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创业成功者的情怀和秘笈
“每个人创业都有很多困难,看你怎么理解这个困难。如果把这个困难和坎迈过去,反而觉得自己很兴奋,而且很成功。”
——中环环保董事长、总经理 张伯中
中环环保(证券代码:300692)2011年12月成立,2017年7月通过IPO审核,从设立到上市用时不到六年。而这一系列顺畅的资本运作是公司董事长张伯中的手笔。他的前半生充满个人选择的色彩,每一个决定和身份转换,张伯中都游刃有余: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公务员到企业家。
大学毕业本可以端着政府机关的“铁饭碗”,他却单枪匹马跑出国门去留学。学到了国外的环境保护理念,他更想在国内实践。2001年,城市污水治理开始市场化运作,他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中环环保成功上市,他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暂别体制 自费公派赴美留学
20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了一股公务员辞职下海潮。人社部数据显示,仅1992年一年就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处于停薪留职状态。
1990年,张伯中是安徽省计划委员会的一名干部,那一年他只有27岁。时代浪潮在涌动,这位年轻人也在计划暂别体制内,最终他争取到一笔来自美国的奖学金和单位的借款,成为安徽省省直机关干部中为数不多的自费公派赴美留学者之一。
省吃俭用 带2万多美元回国
在美国的留学生涯,张伯中每个月可以拿到900多美元奖学金,远远超过他在国内工作时的可支配收入。要知道,出国以前,张伯中在安徽省计划委员会每月的工资只有70元人民币,折合10美元。
“当时,在中国每个月拿的工资在美国只能换10美元。10美元只够吃一两顿比萨。后来,美国大学一个月给我900多美元的奖学金,学费也免了。900多美元一个月就相当于中国十几年的工资,所以那个时候谁都想出国。”
年轻时的张伯中
尽管富足的奖学金让张伯中在经济上无后顾之忧,但他却强迫自己过上一种非常节约、朴素的生活。在美国四年多时间,他说:“我买的生活用品都是在打折时买的,所有的家具都是在地摊买的。我在美国没买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旧衣服。”
等到毕业回国时,张伯中竟然从奖学金中省出了2万多美元,在当时,这十几万元人民币已经是一笔巨款,就这样,张伯中有了创业起家的本金。
“那时候,我就想存钱带回中国。我一年如果能存5000美元,相当于在国内工作几十年的积蓄。谁不想存那个钱?我毕业以后带着2万多美元回到中国,2万多美元折合十几万元人民币,当年就算不少了,就是我起家的本金。”
张伯中和外国友人在一起
毅然投入创业 摸着石头过河
回国后,尽管作为省直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工作一帆风顺,生活舒适安逸,但张伯中的心中始终有另外的渴望。毕竟经过四年多的海外学习和生活,他的价值、知识、经验、人脉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和积累,或者说他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资本。
主观上,张伯中在美国感受到了中美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并且也通过观摩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看到了商业机会;而现实中,他的妻子因为去美国陪读,回国后失去了在政府机关的工作。
于是,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张伯中和妻子选择了家庭创业。“一开始是有什么做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做的项目比较杂,事情比较多,什么挣钱做什么。”他们卖过电脑,也办过报纸,还做过新型材料加工。
有成功的尝试,如卖电脑。创业初期,张伯中夫妇与几个朋友在合肥步瑞祺商场合伙开办电脑城,做IBM、TOSHIBA等几个一线品牌的安徽总代理。由于摸准了IT业的发展时机,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将步瑞祺商场打造成了合肥地区第一个电脑专业市场,成为当时合肥乃至安徽最大的电脑主机及配件“集散地”。
也有失败的创业,如办报纸。张伯中从美国的免费投送式报刊模式中衍生了这个创业念头,并投资了《安徽市场信息报》,但当他试图把这种模式落地植入到安徽时,才发现中美两国的媒体环境迥异,在中国私有制报纸根本难以生存。
凭一份情怀和责任 涉足环保业
早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张伯中刚从美国留学回来,作为一个学环保的人,他对中国的环境很忧心,“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中国人在外面扬眉吐气,但是大家一讲到中国的环境,都觉得很悲哀,有种好像低人一等的感觉。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学环保的人,我感觉到这是我的一种社会责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伯中成立中辰集团,同时开展多项业务。在中辰集团的商业版图中,房地产、银行、金融投资是最赚钱的项目,但张伯中却一直将不赚钱的环保业务当做主业来经营,甚至不惜源源不断地通过房地产项目的输血来解决环保资金困难的问题。2004、2005年,中辰集团开始涉足污水处理和环境工程领域,专注做小而精的项目,不刻意追求规模优势,对项目都是有选择性地投资、收购、投标。
“我们在工业废水治理这块有很多专利,特别是在高浓度废水深化方面。我们的技术方案投资比较省钱,而且运营成本比较低。同样的工艺,我们污水治理成本可能5块钱1立方米或者4块钱1立方米,有些国有大公司可能成本要8块、9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技术还能够保证稳定达标排放,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更强调每一个项目方案的成熟性、先进性。”
2011年12月,张伯中将水处理业务从中辰集团剥离,成立了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污水处理业务及环境工程业务。这是一家自诞生就奔着上市去的公司,张伯中自组建公司开始,就要求公司不管是规范性还是运营模式,都要依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做。他太清楚上市对于发展到这个阶段的中环环保有多重要。
“资本市场的平台,对中环环保意义非凡。我们这种水污染治理或者环境工程类企业是资金推动型,只要有资金,就能扩大规模,只要有规模就有固定的收益,而且是有利润的收益。其次,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在我们这个行业,门槛很高。一般小的公司很难生存或适应下去。现在行业里都是国际知名的水环境公司、水务公司,或者央企、上市公司。我们只有上市了,才能跟他们站到同一个起跑线,在同一竞争水平的情况下PK。”
过去,中环环保运营管理的污水处理厂集中于山东、安徽省,业务也一直在这两地发展。但这几年,张伯中敏锐地感觉到水环境行业将迎来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要想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吃到蛋糕,就需要进入到A股中去,利用资本力量进行布局。
“十八大以后,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家园,这其中对环境治理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国家还从立法上对环境治理、水污染治理、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定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这些政策就促使这个市场未来将是很大一块蛋糕。我们如果想在这个蛋糕中分到更多,拿到更多份额,就必须靠资本市场助力。”
招股说明书显示,中环环保公开发行不超过2667万股,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2亿元,主要投资于桐城市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PPP项目、桐城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夏津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四大项目。
桐城污水处理厂奠基仪式
“我们在创业板上市以后,项目范围将扩大到全国甚至世界范围,我们不能再仅限于华东地区,不光是做熟悉的市场,还要做我们不熟悉的市场,不但在地域上要开拓其他省份的市场,更要进入更多高精尖的污水处理领域,包括一些河道生态恢复、黑臭水治理、海绵城市建设,这些都是未来中环环保潜在的市场和我们要开拓的领域。”张伯中说。
乐天派张伯中的创业秘笈
2017年8月21日,中环环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A股创业板挂牌上市,上市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
现在,张伯中每天只保持4—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他说这是在美国留学时养成的习惯。“当年出国时外语不行,计算机不行,晚上在大学计算机房里待到两点,早上六七点钟起来背英文单词,才能在美国生存下来,没有机会睡很多觉。”
与其他很多创业故事中的主人公不同,在过去20年的创业生涯中,张伯中尽管也有焦虑,却少有绝望的时刻,他说自己是一个乐观派。
“每个人创业都有很多困难,看你怎么理解这个困难。如果把这个困难和坎迈过去,反而觉得自己很兴奋,而且很成功。我在创业过程中,为跑一个项目,为筹一笔钱,也会整天整夜睡不着觉,这种情况都有。但是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每个人都有创业艰辛的一面,你想到还有人比你更艰辛的时候,就不觉得有多痛苦和有多艰难了。”
中环环保上市仪式
讲到创业成功的秘笈,张伯中觉得有两点最为关键:行业、团队。只要战略或者方向选对了,加之有好的团队,那么企业就不会失败,只会成功。
“第一,创业选的行业很重要。作为一个企业老板,你选择的这个行业,要具有很好的成长性;第二,团队很重要。团队是人才队伍,他们决定企业能不能做好,能不能上市。要成功上市,功劳是整个团队的,所以要带好这个队伍。”
扫码观看中环环保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