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别人共用一个名字
还是有许多来信继续谈论《该不该让儿子叫我老周》。
黑龙江阿城的李慧说她高兴时会叫妈妈“王姐”,“小王”,“王阿姨”,“但我不敢这样叫我爸,他可严肃,要是惹他生了气,那我可就over了。”
天津的胡婧却有一位慈父,她已经习惯叫爸爸“老胡”,有一次当着同学的面给爸爸打电话时才改了口。回家后爸爸说:“听你叫我‘爸爸’感觉特别亲切。”这使胡婧十分震惊,她原来觉得叫老胡更亲切的,既然爸爸不喜欢,她只好无可奈何地痛改前非了。
河南的蓝冰和河北的周斓都有还算民主的家长,却都觉得还是没法和家长像朋友那样聊天,“聊生活,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经验教导我们;聊学习,怕他们会训斥我们;聊时事,或许他们会毫不知情。这不就没话可聊了吗?”
最惨的是女孩H,她将萧亚轩的专辑借给男同学,那男生就画了一个萧亚轩作为报答。结果H的爸爸发现后立即跟班主任联系,班主任当众批评了那男生,于是再也没有男生理睬H了。
顺从爸爸的安排读着师范的S心里暗想,她将来会辜负父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问我怎样才能去台湾,因为苏有朋在台湾。
山东莱阳的宋静文觉得我的名字似曾相识,“好像是哪个网络公司的副总裁,又好像是给《幽默大师》画漫画的,要不就是哪位小有名气的中青年作家。”这倒是个有趣的话题。至少我知道有三个周锐和我同时存在着。许多年前,我还在船上当轮机工的时候,收到老同学的一封信,谈了对我发表在《文汇报》上一篇美术评论的感想。我那时已开始发表作品,却没写过美术评论,显然这是另一个周锐干的。后来我遇见另一位老同学,他说他在读大学艺术系时,有个周锐和他同班,美术评论正是此人写的。
1997年我手术后在家休养,山东明天出版社给我寄来三千多元稿费,汇款附言上写着个陌生的书名。我便给那出版社的熟人打电话,表示无功不能受禄。他们终于弄清,这本翻译小说的译者是上海师大的教师,也叫周锐。我打听到那周锐的电话号码,想通知他来拿钱。是他妻子接的电话,问:“你找谁?”我说:“我找周锐。”她又问:“你是谁?”我说:“我是周锐。”她笑了:“哦,周锐找周锐呀?”那周锐和我对上话,这才知道当年写美术评论的也是他。他在艺术系毕业后,当了一阵美术老师,又考了中文系,留了校。他去我妻子单位拿到稿费。
一两年后,一位老画家打电话来,“你为什么抢我们饭碗?”他说他在报上看到我画的漫画。我立刻又给那个当过美术老师的周锐打电话,谁知他说不是他画的。看来是另有其人,大概就是宋静文在《幽默大师》上看到的那个。
不久,更多的朋友来问我:是不是在帮中央电视台做节目?因为每次“动画城”的字幕上都出现“周锐”。后来上海一家动画公司把我的几十个童话作品拍成一套动画短片,制片人把片子送去中央电视台,回来时对我说,那里有个编辑也叫周锐,是个女周锐。
周锐们时不时地互相制造一些误会,互相“借光”,但直到今天还没聚会过。也许读者们能从各地发现更多的周锐,请告诉我,将来可以成立一个周锐俱乐部。或者你们也有些有关名字的趣事,可以让大家听听。
其实我原来不叫周锐。我在各杂志发表《中国兔子德国草》时,署名是周锐和周双宁。周双宁是我妹妹,却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我儿子。我原名周庆宁,因为生我的时候母亲在南京(宁),父亲出差去安庆了。生大妹时父亲在北京(京宁),生二妹时父亲在金华(华宁),直到生小妹时父亲终于在母亲身边了,就叫“双宁”。但在我十四岁时,自己改成这个锋芒毕露的新名字。父亲十六岁去当新四军时也自己改了名(改成“周行”,取自《诗经》的“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行”是宽广的大路的意思),父亲能改,我当然也能改。现在想想,自己改的名字未必比原来的名字好,原来的名字至少和别人重复的机会少一些吧。但我倒也不后悔,一个人总要从血气方刚、锋芒毕露的少年时期走过来,改名也算是成长的标志吧。我给儿子起名时就对妻子说:这名字用个十几年,就让他自己改掉吧。
周锐
周锐获奖记录
童话集《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获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一等奖
童话《沙发展销会》获第六届儿童文学园丁奖
动画片《超级肥皂》获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组二等奖,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一等奖
动画片《新装的门铃》获1988年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童话《汗如雨下》获1992年海峡两岸少年小说、童话征文优等奖
动画片《12只蚊子和5个人》获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2年中国电影童牛奖,第二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F组奖,法国第十九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奖
童话集《扣子老三》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童话集《周锐童话》获第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童话集《周锐童话选》获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动画片连续剧剧本《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获1996年全国儿童电影、电视、动画片剧本征集评奖活动“珠达杯”二等奖
中篇童话集《哼哈二将》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系列童话《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获第四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
长篇小说《中国兔子德国草》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九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动画片剧本《蜃珠鲛绡》获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少年儿童题材优秀剧本奖
童话集《出窍》获第二十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大奖、第六届全国少儿图书奖二等奖
系列动画片《超级球迷》获第七届全国电视动画金童奖
童话《咔!咔!咔!咔!》获第二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童话集《向明星进攻》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幽默问答
•在故事中,有许多魔法师,比如我们熟悉的诸葛亮,还有于吉等一些不知名的魔法师,他们各种各样的魔法让我们眼花缭乱,我想问问周锐老师,请问这样的写作构思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我就是想让中国的小读者知道,《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故事很精彩,但中国也可以有自己的富有中国魅力的魔法故事。于吉、左慈、管辂等都是《三国演义》里提到过的具有超能力的“异人”,也就是魔法师,但他们的故事不怎么被大家注意。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让这些中国古代魔法师在“哈迷”们面前大显神通呢?于是,除了《三国演义》里提到的于吉等,我又扩充了这支魔法师队伍,有神医华佗的弟弟整形魔法师华螺、小魔女宇宙风、魔法艺术家丁仪、左慈的魔法家庭,等等。
•《三国演义》很残酷的,您却写得很幽默,您在生活里是不是很想得开?
答:对啊,我的心境很平和。我的单位跟别的单位一样,人们为分房、评职称争得头破血流。但我不会卷入这种烦恼,我会想:“你们要争的,我不争;我要争的,你们也争不到。”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请问周老师是怎么想到把这些改编成一个个幽默的故事的?这些灵感又源于哪里?另外,您是怎样做到在不恶搞名著本身的前提下来创新的?
答:小时候读过的“在不恶搞名著本身的前提下来创新的”《猪八戒吃西瓜》对我颇有影响。灵感来自生活。我想包蕾先生是在吃西瓜时获得灵感的吧。有一次坐火车看到旅客手中的报纸标题上有“朝核问题”字样,这给了我灵感。我想,如果把水果核吐出去,不就成了“核武器”了吗?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故事,叫《核武器是怎样发明的》。
幽默解读
周锐的小说对我们来说似潺潺流水,原本枯燥的三国,在他的笔下生为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流入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而又不失历史的智慧与内涵。慢慢读着这些故事,脑海中的水细细流过,给人以幽默之感,令人发笑,又使人深思。在如此繁华的都市中读这样一本闲书,也算是拥有了一份闲情逸致吧。
——浙江省杭州市少年宫 高级文学302班 黄子凌
我觉得深奥又严谨的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的古典语言,让我们看得很“累”,不太理解。但是《幽默三国》采用新颖幽默的语言对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改编,变成了易懂、有趣、搞笑的故事,让大家嘻嘻哈哈地看完这本“好玩的书”。
《幽默三国》才看了一点,就让我笑得合不拢嘴。比起名著《三国演义》,我还是比较喜欢《幽默三国》。
周锐的书让大家的心情都变好了,但愿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
——浙江省杭州市秋涛路小学 四(2)班 滕景
刚看了题目,就有想读的感觉;才看了个开头,就有迫不及待看下去的感觉;看完了,心中满是无限的感慨。
周锐老师用幽默的口吻和游戏的形式,让三国演义故事中的人物来演绎现代生活,让我们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品味多姿多彩的世界。
原本的《三国演义》是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里面充满的是杀戮、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你争我夺的战争场面。
而看《幽默三国》却是愉悦闲暇的,它的语言是现代的、时尚的,是浅显易懂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
小肚鸡肠的周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老好人鲁肃……这些人物被周锐老师描写得栩栩如生。每一段故事情节,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故事幽默搞笑,看过以后却能引人深思。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小学 四(2)班 季文欣
周锐的“幽默名著”系列,无疑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捧着读着,时不时笑倒在地。原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三国英雄,似乎一下子走到了他们身边,英雄也可爱、可笑、可亲,甚至于完完全全一副“孩子的嘴脸”。揣摩孩童的心理,尊重孩子的价值观,理解孩子的天马行空,周锐,一个长大的儿童,他无疑以自己的幽默和睿智赢得了一大群小粉丝。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陆莉
哥看的不是书,哥看的是传奇。
周锐的搞笑有一套,看到他的《幽默三国》及自我介绍我就明白他真是“幽默国王”!他的“恶搞”真是有趣到了极限!看一遍笑一遍,能不笑我送你一本《幽默三国》好好深造!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竞舟小学 六(4)班 陈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