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增长和发展的理论

正如我们在上文所述,地方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应该与经济增长相区分。历史上众多的试图解释区域性和地方性经济发展的理论都没有区分这一点。尽管如此,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学生应该对这些理论及其持续的影响力非常熟悉。表3.1显示了Malizia and Feser(1999)关于20世纪末以前所有重要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总结。该表介绍了每一种理论强调的对于发展的定义、优劣势以及应用。

表3.1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续表

资料来源:Malizia and Fesei,Unders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1999. Copyright ® 1999,Rutgers, The State UniveM Jersey,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

此外,Malizia and Feser(1999)对这些理论着眼于发展还是增长做出了区分。不同于上文中增长和发展明显含有规范性元素的区分,他们的定义更多的是描述性的(Malizia and Feser,1999,第11章)。他们将注重地方经济的短期扩张划归为增长理论,包括经济基础和新古典经济理论;而将注重长期的演化性和结构性经济变化的理论归为发展理论,包括产品理论和企业家理论。但是正如Malizia and Feser(1999)所言:“理论提供了最主要的原则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关系,进而促进和解释我们的行动。”(p.16)因此,如果我们发现不平等的扩大和全球变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经济发展理论就需要确定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

在这一章中,我们着重介绍表3.1 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专业学生,我们推荐阅读Malizia and Feser(1999)的对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综合讨论。中的五种理论,然后讨论2000年以后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理论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新趋势。

一些局部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这些理论可以共同表述为:

地方/区域发展=c×r

其中,c代表一个地区的实力(经济、社会、技术、政治实力),r代表该地区的资源(可得的自然资源、区位、劳动力、资本投资、企业大环境、交通运输、通信、工业构成、技术、规模、出口市场、国际经济环境、地方政府能力、国家及州政府支出)。如果c等于1,表示该地区的实力属于中性,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一个社区的资源。如果c大于1,表示该地区有很强的实力,能够利用资源加倍发展。强大的组织可以进行高效合作以满足地方经济需求,由此加速资源发展。如果c小于1,表示该地区实力较弱(社会、政治、组织领导等机能较差),可能由于任人唯亲、腐败、利己、机构混乱、能力不足等,使得该地区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资源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衡量,不同的理论对不同资源,如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政府支出和市场、市场容量以及资金、通信的可获得性,给予不同优先权。

经济发展理论,传统上主要关注r(资源)这一部分,而忽略了c(实力)这一部分。例如,区位理论强调市场接近性的优势。虽然离市场最近,但是中心城市却在经济上落后,因为它们缺乏能够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的社会、政治能力。其他理论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和投资需要,如建设工业园、公路、机场、棒球场或通信设施等。但是如果没有成熟的项目来利用这些资源,也不会增强一个社区的实力。看看众多设立在乡县,不能够吸引投资而空空如也的工业园便能理解了。因此,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必须将资源和实力放在一起考虑。

一个地区较强的实力能够弥补经济发展中资源的有限。一个资源数量和种类都落后的地区,必须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来讲,最明显的有利资源是自然资源,如铁矿、煤、森林资源、水资源、农业用地等。但是,自然资源并不足以促成一个强大的经济,这些资源所塑造的经济体往往过分依赖于初级加工业,只能提供不稳定的、低工资的就业岗位。大多数强大的经济体的优势并不在于自然资源,而在于能够从其他地方获得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投入、基础设施、新技术、贸易渠道、政府支出等是更为理想的经济投入,以上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应该会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机会。

另外,从发展的角度讲,资源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就需要地区实力来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一个地区实力越多样化,它将资源转化为发展机会的能力也就越强。比如,社区也需要一个经济发展组织(如商业协会、商务会馆、经济发展公司、政府机构等)来有效解决经济落后地区出现的问题,并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

3.2.1 新古典经济理论

新古典理论为区域和地方的发展提供了两个重要概念:经济系统的均衡和资本的流动性。这些概念认为,如果资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流动的话,所有的经济系统都将达到一个自然均衡状态。也就是说,资本将从工资成本比率高的地区流向工资成本比率低的地区,这是因为后者将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在地方发展中,这意味着贫民区应当吸引资本,这是因为那里房产的价格,有时也包括劳动力的价格, 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如果这个模型在现实中能够有效运行,那么所有的地区都将在经济系统中逐步达到均衡状态。这一基本原理为当前解除银行、航空、公用事业以及其他类似服务业的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理论上,所有的地区都能在解除管制的市场上竞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反对在公司的国内选址迁移甚至是国际转移的过程中进行任何政府或社区管制。他们同样反对社区组织和地方政府对公司的任何限制,比如雇用少数族裔或地方参股。他们认为这些行为注定是要失败的,并且破坏了资本正常和必要的流动。而且,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去挽救那些即将破产的和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失业的工人应当转移到一些新的就业地区,以促进那些地区的发展。

这些理论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被检验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各国提供紧急贷款,并要求发展中国家政府交出资产控制权并放松对市场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在很多例子中,这样的行为对这些国家经济直接的影响非常明显,如墨西哥的经济已经开始反弹,并且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而IMF的批评者指出,在放松管制的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市场所进行的资源配置是不公平的,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对于解决不平等问题来讲非常重要。

很多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倡导者反对新古典理论及其政策。例如,Blair(1995)指出,总有一些集团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利益比其他集团更多(p.170)。另外,新古典的理论框架通常被认为是有悖于社区利益的,社区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其经济效用。最后,新古典模型关于一些地区具有竞争力而另一些地区不具有竞争力的真正原因分析很少。

不过,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观点。首先,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所有的社区必须保证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吸引资本为目的来利用资源的。事实上,人为障碍、效率低下的政府官僚作风以及缺乏良好的商业环境,都阻碍了经济发展。其次,社区或贫困邻里能够而且应当赞成利用必要的资源来帮助它们和周边地区达到一个均衡状态。这可以通过依靠地方政府贷款和资助来增加商业财产而部分地实现,也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或其他提高地方劳动力价值的项目来实现。这些措施可以促使内城邻里及其他贫困地区与那些繁华地区在价值上实现平衡。

3.2.2 经济基础理论

经济基础理论的拥护者假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与其他地区对商品、服务、产品的需求是直接相关的,且这些地区在社区的地方经济边界以外。本质上,那些使用地方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并最终向其他地区出口的产业的增长,将创造地方财富和就业机会。

由这个理论得来的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应当优先资助那些具有国内或国际市场的企业,而不是那些为地方服务的公司。运用这个模型可以减少那些依靠出口的企业在成立过程中的一些壁垒,例如减免税收、支持交通设施和电信建设,或者建立自由贸易区等。

当前很多以吸引和建立新企业为目的的创业战略和高科技战略都是基于经济基础模型的。其基本原理是非出口企业或地方服务提供企业将自动发展,以满足出口企业及其工作人口的需要。而且,该理论认为出口企业比地方服务企业有更多的就业人数。从而,每一个由出口企业创造的岗位将依靠其部门,在经济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数个就业机会。区域经济方法将验证并衡量地方经济中这些企业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基础理论只适用于短期,因为出口部门和经济结构——该理论的基本着眼点——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产品理论作为对于出口基础理论的拓展,则有一个长期的视野。产品理论试图通过观察出口专业化的变化来解释地方经济演变。一个经济的主要产品是指一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商品(例如自然资源或者农产品),它可以带动相关的制造活动(产品加工),并且创造供给产业以及利用成长的市场来吸引外部产业(Malizia and Feser,1999)。

这个模型的关键缺点在于它依赖外部需求而非内部需求。因而,该理论忽略了进口替代的机会,而这也是地方经济中一种创造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同时可以减少由于购买进口产品而造成的收入外流)。过度应用经济基础模型将导致一个几乎完全依赖国际或国内的外部市场的扭曲经济。但该模型有利于理解地方经济是如何由于外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化而增长或者衰落的,同时也有利于积极的旨在实现经济增长、发展和稳定的产业目标的制定。在第六章,我们将讨论确定地方经济的出口基础的方法。

3.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经济基础理论涉及理解产品生命周期,以及通过创新和扩散的过程来考察区域和地方的命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最早是由Raymond Vernon(1966)提出的。他指出,产品开发只能发生在能够为产品发明创新提供投资的富国,并在能够为新产品支付更高价格的当地市场支持下完成。例如,一个新电子产品最有可能首先在富裕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找到市场,而不会出现在缺乏购买和使用产品所需的收入和技能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的标准化,新产品开始大量生产并进入大众市场,生产线的出现使得产品生产不再需要专业人士,因而其所产生的工资和技能(或好工作)也将下降。在这个时候,生产可以被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公司不再依靠产品的独特性竞争,而是依靠价格竞争(见图3.1)。

图3.1 生命周期

资料来源:改编自Vernon(1966)。

正如Malizia and Feser(1999)对这个理论做的表述:

经济发展可以被定义为新产品的产生、扩散和生产的标准化过程。发展起源于发达地区,发达地区通过贸易和投资将其输出到欠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建立一个新兴的行业会创造一种进步的动力,可以帮助消除实现地区平等的障碍。但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不能预测区域间收入的趋同;发展的过程可能趋同也可能不同。(p.177)

工厂受到它所处的地点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双重影响。有些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转换很快,新产品被频繁地引入,有些行业则相对稳定。例如,高技术电子产业从产品的扩散到低成本生产的转化过程非常快。其他行业被更紧地约束在它们的中心地,产品创新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投资银行的每一项决定都是有针对性的,很少能标准化。

3.2.4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试图解释企业如何选择区位,并且为地方经济如何增长(或衰落)提供解释。企业为了最大化其利润,必须选择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早期的区位理论关注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增重还是减重,进而关注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相较于原料的运输成本是增加还是降低。为了最小化运输成本,最终产品重量小于原料重量的企业应该布局在原料供应地,并将最终产品运输到市场。在规范经济学中,这种企业被称为失重或者原料导向型工业,表3.2显示了一些经典的例子。如果最终产品比原料更重,那么企业应该布局在其市场附近,而运输所需的原料进行生产。这种企业被称作增重或者市场导向型企业。

表3.2 企业的区位导向

(续表)

资料来源:Bogart,William Thomas, Economics of Cities and Suburbs, The, 1st Edition,©1998,p.61.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PearsonEducation,Inc.,Upper Saddle River,NJ.

区位理论也考察运输成本以外的影响企业布局的因素。随着在过去三十年里陆运、海运和空运的效率的显著提高,运输成本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明显减弱。现在,考察后勤成本比仅仅考察运输成本更加合适。后勤配套产业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规划、仓储和物流、服务流管理,以及从出发点到消费点的相关信息。这不仅包括了运输,同时还包括仓储和配送活动。信息技术在后勤上的应用的发展在全球生产和市场网络发展中至关重要。

除了运输和后勤,其他影响区位质量和适宜性的显著要素是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供给的可获得性、通信、教育和培训设施、地方政府能力和响应度,以及公共卫生设施。不同的企业在提高其竞争力的过程中所重视的要素不同。因此,社区通常试图控制其中一些成本,以吸引工业企业。所有这些行为都将在其原有的自然特性之上提升一个区位的吸引力。

表3.2中,我们看到本地化规模经济和城市化规模经济。这两个概念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集聚经济——的变形。集聚经济指的是由于空间接近而节约的成本。也就是说,一个地方性的或区域性的经济会产生特定的生产成本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在欠发达区域是不能实现的。本地化规模经济指企业从布局在其他企业附近获益,因为它们利用同类型的劳动力或原料,或者更易得到竞争者、供应者、新科技等信息。城市化规模经济指地方经济越大(即城市越大),生产成本的节约和其他优惠就越多。这来源于更大的市场,或者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例如,产业设计者、广告商、风险投资等),或者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间的转移。

厂商在整个经济空间的选址行为,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学者感兴趣的一个话题(Malizia and Feser,1999)。早期的一些理论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着手研究选址问题,包括提出“增长极”理论的François Perroux(1983),提出累积因果循环理论的Gunnar Myrdal(1957),提出中心—边缘模型的Friedmann and Weaver(1979)。

Perroux(1983)的增长极理论假设增长的带动者是处于发展前沿的行业和厂商,或者某领域的主导者等。Perroux想要反驳经典理论家所主张的增长会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地区。事实上,相反的情况常常在那些在技术和财富上领先或者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的“推动性行业”中发生。Perroux认为这些增长极与其他增长极相联系,但是并不一定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并不是硅谷内的所有社区,如奥克兰或东帕罗奥图等,都能够从周边的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受益。

Myrdal(1957)的累积因果循环理论揭示了为什么一些地区不断地获得优势而另一些地区却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市场力量能够自然地配置资本、技术、专业人才等资源。这些地方相对其他地方,累积了大量的竞争优势。对城市周边地区逐渐衰落的观察说明了累积因果循环理论的基本原理:市场力量的相互影响最终增加而不是减少了不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所以不同区域收入的不同是可以预见的结果。Myrdal对累积因果循环给出了如下举例:

假设一个社区发生了偶然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一连串的事件中不能立即消除;比如,一个雇用了大量人口的工厂被烧毁了……而且不能轻易重建,至少不能在原厂址重建。立即出现的影响便是工厂必须停业、工人失业。这将使得收入和需求减少。反过来,需求的减少又将降低收入,并且在社区的那些与该工厂及其雇员有关系的所有企业中造成失业……如果没有外部的变化,社区将对外部企业和那些预期迁入的工人失去吸引力。在这个不断加剧的过程中,社区已建的企业和居民将不断寻找原因搬出该社区,以期在其他地区找到更好的市场。

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收入和需求。(p.23)

早期的区位理论试图解释特定区位对于生产和分配商品的重要性,而这一情况被先进技术和电信业改变。小型社区能够与大型城市争夺企业和产业,因为信息技术和运输成本的减少降低了距离对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一些无形变量,比如社区生活质量、文化和自然舒适度,以及合适的生活成本,由于企业主和雇员的偏好,可能在企业区位选择中更加重要。地方经济开发者非但没有受到自然禀赋和区位的初始特点的限制,反而现在能够改善区位选择的关键要素,而这些要素超越了最小化运输成本和接近市场的重要性。

3.2.5 中心地理论

区位理论的一个分支——中心地理论,在零售业活动中得到了很多应用。根据该理论,每一个城市中心由一系列更小的地域单元来支撑,这些小地域为更专业化和高产的中心地区提供资源(产业和原料),这些小地域反过来又被更小的地块所包围,由更小的地块向其提供资源和市场。城市中心由专业的零售商店,专业服务如法律服务、投资银行、心脏外科手术,公司总部以及非营利机构等来为整个区域服务。当小地方的居民在自己的社区有不那么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而需要专业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就要到中心地去。例如,一个小地方的居民虽然不用去中心地就可以购买到百货商品和享受汽车修理服务,但是他想听一场世界级水平的交响音乐会,就还是需要到中心地去。

假设中心地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繁荣,乡村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中心地理论来进行资源配置的。从一些乡村服务机构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心地理论的应用,如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乡村电气局、经济发展管理局(EDA)以及类似的农村服务机构。每一个组织都试图在一个或两个社区内推行区域经济计划,这些社区无论是被指定还是自发形成,都将成为发展的区域中心点。

但是,正如Bradshaw and Blakely(1979)指出的,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乡村社区越来越能够利用专业化分工的优势。虽然缺乏城市的一些优势,如行业专家等,但是由于对乡村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通过网络能够消除在小地方的局限性,乡村社区的竞争集中在先进制造业、专业化服务、通信服务等其他类型的商业。互联网以及巨型商场大大改变了中心和边缘地带的商业联系。如今,已有的零售商和新的“E-零售商”(e-tailer)在互联网上的交易额每年都有几十亿美元。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和乡村的地方经济发展中都有相应的应用。例如,为了能够使不同的邻里地区保留可行的中心区,对这些邻区的功能加以区分是必要的。一些地区将成为为整个区域服务的核心城市,而另外一些地区成为只服务于其所在的社区的小城镇。地方经济发展专家能够帮助社区或邻区在区域经济系统和电子等级系统中确定自身的功能定位。

同时,中心地理论不能解释在大的市场区域中,单独的邻里为什么可能严重缺乏零售服务。这种现象在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社区尤其突出,而且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也促进了下文讨论的“新市场”战略的发展。

[1] 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专业学生,我们推荐阅读Malizia and Feser(1999)的对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综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