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摩格入京
安王妃云氏于乾元二十二年六月诞下安王长子,玄凌甚是喜悦,从子字辈,玄凌赐名子瑜。
又过了几日,竟是传来消息,太后不成了。
颐宁宫中,玄凌与真宁长公主守在床边,太后昏迷中似有梦呓,如今太后这般,不管众人真心还是假意,都在小声啜泣或者暗自垂泪。
玄凌已经知晓太后如今已到大限,心中悲痛,如此,更是听不得这些哭哭啼啼,便将人赶了出去。
殿内只留了玄凌和真宁长公主,就连宜修也出了门。
殿内,太后悠悠转醒,心知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对着二人笑笑,说了好一些肺腑之言。
太后絮絮叨叨的同玄凌和真宁长公主说了不少话,一会说到两人小时候,一会又说到真宁长公主嫁人的事,两人也没有不耐烦,都在太后床前静静色听她说着,太后说着说着仿佛是卸了力气,气息也渐渐弱了起来,太后这个时候已经不清醒了,一会喊着先帝名讳,一会喊着玄凌和真宁长公主的名字,玄凌和真宁已经听不到太后的声音了。
乾元二十二年八月十二,太后崩于颐宁宫西殿,驾鹤西去。
举国哀痛,太后送于梓宫那一日,孙姑姑撞柱而亡,随着太后一同去了。
玄凌极尽孝道,为太后上谥号“昭成”,全称为“昭成孝肃和睿徽仁裕圣皇后”。
先帝废皇后夏氏之后,并未再立后,最后唯有昭成太后相伴同葬“献陵”,又命大臣隆重治丧,乾元帝着重服为太后戴孝,并辍朝一月。
太后薨逝,按例上至皇亲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要守三月国丧,即三月内不能行嫁娶之事,不能歌舞酒乐,夫妻间亦不能同房,而玄凌身为天子,与宫中众妃只需守孝二十七日即可。
到了九月,宫中众人孝期已满,真宁长公主也即将带着承懿翁主预回凉州,至于这新鲜出炉的郡马爷状元郎,也被玄凌指派至凉州任上为官,待历练几年再调回京中。
次年四月,玄凌晋二皇子予漓为齐王,赐婚随国公养女许怡人,又选定三人卫氏、姜氏、李氏充实后宫。
只是那许怡人原本是敏修媛为了稳固自己在宫中地位打算献与玄凌的,这般赐婚给齐王,她虽生气,却也无可奈何,不过好在这进宫的李氏乃是敏修媛父亲的族人之女,两人也很是亲近。
五月,玄凌携后宫众人在行宫避暑,因着此次赫赫部族的摩格要上京觐见皇上,后宫中除了甚少出门以为因错不能出门之人,几乎这次后宫嫔妃都来齐了,过了几日,众人皆安顿下来后,玄凌在水绿南薰殿前设宴。
许是到了行宫不似在紫奥城中拘束,今日宴饮,上至嫔妃,下至宫人,无不精心打扮,花团锦簇,殿中歌舞升平各家王爷亦携家眷一同前来,因而显得格外热闹。
胡蕴蓉倒也不安分,虽如今皇后有子,也算有宠,她却仍然有着登临后位之心,也拿出自己的玉壁与人观看。
玄凌此时正为赫赫之事烦忧,见胡蕴蓉这般,更是脑恼怒,当即罚了她抄写宫规。
初夏时分,赫赫的摩格大汗趁着万木复苏,水草肥美之时,自恃粮草充足,率二十万铁蹄自都城藏京直逼距上京只有八十里的雁鸣关。
落铁山是赫赫与大周北疆临界之地,而雁鸣关恰如一道铁锁屏障,一旦被赫赫冲破,旧都上京便如铁齿被断,连如今的京都亦会暴露在赫赫铁蹄骁勇之下。
如今赫赫摩格可汗乃老可汗英格之子,一向野心勃勃。这些年来厉兵秣马,不断吞并赫赫周遭的一些弱小部落,壮大自身。而玄凌这些年一直把精力放在西南战事上,力图收复疆土,后又为平定汝南王费了不少精力,难免对赫赫有所放松。
因而赫赫大军率狼烟南下之时,雁鸣关将士不由乱了手脚抵抗不及。好容易勉强守住了雁鸣关,玄凌一怒之下派大周十五万大军远攻赫赫京都藏京然而大周将士生长于富庶锦绣之地,不惯沙漠苦热,加之今年天气炎热难当,士兵中暑昏厥之人不少,尚未开战便已节节败退。
军中无人可用,玄凌自是气急交加,除了驸马陈舜,以及抚远将军再无人选。
正是这个当口,摩格启奏要上京拜见玄凌。
说是拜见,玄凌如何不知摩格真正的意图,名为拜见,实为夺取幽、云二州,又要每年封赏,以金银各三百万两,绸缎百万匹赏赐,而他只以劣马三十匹作为他每年贡礼,实在可恶之极!
若只是封赏也罢了,但幽、云二州向来易守难攻,是何等兵家要地,朕怎会拱手相让!他现在攻至雁鸣关外,如此苛求一是为探大周虚实,二是借此出兵夺地,也好师出有名。
不过,他敢来,他也敢等着他。
摩格入京是在七月,京中最酷热的日子。玄凌想要煞煞他的狂妄之心,便只让他在行馆住着,始终不曾召见。
因着摩格入京之事,宫中更多了几重压抑,即便在日色喷薄如金的日子,也隐隐含着山雨欲来的沉重。
不过也有好消息传来,那雁鸣园外的赫赫众人不知怎么发根本了时疫,人一波一波的倒下,赫赫可汗着急不已,便想要求大周皇帝呢!
玄凌知晓之后,自是喜不自胜。
终是三日后,玄凌在行宫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摩格,一早玄凌便知,摩格可汗进贡了一只熊罴,据说甚是凶猛。
摩格可汗觐见时,皮革匝地生隆隆作响,竟是丝毫不把玄凌放在眼中。
摩格阔步入殿,双目直视宝座之上的玄凌,不屑旁顾,更无任何谦卑之色。他身旁一位赫赫使者躬身道,“我可汗入周,特来拜会大周皇帝。”
摩格微微一笑,既不行礼,亦不屈膝,只双手抱拳一拱,算是行礼,纵然玄凌有心忍耐,见摩格如此,亦心中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