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沙井文化的基本特徵
(一)陶器
沙井文化的陶器全部爲夾砂陶,羼和料較粗,少部分胎質細膩者也摻有細砂。特别是在陶土中普遍羼有一種名爲蛭石的礦物質,該礦物微粒可發出類似雲母的金或銀色光澤,顯然這與當地陶土中夾雜的自然礦物成分有關。陶器的顔色以紅、褐(紅褐、灰褐)和橙黄爲主,灰色很少。由於技術原因,有些器表夾雜有灰黑色斑塊。所有陶器均爲手製,工藝較粗,陶胎普遍較厚。素面陶器爲主,裝飾類紋樣主要有附加堆紋、刻畫紋、乳丁紋及少量繩紋。尤爲流行在陶器表面施紫紅色陶衣。彩陶全部爲紅彩,花紋圖案大致分兩類,一類爲幾何形,如用横竪短綫、三角、網格、水波等組成花紋帶;另一類爲動物紋與幾何紋相搭配,絶大多數爲鳥紋組成的花紋帶,也發現極個别的人物形象,彌足珍貴(圖六、圖七)。經觀察,陶器上的紅色陶衣與紅彩應係同一種礦物顔料。在金昌三角城遺址曾發現一件内裝紅色顔料的單耳杯,經鑒定,顔料的化學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鐵和少量的氧化亞鐵。此類物質在當地有廣泛的分佈,沙井文化的彩陶顔料顯然就是用這種東西調製的。
沙井文化陶器的種類比較簡單,缺少變化。從形態看,以平底器爲主,三足器次之,圈足器和圜底器很少。現將其歸納爲以下幾類分别介紹。
杯 沙井文化中最爲常見且特徵最突出的器類,分單耳、雙耳兩種。
寬柄大單耳杯 器身一側從口緣至腹下置寬柄大耳,約佔器身的2/3,個别還在單耳另一側捏塑一鋬突或增設一小耳,有彩陶和素面之分。據形態差異,該器可分A、B兩型,A型又分兩式。
I式 直口,圓鼓腹,平底,整體形態矮胖,如標本K6179(圖六:4)。
II式 腹部瘦削,整體形態瘦高,如標本79HM採:01(圖四:1)。
B型呈直筒狀,口底大小相若,如標本沙井採集品(圖五:5)
單耳杯 器身一側置環形小耳,因器耳位置不同,分A、B兩型。
A型 侈口,圓鼓腹,單耳置口緣與上腹之間,標本如西崗M218,在單耳另一側飾乳突一枚(圖六:10)。
B型 口底大小相若,直筒形,單耳置腹中部,如標本K6211(圖二:12)。
雙耳杯 口略小於底,近直筒形,腹中部置雙小耳,如標本K5432(圖二:19)。
罐 沙井文化陶器中之大宗,形態種類甚多,依據完整器可分平底、圜底兩類。
圜底罐 分單耳、雙耳兩種。
單耳圜底罐 直口,卵圓腹,小耳,口緣外側有的貼一周泥片,腹部飾繩紋。標本如沙井採集品(圖五:1)。
雙耳圜底罐 分三型,其中A型又分兩式。
AI式 整體形態近扁方形,大口,淺腹,如標本K5597,腹部正中飾乳突(圖二:16)。
AII式 整體形態近正方形,口較I式略小,深腹,如標本K5598(圖六:1)。
B型 喇叭口,束頸,雙小耳置肩部,球形圓腹,如標本K6087(圖二:18)。
C型 整體形態瘦高,小口,長頸,球形圓腹,雙腹耳,器表飾繩紋,附加堆紋,指甲壓紋,標本如沙井採集品(圖五:2)。
平底罐 完整器分三型。
A型 大口,雙小耳,形體矮胖,如標本K5588,腹部飾波浪形附加堆紋(圖二:14)。
B型 較A型瘦高,腹部正中飾乳突,器表飾繩紋,標本如西崗M40(圖六:7)。
C型 瘦高,小口,雙耳置肩部,長頸,如標本K5596(圖二:11)。
鬲 完整器分四型。
A型 形體碩大,高56.5釐米,大口,高襠,乳狀大袋足,有短小的實足根,器表飾附加堆紋,如標本K6559(圖一:1)。
B型 矮小,高僅10餘釐米,大口,矮襠,袋足無實足根,標本如三角城T1[2]:4(圖三:2)。
C型 高約15釐米,大口,單小耳,矮襠,有短實足根,標本如西崗M334:2。
D型 高31.5釐米,微侈口,肩頸處置半月形鋬手,袋足肥大,矮襠,扁鏟形實足根較高。標本如三角城F1:1(圖三:1)。
豆 淺盤 細柄中空,喇叭形圈足。標本如三角城T1[2]:3(圖三:4)。
壺 小口,圓鼓腹,肩或腹部置雙小耳,偶見四耳者,標本如三角城採01 (圖三:10)。亦有個别彩陶,標本如西崗M125:1(圖六:12)。
細頸瓶 形態瘦高,喇叭口,長頸,腹部置雙小耳,標本如西崗M55(圖六:11)。
碗 分兩型。
A型 微斂口,淺腹,平底,標本如三角城T5[2](圖三:13)。
B型 與A型大致相同,只是在口緣處置一或兩個鋬手。如標本K6557 (圖一:2),再如三角城T1[2]:6(圖三:3)。
盆 未見完整器。三角城出土的盆口緣外均飾一周花邊狀附加堆紋,腹部也似有深淺之分(圖三:5.6)。
(二)木器
僅在蛤蟆墩墓地有少量發現,種類有盤和筒兩種。盤爲長方形淺盤、胎很厚,係用整塊木板鑿挖而成,標本如79HM18:2(圖四:4)。筒用薄木板捲製,底部鑲套圓木板,深腹,口略小於底,如標本79HM15:2(圖四:5)。
(三)石器
石器在沙井文化中是主要的生産工具,分打製、磨製兩種。據裴文中報導在黄蒿井發現有細石器,[1]但是否屬沙井文化還有疑問,因在其他沙井文化遺址中還從未見到細石器。
打製石器主要有手斧和環形穿孔石器,它們在金昌三角城遺址發現甚多。石斧大多利用天然的條形礫石打出刃部,其餘部分保留石皮原貌,往往有便於捉握的手柄,標本如三角城86:038(圖三:22)。環形穿孔石器大者直徑近20釐米,小者10釐米餘。中央對鑽一大孔,周邊刃部打製或磨製,有些刃部加工不很明顯,標本如三角城F3:3(圖三:25)。
磨製石器有刀、磨石、斧等。刀的形狀有長方形和半月形,分單孔、雙孔,磨製大多不精(圖二:6,圖五:10、11)。磨石的形狀有條形、三角、梯形、圭形,一端有孔,無刃,在沙井南墓地均用於隨葬,估計這是一種用來磨骨器和銅器的磨石,一端有孔,便於携帶。標本如K2309:3、K2304:2、K2313:7(圖一:16,圖二:3.7)。沙井南墓地還出土有磨製精良的石瑗,如標本K2349:12(圖二:1)。另在沙井一帶還採集有磨製較精的石器,種類有斧、鋤(圖五:7、8、9、12)。
其他石器還有石磨盤、石杵、石臼、石球及個别的石製容器——碗(圖一:3)。
(四)骨角器
按種類和功能分爲兵器、工具、裝飾品和占卜用具。兵器有鏃和弓弭,鏃爲三角形,剖面亦爲三角,平底或微凹底,底部向内鑽挖一孔以插箭杆(圖一:5.6,圖三:19)。骨弓弭用動物長骨劈成兩半再磨,一面平齊,另一面弧鼓,兩半相合,頂端有一缺口,均兩兩成雙與骨鏃搭伴而出,估計此物是與弓矢配套使用的器具(圖四:16)。工具類有針、匕、錐及角觿。裝飾物有骨珠、骨牌,三角城曾採集到一件刻有繁縟花紋的圓形骨牌(圖三:29)。卜骨均用羊肩胛製成,表面留有鑽、灼和鑽灼兼施的三種形式,如標本三角城T4[3]:4(圖三:28)。
(五)金屬器
分銅器、金器和鐵器三類。其中銅器均爲小件,無容器,分下列幾種。
工具武器類 有刀、錐、斧、鏃。其中刀分爲五型。
A型 環首,直背直刃,有較明顯的細柄,標本如三角城79年採集品(圖三:26)。
B型 弧背,凹刃,刃與柄無明顯分界,如標本78HM採(圖四:22)。
C型 弧背,直刃,直柄較刃部細,標本如79HM15:6(圖四:24)。
D型 柳葉形刃,直柄較刃部細,標本如79HM14:6(圖四:23)。
E型 凹背,弧刃,刀尖上翹,柄殘缺,如標本79STM5:1(圖四:25)。
錐有兩種,一般爲錐體剖面四棱形,末端插入木柄,如標本79STM1:1(圖四:21)。另一種錐體爲圓錐形,末端連着中空的鑾鈴,頂部有一穿繫,如標本三角城F2:4(圖三:30)。
斧 長方形,亞腰,上部有裝柄的銎孔,一側有用於加固斧柄的穿。如標本K4106:2(圖一:11)。
鏃分三型。
A型 柳葉形,無翼,剖面三棱狀,關部圓柱狀,下有筩,標本如三角城TS[2]:3(圖三:18)。
B型 平剖面均爲三角形,有雙翼和不明顯的後鋒,翼部有淺凹槽,關部有筩,標本如三角城T5[2]:2(圖三:15)。
C型 平剖面均爲三角形,有雙翼,關後有圓柱狀鋌。標本如 K2327:4 (圖一:7)。
裝飾類小件佔沙井文化銅器的很大比重,其中一部分是用於人體裝飾的,如耳環之屬。大量的小鈴、扣、環、牌,管等爲綴於衣物革帶或馬具上的飾件。沙井東墓地發現的花瓣形銅牌,有可能爲馬面部的飾件(圖一:17、18)。較複雜的還有銅鞭形器(79HM5:5),係將各種形狀的銅器小件用皮條穿繫組合而成。
金器 僅見耳環一種,製作很簡單,用金絲彎成環狀即可,如標本K4103:131(圖二:8)。
鐵器 分爲工具和武器。前者有臿和鏟,均出於三角城遺址。臿平面凹字形,刃寬8釐米(圖三:31)。鏟平面正方形,剖面楔形,上有長條形銎孔,内殘存朽木(圖三:32)。武器類有刀和劍,均銹蝕殘損,刃寬約2釐米,標本如79HM9:1(圖四:26)。
(六)聚落
沙井文化的聚落分爲三個層次。最高一級爲金昌三角城城堡,它傍水而建,有高大的城墻,以小家庭爲生活單位的居址建於城堡之内。顯然具有防禦外敵、保護生活安全的功能。儘管城堡的面積並不很大(兩萬餘平方米),城内的佈局和設施也不十分清楚,但它在沙井文化之中無疑佔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圖九:下左)第二級指柳湖墩、黄蒿井K108點爲代表的居地,四周建有環形土墻,直徑40~50米,雖然對其内部的佈局還不瞭解,但推測當時小規模的氏族群體就生活在這種或可稱之爲土圍子的聚落内,四周建有圍墻同樣是出於對安全的考慮,也有利於畜群的管理。(圖九:上)第三個層次爲個體家庭。已知沙井文化的房屋有圓形和橢圓兩種,均平地起建。如三角城F4建於城堡内,平面圓形,直徑4.5米,門朝東南。室内中心設一圓形鍋底形竈坑,北墻處另設一長方形火塘。居住面分三層鋪墊砸實,經火烘烤呈紅色,平整堅硬。房屋四周有寬20釐米、深18釐米的溝槽,溝内兩側填塞石塊陶片,未發現柱洞,根據平面結構和室内出土的墻皮,這種房屋應是在溝槽内斜立木柱,至中心相交捆綁,頂部構成圓錐形的窩棚式建築(圖八:下右)。[2]柴灣崗F1是一座平面橢圓,面積達40餘平方米的建築,門朝東,室内中部有圓形竈坑,坑側有火種穴,坑北爲取暖用的火塘。室内西部有儲藏穀物的小窖穴。房屋四周和屋内共分佈22個柱洞,北面、西面還有溝槽,其構造似較三角城F4進步,年代也更晚一些。[3]在三角城内還發現一批窖穴,大都位於房屋四周,間距2~3米,大部分爲圓筒狀,直徑1.2~1.3米,深1.4米。坑壁加工規整,有的還挖出供上下的階梯,個别坑内殘存有穀物痕迹。[4]
沙井文化的葬地一般選在地勢略高的漫坡土崗上,距生活聚落250~500米。一些墓地的墓葬數量多達四五百座,足見延續時間相當長。各墓地的墓葬排列有序,基本爲南北佈局,墓主頭朝北,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少量的側身屈肢葬、亂骨葬、二次遷葬及合葬。一般都有隨葬品,多寡不等,也有的一無所有。聯想到有些墓的填土中曾發現無頭骨架、或單獨的頭骨、肢骨,以及殉牲數目的多少有無,表明沙井文化中不僅存在貧富分化,甚至已出現殺殉一類殘酷的階級壓迫現象。[5]總之,沙井文化的偏洞墓、土洞墓、殉牲、墓内鋪石灰、鋪蓋草席、足蹬土塊及火燒尸骨等埋葬習俗很有特色。兒童葬俗與成人大致相同,只是大多無隨葬品或墓穴較淺小。
[1] 同注[4]。
[2] 同注[5]。
[3] 同注[8]。
[4] 同注[5]。
[5] 同注[8]。