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爸爸在德国个体化医疗中心工作多年,从他和他同事那里我了解到,个体化医疗将是未来一大趋势。由于基因检测技术的逐步成熟,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在医院都会有一份基因档案,同一种病,一千个人或许就有一千种治疗方案。
作为一名国际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个性化教育也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个性化的启蒙教育。然而眼下,主流的教育模式还是以成人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能最大程度地节省教育成本,易于操作和推广。我不知道个性化的学校教育何时才能全面实现,即使在欧洲,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的婴幼儿来说,在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这前三年,实现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并非遥不可及。
在本书中,我们从家庭观察和环境设计两大方面入手,引导父母在日积月累的观察中了解孩子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和个性特质,为孩子量身定制适宜其发展的蒙氏家庭环境。说起蒙台梭利教育,如果当时听从蒙台梭利博士本人的建议,不以她的名字命名,我想这套教育法更应该被称作“个性化教育法”,而我们所分享的,就是“个性化家庭方案”。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密码,随着月龄的增加,差异性会越来越大。有的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明显较快,而语言发展则稍显滞后,有的则相反。他们或许在某一个阶段进步明显,又在下一个阶段发展缓慢,因此爸爸妈妈们不需要过分紧张、焦虑,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科学观察,加之环境辅助,帮助孩子跟随自己的节奏去发展。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什么也不要做,静待花开,因为错误的安排和过度的干预都是对成长的阻碍。
蒙妈日记
当女儿从7个月大开始匍匐爬行,一直到10个月还没能腹部离地爬行时,家里人都比较着急。我在一旁给她示范,她无动于衷。老人干脆直接用双手扶起她的腰,女儿很不情愿地抗拒。当她开始抗拒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没有跟随她的发展节奏,而是在为她落后于平均发展速度而焦虑。
在孩子小月龄阶段,为一点点落后而着急,这是一般父母常犯的错误,我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有先前的知识和心态准备,我能立马调整自己,接纳孩子的发展节奏,并且多带她到同龄孩子的集体环境中观察,很快,她便通过模仿开始腹部离地爬行了。
我们的女儿,小名叫蔓蔓,不仅因为她在葡萄藤蔓下出生,更因初为人父母的我们要修炼一门功课,那就是慢下来,跟随孩子的节奏,让孩子慢慢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和接纳眼前这个独一无二的小生命,放下自己的功利心。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气质
孩子拥有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更有千差万别的个性气质,而很多父母缺乏对多样个性的了解和接纳。
关于个性差异的研究非常多。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学家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和斯泰拉·切斯(Stella Chess)所做的那项著名的纽约纵向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NYLS)。这项研究通过追踪133名婴儿直到他们成人,发现大约2/3的孩子可以归为三类之中:难养型、易养型和慢热型。
在另一项研究中,安妮耶·罗滕伯格(Annye Rothenberg)、桑德拉·希契科克(Sandra L. Hitchcock)等人详细研究了婴幼儿在多个层面的不同表现差异,他们将其分成两个极端的类型,参见下表。在每项对比指标中,每个孩子的表现都是介于这两个极端类型之间的。将所有指标的描述整合起来,我们便会对孩子的个性客观地了解一二。
难养型宝宝
如果你家孩子在很多维度上的表现都接近于第一种的话,那他很有可能属于难养型宝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需求宝宝。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阿诺德·萨摩罗夫(Arnold J. Sameroff)发现,在30个月大时对幼儿进行智力测试,其中得分最低的,很可能是在4个月大时表现出难养型个性特征的宝宝。这很容易理解,很多高需求宝宝的父母在最关键的养育黄金期被他们的高需求折腾得没有耐心、备受挫折、疲惫不堪,也就不可能有精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互动刺激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如果持续下去,孩子很容易在未来出现行为适应上的问题。
教|育|观|察
我曾经密切跟踪观察过一位德国空姐妈妈的孩子,她的女儿比我家女儿大3个月。由于两个孩子一起长大,我对比了两个孩子一岁半以前的各种显著差异,发现这位德国小姐姐是比较典型的高需求宝宝,而且也深刻了解了高需求宝宝的父母有多么不容易。
由于小姐姐不抱着就会一直闹,空姐妈妈不得不大半天里不管是做饭还是做家务都得抱着她;由于小姐姐在哪里都会弄出很大动静,不停地探索新鲜事物,空姐妈妈不得不高频率地带她出去玩儿,带她去体育馆。在家时,空姐妈妈会利用小姐姐短暂的睡前时光进行一些安静的亲子活动。比如,小姐姐22个月左右时开始对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空姐妈妈就给她做了好多汉字卡,每晚和她做识字游戏。每次识字的时候,小姐姐都表现出少见的专注和坚持。在空姐妈妈的支持和引导下,小姐姐两岁时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了。空姐妈妈告诉我:“高需求宝宝就像一个填不满的杯子,你要一直不停地填啊填,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她满了。”
正是因为空姐妈妈一直以极度的耐心和智慧去接纳眼前的孩子,现在两岁多的小姐姐热情、活跃、自信、独立,同时心智比同龄孩子更成熟,同理心很强。有一次空姐妈妈发烧,难受地告诉女儿,她不想再母乳喂养了。一向深度依赖母乳、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会坚持不懈去争取的小姐姐竟然自此就再也不去掀起妈妈的衣服了。她就这么断奶了!
我们要通过日复一日的长期观察,深入了解宝宝的个性,仅仅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高需求宝宝,也能大大减少父母的焦虑、内疚和失控感。同时我们还要积极调整方向,摸索与孩子的个性相匹配的教养方式。高需求宝宝不仅需要父母给他最大程度的接纳和包容,还需要父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养能力,为高需求宝宝提供科学丰富的教养环境,满足他们对爱和新鲜体验的极高需求。
可以这样做
我给难养型宝宝父母的建议是:
1.多带孩子去户外,让他们多参与消耗体力的活动,帮助他们消耗旺盛的精力。
2.利用孩子短暂的安静时光,引导他们专注于做一件他们感兴趣的安静活动,让他们慢慢体会专注的美好。
3.让孩子的日常生活尽量规律、稳定,不要有太大的环境和人事变化。
4.任何行动前都要提前告知孩子,减轻孩子激烈的对抗反应。
如果父母能以如此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未来也自然会收获高回报,那就是拥有一个像那位德国小姐姐一样精力充沛、坚持不懈、内心敏感细腻、自信温暖的孩子。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真正的高需求宝宝是天生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提前学习和准备,再由不懂科学养育的老人或者月嫂、保姆代为养育,即便我们的宝宝不是天生的高需求宝宝,也很容易被人为“培养”成喂养和睡眠方面都极其困难的“后天高需求宝宝”。
慢热型宝宝
引发研究者兴趣的还有另一种宝宝,就是介于难养型和易养型之间的慢热型宝宝。
慢热型宝宝就是我们常说的害羞宝宝或者内向宝宝。这类孩子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惊吓,在集体环境中会感到焦虑不安,进入新环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放得开,等等。
内向并不是缺点,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有类似的表现而困惑、焦虑,甚至排斥或者强迫自己的孩子。如果总想改变孩子,试图把他塑造成你期待的样子,那他在未来很容易会出现性格偏差,比如极其内向、害羞、不合群,或出现严重的社交障碍等,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忧的。
教|育|观|察
我们的女儿个性接近慢热型,在两岁之前,每次带她去体育馆看到那么多活蹦乱跳的小孩,她都会黏在我身边不肯离开半步,我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引导她尝试每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周围的德国孩子很少有像她这么安静、被动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强迫她、埋怨她,只是慢慢地用她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她逐渐适应新环境和新挑战。
女儿进入德国蒙台梭利1~3岁班级时,不会说一句德语的她,竟然出乎我意料地迅速适应了环境。老师们一致反映她是一个安静的女孩,专注力极强。即使周围的孩子都“疯”了起来,她也能丝毫不受影响地完成眼前的工作,并将教具收拾好放回原位。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在集体中也逐渐能够放得开,并开始进行更多的合作游戏了。
内向的孩子拥有很多难得的优点,比如他们特别能坐得住、学习很专注、有创造力、细心谨慎、比较不会做错事。如果将内向特质的优势发挥出来,那他们往往能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律师、艺术家、教育家等。
其实内向个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适应困难,内向的气质与同伴接受度、领导能力和学习成绩呈正相关。而如今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家又极其注重那些看似容易导向成功的个性品质,父母和老师对内向个性特质的态度出现了转变,使内向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发展的阻碍。2而且遗传因素对这类个性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更是会决定孩子的个性气质是否将持续甚至加强。
因此,我们要为内向的孩子提供与其相匹配的家庭教养环境,多鼓励、引导他们勇敢地探索、发现,多给他们提供正面积极的社交经验,避免让他们在未来出现可能的适应困难。
可以这样做
我给慢热型宝宝父母的建议是:
1.给予孩子适量的新鲜刺激,帮助他们逐渐克服恐惧,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如果一味地保护下去,或是刺激过多,都会引起孩子在未来出现社交恐惧。3
2.每到一个陌生环境,都要给孩子足够的适应时间,等他们放松下来,逐步地引导他们参与,等他们沉浸其中后,再逐渐退出,但是不要走远,停留在近旁,让他们在回头的时候能看到你。
有的父母不接纳孩子身上的某些特质,往往是因为这些特质与配偶或是自己身上某些不被接纳的部分很像。孩子有让我们失望的个性表现,也有让我们惊喜的个性表现,作为普通的父母,存在喜好没什么对错,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真实地面对和接纳自己,真正做到自信自爱、扬长避短,我们就要学会从内心接纳并欣赏孩子的一切。
不论是高需求宝宝、内向的慢热型宝宝,还是我们未曾提及的具有其他不符合父母期望的某些个性气质的孩子,我们讨论这些的目的不是给孩子贴标签,限制他们未来个性改变的可能性。要知道,在同一类个性群体中,每个孩子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气质。比如内向宝宝不一定符合内向人群的所有表现,他们可能是善谈的,也可能是寡言的。
我们介绍多样的个性气质是为了帮助一些迷茫中的父母少走弯路,了解世界上有很多孩子也拥有和自己的孩子相类似的个性,任何个性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孩子属于何种个性完全不能预测他们未来的表现和成就。这样一来,父母可能会更有信心去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通过观察和设计,为他们准备好与其相匹配的个性化家庭教育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扬长避短,在崇尚个性化的未来世界走出独一无二的幸福之路。
家庭观察帮助我们独立自信地了解孩子
观察记录女儿发展变化的三年中,我还深入到多个家庭进行跟踪观察。我深深地意识到,当代父母如此好学,却又迷失在纷繁复杂、不成系统的育儿信息中,到头来竟没有精力关注育儿的当下,回归最简单的育儿哲学:观察。
很多朋友给我冠以“专家”的名号,时不时抛来一堆育儿问题让我解答。在很多父母眼里,似乎一两句话就能解决所有的教养难题。
人是何其复杂的生物,婴幼儿的复杂程度尤甚,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只能努力去解读。世上不存在完全一样的孩子,同一种教养方式应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即便是“阅儿无数”的教育专家,也比不上你日积月累的观察、陪伴所达到的对孩子的了解程度。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每个家庭都千差万别,不少专家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武断地得出结论,而家长们往往会盲目跟随。
于是每当有人向我抛来育儿难题时,即使我第一时间会生出很多主观的分析和判断,也要尽量咽回肚里,反问他:“你觉得为什么呢?你觉得怎么办好呢?”随着观察和思考的积累,我发现很多父母总能自己找到解决方法。这两句反问推动父母开始主动探索育儿之路,推动父母自己去观察、分析和改进,效果要比所谓的“专家建议”好得多。
教|育|观|察
有一次在社群里,同时有三位妈妈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家孩子打人怎么办?”
“打人”这个行为背后可能有一百种解释,但是只有在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成长细节、家庭背景以及打人的前因后果之后,才有可能找到最接近真相的原因,即使找不到原因,也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我翻阅了这三位妈妈近期在社群发布的各种分享和问题,尤其是她们的家庭观察手记,才猜想到:其中一个孩子可能是由于刚刚入托,在模仿班里其他孩子的行为,这种情况要淡化处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一个孩子是通过拍打来跟人打招呼,是语言能力跟不上社交发展程度造成的,这种情况则要给他示范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和人互动;最后一个孩子则是处在“自我认可期”,不高兴了就打人,这种情况就要明确划定界限,引导孩子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发泄情绪。
而这一切也只是我的猜想,真正能够帮助父母的,也只有他们自己了。
我们需要最基本的科学育儿理念,而这些内容并不需要父母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很多父母舍本逐末,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却依然一头雾水,纠结在这些旁枝末节之中,错过了太多宝贵的时光。孩子在0~3岁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教育的黄金期。当我们自学成为育儿专家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我们已有的知识也不再管用了,到那时又要面对更加多变、复杂的育儿问题,你会发现自己永远处于焦虑的追赶式学习当中。
蒙妈说
“在家实践蒙氏教育的父母并不需要深入钻研太多知识,最核心的是坚持不懈地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将那些已知的、看似简单的理念应用于当下,你必然会成为孩子最权威的育儿专家,拥有绝对的育儿自信。”
很多父母会问:那什么才是最基本的科学育儿理念呢?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吗?的确,有很多人质疑,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是一百年前创造的,是不是早已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了?我也一直带着这个疑问学习和工作,直到完成三年的全职育儿观察实践。
在法国学习、工作的几年中,让我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质疑和批判。我自觉始终在以这种客观的角度看待我所研究的蒙氏哲学,同时也在不断比较欧洲其他流派的教育理念。在三年日积月累的观察中,我清空了先前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仅仅就是专注、持续地观察眼前的孩子,慢慢地,我也发现了很多“童年的秘密”,而这些发现竟然与蒙台梭利博士一百年前的发现不谋而合。于是在我心中,这位老奶奶降下了“神坛”,原来她是做好了观察这门功课,再加上广博的生物医学背景,才创设出流传百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的蒙氏教育。由于这种教育法是完全基于对儿童的观察而设计的,因此它不仅不过时,而且尤其适应未来世界的个性化教育。
时至今日,神经生物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都有了很多突破性进展,验证了蒙台梭利博士通过观察提出的很多教育理念。然而即便如此,现代科学依然不能帮助我们解开儿童大脑的全部奥秘,神经生物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也不得不将观察作为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蒙台梭利博士通过长年班级观察创设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世界公认对儿童心理研究影响最大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也是通过观察自己的三个孩子,提出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究的开创者陈鹤琴对她的长子陈一鸣进行了808天的跟踪观察,以此为基础发表了中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也是坚持观察记录儿子的成长并将其发表;精神病学家勒内·施皮茨(Rene Spitz)通过观察、记录婴幼儿影片推动了弃婴收容所、儿童医院的种种变革……
作为普通的父母,即使没有广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的观察训练,仅是随机但持续的观察,就能够帮助我们超越育儿书本和专家,独立自信地解决大部分教养难题。
这就是为什么我将观察列为本书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书中每个部分都需要以观察记录做基础,没有观察,一切实践都是以成人为中心的臆想。比如,我们要通过观察新生儿的不同哭声,才能摸索出他睡眠和吃奶的节奏;我们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了解一个学步儿看似毫无头绪的忙碌和坚持,其背后真实的愿望和目的。
那么这里肯定有父母会问:如何观察?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一答。观察本来很容易做到,但在今天这个时代,也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课题。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过快,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观察和反思的能力。
可以这样做
在这里我给出两条关于观察的建议:
1.观察之时,当然要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暂时忘却自己满脑子的杂念和烦恼,专注于眼前,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眼前这个孩子。
2.家庭观察的核心不是记录,而是全身心陪伴。家庭观察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像专业人士一样拿着纸、笔在一旁纹丝不动地看和记。家庭观察的自由度很大。如果孩子要和你一起玩儿,那就全身心和他互动,这也是观察的一种方法。当孩子感受到了你全身心的陪伴,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旁观。如果发现特别需要记录的地方,也只需简单写下关键词,过后再完善、补充。
从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和社交5大方面密切跟踪观察女儿三年,我将这些观察记录在本书中悉数与大家分享。第二部分的实践篇便以这些私家观察记录开始。这些观察笔记可以为大家提供观察的切入点,慢慢地,你就不会局限于我的观察视角,也许会更加深入、敏锐地发现孩子的更多发展细节,也会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和教育孩子产生更独到的启发。
除了观察自己的孩子,我也定期在女儿所在的蒙台梭利班级观察与她同班的其他孩子的发展情况,还进入到5个欧洲家庭跟踪观察累计超过250个小时。由于女儿的大动作发展比较滞后,语言、认知两方面的发展又比较快,因而呈现在书中的观察笔记,是我在女儿发展记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接近于平均发展状态的整合和调整之后的结果,方便大家参考。
分享观察记录的目的不是让家长给孩子的发展做验收,家长不能通过按月逐条比较的方法找出孩子的发展是超前还是落后,尤其是随着月龄的增大,孩子的发展差异会越来越大,可比性也越来越小。
蒙妈说
“父母要时刻谨记,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成长秘密,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比别的孩子慢了不要焦虑,快了也无须给孩子太多的赞扬。”
如果孩子出现了长期明显的发展滞后,请找专业人士评估。在成长的前三年,大部分孩子身边没有专业人士参与观察、评估他们的发展状况,这就使得父母的责任尤其重大。父母只有用心观察和了解,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寻找专业人士给予孩子及时有效的帮助。
观察的时候,父母不需要按照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交这5大方面分门别类,因为每个类别都是相互影响的,很多表现难以确切地归于某一类别之中。
为了帮助大多数对婴幼儿发展了解不多的父母做到更有目的性的观察,我们以自己的家庭观察记录为蓝本,参考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心理动作发展图,绘制了一张0~3岁蒙台梭利家庭方案图,附在本书最后。父母可以借助这张图来设计观察环境,借助手记中的观察提示来记录孩子的成长变化。相信很多父母都能从这种有准备的观察中受益。在做观察手记的同时,你会逐渐发现,在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你自然会生发出更多的自我观察,这对教养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如果有余力,也可以将这些内容记录在手记中,我在书中也会不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家庭观察日记。
设计一个对孩子友好的个性化蒙氏家庭环境
在第3章,我们将了解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环境对婴幼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欧洲,大多数孩子3岁以前的相当长时间是在托育机构度过的,而传统中国家庭0~3岁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因此家庭环境对中国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继观察之后,我们的另一大重点就是环境设计。
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都常常发现,房间中的一些设计阻碍了孩子的探索和发展,因为这个房间是以成人的角度来设置的。
蒙妈说
“在家实践蒙氏教育的一大秘诀就是观察孩子、排除阻碍孩子发展的障碍、引导孩子进入新环境,再观察、再排除、再引导,循环往复。”
这个秘诀是蒙台梭利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要领,而它也能够帮助父母深刻意识到周围环境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渐明白应该何时介入、何时退出,帮助父母不再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的自发探索,不再主观臆断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不再以爱的名义阻碍孩子独立发展的道路,帮助父母给予孩子更专业、更高质量的陪伴。
教|育|观|察
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看到她刚满4个月的宝宝正在憋足了劲儿翻身,一直翻不成功,于是就开始哭泣,这位妈妈迫不及待地想要伸手帮助。
我建议她停下一秒,先观察是不是有什么障碍需要移除。这位妈妈发现可能是床太软了,于是我建议她在地上放一块小毯子,将孩子放到上面。到了地上的小宝宝不一会儿又开始翻身,虽然有点进步,但还是未能成功。于是我建议她给宝宝脱了毛衣和连脚裤。
光着腿的小宝宝欢快地蹬着腿,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一下子翻过身去了。
这个宝宝翻身遇到困难的原因明显是环境阻碍了他的发展。如果我们观察后发现环境中没有阻碍,再观察他是在专注地努力还是在绝望地哭泣。如果是后者,我们就给他提供最小的帮助,用手轻轻支撑孩子的臀部辅助他一下;如果是前者,我们就静静地等待,不论他最终是否翻身成功,都要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
如果没有科学观察和环境设计的意识,我们可能会心疼得伸手去帮孩子一把,让他轻松地翻身成功。那么松软的床垫或者厚重的衣服就会一直在那里,而且孩子会习惯于在每次努力的时候,总等着一只有力的大手来帮他一把,自主的意愿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消磨掉了,孩子从此会依赖上父母,更谈不上自信和独立。蒙台梭利博士在《家庭与孩子》一书中写道:
孩子在不受大人的介入干扰,自己完成一件事以后的那种骄傲、高兴的表情,就是在向我们宣告他自我挖掘丰富内在潜能的需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发展潜能,而不应阻碍他的活动。
理想情况下,可以从出生起就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开辟出房间的一部分专属于孩子。我见过一些即使住在拥挤狭小的房子里,也照样给孩子布置出适宜发展的环境的父母,关键在于是否用心。
扫描二维码,看三个视频呈现不一样的蒙氏家庭环境。
婴幼儿的房间,我们要分成4大区域:睡眠区、喂养区或进餐区、护理区以及活动区。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也可以将4大区域分布在不同的房间,比如睡眠区在父母卧室,活动区在客厅,护理区在洗手间,进餐区在餐厅。
在第二部分,我们会从每个区域来逐一解释设计背后的原因。
房间布局有了明确的区域划分,也有利于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形成固定的流程。孩子天生喜欢秩序感,4大区域的设置满足了孩子对秩序感的强烈需求。这一切也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等到孩子到处爬行甚至开始走路的时候,他的活动地盘会远远超出我们设置的区域范围,尤其是在孩子能独立行走之后,我们就要考虑怎样将整个房间设计得适应学步儿的生活了。
随着孩子的成长,整个房间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处于完美的状态,我们不需要为此担忧,关注孩子的当下和他当下所处的环境,扫除此时此刻阻碍孩子活动和发展的障碍,孩子就会在当下受益。不要因疲于维护环境而忽视了观察,忽视了孩子当下的需求。每当看到孩子的一个需求,就立马准备起来,不要总是试图准备得毫无瑕疵之后才让孩子去享用。
所以,这个环境一定是一直在准备、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的,可能有时会有退步,不要担心,这就是育儿的日常。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坚持使全家有了惊人的变化,孩子开始自觉地维护环境,家人也开始积极地配合。
第二部分的几张私家设计图,虽然每张图都标注了具体的月龄阶段,但是真正到了实践中,仍要依据孩子的个体发展情况来调整、变化。从第一张过渡到第二张的信号是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并能够倚靠着坐立;从第二张过渡到第三张的信号是辅食添加的地点转移到餐厅,以及孩子能够独立站立和扶着走路;从第三张过渡到第四张的信号是孩子可以独立走路。
可以这样做
我们的设计原则如下:
1.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生产之前,就预估到孩子未来三年的成长需求,将房间的基本架构设计好,这样就省去了频繁装修和购置新家具的麻烦。
2.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房间设计要尽量保持整体的稳定不变,尤其是睡眠区,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要做相应的渐进式微调。每次改变最好和孩子一起行动,且每次只改变一点。
3.我们要考虑到怎样保证孩子的安全,同时鼓励孩子自由和独立。
4.不能光想着孩子的需求,父母的需求也同样重要。
5.要节约,考虑到很多物品可以重复利用的情况,比如用于喂养的哺乳沙发在孩子断奶后可变成亲子阅读的沙发,活动区的镜子可改作更衣镜,沙发脚凳可同时用于辅助站立和添加辅食时妈妈的座椅,换洗台可改作衣柜,等等。
除了有准备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有准备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在讲完4大区域的环境设计之后,我们又花了很大篇幅详解各个月龄段孩子的精神世界,告诉父母在不同的阶段,孩子会遇到怎样的心理危机,以及父母的应对方法和态度。
也许环境准备很容易入手,但是心态准备则需要父母做出更大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成长经验,而这一切都很容易在无意识中变成你育儿方式的一部分,如果想改变,就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反省。当有了持续进步的状态,我们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在女儿出生之前,我们夫妻自以为做好了相当充足的准备,但依然在后来的日子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想象,没有准备好的心态和环境,父母要面临多么大的养育压力。边学边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准备速度绝对赶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
因此,我们在养育女儿的同时,总结了这些年的思考和经验,希望将这一切通过一张张设计图纸分享给更多的新手爸妈,帮助你们在孩子生命中最关键的前三年,提前做好有准备的应对,让我们一起来创设一个对孩子友好的环境,让他们在爱的包围中能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以此建立一个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只有这样,在未来的育儿之路上,我们才会走得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