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读懂所有企业的一条财务铁律——会计恒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为会计方程式,或称为会计恒等式,是指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些能满足其业务活动需要的经济资源,也就是资产,如生产用的厂房、机器设备、材料、货币等。然而,企业的资产不可能凭空形成,必须由财产所有者提供。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的人,对企业的资产就具有要求权。比如,投资人要求定期收回对企业的利润,并在企业中享有其他权利等。在会计上把这种要求权称为权益。资产和权益是企业拥有资金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资产反映了企业拥有哪些经济资源,权益说明了是谁提供了这些资产,谁享有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因此,一个企业有多少资产,就必定有多少权益。资产的总量必然等于权益的总量,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权益
权益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债权人提供的,比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这类权益属于债权人权益,又称负债。负债在没有偿付之前,是企业资金的一种来源。另一部分权益是投资人投入的,称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会计等式又可表示如下: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由于这三者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因此,这一等式也被称为静态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对会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会计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然而,企业的资金并非是静止不动的,企业的资金运动必然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因此,会计上把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业务称为经济业务,也叫会计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这种变化会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呢?当然是不会的。虽然企业的经济业务种类繁多,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型,任何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类型I: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同时涉及权益和资产,使企业权益和资产同时增加。
类型Ⅱ: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同时涉及权益和资产,使企业权益和资产同时减少。
类型Ⅲ: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只涉及资产一方,使企业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同时减少。
类型Ⅳ: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只涉及权益一方,使企业一项权益减少,而另一项权益同时增加。
以上四种经济业务类型是按“资产=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进行的分类。
如果我们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进行分类组合,涉及资产和权益的经济业务可以分为九种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九种形式的经济业务概括如下: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化的过程,也是企业取得收入、发生费用和获取利润的过程。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的数量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由于收入、费用、利润三者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状况,因此,这一等式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