不得不在冬天的时候让他重回深圳上学。但这近一年的转学北京和住校生活,让深圳的老师评价他: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于是,大课上的领诵课文就都让他来了。也是由于住校的经历,给他以后的独立性预先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同样是这一年,在他写的一篇作文里,他表达了如果对小动物不负责,那它们“就会变成小天使”。从表达方式和爱心上都体现了孩子纯美的一面。

这一年里,儿子很认真地对我们说谢谢!因为他报名参加了“全国少儿英语大赛”,并且一路“过关斩将”,经过重重复赛进入了最终的全国决赛。但因决赛的时间安排是在寒假期间,与他的另一项计划时间上冲突了。儿子犹豫了,他很纠结地问我们:如果他选择放弃参赛会不会让我们很失望?我们很认真地告诉孩子:只要是他自己考虑清楚的决定,我们都会很开心地尊重他的选择。经过一周多思考和跟老师的商量,最终儿子放弃了最后的竞赛。对他而言,放弃的是一次参赛和获奖的机会,得到的是真正自主的选择权。自此,儿子真正认知了他应获得的“尊重”,和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

这一年的假期里,他完成了《鲁宾逊漂流记》的全本阅读,从这本书开始,他体味到了名著之美,并开始追读名著。这项阅读爱好和平时丰富的行游生活,让他“并不喜欢抱着电脑打游戏”。

8岁时

小学三年级,儿子重新回到了深圳原来的班级读书。这一年,他们班级与香港的学校联合,他们有了为期三周的香港游学经历。游学归来,儿子一副小“管理者”的模样。班主任老师跟我说:昊辰妈妈,其他孩子的家长在这期间发来的信息全是对孩子衣食住行方面的不放心和要求特殊关照一下的,只有你的信息是“他有住校经历,可以帮助老师,有事请让他协助”。——这期间他是整个男生宿舍的大宿舍长,按儿子的说法是,在“管理上”建立了“奖罚制度”……

在他八岁的这一年,我们一起去了山西的平遥古镇体验晋商文化的精神,登临泰山寻找杜甫“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到长岛去看黄渤海分界线的壮美,再泛舟扬州的瘦西湖领略“烟花三月”的风情。

这一年里,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孩子在长大。

9岁时

四年级,这是一个小学的节点,从这开始,这些孩子被称为“高年级”。也是从这一年,儿子从一个幼年小男孩的懵懂混沌进入了对周边世界有条理认知的状态。他开始对社会上各行业、各岗位有了探知的兴趣;并且认真地跟我们谈“企业的盈利模式”,甚至对我公司做的网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让我们惊讶不已!原来他小小幼儿时跟着我们去各自的公司、无意中带着他参加的会议、与朋友们的会晤等都这样一点一点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到了一定的时机竟是这样的一涌而出!

10岁

11岁

我们认真地回答着这些“幼稚”的问题,认真地与他讨论网站的改进,认真地和他一起分析各行业各朋友公司的运作模式……在与儿子的交流中,我们获益匪浅!在这些交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孩子还不需要了解的成年人世界”。

10岁时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这世界上并没有轻松的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要付出努力的,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深以为然。现在很多的广告和口号里经常传达着一种误导的信息,这些信息里总是有很多“别人家的好孩子——只需要聪明的基础和开心的玩乐就可以了”。

同样,随着学级的上升,孩子学业的压力不可避免,他的生活也不可能只充斥着行游和业余爱好。在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给他灌输“主营业务”的概念: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而每一阶段有着不同的主线,也就是“主营业务”,其他的都必须是在完成了主线的情况下进行。我们把这个道理带入了他的学生时代、我们目前的工作生活等里面。只是,他不是“别人家的好孩子”,他是所有普通而正常成长的孩子中的一个,“成长的烦恼”一样不会少。“主营业务”——学习成绩,也并不是一直名列前茅,也是在不断的起起落落中反复地调整、适应。

记得这年的春天,我们精心计划了一趟井冈山的自驾游,因为那里四月初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开将造就十里画廊的美景。于是,这趟赏花计划早早地定于清明节的假期。跟每次出行一样,我们开心地说笑着在路上飞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艳遇”、预定酒店的特色、有哪些需要光顾的美食……不知不觉我们已将驰离广东境界。不经意间,我随口问了一句:“儿子,按‘国际惯例’你的月考总结和订正做完了吗?”没想到,孩子犹豫了一下回答:“没做,反正已经考完了,不交也行。我们又要出去玩,以后不出去的话月考我再做吧。”——这本该是两天前就按老师要求完成的。显然,儿子的心早早就已经“飞”了,连基本的作业要求也没有完成。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车行到下一个高速路口我们即转上了返程之路。这三天的假期,我们是“宅”在家里度过的,儿子不仅补完了该做的作业,并且自觉地把开学以来的所有功课查缺补漏了一遍。这整个假期里,我们没有说教太多的东西,只是告诉他没有“主营业务”良好的业绩支撑,这一阶段的人生是“亏损”的;而每次出行前约定的事项是一份认真的“协议”。

这是唯一的一次“返程”之旅。这以后,儿子没有再出现过“透支”状况,而且非常遵守约定,因为我们这一次的返程,是切实履行了我们之间的“契约”。事隔多年之后,儿子仍然说:这件事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11岁时

刚进入六年级,儿子说他要参加班委竞选,并且目标明确,就盯着“语文课代表”这个岗位,还用了一个让我为他担心不已的词:“志在必得”;于是,他开始很认真地写竞选讲稿、主动去找老师讨论怎样才能让同学支持他的“改进措施”……我们心里略感惊讶,之前儿子在我们眼里对“全局、外界”几乎就是一个懵懂的状态,小男孩们也似乎总是更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怎么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政改意见”?这些思考和关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然,由于充分的准备,他顺利地如愿获选。此后,我们的餐桌话题又增加了一个“施政管理”……在家长会上,老师说语文课代表做得最好,这个学期几乎没有同学晚交作业、语文完成合格达标率是各科作业里最高的。看着窗外旁听的儿子脸上得意的笑,我想,这是对他的最高奖赏吧!也是从这一年,儿子开始有“社会责任感”了。

这一年,我们一起第四次登上泰山;在他钟爱的西南区“划”了两个圈,一个是川西高原稻城亚丁,并且按他的心意重走地震前到过的雅安、映秀;另一条是深入云南的西双版纳,沿边境绕行了一圈;去广西探寻了地理奇观“天坑”……随着他游历渐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本着“照顾女人”的原则,儿子逐渐替代了在行游中妈妈的位置,他开始参与所有的行程规划、路线安排、食宿打理等,甚至要关照旅途中的妈妈,他开始“操心”、开始负起责任。

当然,这是六年级。儿子要面对着他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大考”,对我们来说,按“国际惯例”,“主营业务”仍然是他这一阶段的主线,不管安排怎样的出游,全都得做好相应的规划。而每次出行的目的地,我们基本尊重儿子的选择,不管去哪里都是我们亲子相聚最亲密欢乐的宝贵时光。

12岁

13岁

14岁

12岁时

刚进初一,儿子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小惊喜,考入了初中年级专设的直升班,这是个初高中一体的学校,只要初中能一直保持在直升班,可以不管中考成绩而直接升入该校高中。这是件很令人开心的事,但我也迎来了儿子第一次非常认真的、哭着的“抱怨”。学习和竞争的压力很大,而直升班里集中的几乎都是全年级的成绩优等生了。第一次期中考,儿子在全年级四百人中一下子排名到了第一百四十三名,这个打击是“惨烈”的,儿子直接跌出了直升班的名次,只要下学期末还在名次外,初二年级他就得被调出去了。儿子回来说他们班级里的前二十名几乎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路全科参加课外辅导班,由于我一直认为学科型辅导班是各种浪费的集合,所以也一直坚持没给他报读过任何学科类的辅导班。儿子说:看!这下我跟别人的差距出来了!当时你们就应该强迫着我去上这些辅导班!——看着儿子哭红的眼睛,我们尊重了他的选择,他去报读了一个辅导班。当然,这占掉了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一期辅导班结束后,儿子选择了退出。对辅导班浅尝辄止的儿子在退出后的下半学期,成绩走到了年级第七。

至今,儿子仍然说:那些坚持上全科辅导班的同学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这是儿子对这些同学的一种尊敬,这些孩子牺牲掉了全部的业余时间、所有节假日,甚至是晚上也要去补课。

庆幸我们一直坚持的这个选择,包括让儿子自己去尝试。正是这些坚持,让孩子有真正的业余时间来完成他喜欢的各项“副业”。也正是让他自己尝试,他才真地明白了什么是“做好该做的事”、“发自内心的想做,和被推动的做是完全不一样的”。

进入初一,儿子仍然“执着”地只参与竞选并担任了语文课代表这个职务;半个学期后,再去竞选并加入了学校的广播站,并且到下学期时就任了广播站站长一职。由于我们的工作主要在异地,这些,都是回家后“听取汇报”的结果,“汇报”的过程是轻松和快乐的,但其中孩子自主的选择和付诸实施是付出了大量努力的,因此,我们经常给他“点赞”。

13岁时

这一年儿子进入初二了,我们也开始让他在“生活”上独立。通过渐进的锻炼和过程,每当我们再离开家在外工作时,老人不再陪伴和照顾他的生活。家里就他一个人,每天自己起床上学、做自给自足的简餐、打理好日常生活,直到两三周后我们回到家里。慢慢地,儿子开始称自己为“淡定哥”,他的生活里多了一份从容。

这一年,学校推荐他参与了深圳市南山区美德少年的评选并最终获选,领奖当日,我们专程赶回来到现场分享了他的荣誉和快乐。

也是在这年中,因种种原因,使得我们和儿子一同有了让他到美国求学的念头。由于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跟儿子商量后,在整个下半年里,孩子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参加了十余所美国高中在中国的面试、完成了两次托福考试、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开始参加相应的英语加强培训……这些,都分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给了他相当的信心。但现实毕竟会与想象有着巨大的差距。于是,我们决定利用2014年春节寒假让孩子到选中的几所中学实地考察感受。这半年时间里为出国留学做的大量准备工作,是在完全没有影响到他正常在校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的,孩子表现出的坚韧毅力也给我们对他今后独自远离的求学生涯带来了些许的放心。

这一年暑假,我们先一路北上,再西行,游历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几省,再经四川、云南、广西回到深圳。两个月,一万五千公里的自驾行程,给了我们另一番不同的见闻和成长。

14岁时

经过大量的准备,在2014年的8月,儿子刚过完十四岁的生日,就踏上了远赴美国的求学之路。在学校与儿子最后分别的时刻,看着“小小的”儿子站在宿舍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道别,我们的内心非常的“崩溃”!种种的担心与不舍在这一刻无法遏制地奔涌心头……

正式开课第一天,儿子充满“崩溃”地打来电话:一天九门课程的安排、课间五分钟的间隔时间、教学楼之间的奔跑、一份需要八个小时完成的作业、几乎跟不上的讲课语速……让他以为自己跟错了年级。手执电话,我们的担心全部转化成了忧虑,我甚至在想是不是该把他带回国,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第二天,电话里儿子跟我说:妈妈,我回不去了,我再试试看。

一个月后,儿子脱离了语言预科班完全进入了常规的课程学习,学期结束,学校的电邮发来了连续“优异”的考评成绩单。孩子靠着他的坚持咬牙挺过了最初的所有不适,逐渐融入了新的学习生活中。

而我们也就此把他放飞到了更开阔的世界里,前面所有的游历、所有的亲情投入,现在支撑着远隔重洋的我们,虽然儿子与我们远隔万里,但感觉心的距离很近。每周,只要有时间,电话里,儿子能滔滔不绝地把学习生活、趣闻轶事说上一个小时,我们都非常享受这些顺畅直接的交流,它让我们彼此感受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