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浙贝母、平贝母
Zhebeimu、Pingbeimu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BULBUS、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BULBUS
贝母Fritillaria spp.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鳞茎入药,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作用。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主产于浙江、江苏,主要病害有灰霉病、干腐病、黑斑病和软腐病等。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主产于我国东北,主要病害有锈病、灰霉病、菌核病、黄腐病。
一、浙贝母灰霉病
(一)症状
浙贝灰霉病俗称“早枯”“青腐塌”,是浙贝常见的病害,在浙贝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叶片上病斑淡褐色,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有明显的水渍状环。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生有灰色的霉状物,这就是病原菌的子实体。茎部病斑灰色;花被害后干缩不易开放;幼果被害呈暗绿色干枯;果实的果皮及果翼上有深褐色病斑,湿度较大时,也生有灰色霉状物。
(二)病原
病菌为椭圆葡萄孢菌Botrytis elliptica (Berk.) Cooke,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葡萄孢属真菌。菌丝初为白色,后期为黑褐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具1~3个分隔,3~5个分枝,其顶端簇生葡萄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至淡褐色,卵圆形或球形,单胞,大小16~32μm×15~24μm,顶端具尖突。菌丝生长后期形成菌核;菌核黑色,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0.5~1.4mm。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18℃~20℃。
(三)发病规律
以菌核和菌丝随病残组织遗落在土中越夏、越冬。越冬的菌核3~4月抽出孢子梗病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下旬较重。春季多雨年份发病重。种植密度高,田间湿度大,生长嫩弱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1)产区药农有“地越熟,塌性越大”的经验,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轮作。一般轮作以3~4年较好。
(2)生长过程中应多施有机肥和焦泥灰等磷钾肥,少施氮肥,促使浙贝生长健壮。
(3)从3月下旬开始喷1:1:100的波尔多液,以后可选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等药剂,每10~14天1次,连续喷3~4次。
二、浙贝母干腐病
(一)症状
此病症状有两种,一是被害鳞茎呈“蜂窝状”,被害鳞片褐色皱折状;二是被害鳞茎基部青黑色。鳞片腐烂成空洞或形成黑褐色、青色大小不等的斑状空洞。鳞茎维管束被害,横切鳞片可见褐色小点。浙贝母干腐病在浙贝新老产区普遍发生,是影响浙贝过夏保种的一种重要病害。
(二)病原
据国内报道,贝母干腐病菌有三个种:Fusarium avenaceum Sacc.,F.oxysporum和F.solani,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由于镰刀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种群复杂。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在PDA培养基上,小孢子数量多,长椭圆形、卵形,常呈假头状着生,大小6.5~12.0μm×2.4~3.4μm。分生孢子梗短,单瓶梗状,大孢子直或稍弯,美丽组型,中间粗,向两端均匀地逐渐变细;顶端不尖锐,略呈喙状弯曲。足细胞有不明显的足跟,2~5个横隔,以3隔居多,大小25.7~42.1μm×3.4~4.4μm。大孢子着生在单瓶梗上,厚垣孢子多,圆形或近圆形,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少数串生,直径6.8~10.3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土内越冬。除冬季外都可侵染浙贝,6~8月较重。浙贝地面套种作物不适当或起土过早,鳞茎含水量高的发病较重。大地过夏的鳞茎一般在伏季干旱的年份,土壤过于干燥时发病较重;室内贮藏的鳞茎在失水干瘪的情况下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作种子地;无病虫伤疤的种茎作种;合理套作,为大地过夏创造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
(2)土壤条件不适宜于在田间过夏的情况下,可因地制宜地采取移地窖藏或室内贮藏过夏等多种方法确保安全过夏;室内贮藏或移地过夏的鳞茎起土后应挑选分档,适当摊晾,待降低鳞茎的呼吸强度和含水量后贮藏。
(3)发病初期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6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每隔7~10天1喷次,连续喷3~4次。
三、浙贝母黑斑病
(一)症状
黑斑病是浙贝的一种叶部病害。从叶尖开始发病,渐向叶基部蔓延,被害部病斑褐色水渍状,病部和健部有较明显的界限,接近健部有一晕圈,在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上生有淡褐色的霉状物,这就是病原菌的子实体。
(二)病原
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弯曲,淡榄褐色至绿褐色,具隔膜,分枝或不分枝,大小5~125μm×3~6μm。分生孢子串生,形态变化大,有喙或无喙,椭圆形、倒棒形、卵形或圆筒形,淡榄褐色至深褐色,有横隔2~9个,纵隔0~6个,大小7~70μm×6~22.5μm。喙大,大小1~58.5μm×1.5~7.5μm。
(三)发病规律
该病初侵染源为病残组织或土壤中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浙江,每年3~4月,分生孢子萌发直接侵入或从植株的伤口、气孔等部位侵入寄主形成初次侵染。初次侵染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寄主,形成再次侵染;依此循环往复,形成多次侵染。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活动等进行传播。温度与降水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新种地及滤水性较好的砂性土地,不发病或轻发病,而连作重茬地,排水不良的黏重地和低洼地,发病或重发病。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清除残株病叶,减少越冬菌源。
(2)合理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浙贝的抗病力;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黑斑病为害。
(3)4月上旬开始,结合防治灰霉病,喷1:1:100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选用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药剂,每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四、浙贝母软腐病
(一)症状
被害鳞茎初为褐色水渍状,后呈“豆腐渣”状或“浆糊”状软腐发臭。空气湿度降低后鳞茎干缩仅剩空壳。浙贝软腐病也是影响浙贝过夏保种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常与干腐病交替发生,防治方法基本相似。在浙江、江苏、湖南等产区均有发生。一般的发病率为1%~10%,严重时达20%以上。
(二)病原
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var.carotovora Dye.。菌落在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为灰白色,圆形,边缘整齐。细菌菌体杆状,大小1.2~2.8μm×0.5~1.0μm,周生鞭毛2~8根,革兰氏染色阴性,硝酸还原强阳性。糖发酵不产气,兼性厌气,淀粉水解,对牛奶凝固。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病株在土壤、肥料及昆虫体内越冬。初侵染源病菌从自然裂口、虫伤、病痕及机械伤等侵入,初次侵染病组织产生的病菌再侵染寄主,形成再次侵染;依此循环往复,形成多次侵染。病细菌借助雨水、昆虫传播。温度与降水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在浙江,在梅雨季节极易暴发软腐病。田间地势低洼积水、土壤黏重、通气条件差的情况下,由于鳞茎经常淹水缺氧,产生的伤口不易愈合,软腐病发生较重。地下害虫既是病菌携带者,病菌的传播者,又是伤口制造者,病菌良好接种者。地下害虫为害重,软腐病发生亦重。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地做种子田,并采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中等鳞茎作种;种子地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减少鳞茎伤口。
(2)浙贝母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集中销毁,降低病菌基数。土壤条件不适宜于大地过夏的,可采取移地窖藏或室内贮藏或移地过夏,鳞茎起土后应挑选分级并摊晾,待鳞茎的呼吸强度和含水量降低后贮藏。
(3)发病初期选用20%噻森酮悬浮剂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5~7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五、平贝母锈病
(一)症状
平贝母锈病亦称黄疸病,主要侵染茎叶。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和茎下部出现黄色长圆形病斑,以后在病斑上出现金黄色锈孢子堆,破裂后有黄色粉末状锈孢子随风飞扬(图7-31、图7-32)。被害部位组织穿孔,茎叶枯黄,后期发病茎叶布满暗褐色小疱,即冬孢子堆,叶片和茎秆逐渐枯萎,提早枯死。
(二)病原
平贝母锈病病原菌为百合单胞锈菌Uromyces lilli Fckl.,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单胞锈菌属真菌。性孢子器球形,黄褐色,位于锈子腔间。锈子腔主要生于叶背、叶柄及茎上,黄色,成熟时开裂。锈孢子近球形,黄色,有瘤,直径24~32μm。冬孢子,椭圆形、长椭圆形,单胞、褐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有小瘤,大小24~45μm×19~28μm;冬孢子柄无色,易脱落。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冬孢子萌发后侵染贝母,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腔,形成锈孢子仍然侵染贝母,在贝母上不出现夏孢子。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雨量及土壤质地、密植程度及栽种年限等均有一定关系。吉林省5月上旬气温达15℃~18℃即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 秋冬烧毁病残体,减少越冬冬孢子。
(2)栽培不宜过密,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3)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0%萎锈灵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丁万隆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