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的说话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什么与爸爸说话能令宝宝们更加聪明

周日早晨,我看到一个刚学走路的小男孩,他和他的爸爸正在我家附近的大街上漫步。忽然,小男孩看到了一些他想要的东西。他咧开嘴笑着,松开了爸爸的手,并跑向了一家书店,用他的小拳头敲着书店的玻璃门。

爸爸:“是啊,杰布,这是一家书店。它今天关门了。”

杰布收起了笑脸,开始大力地拍打大门。

爸爸:“我知道你觉得这里好玩。我们晚上读的故事书就是在这里买的。我们往里面瞧瞧,看到了吗?今天里面没有人,不过我们可以等它明天开门的时候再来。”

妈妈和爸爸所处的场景、抱有的态度、说话的节奏、拥有的社会期望以及使用的语言,都能教会我们不同但同样有用的技能。妈妈的语言风格,促进了社交能力的发展;而爸爸的语言风格,则是用更加成熟的语气、不同的词汇以及用更开放的对话,为孩子架起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研究表明,相对于妈妈而言,当爸爸把宝宝抱在大腿上,或者用多功能背带把宝宝背在胸前时,他们更多地会把孩子的脸朝向外面而不是朝着自己。这个做法恰好表达了这个事实:与爸爸的相处时间,可以拓展和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回到我家门前:有位爸爸,蹲在婴儿车旁,与他两岁的孩子视线相平,他们看着建筑工人正在用电钻钻开对街的一条车道。灰尘和结块的水泥四处飞扬。父子俩都着迷地看着这吵闹的、尘土飞扬的场景。

父亲的角色,给育儿过程注入了一种冒险意识和精神,这与母亲保护孩子和未雨绸缪的本能相反。爸爸们会带着孩子坐公交车或者火车,他们不仅是为了到达目的地,也是为了和更多人分享乘坐大型交通工具去旅行的乐趣。他们跟随本能的冲动去探索和寻找,讲究行动起来,活在当下,不去担心有没有准备好额外的奶嘴、围巾或零食。当他们遇上挑战时,孩子会通过观察爸爸来学习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林恩·维农-费根斯(Lynne Vernon-Feagans)是北卡罗来纳大学语言能力心理和早期语言发展的研究员。她的研究发现,要是爸爸们用更多元化的词汇与幼儿进行交流,幼儿到了15个月的时候,就会有更好的沟通能力;到了36个月的时候,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发育得更好[6]。即使妈妈和爸爸的词汇水平相当,但要是爸爸常常和他们互动的话,孩子学习单词的过程就会更加容易。

研究者认为,这也许是因为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本来就比爸爸要多。妈妈可以在宝宝睡觉前给她念《企鹅们忙坏了》(Busy Penguins),而她的解读可能只是生硬照搬故事书上的文本。妈妈也同样会预测宝宝想要什么,她可能在无意之中就打断了与宝宝的对话。要是哭一声,妈妈就会把午饭送到口,那何必要用一句话来表达呢?从习惯上来说,妈妈也会使用宝宝已经知道的词语。而爸爸可能不太知道这些,他自然而然地使用新的词汇,这样就扩展了孩子的词汇量。与妈妈在一起久了,和爸爸在一起的新鲜感也会让宝宝更加集中注意力。这并不是说爸爸更适合陪伴宝宝,而是说爸爸的角色有别于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