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国学·第二辑(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一章

导读

本章是《大学》的最后一章,解释“治国平天下”。首先提出以身作则、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絜矩之道”,然后论述君民之间的关系、君主德行与国家得失的关系,以及道德和财富的关系;进而论述“以德为宝”,主张用人唯贤;最后论述君子要忠信,重义轻利。如此,则天下太平。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也。

释义

之所以说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百姓就会形成孝顺的风气;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百姓就会形成尊重长辈的风气;在上位的人体恤孤儿,百姓就不会背叛他。所以,君子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在上位者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下位的人;如果厌恶在下位者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上位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是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故事

宽宏待人

吕蒙正是北宋名臣,一生曾三次出任宰相,他为人正直善良,待人宽宏大量,从不计较他人的过错,也从不对私怨耿耿于怀。

有一次,朝廷要任命高官,许多大臣都极力推荐他,但有一位大臣却极力反对,并说了吕蒙正许多坏话。经过多次讨论,皇帝还是任命了吕蒙正。过后,有位朋友为吕蒙正遭人非议愤愤不平,告诉他这些情况,并要告诉他说坏话那人的姓名。吕蒙正劝阻了朋友,他说:“我不能因为私人恩怨与他争吵,如果知道他是谁,就会终身忘不了那人的过错。我不追问那人的姓名,也是为了以后能秉公办事,个人的委屈能算什么呢?”

清人绘《历代名臣像解》中的吕蒙正画像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释义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说:“快乐的国君哪,他是百姓的父母。”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百姓的父母了。《诗经·小雅·节南山》说:“巍峨的南山哪,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呀,百姓都仰望您!”治理国家的人不可不小心谨慎,一旦偏离正道,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大雅·文王》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之命相匹配的。应该以殷朝作为鉴戒呀,要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君子首先要注重修养德行。

故事

周公诫伯禽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西周建国之初,政治形势非常复杂。为了辅佐年幼的成王,周公留在都城镐(hào)京,派儿子伯禽去管理封地鲁国。

临行前,周公告诫伯禽:“你这次去封地,首先要礼遇有才之士。我的身世和地位虽然很高贵,但为了接纳天下贤士,洗澡时曾多次握着湿头发迎接贤人。吃饭时,也曾多次放下筷子,吐出嘴里的饭,恭敬地款待他们。只有取得贤人的信任,并对他们委以重任,天下的百姓才能信服,国家才能安定啊!”周公尊贤爱才,是他政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原文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释义

有德行才会有百姓拥护,有百姓拥护才能拥有土地,拥有土地才能聚敛财富,聚敛财富才能供给使用。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末节。如果表面重视道德而内心却重视财物,就会与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敛财物,民心就会涣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凝聚。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如果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故事

冯谖焚券

战国时期,冯谖(xuān)被孟尝君派往封地薛地去收债。临走时,冯谖问孟尝君是否需要带些东西回来,孟尝君说:“你看着办吧,我缺少什么你就带些什么回来吧!”冯谖到了薛地后,将债券全部烧毁,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当孟尝君问冯谖带回什么时,冯谖说:“我带回了‘义’。”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

一年后,孟尝君被免去相国的职务,只好返回薛地。当地百姓听说后,扶老携幼欢迎他。冯谖说:“这就是我给您带回‘义’的回报哇!”孟尝君这才恍然大悟,他非常感激冯谖。

民国蔡振绅编撰《八德须知·礼义》插图《冯谖焚券》,描绘冯谖去薛地帮孟尝君收债,将债券当众焚毁的场景

原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释义

《尚书·康诰》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成宝贝,只把善德当成宝贝。”舅犯说:“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成宝贝,只把仁义慈爱当成宝贝。”

良渚文化玉琮

故事

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叫子罕(hǎn)的官员,他品德高尚,为政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在百姓中很有威望。

一次,一个宋国人怀藏宝玉,兴冲冲地找到子罕说:“我久闻大人是勤政爱民的好官,特地将宝玉献给您,以表达我的敬慕之心,希望您能收下!”子罕接过宝玉看了看,说:“你还是拿走吧,我不能收!”献宝人以为子罕不识货,子罕笑着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假如你将玉给了我,我们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宝?”献宝人听后十分羞愧。子罕以不贪为宝,其高尚的品德,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南宋马远绘《岁寒三友图》,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原文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释义

《尚书·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本领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从心底赞赏人家。用这样的人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对国家来说是有利的!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忌、厌恶人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人家,无论如何不能容纳贤德之人。用这样的人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对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

故事

马革裹尸

东汉时期的马援英勇善战,为建立东汉和保卫边疆立下了赫(hè)赫战功。有一次,他刚刚南征交趾(zhǐ)(今五岭以南至越南北部)归来,听说北方匈奴和乌桓又来侵扰边境,便主动请求出征。朋友孟冀见他年岁已大,劝他不要再出征上阵了。马援慷慨激昂地说:“有志男儿应该为国杀敌,战死疆场,尸体不需要棺材装殓(liàn),只用死去的战马皮包裹着回来埋葬就可以了,怎么能躺在家里的床上,死在儿女身边呢?”

后来,在征讨武陵五溪少数民族时,马援死在军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清人绘马援画像

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释义

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小人流放到边远的四夷之地,不让他们居住在中原。这就是说有德之人知道亲近什么人,憎恨什么人。如果发现贤才而不能举荐,举荐了又不能优先重用,这是轻慢;发现不善之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然要降临到自己身上。所以,君子治国有正确的法则:忠诚守信,便会获取天下;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天下。

山东曲阜衍圣公府藏明人绘孔子画像

故事

祁奚荐贤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贤德的大夫叫祁(qí)奚,他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当时,祁奚因年老辞职,晋悼公问谁可以接替他的职位,祁奚推荐了解(xiè)狐。晋悼公诧异地问:“听说解狐是你的仇人哪!”祁奚说:“大王只是问谁可以接替我的职位,并没有说我的仇人不可以接替这个职位呀!”正当准备任命解狐时,解狐因病去世。祁奚又向晋悼公推荐了儿子祁午。结果,祁午上任后,十分称职。

孔子知道这件事后,称赞说:“祁奚推荐人只看才德,不论亲仇,真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呀!”

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释义

创造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从事生产的人多,消耗财富的人少,创造财富的人勤奋,消耗财富的人节省,那么财富就会永远充足。仁德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德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聚敛财富。没有在上位者喜爱仁德,而在下位者却不喜好道义的;没有喜好道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

故事

仁德传家

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读书时虽然穷苦,心里却想着救济众人。做了宰相后,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shàn)养宗族中的贫寒之人。他买了苏州南园作为住宅,听风水先生说这里风水极好,便将房子捐出来当作学宫。

清人绘《历代名臣像解》中的范仲淹画像

范仲淹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俸禄多用作布施救济之用,因此家用极为节俭,死的时候甚至连丧葬费都不够。他的几个儿子,虽然位列公卿,但却能继承父亲的传统,仁德传家,平日在家身穿素布衣服,所得俸禄也多用于救济众人。

范仲淹手书《道服赞》并序

原文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释义

孟献子说:“能够喂养得起四匹马拉车的大夫之家,就不再计较养鸡养猪的事;祭祀能够用冰的卿大夫之家,就不再喂养牛羊来牟利;拥有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再豢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就是说,国家不应该把财货作为利益,而应该把仁义作为利益。做了国君还一心想着聚敛财富,一定是有小人在诱导。而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即使有贤能的人,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了。所以,国家不应该把财货作为利益,而应该把仁义作为利益。

故事

李林甫误国

李林甫是唐代的奸相,善于察言观色,曲意逢迎。他深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讨得皇帝的欢心,于是便想方设法做让皇帝高兴的事。唐玄宗对他十分信任和宠爱,李林甫执掌朝政长达十九年之久。

李林甫嫉妒心很强,对有才能的人恨之入骨,总是想尽办法除掉他们。虽然他表面上对这些人十分和善,但心里却时时在盘算着害人的诡计,所以一些人被害以后并未察觉。张九龄、李适之等人先后遭他陷害而被罢官。后来,李林甫的这种伪善面目被人们识破,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人。唐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国无良臣,以致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国势转衰,很大程度上都与李林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