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识思远:连士升社评选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 新加坡文化代表团的收获

外国的艺术和本国的艺术发生了很密切的联系,一经消化、吸收、陶冶等步骤,本国的艺术将日渐丰富,同时,外国的艺术家受了我们的刺激后,他们也会急起直追,向我们虚心学习,因而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

本邦[1]赴沙捞越地区文化代表团,日来在古晋布洛克大厦公演,获得辉煌的成就。参观群众的踊跃,造成一个新纪录。

文化代表团的主要节目为中国歌舞、马来歌舞、印度歌舞。这刚好代表本邦三大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至于青年钢琴家李金星的演奏,也是得心应手,非常纯熟。

年来从我们的邻邦到此地来献技的艺人颇多,如菲律宾歌舞团、印尼歌舞团、越南摄影展览会。这些艺术团体的表演,给我们带来新刺激、新作风。演完之后,大家还是念念不忘。

同样的,这次我们的文化团体到沙捞越地区去表演,也是把本邦的艺术种子传播给我们的友邦。因此,沙捞越艺术协会主席克洛才很坦白地说:这次的访问,将使古晋人民在一甚长的时间内,还有深刻的印象。

原来艺术是人类的第二生命。一个人在谋生的余暇,他就想法娱乐。当太古时代,乐器还没有发达,但一般人民于茶余饭后,仍懂得鼓腹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2]!这些歌词虽然非常质朴敦厚,但它们却充分流露一般人民的天真情感。

等到社会比较进步,乐器比较发达,于是擅长诗歌的专家,便到处采风问俗,将民歌加以整理编订,成为一部完整的诗经。由于人类的爱好艺术,所以当他们引吭高歌的时候,他们就不知不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由诗歌引起舞蹈,由舞蹈更促进诗歌。到了民间的诗歌舞蹈风行一时,宫廷才开始注意。宫廷有钱有势,它可以大规模地徵聘第一流的艺人,它也可以极豪奢地从事各种设备。美中不足的,宫廷的诗歌舞蹈多少带着歌功颂德的成份,缺少前进的革新精神。

须知艺术的生命完全在于创造,没有创造,仅有模仿,艺术等于死亡。宫廷的艺术家们屈于帝王的淫威,他们只好奉意承意,缺乏前进的革新精神,所以艺术一到宫廷,等于宣判死刑,而真正从事创造艺术的人,不得不求自民间。

这是一个循环。艺术起于民间,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才被宫廷赏识,从此成为定型。艺术一成为定型,这就是变相的八股,仅有躯壳,没有灵魂,所以真正爱好艺术的人,又要从民间着手。

除民间外,艺术团体到外国访问,这也是丰富艺术生命的一个办法。

一批很有素养的艺术人才,当他们到外国去访问的时候,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上会发觉人家的特长。只因他们训练有素,所以他们能够吸收人家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血液。此外,外国的艺术和本国的艺术发生了很密切的联系,一经消化、吸收、陶冶等步骤,本国的艺术将日渐丰富,同时,外国的艺术家受了我们的刺激后,他们也会急起直追,向我们虚心学习,因而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

新加坡和沙捞越,算是兄弟之邦。我们通用同一货币。我们的文官制度,风俗习惯,也是大同小异。虽然过去彼此没有时常往来,但是隐藏大家心里的浓厚友谊,绝不是外物所能隔绝的。用本邦文化访问团团长布旺的话来说:“从我们经验,发现肤色、宗教、文化和其他不同的问题,都不能阻碍我们努力寻求团结。”事实上,通过文化的交流,才能够促进兄弟之邦的大团结。

我们一向反对军备竞赛,但我们却一心一德地赞成艺术的观摩。军备的比赛是十分残忍的,而且它的对象是以毁灭亿万人,甚至毁灭整个人类为它最大的鹄的。艺术的观摩,只会促进友谊,增加快感,充实人生的意义。因此,对于本邦艺术团出国,我们固然寄予莫大的期望,对于外国艺术团体莅临本邦,我们也非常欢迎。

沙捞越访问团,这是本邦派出艺术团体的第一遭。我们希望文化部今后对于这事情予以大力支持,使本邦许多优秀人才,得时常出国,除表演我们的一切绝技外,还可以尽量吸收人家的特长,同时,更可促进两邦政府和人民的相互了解。

1962年4月28日

[1] 新加坡于1959年,脱离英国的管辖成为自治邦,本邦是指新加坡自治邦。1963年新加坡是马来西亚联邦的成员,于1965年才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出自先秦的《击壤歌》。意思是白天出门辛勤地工作,太阳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田里劳作就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皇帝的权力我也不希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