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沸点(第二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年轻时代的阮籍颇有济世之志,他曾登临广武山,这里是当年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古战场,追古抚今,阮籍百感交集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没想到这话一下子走红,以后但凡心怀英雄梦想却无法实现的人,似乎不发出这样的感叹便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迹。

不过这也引来了怪事一桩,这话流行了几千年,但到现在都没有真正搞清楚,这个“竖子”到底说的是谁。

对此,有两种不同解读。一则指刘邦。刘邦在楚汉相争中笑到最后,主要原因是他的对手项羽并非真英雄。在一个没有真英雄的时代,只能让刘季这小子成名。第二种说法似乎更接近本意,便是刘邦、项羽都是英雄,但他们早已远去,剩下眼前朝中这些小人徒享虚名。面对着刘、项遗迹,阮籍悲叹的是现世的寥落。苏东坡理解如此,有人问他“竖子”是否指的刘邦,东坡先生回答说:“非也。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间人耳。”

无论何种解读,总之是阮籍没有赶上好时候。

当时魏明帝曹叡驾崩,曹芳即位,两个顾命大臣司马懿和曹爽争权,一时间曹爽占据了上风。阮籍三十七岁时,曹爽请阮籍出来做官,不少人看到曹爽得势,排着队去投靠,但阮籍却保持了清醒头脑,他预感到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找了个借口谢绝,果不其然,很快在“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变成了刀下之鬼。

现在该司马懿出面了,在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他立刻征召阮籍出来做官,在杀掉一些不合作不听话的士人后,他迫切需要像阮籍这样出身好、名声好且有才华的大名士出来撑撑门面。

人生最难的就是这样的抉择,但再难也必须做出一个。在此状况下,通常有两条出路,一是积极投靠,忠诚卖命;另一条则是非暴力不合作。前者依阮籍的脾性,实在做不来,后者又怕惹祸上身,被司马懿列入诛杀的黑名单。想来想去,阮籍选择了第三条道路——投靠但不卖命。

具体的操作方式,还是老套路,一个字——喝。阮籍天天喝得五迷三道,少说话或者根本不说话,司马懿本来也只想让他出来撑门面,并没有真心想重用他,所以双方倒也相安无事。阮籍确实有两把刷子,别人只能“小隐隐于野”,至多“中隐隐于市”,他居然做到了“大隐隐于朝”。

司马懿死后,司马集团的领头人变为司马师。阮籍从司马懿的幕僚,也就相应地变为了司马师的幕僚。换汤不换药,他每个月按时领工资,但从不说任何人的坏话也不说任何人的好话,不缺银子,又有空闲,因此阮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喝酒和写诗上。

不过,装一天容易,装一个月也不难,但一装好几年,对阮籍来讲,只能用痛苦来形容,虽然沉醉于酒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份苦痛。但是依靠醉酒逃避并非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酒醒后痛苦仍然存在。所幸在这个时候他发现朋友圈中有一个可以寄托身心的“群”。这个“群”的名字叫——竹林七贤。

实际上,这个名号是在后来东晋人戴逵所著的《竹林七贤论》中才被固定下来,所以如果在电视剧中看到这七位说:“我们竹林七贤……”,便可以“呵呵”以对,就像在某些抗日神剧中,有人振臂高呼“同志们,再坚持一年,十四年抗战就要胜利结束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