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常
第一节 日常写作过程训练
巴金曾说,写作如同生活。巴金晚年身体条件极差,手不停颤抖,根本无法握紧笔,可他硬是低下头,用下巴抵着笔,极吃力地写下了一笔一画;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一个人住在窑洞里,经常就是馒头就着黄瓜,日子过得随随便便,但在写作这件事上,从不曾有丝毫懈怠,有着超出常人的自律,写作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时间。对巴金和路遥来说,写作似乎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成了生活的全部。这种写作与生活的紧密相连,让他们的作品真诚而不矫饰,也让他们将浓厚的自我感情投射到了作品之中。
可以说,日常写作是写作活动的基础,它直接作用于创作文本,也对作品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它贯穿我们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甚至它就是日常生活本身。因此,从事写作的人应当,也必须把写作过程日常化。所谓日常化,就是将写作融入日常生活中。写作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写作,两者须臾不可离。
写作者在写作活动发生之前,必须时时心系写作,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和普通人一样,作家也在参与日常生活。但是基于写作工作的独特性,他们要把常人的生活重新感悟一次。在作家的世界里,集体性的外在生活要转变为个人性的内在生活,他们对生命的感悟是更深刻、更内在的,他们对生活中平常的万事万物都能保持高度关注,并且能不断体验和揣摩其意义。如里尔克所说,写作必须要能深入,走到内心深处。
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它怎么说,你怎么接受,不必加以说明。它也许告诉你,你的职责是艺术家。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不要关心从外边来的报酬。因为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联结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比如,看到一个小孩子很乖巧,但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不该有的乖巧,同时,他的嘴角还有一大块疤痕。
普通人看到,可能只是感叹一下:“这孩子好乖呀,只是怪可怜的。”他们一转身便会被其他事夺去注意力,他们的注意力停留在这件事情上的时间是很短的。
但写作者看到,他会很好奇,仿佛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现了许多秘密。他会不停地追问,罗列一大堆问题,比如:这个孩子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他嘴角的疤痕是怎么来的?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候,他或许会带着疑问去详细且小心翼翼地询问这个孩子,或许直接去猜想他的家庭是怎样的,猜想一些情节是如何发生的,猜想一些细微但重要的过程。
写作,不是仅仅写现象、止于现象,而是能透过现象写本质。这种能力的习得,就要靠日常的感悟和体味。读萧红的小说,我们会发现,萧红把痛感描述得淋漓尽致。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但萧红并未描写不幸的模样,她用自己的感悟和体味,将这些不幸放大为女性的不幸,乃至整个社会的不幸,用血与泪将其书写出来。于是,她的个人日常便有了思想的深度。
当写作活动发生后,在写作正在进行的阶段,写作者要能学会突破障碍,持续写作;也要能发散思维,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促使作品完成。
刚开始写作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写作障碍。有的写作障碍是不知道如何开始,有的写作障碍是写到中间无法继续。无论何种写作障碍,都源于自我期许过高,这个时候,不妨告诉自己:先写吧,无论写得好还是写不好,最重要的是写本身。写作如同说话,试想自己是在和一个知心朋友聊天,这样的话,你就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写了。有任何想倾诉的,都可以先写下来。
写作者遇到写作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或对叙事结构产生了怀疑、人物未来走向不清晰,这些问题常会让写作者焦躁。这个时候,写作者不妨看看书,看看风景,做做其他事情,让自己静下心来,争取做到心外无物,然后试着将自己放在作品的情境当中,慢慢地沉浸其中,这时,你或许就找到了写作的动力,你会恍然大悟,你会看到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
此外,写作过程中,写作者要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写作者在写的时候,要善于借用曼陀罗思考法,从原点不断向外分散,让最初的念头变得枝繁叶茂。这样,最初的一个想法、一点灵感,就变成了密实的网络,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所谓曼陀罗思考法,就是写作者要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写作时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其一,故事要讲的是什么,牵扯的价值观是怎样的,故事处在什么样的时空中;其二,故事发生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其表面之下最深层次的东西又是什么;其三,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样的,故事有怎样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关系;其四,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段,也就是故事延续时间的长短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漫漫人生。若能寻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作时遇到的很多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作品完成之后,一定要记得再修改,再加工。好的作品都是修改出来的,这句话绝不夸张。写作之后的修改至关重要。
伟大的作家的作品总要经过反复修改。修改不仅能让写作的条理更为清晰,而且能增加文章的韵味。巴尔扎克对待写作极为严苛,他甚至在面对自己作品的校样时,也颇为不满,找出了许多问题:
意义晦涩,造句紊乱,风格多瑕,结尾粗陋。必须整个改动,使它更清楚一些,更简明一些,笨重处减少一些……直到一块本来是白色空间的沙漠,和中间的一块印着本文的沃壤上面,都被交叉线条的蛛网盖满为止。于是他必须翻过篇去在背面继续修改了。
他再度把这整个辛苦筑成的大厦拆散,把每页从顶到底布满了更多的删改与墨渍,直到它的复杂与难度不减于它前身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们的写作是随性的,我们要写心灵深处的东西,在这样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内容不免凌乱,不免重复,所以,我们需要将之删除,或者将之重新调整。
我每次修改文章,特别是在删除那些我觉得写得很美的句子或段落时,都会觉得舍不得。所以,我将那些无用的文字都剪贴下来,放在一个名为“无用材料”的文档里(如果你们也舍不得删除某些内容,可以试着使用这个方法)。这些现在无用的材料,将来或许会成为另一篇文章的内容。
我们以汪曾祺的《徒》为例,来看看修改的神奇之处。
修改前:世界上曾经有过很多歌,都已经消失了。
修改后:很多歌消失了。
修改之后,汪曾祺的小说中那种伤感的气氛更加浓厚了,那种欲说还休、无言之言更能触动读者。
文章的修改不仅包含对语言和语法的修改,还要关注人称是否合适,结构是否明晰,开始及结尾部分是否冗长或急促,内容是否重复等,这些都需要反复揣摩体会。
所以,写,不断地写,让自己永远处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是重要的,但适时地停下来同样重要,因为写不是目的,写得更好才是目的。适时停下来,去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反复思考、咂摸和体会,其实也是在寻找写作的另一种可能,这样,写作水平方能不断进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