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必备修炼术,把幽默变成一种内在的才华
要想变身幽默达人,就要学几招必备幽默技巧。顺水推舟、自相矛盾、迂回作战、一语双关、埋下伏笔、巧用反语、巧用夸张、偷梁换柱……这些都是简单、有效的幽默技巧。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会轻松变身为幽默达人。
借用双关,一句话就能让对方听明白
一语双关,可以掩盖攻击锋芒,让对方在表面上处在毫无锋芒的语意里,同时又能体会到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它是一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法,可使辩者变守为攻,变被动为主动,又可以借机讽刺对方,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一语双关式的幽默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假如运用得恰当,就可以帮助你迅速摆脱眼前的窘境,维护自己的面子,同时又让人会心一笑。
郁达夫是中国著名的作家。一次,他请朋友到一家饭馆吃饭,由于害怕把钱弄丢了,就把钱塞进了自己的鞋垫底下。
两人吃过饭后,郁达夫大大方方地脱下鞋子,把钱从鞋垫底下取了出来,准备结账。看到这一幕,朋友很震惊,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把钱放到鞋垫底下?”
郁达夫风趣地叹了口气,回答说:“过去,这个东西一直压迫我,如今轮到我压迫它了!”
如果按照常理分析,把钱藏在鞋垫底下多多少少有些丢脸,郁达夫却不以为意,反而来了个幽默调侃。郁达夫用了“压迫”二字的双关意思,强调了“压迫”的政治含义,既能让人会心一笑,又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率真。
同类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美国前总统福特说话时就喜欢用一语双关。一次,他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我是一辆福特,不是林肯。”林肯是当时美国的总统,同时又是一种高级汽车,而福特在当时则是一种大众化的汽车。福特总统借用一语双关,既表达了自己的谦虚之意,又突显了自己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总统。
在中国著名小说《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鸳鸯道:“什么话?你说罢。”
他嫂子笑道:“你跟我来,到那里我告诉你,横竖有好话儿。”
鸳鸯道:“可是大太太和你说的那话?”
他嫂子笑道:“姑娘既知道,还奈何我!快来,我细细的告诉你,可是天大的喜事。”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做了小老婆……”
鸳鸯被贾母长子贾赦看上,一帮人帮忙、躲避、旁观、相怜的各色俱全。鸳鸯的嫂子以为这是天大的好事,于是不知趣地前来劝说,结果被鸳鸯兜头泼了一瓢冷水。她骂道:“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做了小老婆……”这里的“话”和“画”就是一语双关,讽刺意味十足。
这种双关叫谐音双关,我们常说年年有余(鱼),就是典型的谐音双关。我们常看到的年画上那个抱着一条大鲤鱼的胖小子,画中的鱼就是一语双关,既是真实的鱼,又是年年有余的“余”。
谐音双关要求辩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可以透过某个语句表明的意思看透它隐含着的特殊含义,然后选择一种符合我们观点的相关意思,做出巧妙的解释。
运用双关手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可低俗
说话要讲究文明,讲究文雅,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有些人使用双关时,说出的话像泼妇骂街一样不堪入耳。虽然也有可能凭一时的口舌之快占尽上风,却因为低俗而令人不齿。
2.隐藏幽默
一语双关的要点是隐藏幽默。运用这种手法,最基本的要求是含而不露,假如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失去讽刺、风趣的特点。
3.命中要害
我们要善于发现对方的破绽,找出对方的要害。只有命中要害,才能让对方张口结舌,没有还口之力。
断章取义,荒谬的话也能博人一笑
关于断章取义,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有些媒体几乎每天都会将某个明星或者重要人物的话断章取义,以便制造出轰动效应,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某家报纸上,出现过一个有趣的标题:“主教:纽约有夜总会吗?”真的是如此吗?
一位主教前往纽约,刚下飞机就被记者团团围住。有记者故意刁难,问他:“您想上夜总会吗?”主教不想正面回答问题,便笑着反问:“纽约有夜总会吗?”
于是,第二天早上,这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出这样一则新闻:“主教走下飞机后的第一个问题:纽约有夜总会吗?”
主教的确说过“纽约有夜总会吗”,但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中,这种反问仅仅是进行自我保护,并不具备语言字面所表述的含义。但当这句话被单独拿出后,主教的真实意愿跟话语字面含义就截然相反了。人们只看到这句话,就会觉得:“这位主教大人看来不是正经人哪!”
生活中,大家不要随便断章取义,扭曲别人的真实意愿。但是,如果有改善谈话氛围的需要,也可以偶尔为之,将只言片语从整个语境或者句子中剥离,这样就能轻易制造一种和谐的幽默效果。
1935年,巴黎大学,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陆侃如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的答辩。他学识渊博,一路应答如流,主考官们非常满意。
可能是看陆侃如应答得太过流畅,有位主考官突然问了一个怪问题,故意为难陆侃如。他问:“《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中,第一句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
陆侃如知道对方在为难自己,稍稍思考了一下,就答:“因为‘西北有高楼’啊!”
主考官们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相视而笑,都为陆侃如的幽默风趣所折服!
凡是对古文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诗文中很多方位词不具实际意义,不可望文生义,比如“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并不意味着北山就不能放马。但是,假如这样回答,势必显得呆板,所以陆侃如引用古诗十九首的名句作答,使自己的答案听起来有些荒谬。从字面意思来看,“西北”恰好跟“东南”相对,因为西北的楼高,所以孔雀飞不过,只好掉头往东南飞。这种解释十分牵强,但很容易产生幽默效果,而且解释所产生的意义跟本义相差得越远,就越显得荒谬,幽默效果就越强。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酌情附会捏造,当你的需要因“断章取义”而得到满足时,幽默的情趣就会跟着油然而生。
但是,如果想更好地运用断章取义,还是应该多读书、多看书。因为,断章取义式的幽默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断句能力,一个人的断句能力越强,断句前后句子表述含义就差距越大。在实际言语表达中,我们就能更好地把自己的真实目的隐藏于“断句”中,甚至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断句,当我们的主旨得到有力支撑时,幽默也就产生了。
在日常生活中,断章取义是一种常用的幽默技巧,只要断得巧、断得妙,不仅能博得大家开怀一笑,还能为沉闷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生机。
以谬还谬,避开针锋相对的争执
一般来说,以谬还谬式幽默多用于亲近的人际关系之中,作为调笑之用;也有少部分用于关系疏远的人际关系之中,作为反击之用。进行这种幽默之前,要先明确好是用调笑功能,还是用反击功能,因为二者有明显的区别,用不好容易造成误会。
有些时候,为了避免双方关系陷入不必要的紧张状态,我们不能直接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因而为找不到回绝之辞而苦恼。此时,就可以使用以谬还谬,跟正面顶回去相比,让对方去体会他自己要求的不妥之处要更文雅一些。
19世纪末,伦琴射线的发明者收到一封信,写信者说他胸中有一颗残留的子弹,需要用射线进行治疗。他请伦琴给他寄一些伦琴射线和一份使用说明书。
伦琴射线是根本没有办法邮寄的,假如伦琴直接指出来信者的错误,那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多少会让对方有一点被人居高临下的教训的感觉。最后,伦琴选择用以谬还谬的幽默口才来应对。
伦琴提笔写了一封回信,里面说:“请把你的胸腔寄来吧!”
由于邮寄胸腔比邮寄射线听起来要荒谬一百倍,所以伦琴不仅传达出自己的幽默感,也让写信者明白射线是不可能邮寄的。
不直接回答问题可以给对方留下余地,并且能避开正面交锋的风险。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夫妻生活中,针锋相对的争执最容易引起不良的后果,而以谬还谬的幽默,往往能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得到缓和。
有一对夫妻,结婚后经常吵架。这天又闹僵了,妻子生气地大叫:“天哪,这哪像个家!我再也不能在这样的家里待下去了!”说完她就捡起自己放衣服的皮箱,往门口走去。
这时,如果丈夫去拉妻子,可能无济于事。让人意外的是,丈夫居然也叫起来:“等等我,咱们一起走!天哪,这样的家有谁能待下去呢!”然后,丈夫也拉上自己的皮箱,赶上妻子,并把她手中的皮箱接过来。丈夫温柔地对妻子说:“等等我嘛,我也待不下去了,我要和你一起走!”
“要是丈夫也走了,家不就没人管了吗?”想到这里,妻子只好带着丈夫返回到家中。
妻子出走已家不成家,丈夫也跟着一起出走,更不能成为家,这是一种极大的荒谬。丈夫本该挽留妻子,却跟妻子一起走,这不是双重荒谬吗?然而,正因为双重荒谬,妻子才能体悟到丈夫的真正意图,跟丈夫和好如初。
自相矛盾,用戏剧化的幽默化解困境
自相矛盾营造出的幽默,具有讽喻他人和自我暴露这两个方面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讽喻他人式的幽默表现为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痛处,具有很强的戏谑效果;自我暴露式的幽默表现为故意说蠢话、自我调侃,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交流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具体的矛盾下营造幽默效果。
熟悉李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嘴巴很“毒”的人,说出的话往往会得罪不少人。比如,他经常骂别人是“笨蛋”“书呆子”。有位记者看不惯他的行为,想好好贬损他一番。
记者问李敖:“你经常骂别人是‘笨蛋’‘书呆子’,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笨蛋’‘书呆子’吗?因为你一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睡眠时间很少,出门的机会更少,却自称了解人间万象和真相,这怎么可能呢?”
听了这话,李敖并没有生气,而是轻描淡写地说:“康德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还教过世界地理,可是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他家方圆80里地。如果让我教世界地理,我一样可以胜任,因为我在家‘卧游’已久。”
李敖刚说完,周围的人一阵大笑,纷纷为他的巧思妙答喝彩。
为了应对记者的提问,李敖临时编造了一个词——卧游。其实,这个词本身就很矛盾,既然一直在家里“卧”着,又怎么能算得上是“游”呢?不过,李敖才不管什么语言逻辑,就是要使用这个自相矛盾的词汇进行反击,竟然营造出很好的幽默效果。
我们都知道,李敖是一位非常幽默的人,就算有人故意中伤、侮辱他,他也能利用幽默化解困境。通过这种方式,他既让别人敬服自己的学识和度量,又使别人的恶意攻击不攻自破。
一次,国会议员通过了一项法案,但是这项法案在马克·吐温看来是很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马克·吐温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告示,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浑蛋。”
这个告示刊登出来后,立即在国会炸开了锅,很多议员都摩拳擦掌,责令马克·吐温立即改正他的言论。
到了第二天,马克·吐温又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告示,上面写着:“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浑蛋。”
从表面上看,马克·吐温是在向国会议员们道歉,实际上他不过是在语言上耍花招。马克·吐温故意用不合逻辑的话一再地骂议员们是“浑蛋”,看似前后矛盾,实际上表达的却是同一种意思。
如此一来,国会议员们又被马克·吐温骂了一次,明明知道“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浑蛋”并不是真正的道歉,而是变着法子再骂一次,却又拿马克·吐温无可奈何。
要想自相矛盾,营造戏剧化的幽默效果,可以在字面上肯定,而在意义上否定,或者在字面上否定,而在意义上肯定。比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就是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幽默效果,使得那些被讽喻的对象为了遮掩自己的巨大纰漏而疲于奔命,最后反而顾此失彼,笑料迭出。
为了营造更加强烈的戏剧化的幽默效果,我们还可以在矛盾对转前刻意强调矛盾,混淆别人的视听。比如,好朋友向你借钱,你可以先放出豪言壮语:“咱们两个谁跟谁呀,跟我还提‘借’,多生分呀!”可等你真的把钱借给对方时,却不无担忧地说:“你可得记着点啊,有了钱别忘了尽快还我,我过几天有急用。”刚刚还放出豪言壮语,转眼就催着别人还钱,这种自相矛盾的方式营造出了非常强烈的戏剧化的幽默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制造矛盾时,要做好铺垫,因为前面的铺垫做得越足,后面形成的对比往往越强烈,戏剧化的幽默效果也越明显。不过,制造矛盾时,我们还要先故意营造一种不经意的效果,交谈时沉住气,使自己的语气平稳、自然,然后再把包袱抖出来。
无限夸张,更能清晰表达你的意思
夸张式幽默,即将事实进行无限制的夸张,进而营造出一种极不协调的喜剧效果。夸张不同于吹牛,吹牛不过是简单地吹嘘自己的能力,而夸张则是刻意扩大或缩小客观事物,但仍旧使人感到真实性与合理性,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赵本山与宋丹丹、崔永元合作的小品《说事儿》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宋丹丹饰演的白云:“你说就他吧,就好给人出去唱歌,你说就这嗓子能唱吗?那天呢,就上俺们那儿敬老院给人唱歌,总共底下坐着7个老头,他‘啊’的一嗓子喊出来,昏了6个。”
小崔:“那不还有一个嘛。”
白云:“还有一个是院长,拉着我的手就不松开,那家伙可劲儿地摇啊:‘大姐啊,大哥这一嗓子太突然了,受不了哇,快让大哥回家吧,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啊!’”
就算本山大叔唱歌真的很吓人,也不至于7个大爷昏倒6个。这里,“白云”分明是用夸张的语调告诉小崔,“黑土”大叔对唱歌并不在行。
跟人交流的过程中,用夸张的说话方式给予巧妙暗示,极易产生特殊的幽默效果,既不伤双方和气,又能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意图。另外,夸张制造出来的幽默通常会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有一次,马克·吐温乘火车到一所大学讲课。因为讲课的时间已经快要到了,所以他非常着急,可是火车却开得很慢。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发泄怨气的好主意。
等列车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拿出一张儿童票给他。这位列车员也挺幽默,故意上下打量一番,说:“真有意思,看不出您还是个孩子哩!”
马克·吐温说:“我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火车票时还是孩子呢,火车开得实在太慢了。”
火车开得确实是有些慢了,但也不可能慢到让一个人从小孩长成大人。马克·吐温想表达的是车速太慢,但他没有直接将自己的不满对乘务员抱怨,而是巧妙地对火车的缓慢程度做出了无限制的夸张,令人捧腹大笑,在相对轻松的氛围里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抗议。
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给马克·吐温写了封信,里面说:“听说鱼骨里含有丰富的磷质,而磷质最能补脑子,那么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就必须得吃很多的鱼了。”他还问马克·吐温:“你是不是吃了很多的鱼,吃的又是哪种鱼呢?”
在回信中,马克·吐温告诉他:“看来,你要吃一条鲸鱼才可以。”
大家都知道,鲸鱼是最大的“鱼”,看见这里的夸张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荒谬了,但这种幽默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夸张式幽默也经常受到名人政客的青睐,他们借此来凸显自己的政治立场、观点,或者达到针砭时弊、惩恶扬善的目的。
在竞选加州州长时,里根就曾经针对当时加州的经济情况,对物价上涨进行过猛烈地抨击,他说:“夫人们,你们都知道,最近当你们站在超级市场卖芦笋的柜台前,你们就会感到吃钞票比吃芦笋更便宜一些。”
还有一次,他说:“你们还记得吗?当初你们曾经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美元,而今天,美元已经真的几乎代替不了任何东西了!”
先抛悬念,让听者对你的话兴味无穷
古人经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会说话的人,人们的评价多是“看,他多幽默”,或者“看,他一开口就妙语连篇,跟他说话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这些都是设置悬念所制造出来的效果。
在对话沟通的过程中,假如能够恰到好处地结下一个个“扣子”——悬念,在说出最关键的那句话之前沉住气,就会使听者在回旋推进的言论中兴味无穷,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因而一步步实现预定的说话意图。
有一天下课,一位女同学突然走到讲台前,对老师说:“我不喜欢听你讲课!”老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啊?讲得不生动吗?内容不深刻吗,还是语言啰唆?”女同学回答:“都不是!因为你的表情太严肃、眼睛瞪得太大,我不好在下面看小说。”
学生们听了,先是吃了一惊,而后都大笑起来。
这位女同学主观上并不是要否定这堂课,而是要肯定这堂课:老师要求严格,学生上课才变得认真。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先设置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将听众引入“歧途”,这悬念通常为造成反常的结果做铺垫。幽默者运用反向思维的方法将真相抖出,既解答了悬念,也将自己心中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跟直白地说“老师你的课太棒了、太酷了”相比,这种幽默产生的效果要更智慧、更艺术。
设置悬念一定要巧妙,要顺理成章、有铺有垫、引人入胜,最后一语道破玄机,否则就会给人故弄玄虚之感。巧设悬念类似于相声里的“设包袱”,借跌宕起伏的情节牢牢吸引住他人,最后再借“抖包袱”来画龙点睛,让人体会到强烈的幽默效果,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要想悬念设得好、设得妙,除了要博学多识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要深邃旷达。博识能为“悬念”提供丰富的“语料”,而睿思则能保证其质是钻石而不是瓦砾,是珍珠而不是鱼目。这样的幽默才能雅而不俗、艳而不妖。那些善于吊人胃口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他们令人在笑声中感受到高品位精神文化的滋润,使其在愉悦中认同并接受自己的意见。
因为最近工作比较忙,柳岩已经好多天没有跟妻子一起吃饭了。这天晚上,柳岩又加班到9点多,忙了一天很累并有点烦。回到家里,发现妻子还没有睡,在等他。“柳岩,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啊?”“在这儿等我不睡觉,就是为了问这个吗?无聊。”柳岩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就告诉我吗,一小时多少钱啊?”妻子跟他撒娇。“你真的想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30元。”
“哦,”妻子低下了头,接着又说,“柳岩,能借我10个一元的硬币吗?”柳岩生气了:“开什么玩笑呀,快去睡吧。我很累,没时间跟你闹着玩。”
妻子安静地进了卧室。过了一会儿,柳岩感觉自己有点太凶了——可能妻子真的需要10个硬币。
柳岩走进卧室:“睡了吗?”“还没有。”妻子回答。“我刚刚对你有点凶,别生气。”柳岩说,“这是你要的10元钱,现在我没有硬币,明天你去换好吗?”妻子开心地接过10元钱,然后从床头拿出存钱罐,倒出硬币开始数。
“你攒这么多一元硬币干吗?”柳岩问。“这些钱都是你做这个项目期间攒的,因为我知道你这次的任务很重,并且时间很紧,肯定会有不少的压力,我一天存一个,一天许一个愿,希望你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有了这10元钱,我就可以提一个小小的请求。”柳岩被妻子的举动给逗笑了:“你说?”“我可以用这30元钱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项目就完成了,我想跟你一起出去吃顿饭。”柳岩哈哈大笑:“就这啊,我还以为是啥大事呢!没问题,明天我提前回来,咱们吃顿好的去。”
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请求,但这位妻子却说得惟妙惟肖,风趣幽默。假如这位妻子在丈夫又累又烦的时候说:“明天你的项目就完成了,能不能和我一起出去吃顿饭。”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柳岩不一定会答应。可是,经过妻子的一番巧言妙语,丈夫不仅答应了要求,还将工作的烦恼抛诸脑后,全心感受妻子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设置悬念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你迫不及待地把结果说出来,或是通过表情与动作的变化暗示出来,那就像煮饺子把皮煮破了一样,幽默便失去了原本的效力,只能让人感觉扫兴。凡事都要有个度,设置悬念也是如此。在适当的时候运用,一句机智的妙语能强过一摞劣书。
一个口才好的人,必然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作为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如果想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在社交中如鱼得水,那就要经常使用“设置悬念”的幽默方式。
歪曲经典,以远取譬更易生谐趣
歪解经典式幽默,是指利用众所周知的古代或现代经典文章、词句做原型,对其做出歪曲的、荒谬的解释,新旧词义、语义之间的差距越大,越显得滑稽诙谐。
在我国,古典书籍多为文言,跟日常口语相去甚远,一般情况下,不要说刻意去歪曲,就是把它译成现代汉语的口语或方言,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语义反差,给人不和谐之感,显得非常滑稽可笑。如一首唐诗中描述一个男子为一个姑娘所动而尾随之,写得诗意盎然。可是,假如把它翻成现代汉语的“盯梢”,不仅没有半点诗意,反而显得很不正经了。
在唐代的《唐颜录》中,记载了北齐高祖手下有一个幽默大师叫石动筒,他非常善于用歪曲经典式幽默在跟别人的智斗中取胜。
有一次,石动筒到国子监去参观,一些经学博士正在论辩,正说到孔子门徒中有72人能够在仕途上伸展自己的抱负。石动筒插嘴问道:“72人中,有几个是戴帽子的,有几个是不戴帽子的?”博士回道:“经书上没有记载。”
石动筒说:“先生读书,为何没有注意孔子的门徒:其中戴帽子的是30个,不戴帽子的是42个。”博士问他:“根据哪一篇文章?”
石动筒说:“《论语》上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加起来不就是七十二人吗?”
在《论语》中,孔夫子曾经跟曾子等得意门生谈论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他说如果自己能带着五六个青年(年纪长大到可以戴帽子的)和六七个少年,自由地在河边田野的风中漫游,就算是如愿了。这是《论语》中十分有名的一篇,可是石动筒在这里单独拿出约数“五到六人”和“六到七人”,故意曲解成“五六”和“六七”相乘以后,又跟孔子门徒贤者72人附会起来,就变得很不和谐,并生发出诙谐的意趣。
关于石动筒的故事《唐颜录》中有很多,下面就是一则他曲解经典著作《孝经》的趣事:
有一次,北齐高祖召集儒生开讨论会,会上辩论极其热烈。石动筒问一位博士:“先生,天姓什么?”博士想北齐天子姓高,所以回答:“姓高。”石动筒说:“这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意。蓝本经书上,天有自己的姓。你应该引正文,不要拾人牙慧。”博士迷茫地问:“什么经书上有天的姓?”
石动筒说:“先生,你从来不读书吗?先生不见《孝经》上说过:‘父子之道,天性也。’这不是说得明明白白:天姓‘也’吗?”
在这里,石动筒歪曲经典的窍门是借了“性”与“姓”的同音。尤其是“也”在原文中属于语气虚词,没有任何实义,石动筒把虚词违反规律地实词化了,让人觉得特别牵强附会,因而也就更显滑稽。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个成语,叫作“一诺千金”,说的是秦汉之际,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季布,只要他答应的事情,多少金钱也无法改变。有个笑话就歪曲地解释了这个典故:
有一个姑娘问小伙子:“‘一诺千金’怎么解释?”
小伙子说:“‘千金’者,小姐也;‘一诺’者,答应也。意思是:小姐啊,你就答应了吧。”
通过词义的曲解,把历史英雄的典故变成了眼前求爱的语言媒介,二者之间距离有多遥远,其产生的滑稽效果就有多大。如果你是一位立志谈吐诙谐之人,就应当对这一规律深深领悟。
对一般人来说,即便要作暗示性的表达,也大多倾向于近取譬,然而近取譬容易进行抒情,却不容易制造不和谐、不恰当的滑稽感和诙谐感。要想让自己的讲话有谐趣,最好从不甚切合的远处着眼,以远取譬为佳。古代典籍对普通人来说,大多都距离十分遥远。既遥远而又歪曲,自然易于生谐趣。年代有多么久远并不是问题的最关键所在,最关键的乃是曲解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