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理解“市民—公民”概念的维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矛盾

我首先引述有人在两百多年前说的一句话。1792年德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安·加韦[2]写道:“德语的Bürger比法语的bourgeois更有尊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Bürger有两层意思,这两个意思在法语中则由两个不同的词来表示。Bürger既指资产阶级社会的成员——这相当于法语的citoyen(公民),也指靠某种职业为生的、非贵族阶级的城市居民——这相当于法语的bourgeois(资产者)。”

今天仍然如此。德语的“Bürger”和“bürgerlich”一方面指一个人数不多的阶层或者阶级的成员及其特性——这相当于法语的bourgeoisie(资产阶级)和英语的middle class(中产阶级)。另一方面,“Bürger”和“bürgerlich”又指公民及其特性,而公民就是同属一个国家并且拥有相关权利和义务的全体居民和全体人民,这相当于法语的citoyen/citoyenne(男性公民/女性公民)和英语的citizens(公民)。

这就造成人们对Bürger und Bürgertum的评价相距甚远。有人拒绝,有人赞赏;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肃然起敬;有人恨之入骨,有人赞不绝口。19世纪早期的贵族阶级批判资产阶级的狭隘和中庸。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则激烈抨击其阶级利己主义、阶级剥削和阶级傲慢。20世纪初的青年运动则反对资产阶级的习俗和资产阶级的虚伪。纳粹和法西斯主义者蔑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法治国家。20世纪的共产主义者们也对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文化展开批判。1968年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纷纷在旧金山、巴黎和柏林进行抗议,毫不含糊地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文化的蔑视。“资产阶级爱情”、“资产阶级科学”、“资产阶级艺术”也成为他们的嘲讽对象。

自由主义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3]则与之相反。1899年他在回顾往事时写道:“过去我一直带着心中最美好的东西投身于政治,我希望自己成为Bürger。在我们这个民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bürgerlich”和“Bürger”这两个词在今天也常常带有褒义,例如在“Bürgerrecht(公民权)”和“Bürgergesellschaft(公民社会)”这类概念中。哲学家斯特凡·施特拉瑟[4]认为,资产阶级精神体现在追求通过成熟的、相互进行讨论、相互展开和平竞争的个人和团体理性地塑造历史这一目标,体现在对人类进步的信仰。

与Bürger和Bürgertum这两个概念类似,Bürgerlichkeit(资产阶级精神)这一概念在历史上也摇摆不定。资产阶级精神是指资产阶级特性的总称。资产阶级精神使我们联想到资产阶级文化,而资产阶级文化则随观察者视角的变换,摇摆于各自为阵的排他性和光芒四射的普适主义之间。

今天,也就是21世纪初,无论在德国还是其他许多国家,对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精神的批评已经大大减弱。正面评价成为主流。有些人称之为资产阶级精神的复兴,并为之而欣喜。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精神这两个概念是如何产生多义的?对它们的评价为何摇摆不定?这中间有哪些是欧洲因素,哪些是德国因素?难道德国历史走过了一段特殊的道路?

[1] 德文是“Bürgertum und Bürgerlichkeit”。“Bürger”一词具有“市民”、“资产阶级”、“公民”三层涵义。为了防止遗漏,在此我们把三个词都用上。根据本文所作的历史回顾和归纳,我们似乎可以把中文的“市民”、“资产阶级”、“公民”分别视为Bürger的过去形态,现在形态,未来或者说乌托邦状态。因此,简单起见,本译文姑且把中世纪到法国大革命或者说十九世纪之前的Bürger译为市民,把从法国大革命到当代的Bürger译为资产阶级,把Bürger的理想形态译为公民。相应地,Bürgertum有“市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意思,Bürgerlichkeit则有“市民性(精神)”和“资产阶级精神(气质)”的意思。为了保证行文的严谨和逻辑性,在对上述词汇进行解释的地方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德语原文。——译校注。

[2] 克里斯蒂安·加韦(Christian Garve,1742—1798):德国哲学家。

[3] 特奥多尔·蒙森(Theodor Mommsen,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4] 斯特凡·施特拉瑟(Stephan Strasser,1905—1991):荷兰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