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问候
日本列岛地处中国东部的海洋上,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缘故,中国对日本文化影响颇深。二战期间,日军侵略中国,无数中国国宝被日本人掠夺,藏于日本官方或者民间,这个数量恐怕以几百万计数。改革开放后,中日民间交往频繁,中日文博界之间也经常举办交流会。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日本收藏界的情况,许多中国考古界的老专家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来往于两国间进行文化互动,为推动国宝回归尽一份薄力。
中国青铜器权威专家马承源就是这样一位令国人尊敬的长者。他有着“中国青铜文物鉴定第一人”的美誉。他的专著《中国青铜器研究》、《中国青铜器》都开创了全新的中国青铜器分期体系,在世界青铜器研究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在行内,一件青铜器物的价值和真伪如果用“马承源来看过了……”这句话做开头或者结尾,那么,这件器物的身份就会呈现天壤之别。
研究青铜器让马承源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也让他在世界文博界享有盛誉。马承源,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他对上海文博界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众所周知,上海并非出土青铜器之地,但马承源却凭借着一双慧眼和收纳天下的气度,为上海博物馆收集了数以万计的珍贵青铜器文物。上海博物馆获得国内文物库藏“半壁江山”和青铜器藏品“世界第一”的美名,是和马承源分不开的。没有他,就没有今天傲视天下、拥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上博新馆和博物馆里人头攒动的壮观景象,此言并非夸张……
马承源先生
1992年,日本东京举办了一次学术交流会,年过六旬的马承源先生会后礼貌地谢绝了记者采访,悄悄乘车离开。他这次要拜访东京新田商事株式会社负责人,同时也是著名青铜器收藏家的新田栋一先生。这个新田栋一,出生在中国台湾,二战后移居日本,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能说一口地道的闽南话和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有些生活习惯还保留着闽南习俗。在台湾的时候,他就对中国古玩格外喜爱,尤其是对青铜器青睐有加,一有机会接触到好的中国青铜器,他必定会想方设法得到,即使花大价钱也在所不惜。在他看来,那不仅仅是个人的痴迷,更是自己研究中国文化的一种动力来源。
新田栋一的家是一栋独栋别墅,位于幽静的富人区。他的个人藏品整整占据了别墅的一层楼,其种类之全,档次之高绝不亚于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年近七旬的新田栋一早早就在家人的参扶下等候在路边,马承源乘坐的车一到,他立刻迎上去热情问候。马承源一笑,略略寒暄几句,就提出先看藏品。
新田前边引路,两个人走进了藏品陈列室。一进门,马承源内心就忍不住哀叹昔日国力的羸弱,只见众多的中国国宝赫然陈列在室内,让人心痛。两个人边看藏品边点评,互相交换着意见。突然,马承源的目光里闪过一尊披拂着阳光的青铜方罍,那种迷离的光芒恰好从从落地窗照射进来,直直地落在那尊方罍上,身披霞光的方罍似乎在问候马承源。
方罍身
“哎呦!这个有来头!”马承源心中深感震惊,他似乎突然间神游天外,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使得马承源径直走到方罍的展柜前。新田大为不解,连忙亦步亦趋跟着马承源。
这件方罍高半米有余,肩前后有兽首衔环,肩两侧及腹下一侧共有三只兽首耳,从肩至足共有八道钩形扉棱,所饰纹饰以兽面纹和夔龙纹为主,通体花纹都有细腻的雷纹衬地,十分精致。马承源仔细查看,只见器身内壁还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器身表面呈金褐色,在岛国煦暖的阳光照射下闪映出斑斓的光泽,透出一股悠远、神秘、哀叹的凝重气息,铜铸的身躯却又蕴含着一种不可撼动的威严与霸气,彷佛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在回味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