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见导演
——大人物讲话都简短有力,没有说出口的话和暗含的意思,你得猜。
“张导的影视协会在招编剧,”和陆伊琳一起吃饭后没过几天,海哥就在微信说,“你不是想做编剧吗,我把张导微信推给你,你联系他试试,就说是我介绍的。”
“行,”陆伊琳兴奋得两眼放光,“谢海哥。”
前些天杜老师给陆伊琳讲的精彩故事,陆伊琳已经整理出了两千多字的大纲,且写了剧本的开头部分,发送给杜老师看,杜老师很满意:“豁!一看就是电影大片的开头,有气魄!”夸得陆伊琳心花怒放。
陆伊琳之前从未想过要写剧本,因为在陆伊琳的认知里,剧本比小说更难写。如果连小说都不会,剧本就更别提了。
连陆伊琳自己都没想到,她只是看了一眼电影《泰坦尼克号》剧本的开头,学了下格式,就写起了剧本。可见,人有时候并不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少潜力。
杜老师的夸奖让陆伊琳有了足够的自信,让她觉得或许下份工作做个编剧也不错。都说干一行烦一行,在做文案的十年里,陆伊琳写过新闻稿、公众号文章、人物采访稿、电商文案、广告海报文案……什么五花八门的文案都写过了,没了新鲜感,或许做编剧可以涅槃重生,重燃激情。
除此之外,陆伊琳还有个心思:做的行业越多,经历越丰富,就越了解这个世界。这是作为一个作家所需要的,好的作家都是“观世音菩萨”。观世,就是要看世界;音,就是替众生发出他们的声音;菩萨,就是要有菩萨般的心肠,慈悲为怀。
“张导您好,我是陆伊琳,大海的朋友。正在兼职写一个大电影剧本,对做编剧充满热情。知道您正在招聘编剧,希望能到贵公司去应聘。”张导刚通过陆伊琳的微信加好友申请,陆伊琳就字斟句酌地发了条微信。
“可以先做编剧助理。”这是简单问了陆伊琳几句之后,张导的回复。
就那么简单的一行字,让陆伊琳高兴得心脏都忘了跳,仿佛张导已经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谢谢张导,那您什么时候方便?我去您那里面试。”陆伊琳趁热打铁。
“我这几天都在BJ开会,等我回广州之后联系你。”
……
这是陆伊琳和张导前几天的对话,现在就已经是当时的几天以后。
“要不要在微信主动找下张导?”陆伊琳默默地思索着,看朋友圈的信息,他似是已经从BJ回来了。
在职扬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陆伊琳早已明白,当你有求于他的大人物,告诉你过几天他会联系你,千万不要相信。
他不是记不起对你的承诺,也不是敷衍,他只是太忙,忙得无瑕顾及你而已。他是你这段生活的重心,但你不是他生活的重心。他也要把很多心思放在他有求于的“更大的人物”身上,就像你把很多心思放在他身上一样。
一番思想斗争之后,陆伊琳决定主动出击:“请问张导回广州了吗?”
“今年下午五点以后,我在公司。”张导在这句回复之后,发了一个他们公司的定位。
大人物讲话都是如此简短有力,没有说出口的话和暗含的意思,你得猜。
“我今天上班,能改天再去面试吗?”陆伊琳把这句话放在对话框的编辑栏很久,想起若兮说的“要趁人家的时间”,又一个字一个字删掉,改成:“好的,谢谢张导,我五点左右准时到。”
给萱姐请假比较麻烦。萱姐有孩子,所以如果说孩子病了要请假,更容易让萱姐有同理心,但陆伊琳还是不愿意撒这样的谎,孩子明明没生病,这么说好像在咒孩子生病似的。
最后,陆伊琳给了萱姐一个“有急事,必须请假”的理由就撤了,但她并没有直接去张导的公司,而是特意绕道回家,换了个新裙子,重新化了淡妆,还戴上了平时不舍得戴的爱马仕手表和施华洛士奇项链,又去复印店打印了一份简历。
在地铁上,陆伊琳在百度紧急查了张导的资料,比如拍过哪些电影作品,哪怕最著名,观众都是如何评论的,甚至还看了几个电影片断,以示对张导的尊重。
陆伊琳刚到张导的电影公司时,张导正在会议室和两个客人谈项目,让陆伊琳先在会议室等一会儿。
陆伊琳一般打量着墙上的剧照、拍摄花絮、各种奖项,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张导与客人聊天。
张导的头发像电影《哈利·波特》里斯内普教授的头发一样油腻,不过头发没有斯内普教授那么长。他的肚子也层层叠叠的,但也没哈利·波特的弗农姨夫胖得那么夸张。
他们在谈暑假里招收“演员培训班”的事。
张导为两位客人介绍说,他每年都办“演员培训班”,已经有十来年了,两个月的全封闭式管理很能锻炼孩子,有很多孩子在参加他的“演员培训班”之后,都参演了电影。
而且,张导自己拍电影时,也会从“演员培训班”里找演员。
陆伊琳猜,大概办“演员培训班”是张导拍电影之外另一条赚钱的门路,那两位客人是帮他招收培训班学员的合作公司的负责人。
张导和两个人谈完项目时,下班时间已经到了。“去吃饭吧,”张导吩咐工作人员,“带上小陆。”然后扭头对陆伊琳说,“我们边吃边聊。”
陆伊琳拉开包包的拉链,看了一眼刚才特意打印的、一直委屈地待在包包里简历。这么一来,陆伊琳根本就没有把简历递给张导的机会。
陆伊琳跟着一群不认识的人,晕晕乎乎地出了门,入了一场饭局。听介绍,饭桌上似是有个编剧,身材又瘦又小、一根烟接一根那种。
从头到尾,张导只找陆伊琳说过一次话,还是问大海最近的情况。
陆伊琳瞅准时机至少重复了三次“如果您有新的电影要拍,需要写剧本,可以让我试试。”张导都没有答复,直接岔开了话题。
陆伊琳觉得自己想方设法找张导说话的样子,像极了商场的导购,连自己都有点厌恶。
饭局结束,陆伊琳踏着月色向地铁走去时,心情糟到了极点。回想和张导在微信交流的种种细节,陆伊琳才恍然发现,他对张导那些话的理解,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极度错误。
张导说“可以先做编剧助理”,意思并非是让她来他们公司做这个职位,而只是在指点她,若想要做编辑,需要先从编剧助理做起;而今天,更不是让她来面试,只不过不忍心再推辞她几次三番的请求,允许她来公司自己公司走一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